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少舫
- 別名:陳玉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85年
- 職業:演員
個人簡介,表演風格,人物生平,代表作品,藝術成就,
個人簡介
陳少舫原名陳玉海,北京人,1922年生,卒於1985年,8歲時由於生活所迫,父親送他到天橋的“四順合社”拜師學評劇,開蒙老師格秀海(藝名四月仙)是個文武雙全的老藝人。他見陳少舫聰明好學,最初教他唱西路評劇,開始學旦,後改生行,出師後搭班唱戲。陳少舫生旦淨醜京評梆曲藝什麼都演過,甚至學會了唱打鼓說相聲,旁學多能,先後在白玉霜的“華北劇社”、喜彩蓮的蓮劇團及花月仙、李文芳、老花玉蘭等戲社搭過班,在當時男演員還不被重視的情況下,他卻在丑角中發出了意外的光彩,他與李文芳合作在《三戲牡丹》中飾演的書童和“蘇小小”中飾演的真孝順兩個人物初露鋒芒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在京津一帶產生了強烈反響。
1950年陳少舫參加了新中華評劇工作團,在現代戲《九尾狐》中扮演小灶王。他運用走矮子、楦肚子塑造了一個小矮墩的喜劇形象。在《千年冰河開了凍》中他扮演妓院的聽差,表演真摯深沉,活靈活現。
1953年參加中國評劇院,在《十五貫》中扮演婁阿鼠曾得到南昆名醜王傳凇的傳授。豐富了評劇醜行的演技,陳少舫說:“王傳凇老師的表演使我茅塞頓開,大大開闊了眼界……受益最深的是我懂得了要根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學到的死的戲曲表演程式,靈活地運用的到不同人物身上……”
表演風格
陳少舫的演唱風格豐富多彩,他不僅有說唱的評劇特色,丑角上吸收了曲藝、西路評劇、相聲的慣口活等唱腔樸實、自然流暢,以一種似乎簡單的旋律表現出醜角的音樂特色和人物複雜的思想內涵。在《意中緣》中扮演的黃天監,當自己這個要飯的被是空和尚騙至船上,冒充董其昌與楊雲友成親時,由於胸無點墨,醜態百出,最後陰謀敗露,自己又氣又恨又怨又委屈,唱出了一段評劇二六,開頭吸收了西河大鼓的尾音,在“半輩子也沒把這苦味來嘗”用了一句落亭大鼓,但是陳少舫不是簡單借鑑,他是在人物需要保持評劇風格和丑角音樂的特性來演唱的。
應該說評劇的丑角音樂過去沒有固定的唱腔,而陳少舫之後逐漸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丑角音樂形式和風格。在《紅色聯絡站》中陳少舫扮演國民黨特務刁眼狼,在面對我黨地下工作者時表面氣勢洶洶,內心卻極為恐懼,唱腔吸收了京韻大鼓、單弦的音樂旋律,形成了別致的、富有人物性格特點的唱腔。
陳少舫不但能以喜劇幽默的音樂演出反面人物,而且他在表現新時代新人物面前同樣有獨具匠心的表演和創造。如在《向陽商店》里他扮演一個熱心為大家送信的老漢趙大爺,送信路上有一個模擬腳踏車的舞蹈,他邊騎邊唱邊數板並以西路評劇為基調,熱烈、奔放的唱腔青春而富有活力的表演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人物生平
一九五○年 參加新中華評劇團;
一九五三年 參加中國評劇團;
一九五五年 參加中國評劇院。
一九五二年 參加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
一九五三年 曾兩次赴朝鮮戰場進行慰問演出,並榮獲“模範團員”稱號,獲得了“模範手冊”。
一九五四年 赴廣東汕頭前沿慰問中國人民解放軍。
一九五八年 到福建前線慰問子弟兵。
解放後,他先後演出了《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小女婿》、《羅漢錢》、《苦菜花》、《野火春風斗古城》、《向陽商店》、《紅色聯絡站》、《金沙江畔》、《甜蜜事業》、《杜十娘》、《孫龐鬥智》、《鐘離劍》,還主演了《卷席筒》、《吹鼓手告狀》、《挑水老爺》等戲。特別是在排《十五貫》時,他飾演婁阿鼠,曾得到過南昆名醜王傳淞的親自傳授,使他進一步借鑑了京、昆醜行的表演程式,豐富並發展了評劇的醜行藝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代表作品
陳少舫代表劇目有《十五貫》、《婁阿鼠》、《朱痕記》宋成、〈家〉高克明、《意中緣》的黃天監、《包公三勘》的縣官、《降龍伏虎》的趙大爺、《鐘離劍》的莫千、《孫龐鬥智》的淳于髡、《向陽商店》的趙大爺、《卷席筒》的蒼娃等,傳人有賈新年等
藝術成就
他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於他用喜劇手段處理人物,挖掘人物性格中的戲劇因素,通過誇張、簡練、生動的表演手段,塑造出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並經過他精雕細刻,人物都被濃濃地塗上了一層戲劇色彩,引人捧腹大笑。
陳少舫嗓音粗獷、宏亮,他創造出許多精彩的、表演喜劇人物的評劇丑角唱腔。他擅長用西路評劇的音樂,利用其高亢明快的旋律、多滑音、帶襯字的甩腔來表現戲劇人物。陳少舫還獨創了一種數唱板式,並大量地用到他的唱腔中。數唱可算是評劇跺板的一種,但它是四字結構,旋律上接近單弦中的流水板快書。他常用數唱接甩腔,把藝術效果發揮到淋漓盡致,動人心弦的地步。陳少舫在唱腔中借鑑最多的曲藝的音調,他常把單弦、京東大鼓、太平歌詞等音調揉進他的二六板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陳少舫無論在唱、念上,還是在表演都為評劇醜行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評劇的發展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