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評劇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但最終以“評劇”之名聞名全國。“評劇”名稱的由來,說法不盡統一,一種說法是,該名稱由早期的著名女演員
李金順所起。另一種說法是,該名稱由李大釗所起。因當時作為小劇種的評劇剛走進城市舞台時,與國家大戲京劇均稱為“平劇”,引起京劇班主的忌妒,他們便挑撥武戲演員鬧事。後來,時在報界工作的李大釗出面調解。他出了一個主意,給平劇在“平"字邊加了一個“言”宇。他說,京劇是國家大戲,代表北平就叫平劇;評劇是民間小戲,它反映社會現實快,演唱形式簡單,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上一個“言"宇就成了“評”,這是以評論社會,評書說唱為重的意思。也有觀點認為,當成兆才等人把
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
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
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
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還有觀點認為,是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採納名宿
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
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於《
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歷史沿革
早期發展
評劇是在中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
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
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
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
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的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
工業城市唐山:唐山的工人,特別是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的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
辛亥革命前後。當時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
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
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
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
花為媒》《
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
民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
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
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
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
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
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
扇子;下裝為醜(多為主角),以舞
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閒”,故又稱為“什麼不閒”。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繡門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
小借年》《
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
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
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
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
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
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
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
成兆才、
白菜心、
山老鴰、佛動心、
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
楊發班;三姑娘、
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閒”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
餘勇)和石榴花(
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
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
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
喇叭牌子、
文咳咳、
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
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
笛子、
嗩吶、
鑼鼓、
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
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
國喪”(光緒和
慈禧太后死),禁止
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
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
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齣河北梆子戲,如《殺廟》《
武家坡》《
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
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
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
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
鑼鼓經。同時吸收
皮影、
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
王永富、
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
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
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
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
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
金開芳、
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準綱準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
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
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瀋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
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
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
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
李義廷、
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
花雲舫、
李小霞、
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
楊樹森、
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
周濟(鳳鳴,生)、
花蓮舫、
筱桂花(
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
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
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
筱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
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
碧月珠(鄧海)、天下紅、
葡萄紅(孫鳳樓)、
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
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
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彙編《評戲大觀》由魏茂、
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誌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
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
劉翠霞)、
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
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
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
評劇皇后”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
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讚。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
評劇的另一支派
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
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
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
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
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
鬚生),薊州(今天津
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
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
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
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
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
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
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
花亭會》《楊二舍化緣》《
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院也演出了《
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
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
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
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民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和韓少雲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
劉巧兒》、《
祥林嫂》、《
小二黑結婚》以及《
金沙江畔》、《
奪印》、《
野火春風斗古城》;改革開放以後又出現《山里人家》《疙瘩屯》《黑頭與四大名旦》《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優秀現代劇目。
角色行當
評劇的
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戲”兩個階段,那時的行當也不象現今這樣分明。經過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評劇成為一個大劇種。評劇的行當,也依據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劇種的行當分類經驗,逐步形成生、旦、淨、醜門類齊全的規模。
“對口戲”的行當是一旦一醜,旦角稱“上裝”,
丑角稱“下裝”。這種形式系由冀東
大秧歌中民歌小調對口唱衍變而來;“上裝”、“下裝”是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並分別表演劇中人物(如《
西廂記》,“上裝”要表演紅娘、鶯鶯、老夫人三個角色)。由於這種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劇中人物來固定著裝和勾畫
臉譜,因此他們的最初裝扮是“上裝”(旦角)彩扮,身著裙襖或彩褲褂,手持摺扇、手帕;“下裝”(醜腳)頭戴氈帽或頭巾,身著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拆出戲”亦稱“
三小戲”。系由“對口戲”演變而來,以代言體、單折式、分場式為其戲劇結構基本體制。上演的劇目雖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連貫,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員便依據
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確的分工,逐步由“上裝”、“下裝”形成“三小”行當,即:小生、小旦、小花臉(醜)。“三小戲”,初以小生、小旦戲為主,醜腳居於次要位置(《
回杯記》的王計(家人)為醜扮)。隨著“拆出戲”的劇目不斷增多,所表現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相應的也出現了老生、老旦、彩旦等行當。
評劇由於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局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重大內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層官吏、市民階層、農民階層的生活為主,因此各行當的表演藝術(
聲腔、技巧),特別是老生、淨、
刀馬旦、
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特別是小生、老生、淨行的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後逐漸發展成為生、旦、丑三小戲,受梆子和京劇影響,增添行當,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最終發展成
青衣、
花旦、
老旦、
彩旦、
小生、老生、
花臉、小花臉等行當齊全的大劇種,但仍保留了
民間小戲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
唱腔發展
評劇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蓮花落等
民間音樂基礎上,吸收東北二人轉、京劇、河北梆子等冀東和京津一帶地方戲曲的音樂成分形成。其特點為抒情性強,流暢自然,
鄉土味濃。唱腔為板腔體結構,由
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四種節拍形式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調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
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評劇唱腔的基本曲調,過去為旦腔專用,後來逐步發展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兩個各四小節的樂句組成,每句又可分為三個小分句,其特點是多從頭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過門來加以銜接。
反調慢板,是在正調慢板基礎上,利用轉調手法發展而成,
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較強,常用來表觀悲傷、哀怨的
情緒。
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評劇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種板式,既可抒情,亦可敘事,各個行當均可套用。又可分為小生二六與原板二六兩種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六小節,每句常由兩個分句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四小節,是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當有時兼用。
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套用較多,其特點是節奏感較強,常為板起板落,速度變化較大,又分快、慢兩種:慢垛板擅長敘事,快垛板擅長抒情,特別是表現激動的情緒。
流水板,有板無眼,生、旦共用,其待點是唱詞與旋律結合密切,口語化,但旋律性不強。散板,無板無眼,節奏較自由,旋律擴展與縮減的變化較大,由於伴奏上的區別,又可分緊打慢唱,慢打緊唱等形式。
尖板,無板無眼,系從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來的,起始過門與鑼鼓仍與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除了這些基本板式外,建國後還發展了許多新的板式,從而豐富了唱腔的表觀力。
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李金順的“李派”唱腔對後輩影響甚大,在其影響下,30年代初的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
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
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
建國後,新鳳霞在演出《
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
祥林嫂》《
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於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天津的鮮靈霞在“李派”和“劉派”的基礎上形成了天津大口落子“鮮派”唱腔;瀋陽的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在建國後也分別博採眾長形成了“韓派”“花派”“筱派”旦角聲腔藝術。
評劇男腔,建國前行當不全,無花臉唱腔,老生腔也不健全。建國後,新的文藝工作者,如
馬可等,參加了評劇音樂革新,改革了評劇伴奏方法,努力發展評劇男腔。20世紀60年代,在評劇演員和音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反調、二八扳、慢
流水板、A調慢扳、快流水、頂七板等男聲
越調音樂形式。著名男演員
魏榮元用兩種方法演唱評劇大面腔和老生腔,為評劇大面相老生的旋律和演唱方法奠定了基礎,創立了“魏派”唱腔,著名男演員還有馬泰形成了“馬派”;小生演員張德福也形成了“
張派”小生唱腔流派。評劇發源地唐山的
洪影形成了“洪派”女小生唱法。男生唱腔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喜人局面,大大增強了評劇表現力。
伴奏樂器
流派藝術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華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亥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年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台。《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靑年演員繼承下來的一齣好戲。東路評劇流派劃分如下:
4.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
韓少雲、
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
宮靜等。
10.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
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
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
筱美英(兼劉派)、
王曼苓(拜
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
12.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
文金舫等。
15.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後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
19.李(憶蘭)派:
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
劉惠欣等。
22.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
張文鵬、
馬惠民等。
評劇名家
評劇在不長的歷史中,產生了一大批評名家,以下是一些評劇名家的人名匯總:
奠基人 | |
五大明珠(早期男旦) | |
旦行鼻祖(早期男旦) | |
小生創始人 | |
花旦鼻祖(早期男旦) | |
| |
奉天落子四大名旦 | |
復盛戲社五大主演 | |
落子名星,評戲大王 | |
評劇皇后 | |
評劇女皇 | |
天津三傑 | |
時代藝人 | |
評劇雙霞 | |
六大旦角流派 | |
評劇三芳 | |
| |
| |
| |
東北評劇四大名旦 | |
| |
| |
奠基人物
奠基人:成兆才(1874-1929),字捷三(又作浩三),評劇鼻祖,清直隸灤州繩各莊(今屬河北省
灤南縣人)。清
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日出生於一個貧苦的
農民家庭。他一生所整理、改編、創作的劇本多達一百零二個,為創建評劇事業奠定了基礎,被稱為評劇劇本作者第一人。
除了成兆才,任氏兄弟(任善慶、任善豐(即
月明珠)、任善年、任善誠)、孫家班(
孫洪魁、
孫鳳鳴、孫鳳崗)、男旦
金開芳、小生
劉子熙等都為評劇的產生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旦行鼻祖:月明珠(1898—1922),著名評劇
男旦,原名叫
任善豐,字久恆,藝名月明珠,乳名圍柱,出生河北
灤縣胡家坡(今屬河北唐山
灤南縣)的一個蓮花落世家。父任連會,為
蓮花落藝人,是對口、折出時期的著名編劇和演員,被譽為評劇的發軔者。月明珠弟兄四人,長兄任善慶(藝名
金不換,為評劇第一任
鼓師),三弟任善年(小生),四弟善誠(藝名賽月珠)為評劇小生、老旦。
生行鼻祖:倪俊生(1895-1970),字秀岩,河北省遷安縣人,為影視劇演員張國強的曾外祖父。1910年形成“倪派”小生唱腔。1902年拜
吳占魁為師,學唱河北梆子。同年10月,隨吳占魁參加了唐山的吉慶班,改學蓮花落。藝名"銀娃娃"、"九歲紅"。 1910年起,先後在唐山、天津、北平、營口、
奉天、哈爾濱、
安達等地演出。 相繼演出了《因果變報》、《夜審周子琴》、《秦雪梅弔孝》、《
回杯記》、《劉伶醉酒》、《賣油郎獨占花魁》、《打狗勸夫》、《敗子回頭》、《
杜十娘》等。經過自己較長時間的刻苦鑽研,終於形成了曲調優美、
字正腔圓、準確大方而獨具特色的倪派小生唱腔。1951年曾任齊齊哈爾評劇團副團長。1956年到黑龍江省戲曲學校任教,精心培育後一代。他的學生遍布省內外。著名小生演員
桂寶芬(“桂派”女小生創始人)、
楊振邦、
劉小樓都是他的高徒。1956年獲哈爾濱市勞動模範稱號。1961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黑龍江省分會副主席。還是政協黑龍江省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早期流派創始人
李金順(1902-1953),評劇女演員,工旦行,“李派”創始人。她是第一代評劇演員,是評劇進入“奉天落子”時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幼年曾習
京韻大鼓、京劇、
小調,16歲拜
孫鳳鳴為師學唱落子。1920年到哈爾濱演出,因唱腔大鼓味過濃,觀眾把椅墊仍到台上。李金順沒有後退,投到倪俊聲處學藝,並轉藝多師,終於形成了吐字清晰,純樸又充滿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風格。她是評劇史上一位承前啟後的藝術家,她創立的李派對後輩影響甚大,
劉翠霞、白玉霜、
芙蓉花、
花雲舫、
筱麻紅、
喜彩春、
鮮靈霞、
喜彩蓮等均受其教益和影響。她留下的唱片有《
杜十娘》、《移花接木》、《三節烈》、《
珍珠衫》、《書囊記》等十餘種
唱段。
劉翠霞(1911-1941),評劇女演員,工旦行,“劉派”創始人,評劇早期四大名旦之一。3歲的時候隨母親沙氏“下衛”討飯,10歲時被賣給撂地藝人何醜子學唱
遼河大鼓(遼寧大鼓),不久隨
師傅到大連謀生。11歲進了
李金順(李氏亦為
武清人)的
落子班,走上了評劇藝術之路,拜
張百齡、趙月樓學唱評戲,並受到羅萬盛指點。曾為
花蓮舫、李金順配演。17歲挑班與
李華山同組山霞社【又稱為“山華社”】,曾常年在福仙茶園、北洋戲院、大舞台、
天寶大戲院等場所演出,並應邀赴北京、濟南、瀋陽等地演出,名震華北,特別是京津地區。1934年在津有“評劇皇后”之稱,1936年又被譽為“評劇女皇”,紅遍津、京、冀、魯及東北各地。她善演的劇目很多,代表劇目有《
雪玉冰霜》、《勸愛寶》、《奇冤巧報》、《一元錢》、《玉鐲記》、《
三節烈》、《
移花接木》【即《
花為媒》】,《
珍珠衫》,《
珍珠塔》等。三四十年代,
高亭、百代、蓓開、崑崙、寶利等公司分別為其錄製了唱片(現已收集39個劇目的唱片40餘張)。
白玉霜(1907-1942),評劇女演員,工旦行,“白派”創始人,評劇早期四大名旦之一。原名李桂珍,又名
李慧敏,河北灤縣人,有“評劇皇后”之譽。1934年白玉霜在上海與
鈺靈芝、
愛蓮君合演《
花為媒》、《
空谷蘭》、《
桃花庵》、《馬震華哀史》、《
珍珠衫》,與京劇演員
趙如泉合演京評兩腔的《
潘金蓮》及電影《
海棠紅》等劇,受到上海文化界重視,白玉霜也聲譽日隆。白玉霜的演唱藝術不僅折服了上海的觀眾,也使文藝界對她刮目相看。《
時事新報》上刊登了著名戲劇家
歐陽予倩、
洪深、
田漢的文章,讚譽白玉霜為評劇皇后,也有報紙稱她為評劇
坤角泰斗。1936年,明星公司推出了白玉霜主演的電影《海棠紅》轟動了大江南北,不僅提高了白玉霜知名度,也擴大了評劇的影響。1937年後長期在北平演出,使年輕的評劇
日臻成熟。代表劇目:《
秦香蓮》、《
秦雪梅弔孝》、《
桃花庵》、《空谷蘭》、《珍珠衫》、《李香蓮賣畫》、《花魁從良》、《
馬寡婦開店》、《
雙蝴蝶》、《
玉堂春》、《
瀟湘夜雨》、《老媽開磅》、《
豆汁記》、《趙芸娘》、《花為媒》、《馬震華哀史》等。
愛蓮君(1918---1939),評劇女演員,工旦行,“愛派”創始人,評劇早期四大名旦之一。愛蓮君生於1918年,祖籍天津。她從小被賣給趙連琪為養女,取名
趙久英。其父母在天津,煙臺開妓院,她11歲就在這人間地獄裡過著怕人的生活。後來她實在忍受不了這種身心的雙重摧殘。便跪在養父母的面前懇求去學戲。12歲拜趙月樓學評戲,曾受師兄王錫瑞等教益。14歲成立愛蓮社挑班主演。16歲愛蓮君學成出師,和愛令君(趙的養女)合作,到全國各地演出,又應邀東渡日本,到大阪灌制唱片。1935年,她率愛蓮社赴上海演出。與
鈺靈芝,白玉霜三班組成“三連社”。轟動一時,至今仍為評劇史上的一段佳話。短短几年,她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被成為“愛”派。 愛蓮君的代表劇目有《於公案》、《蜜蜂記》、《燒骨記》《庚娘傳》、《三趕韓梨花》等,30年代中期以來勝利、國樂公司為其錄製了不少唱片。
喜彩蓮(1916---1997),評劇女演員,工旦行,“喜派”創始人,評劇早期四大名旦之一。11歲進復盛戲社拜蓮花落藝人吳壽朋為師學藝,12歲進元順劇社,藝術上受到了
李金順的影響。17歲挑班主演並改劇社為
陽春社。30年代初,喜彩蓮帶著《
楊乃武與小白菜》、《貧女淚》、《
可憐的秋香》、《
楊三姐告狀》、《宦海潮》 等時裝戲以及從京劇移植過來劇目《
孟麗君》、《
白蛇傳》、《
武則天》等劇目闖入天津。1937年5月,喜彩蓮將京劇《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改成評劇在上海一炮打響,同時對評劇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她演唱藝術有紮實的功底,嗓音高亢、明亮,表演細膩準確;在上海,評劇藝人喜彩蓮與戲劇大師歐陽予倩的交往是劇壇一段佳話,移植並演出了《
人面桃花》,引入了
南梆子,被譽為“時代藝人”。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府的關懷下,喜彩蓮與小白玉霜等評劇藝人成立新中華評劇工作團,之後與其它劇團合併成立為中國評劇院。她的戲路寬,不但主工青衣、花旦,且在老旦、彩旦方面做出了貢獻。
旦角流派創始人
小白玉霜(1922—1967),評劇新白派創始人,20世紀50、60年代評劇屆的領頭羊。原名
李再雯,山東人,5歲隨父逃荒到北京,被白玉霜收為養女。經
李文祉啟蒙,繼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風格。14歲登台演戲,在京津一帶享有盛名。她的代表劇目有《
玉堂春》《臨江驛》《打狗勸夫》《勸愛寶》《珍珠衫》《
紅娘》等。小白玉霜的演唱圓潤雋永、低回婉轉,講究節奏的變化及快慢、輕重的對比,富有獨特風韻。曾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委員,中國評劇院藝委會主任。一九五零年全國第一次政協會議上受到
毛主席親切接見。她在傳統戲裡扮演過許多古代婦女角色,如《朱痕記》中趙錦棠、《鬧嚴府》中的嚴蘭貞、《
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蓮》中的
秦香蓮等這些性格鮮明、形象各異的舞台藝術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蓮》,在表演上吸收並借鑑京劇、梆子、曲藝等兄弟劇種的長處,豐富了自己的表演藝術。代表作《秦香蓮》被拍成電影。從解放後到“文革”前的17年裡,她參加演出的現代戲有17出之多。其中有:《九尾狐》、《農民淚》、《千年冰河開了凍》、《金沙江畔》、《
李雙雙》等。在演出中,她努力塑造出一批風采各異、性格生動的新婦女藝術形象。特別是她在《小女婿》中扮演的楊香草,堪稱膾炙人口,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小白玉霜把評劇白派藝術提高和發展到一個新階段。1967年12月21日,由於“
四人幫”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時年45歲。小白玉霜英年早逝,身後並無子女。
新鳳霞(1927—1998),評劇新派創始人。原名
楊淑敏,天津市人。6歲學京劇,12歲學評劇,14歲任主演。1949年後歷任北京實驗評劇團團長,解放軍總政治部
文工團評劇團副團長,中國評劇院演員。作家。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6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新鳳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新派藝術在眾多的評劇流派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成為了評劇革新的代表。她以純熟的演唱技巧,細緻入微的人物刻畫,塑造了青春美麗富有個性的少女——
張五可的藝術形象,從而將新派藝術推向了高峰。這齣劇目拍成電影在全國包括香港地區、東南亞各國放映後,新派藝術又一次風靡全國和東南亞地區。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
春香傳》、《
乾坤帶》、《
金沙江畔》、《
無雙傳》、《楊乃武與小白菜》、《鳳還巢》、《
三看御妹》、《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阮文追》、《
調風月》、《六十年的變遷》等幾十齣劇目。她所塑造一系列的藝術形象為評劇畫廊增添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篇章,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她也被評選為亞洲最傑出藝人,榮獲首屆
中國金唱片獎。
鮮靈霞(1920—1993),評劇鮮派創始人。原名
鄭淑雲,生於河北省
文安縣豐各莊。姊妹三人,她最 小,一家五口全靠父親租地生活。1923年鬧水災,她隨母親逃荒到天津。鮮靈霞的家在
南市大舞台對面,聚華昇平倆戲院又在附近,幾年間,她這種“捋葉子”的方法,學會了不少出評戲。後鄭淑雲改名換姓叫鮮靈霞。1934年,正式拜著名評劇前輩
劉寶山和劉兆祥為師。鮮靈霞的嗓音高亢響亮,音域寬廣,清脆響亮,橫豎兼備,音韻醇厚,扮相
光彩照人。她在唱腔上花了大量的功夫,一方面對李、劉兩派劇目
中原有的唱腔進行加工潤色;另一方面為一些劇目重新設計唱腔。她在不斷的舞台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自然灑脫、高亢激越,樸實豪放,以情傳聲、聲情並茂的藝術風格。她善演的劇目有《
井台會》、《王二姐思夫》、《杜十娘》、《包公三勘蝴蝶夢》、《
夫人城》、《鋸碗丁》等。1954年參加天津市首屆戲曲匯演時,鮮靈霞演出《井台會》榮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赴朝鮮演出慰問志願軍。1959年應邀赴長春拍攝戲曲電影片《
包公三勘蝴蝶夢》。她曾任天津評劇院副院長。
韓少雲(1931—2003),評劇韓派創始人。畫家。是河北
玉田人,她9歲入梨園,新中國成立前後已在唐山一帶走紅,1950年參加了東北實驗評劇團(後為瀋陽評劇院)。1952年她主演的《小女婿》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表演一等獎,因唱腔新穎,表現自然而享譽全國。在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她排演了近200齣戲。她所扮演的“五四”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婦女典型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唱腔圓潤醇厚,吐字清新,齶(疙瘩)音運用尤佳,為評劇藝術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她主演的《小姑賢》於1953年在“東影”拍成電影,它是我國建國後第十部戲曲片、第一部評劇藝術片、《
人面桃花》先後錄製成電影片、電視片,在全國播放。10多出劇目的唱段、選場或全劇錄成唱片和盒帶,部分唱段收入瀋陽音樂學院等幾所院校的教材中,部分唱段選入《中國戲曲藝術家唱腔選.韓少雲專輯》。
花淑蘭(1929—2005),評劇花派創始人。原名葛淑蘭、評劇教育家。1929年生於河北省唐山
林西一個梨園世家。八歲起隨母劉玉舫學戲,兼學京、梆、大鼓等,十一歲開始登台。十二歲便在唐山、
秦皇島、天津等地演出。1945 年,她在張家口演出,排演了《
白毛女》、《血淚仇》、《
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有革命內容的新戲,較早地接受了革命
文藝思想的教育。1946年進入北京演出,很快以《劉翠屏哭井》和《保龍山》聲名鵲起。1953年以一出《茶瓶計》獲東北匯演優秀表演獎,之後加入瀋陽評劇院。花淑蘭音域寬、音質純淨,嗓音甜脆,在唱腔上廣采博取、兼容並蓄、剛柔相濟、聲情並茂,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她戲路寬廣,能勝任小旦、花旦、青衣甚至是小生各個行當,文武兼備,善於塑造各類角色,並能從人物性格出發。她巧妙地將劉、愛為代表的兩派的演唱藝術融為一體,形成她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被稱為花派。她的代表劇目有:《茶瓶計》、《黛諾》、《
謝瑤環》、《牧羊圈》、《三節烈》等。在六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花淑蘭演出了近二百出傳統戲和現代戲,培養弟子近50人,為評劇藝術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筱俊亭(1921—2013.11.04),評劇筱派創始人。6歲喪父,8歲起就跟隨盲藝人王先生學唱民 間小曲,後拜老藝人
楊義為師學習蹦蹦兒戲。青年時代,她又深深迷戀上前輩名家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的演唱藝術,並努力學習她們的優長,十多歲即紅遍天津、河北、山東各地。1951年,筱俊亭應邀到錦州演出,1952年6月參加錦州評劇團。1952年秋,她開始對評劇青衣唱腔進行系統改革。1954年年底,筱俊亭調至瀋陽。她結合自己的嗓音及身形條件,有意識開闢新路,嘗試著進行老旦行當的創造,於 1956年排演了第一出純老旦劇目《
楊八姐遊春》,大獲成功,接著又排演了《
穆桂英掛帥》、《古國風雲》、《
三關排宴》、《母親》、《
洪湖赤衛隊》、《江姐》、《南海長城》、《豐收之後》、《東風解凍》、《社長的女兒》等劇目,成功地塑造了眾多不同時代、年齡、性格、身份的老年婦女形象。通過一系列劇目的演出,筱俊亭為評劇老旦行當積累了一整套唱腔與表演模式,在評劇劇壇具有特殊的地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世稱“筱派”。
李憶蘭(1925—1992),李派創始人。 祖籍北京,是河北梆子名老藝人大李貴雲的女兒。她從小在梆子班裡長大,15歲改學京劇,1952年夏,李憶蘭改行學評劇。她主演的劇目有《張羽煮海》、《花為媒》、《樊梨花斬子》、《祥林嫂》、《苦菜花》、《南方烈火》、《阮文追》、《拜月記》、《無雙傳》、《白蛇傳》、《櫻花戀》、《喜神》、《
高山下的花環》、《多情的河》、《喬遷之喜》、《楠竹夫人》等,還主演過故事片《畫中人》,為電影《黨的女兒》配唱主題歌。
花月仙(1922-),評劇花派創始人,工青衣、老旦。幼年在天津拜師趙月樓、碧蓮花學評劇,長年與碧蓮花、喜彩蓮搭班演戲,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已成名,在天津以及
上海、南京、青島、東北等地演出。1953年後,歷任北京市評劇團演員,
中國評劇院演員、藝委會副主任。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擅演劇目有《珍珠衫》、《桃花庵》、《馬寡婦開店》等。1985年獲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
陳桂秋(1931— )評劇陳派創始人。原名周喜珍。1931年出生於天津市,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瀋陽評劇院八大主演之一。《陳桂秋評劇表演藝術》入選遼寧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十二歲從師
趙良玉學習評劇,學唱
青衣、
閨門旦和娃娃生。十三歲又拜著名評劇老藝人
碧月珠為師,拜師後刻苦用功,當年即登台演出,受到廣大評劇觀眾的讚譽。十六歲挑班主演。她的嗓音寬厚,行腔究稜角力度,口齒清白利落。早年代表劇目有《珍珠衫》、《桃花庵》、《呂布與貂蟬》、《賺文娟》、《人面桃花》等。她不僅擅演
旦角戲,
小生戲也很見長;主演《花木蘭》時,旦腔、生腔和武功俱富功力。五十年代初,曾以主演《游龜山》在東北成名,成為瀋陽評劇院八大主演之一。後調入錦州評劇院任主演,在根據李季同名長詩改編的大型現代戲《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堅強的邊區少女的形象,轟動一時。
生角流派創始人
魏榮元(1923-1976),評劇花臉、老生,魏派創始人。直隸(今河北)豐潤人。幼年入復盛戲社學藝。十二歲登台,曾在平津一帶演出。曾演京劇、梆子、曲藝。建國後,任中國評劇院演員。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對評劇男聲唱腔有創造性的改革創新。擅演劇目有《鐘離劍》、《孫龐鬥智》、《奪印》《包公三勘蝴蝶夢》《包公賠情》等。主演的《
秦香蓮》已拍成影片。
張德福(1931-),評劇張派小生創始人。八、九歲時就已經是“小角兒”了。十歲時,他在天橋“小桃園”的戲班裡,拜孫寶亭為師。他從十三歲起開始演正工小生,在評劇舞台上嶄露頭角,兩年左右就演了十幾齣大戲。1953年調入中國評劇院後,他的小生藝術得到了飛躍發展。與新鳳霞長期合作,在評劇舞台上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他的代表作有:《劉巧兒》《祥林嫂》《春香傳》《三里灣》《六十年變遷》《金沙江畔》《楊三姐告狀》《會計姑娘》《阮文追》《志願軍的未婚妻》《金印記》《御河橋》《楊乃武與小白菜》《無雙傳》《
花為媒》《櫻花戀》《鋸碗丁》《
高山下的花環》等。
洪影(1930-2012),評劇女小生、兼老生,洪派創始人。8歲隨金百靈學戲,9歲到北京與趙月生學京劇老生,12歲在北京開始票戲,1951年入唐山專區勝利劇社唱京劇老生,1952年隨團改為唐山專區實驗評劇團(後併入唐山市評劇團)正式唱評劇。洪影的音域寬廣,音色豐富,高音區明亮,低音區蒼勁有力,其演唱吸收了京劇、河北梆子、曲藝等旋律,突破評劇原生腔板式束縛,唱腔新穎流暢,以情帶聲。代表作有《劉翠萍哭井》《
梁祝》《劉伶醉酒》《
十五貫》《紅龍傳》《
周仁獻嫂》《
孫安動本》《孫龐鬥志》《
御河橋》《
王二姐思夫》等。
馬泰(1935-2004),評劇老生,馬派創始人。師承評劇藝人張潤時先生,1955年在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喜彩蓮率領下與一批青年演員深入工礦演出。馬泰與喜彩蓮合作演出了《懷鄉夢》、《小借年》、《
馬寡婦開店》等劇目。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他先後主演了《奪印》中的何文進,《金沙江畔》中的譚文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楊曉冬,《向陽商店》中的劉寶忠,《阮文追》中的阮文追,《鐘離劍》中的勾踐,《孫龐鬥智》中的孫臏,《李雙雙》中的孫喜旺等。他那不同時期不同人物的表演及演唱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和廣大觀眾的讚譽。眾多優秀唱段在老百姓中廣為傳唱久唱不衰,如:《奪印》中“水鄉三月風光好”“我良言苦口將你勸”;《向陽商店》與魏榮元先生的聯唱“咱兄弟三十年前學徒把苦日子過”;《金沙江畔》中“高原風景極目望”等等。
其他名家
梅花獎獲得者
演員 | 流派 | 所屬劇團 | 獎項 |
馮玉萍 | 花派 | 瀋陽評劇院 | 三度梅(梅花大獎) |
崔連潤 | 劉派 | 天津評劇院 | 二度梅 |
劉秀榮 | 新派 | 石家莊評劇院 | 二度梅 |
曾昭娟 | 花派 | 天津評劇院 | 二度梅 |
谷文月 | 新派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王曼苓 | 新派 | 長春評劇院 | 一度梅 |
劉萍 | 白派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馬淑華 | 劉派 | 天津評劇院 | 一度梅 |
李秀雲 | 鮮派 | 天津評劇院 | 一度梅 |
宋麗 | 韓派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李惟銓 | 魏派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馬惠民 | 馬派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袁淑梅 | 新派 | 石家莊評劇院 | 一度梅 |
王向陽 | 新派 | 黑龍江評劇院 | 一度梅 |
韓劍光 |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劉慧欣 | 李派 | 中國評劇院 | 一度梅 |
徐金仙 | 新派 | 石家莊評劇院 | 一度梅 |
趙立華 | 洪派 | 石家莊評劇院 | 一度梅 |
趙斌 | 張派 | 天津評劇院 | 一度梅 |
張俊玲 | 洪派 | 唐山評劇團 | 一度梅 |
羅慧琴 | 新派 | 唐山評劇團 | 一度梅 |
賈書層 | 新派 | 雙陽評劇團 | 一度梅 |
周丹 | 韓派 | 瀋陽評劇院 | 一度梅 |
評劇院團
建國後,中國評劇院、瀋陽評劇院相繼建立,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瀋陽評劇院、天津評劇院、哈爾濱評劇院等。
北京市 | | | | | |
海淀評劇團 | | 天津評劇白派劇團 |
朝陽評劇團 | 吉林市評劇團 | 寶坻評劇團 |
燕京評劇團 | 白城市評劇團 | 靜海評劇團 |
| 遼源東豐縣評劇團 | 天津新蕾評劇團 |
北京劉秀榮評劇團 | 集安市評劇團 | 寧河縣評劇團 |
河北省 | 石家莊評劇院(一團,青年團) | 前郭縣評劇團 | 漢沽區評劇團 |
| 長嶺縣評劇團 | 濱海新區大港評劇團 |
廊坊評劇團 | 白城兆北區評劇團 | 遼寧省 | |
秦皇島小海燕評劇團 | | | |
承德評劇團 | | 本溪評劇團 |
| 齊齊哈爾評劇團 | 撫順評劇團 |
遷安評劇團 | 牡丹江評劇團 | 阜新評劇團 |
灤南成兆才評劇團 | 佳木斯評劇團 | 盤錦評劇團 |
灤縣評劇團 | 林甸縣評劇團 | 營口評劇團 |
三河評劇團 | 富錦市評劇團 | 鐵嶺評劇團 |
| 望奎縣評劇團 | 凌源評劇團 |
豐潤評劇團 | 甘南縣評劇團 | 大連瓦房店市評劇團 |
樂亭評劇團 | 綏化市評劇團 | 建平評劇團 |
玉田評劇團 | 嫩江縣評劇團 | |
藁城評劇團 | 內蒙古自治區 | 寧城烏蘭牧騎評劇團 |
寬城評劇團 | |
青縣評劇團 | 山東省 | 德州武城縣評劇團 |
永清評劇團 | 江西省 | 江西省德化評劇團 |
評劇劇目
在不長的歷史裡,評劇積累了眾多雅俗共賞的經典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曾上演過的評劇劇目約有1880餘出。劇目來源有:①對口拆出時期來源蓮花落、蹦蹦戲的劇本;②清末民初“勸善”為宗旨的“宣講文學”;③根據《
今古奇觀》《
聊齋志異》改編;④評劇形成前後從
皮影戲、
河北梆子、京劇移植改編;⑤根據冀東和渤海人民到東北、唐山等地經商引起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改編;⑥
五四運動之後的新編現代戲
評劇藝術節
評劇是中國歷史悠久、民眾基礎廣泛的傳統劇種之一。中國評劇藝術節創辦於2000年,是由國家文化部藝術司、河北省文化廳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國家級大型戲劇藝術節。從第四屆開始變成每兩年舉辦一屆,主辦地設在評劇的發源地河北省唐山市。
中國評劇藝術節以繼承、發展、弘揚評劇藝術,不斷擴大評劇藝術在國內外的影響力為宗旨。藝術節的內容包括優秀劇目的評選和演出,召開評劇藝術研討會,組織評劇愛好者演藝比賽和評劇電影展映周等活動。藝術節在舉辦過程中十分注重時代性和民眾的參與性,同時自第三屆以來不斷加強與經濟活動的結合,為弘揚民族文化,促進藝術交流,推動評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