歷史沿革
淵源背景
山東大鼓發源於魯北、冀南一帶的農村,為中國北方最早的鼓曲形式,原名“犁鏵大鼓”,因其最初用耕地的犁鏵碎片伴奏而得名。劉鶚《老殘遊記》加以美化,據其諧音改稱為“梨花大鼓”,從業藝人叫做“唱梨花片的”。1920年前後,梨花大鼓發展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大曲種,因其“所唱皆山東土調”、“唱者皆山東產”而通稱為“山東大鼓”。
發展情況
山東大鼓產生的時間約在明代中葉,明末清初開始獨立門戶,距今已有三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清代中葉,山東大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民間說書藝術形式,藝人隊伍明顯擴大,藝術表現手段日趨完備。嘉慶年間發展出五大分支,唱腔上形成了“北口老牛大摔韁調”、 “南口梨花調”、“小北口”三大派別,出現了《響馬傳》、《劉公案》等大量中篇書目和許多段兒書。清同光年間,山東大鼓有了重大發展,南口梨花調開始出現女演員,並進入城市演出。繼郭大妮、黃大妮之後,有“紅裝柳敬亭”之譽的王小玉姐妹(白妞、黑妞)於光緒十年(1884年)濟南演唱,引起轟動。為殘遊記·明湖湖邊美人中用優美傳神的文辭,生動描繪了白妞王小玉出神入化的演唱情形。王小玉姐妹為山東大鼓真正立足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清末,山東大鼓大興,不僅遍及全省,還占據了河南、江蘇、安徽、河北、京津、東北等地書場。出現了許多山東大鼓班社和數十位著名藝人,如“蓋山東”董連芝、 “白菜心”杜婉君、 “響三省”郭彩雲、“鼓界皇后”鹿巧玲以及謝、李、孫、趙“四大玉”等名家。
山東大鼓的衰微,約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這是因為隨著清朝封建官吏、仕紳文人的漸趨沒落,山東大鼓也就失掉了它的主要聽眾。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民主思潮空前活躍。而山東大鼓因其曲調遷回緩慢,結構過於嚴謹、呆板,不能即興說唱大書與迅速充實新書目,就難以適應時代需要和吸引聽眾。於是,它不可避免地要被新興的唱白自由、便於“蹚口”說書的西河大鼓與河南墜子所取代。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梨花大鼓逐漸衰落,許多藝人改唱河南墜子和木板大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冀南地區,專唱梨花大鼓的僅有孫金枝、孫金蘭姐妹二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威縣、廣宗縣和山東寧津縣等地均邀請孫金枝舉辦過梨花大鼓講習班,培養新人,但收效甚微,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孫金枝去世後,梨花大鼓在冀南幾成絕響。
藝術特點
演唱形式
山東大鼓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奏。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唱詞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執鼓槌,左手操鐵(銅)片,邊敲邊唱。樂師以三弦伴奏。
唱腔體裁
唱腔屬板腔體,一般分慢板(又稱頭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書目主要是中篇,唱自相間,短段只唱不說。三個支派的唱腔與書目又各具不同的特點與風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獷、豪放,其開頭腔是用頭板或類似頭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長,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聲促,善用頓音,其旋律似說似唱自然流暢。故有“老牛大摔韁”的俗稱;“小北口”派的演唱風格,溶入借鑑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較之“老北口”顯得巧俏,委婉細膩,善說演“文書”,唱中加敘;“南口”派的唱腔婉轉悠揚,曲調華麗細膩,字少腔繁,節奏舒緩。除板腔體唱腔外,“南口”派還有一些曲牌體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兩種,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驢》、《小黑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
音樂器械
主要伴奏樂器為矮腳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
藝術流派
第一支是以故城縣為基點的“老北口”派,向北傳至滄州地區吳橋、東光、南皮等縣。其代表人物是何老鳳及其傳人董天佐、桑天佑、劉天秀、魯泰昌、王泰恆、孫泰秋、張泰泉、傅泰臣、劉泰清、周泰喜、王福貞等。“老北口”派的書目多為中篇,主要有《瓦崗寨》、《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等。短篇以三國段居多,如《草船借箭》、《華容道》、《單刀會》等,還有本曲種特有的小段如《小黑驢》、《一窩黑》等。
第二支是以南宮縣為基點的“小北口”派,代表人物是張風梧、宋四莫。在“小北口”這個支派里,又有三支:其一是流行在衡水、棗強、景縣一帶的一支,當地稱之為“怯大鼓”、“鐵片大鼓”、“鼓碰弦”。藝人以“莫、振、中、金、田”譜系傳代,據衡水市北田村木板大鼓藝人李田奎講,這一支師祖是宋四莫,宋收徒李振邦、李振起、劉振湖、閻振莊等,後來這一支派的傳人改唱木板大鼓;其二是傳至交河、河間、肅寧、獻縣的一個小分支,在當地稱為山東調兒,山東柳兒。這一小支是張風梧、宋四莫的傳人,交河縣的李振邦在成名後,自立門戶,以“振、中、進(金)、相、永、祥、和、智、瑞、升”排序傳衍出來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這一小支中出現了一批出類拔萃的藝人,其中以獻縣楊進楨、肅寧石進奎名望最大。這一小支的藝人行藝範圍廣,除冀中農村外,還進入京、津、保定等大中城市,以及山東、北京、內蒙、東三省的部分城鄉。代表書目有《黃愛玉上墳》、《秦瓊賣馬》、《少英烈》等;其三是“小北口“派傳至石家莊地區的趙縣、束鹿一帶後形成的一支,當地稱之為梅花調、山東柳、鼓碰弦等,這一小支派是張鳳梧的門徒南宮楊老孔、寧晉蘇玉堂(二人未排字)所傳,該支演唱曲調和書目與張鳳梧所傳無大區別。曾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盛行冀南西部地區。抗日戰爭爆發後,逐漸衰落,幾成絕唱。
第三支是以邢台地區的威縣、新河為主要活動地區的“南口”派山東大鼓,該支以“梨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響,叉稱犁鏵片、倒扒口。流行於邢台、邯鄲大部地區。是“五大山”中徐靠山、李明山及其門人發展起來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李明山門人中的“金”字輩名藝人有孫金枝(女)、孫金蘭(女)、劉金榜、郭老彬、趙桂存、張廣興等。“南口”派山東大鼓的演出書目,短篇有《薦諸葛》、《古城會》、《讓成都》等“三國段”,和《寶玉探病》、《下西廂》、《丁香割肉》、《雪梅弔孝》、《小黑驢》、《小黑牛》等共百餘篇,中篇書目有《李天保弔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興唐》、《響馬傳》、《絲絨計》等五十餘部。
經典劇目
山東大鼓傳統節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鎮》、《金鎖鎮》、《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車》等數十部;短篇段兒書尤為豐富,以《三國》題材的唱段最多,有《
東嶺關》、《
長坂坡》、《河北尋兄》等六十餘段;其次是《紅樓夢》題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寶玉探病》等十餘段;《水滸》唱段有《
李逵奪魚》、《燕青打擂》等。另外還有一些根據戲曲故事、民間傳說故事編寫的唱段,以及由子弟書移植過來的唱段等,總計二百餘段。
流傳地區
流傳地區不僅在山東城鄉,而且在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鄭州、洛陽、漢口、重慶,北至北京、天津和東北各地,都曾盛極一時。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20世紀後期以來,山東大鼓逐漸趨於衰落,僅有少數演員還能演出,亟待扶持保護。
保護措施
中國推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經濟上,給與財政支持。在政策上,倡導地域文化進校園,發展特色教育,在教育行業甚至整個社會形成了一股重視和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2010年至2012年,山東省藝術研究所先後與藝術單位合作,通過大鼓進高校,研究所與劇團相結合等多種途徑,確立了濟南市曲藝團、濟南藝校、山東管理學院等機構成為山東大鼓的傳承基地,通過人才培養和演出實踐,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規律,探索研究相應的傳承模式和途徑。
傳承人物
左玉華,女,回族,1947年生,山東濟南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山東大鼓代表性傳承人。1959年進入山東省曲藝團,師從山東大鼓藝人謝大玉,主工梨花大鼓,1978年調入山東省戲曲學校曲藝科任教,1981年調入山東省藝術館曲藝科從事曲藝輔導和創作,期間為振興梨花大鼓四方呼籲,相繼發表了《梨花風骨》《願祈梨花再度開》《山東大鼓興衰評述》等文章,現為山東省藝術館副研究館員。左玉華繼承了謝大玉激揚奔放的演唱特點,其行腔委婉,口齒伶俐,表演剛柔並濟、雍容大方。代表作品有:《草船借箭》《鴻雁捎書》等。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藝價值
山東大鼓起源於中華民族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農耕文化,是原創性的藝術形式,反映了生產方式與藝術形式的密切關係,體現了物質生產與文化娛樂相輔相成的生活態度,是明末清初時期社會文化生活的結晶,是典型的農耕文明的藝術特徵。
傳承300多年而不衰的山東大鼓,音樂唱腔獨特,節目蘊藏豐富,地方色彩濃郁,它直接促發了山東快書的形成,並對“喬派”河南墜子和西河大鼓等藝術形式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是中華文明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的珍貴文化遺產。
山東大鼓有著獨特的唱腔風格,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曲藝形式,具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同時,山東大鼓鼓曲繁多,地方色彩十分濃郁,具備很高的文學價值。
山東大鼓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它不僅呈現著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而且也體現了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特點以及不同文化生態的特徵。這些都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逐漸形成的,流傳到今天,更顯得彌足珍貴。可以說,山東大鼓以生動的藝術形式為世人展現了一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所以在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