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落子
拼音:lào zǐ
注音:ㄌㄠˋ ㄗㄧˇ
基本解釋
1、[laozi,cheap amusement park where singing,vaudeville shows are given] 〈方〉∶北方曲藝蓮花落的俗稱。舊時北方許多地方亦泛指各種曲藝雜耍;亦指早期的評劇。因其從蓮花落髮展而來,故稱。
落子館。
2、[means of living][口]∶落兒。
引證解釋
1. 著棋下子。
宋
蘇軾 《觀棋》詩:“不聞人聲,時聞落子。” 明
王鏊《震澤長語·官制》:“又傳一日過城上,瞰閣老何為。曰:‘方對奕。’‘何不聞落子聲?’曰:‘棊以紙。’”
2. 北方曲藝“蓮花落”的俗稱。
清
張燾 《津門雜記·唱落子》:“北方之唱蓮花落者,謂之落子,即如南方之花鼓戲也。”
葉聖陶《火災·醉後》:“我曾聽過好幾回落子,也不覺有什麼意味。”
3. 舊時北方許多地方亦泛指各種曲藝雜耍。
4. 指早期的評劇。因其從蓮花落髮展而來,故稱。如:唐山落子; 奉天 落子。
簡介
落子,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 俗稱
蹦蹦戲、落子戲,又稱平腔梆子。1935年改稱今名。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
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
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
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
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
落子是一種
秧歌類型的傳統
民間舞蹈,內容多是表現男女愛情和人民生活的。如《
茉莉花》、《放風箏》、《繡手絹》、《老媽嘆》、《相思》、《探情朗》、《小天台》、《妓女悲傷》、《尼姑思凡》等。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員的增減,服裝頭飾的更換,完全根據人物、內容的需要而定。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落子大都已成為由同等數量男女表演的集合舞。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為主,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幾支民歌聯起來表演。在道具的配備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也有只用扇表演的。當地人民稱之謂文落子或小風流。辛亥革命以後,婦女
纏足開始得到解放,
落子舞中男扮女裝的
踩寸子也開始被淘汰。因而,落子舞的動作相應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在文落子的基礎上,適當的吸收了一些戲曲中的動作和技巧,與落子舞的動作相揉合,增添了熱烈、健壯、歡快、豪爽的氣氛,加強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應減少。在道具配備上,只用鞭、板,不用扇。當地人民稱之為武落子或風秧歌。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
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
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
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
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國
古典舞和兄弟
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
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彙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彩、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藝術特點
落子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話。表現時生活氣息濃郁,具有親切的民間風味:它的形式也相當活潑,自由,及其擅長於表現絢麗多彩的現實生活,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目前,這個劇種除了華北,東北地區廣為流傳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中也有不少評劇表演團體,無論在城市和農村,它都有廣泛的觀眾基礎,生命力日漸興旺,影響亦臻擴大。特別是其代表劇目《
秦香蓮》、劉巧兒》、
花為媒》和《
楊三姐告狀》等攝製成影片公映後,這個劇種亦為全國各地的廣大觀眾所熟悉與喜愛。
唱腔伴奏
評劇的男腔和女腔,是在
蓮花落、
蹦蹦戲的音樂基礎上,逐步吸收並借鑑梆子、京劇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為主,打擊樂器與京劇大體相同。評劇女腔開初是由
月明珠等人創造的,男腔是由
倪俊生等人創造的。
評劇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蓮花落等民間音樂基礎上,吸收東北二人轉、京劇、河北梆子等冀東和京津一帶地方戲曲的音樂成分形成。其特點為抒情性強,流暢自然,鄉土味濃。唱腔為板腔體結構,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四種節拍形式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調慢板、
二六板、
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慢板即一板三眼,是評劇唱腔的基本曲調,過去為旦腔專用,後來逐步發展為旦、生共用。慢板由上、下兩個各四小節的樂句組成,每句又可分為三個小分句,其特點是多從頭眼(第二拍)起唱,分句常以小過門來加以銜接。另有反調慢扳,是在正調慢板基礎上,利用轉調手法發展而成,旋律性和抒情性均較強,常用來表觀悲傷、哀怨的情緒。二六板,一板一眼,是評劇唱腔中最常用的一種板式,既可抒情,亦可敘事,各個行當均可套用。又可分為小生二六與原板二六兩種形式。小生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六小節,每句常由兩個分句組成,是生行的主要唱腔。原板二六的上、下句各為四小節,是
旦行的主要唱腔,其他行當有時兼用。
垛板,一板一眼,旦腔套用較多,其特點是節奏感較強,常為板起板落,速度變化較大,又分快、慢兩種:慢垛板擅長敘事,快垛板擅長抒情,特別是表現激動的情緒。流水扳,有板無眼,生、旦共用,其待點是唱詞與旋律結合密切,口語化,但旋律性不強。散板,無板無眼,節奏較自由,旋律擴展與縮減的變化較大,由於伴奏上的區別,又可分緊打慢唱,慢打緊唱等形式。尖板,無板無眼,系從河北梆子唱腔中吸取來的,起始過門與鑼鼓仍與河北梆子保持相同格式。除了這些基本板式外,建國後還發展了許多新的板式,從而豐富了唱腔的表觀力。
評劇男腔,建國前行當不全,無花臉唱腔,老生腔也不健全。建國後,新的文藝工作者,如
馬可等,參加了評劇音樂革新,改革了評劇伴奏方法,努力發展評劇男腔。60年代,在評劇演員和音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反調、二八扳、慢流水板、A調慢扳、快流水、頂七板等男聲音樂形式。著名男演員
魏榮元用兩種方法演唱評劇大面腔和老生腔,為評劇大面相老生的旋律和演唱方法奠定了基礎,著名男演員還有
馬泰等。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分文場相武場。武場有
板鼓、梆子、鑼、鑔等;
文場有板胡、二胡、中胡、
低胡、
琵琶、笛、笙等。後來又增加了大瓢胡、倍司、銅管、
大提琴、小提琴等。西路評劇的樂隊配製為大弦、
橫笛、鼓、鑔、手鑼、綁子等。
兩大流派
據說落子主要有兩在流派:
一派是以
南皮縣楊八莊子的梅盛林老先生為代表的
楊派落子。傳說,約在1730年左右,楊派落子就開始了活動。那時只有四鞭表演,後改為四鞭、四板的表演。1903年,傳到第四代梅盛林等人時,又增加了扇子的表演,分為五鞭、三板、二扇。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每代藝人都對楊派落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和發展,使它日漸完美起來,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傳統民間藝術遺產。
另一派是以
孟村回族自治縣王帽圈村的於老先生為代表的帽派落子。約在1738年左右,帽派落子就已經活躍在該村及周圍的村莊了。那時只有武場伴奏,約在1808年傳到王關祥等人時,加進了
文場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表演。孟村回族自治縣是回、漢兩族雜居的地主,因此,帽派落子是由回漢兩族演員共同表演的。由於回漢兩族兄弟的共同努力,帽派落子才不斷發展並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從面另立一派,流傳四方,至今不衰。滄州人民喜練武術,長期受武術薰陶,因面,在
落子舞中也有明顯反映。落子舞中男性演員的基本動作,主要來源於武術中的單刀式。如:“
虛步捋鞭”,它是男性演員最基本的動作。“虛步”是三角形的行進路線,老藝人謂之“三角鉚”。就是說步伐的穩健,就像鉚在地上一樣。女演員的動作“抽板”、“繞頭板”、“蹬步”、“虛步”等,也接近於武術的動作。
落子的動作有力,節奏感強,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落子劇種
一、
滄州落子
據
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
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
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
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
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二、
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又名落子腔,流行於武安、邯鄲、涉縣、磁縣、沙河、臨漳、魏縣、黎城、林縣等地。流行在邯鄲
漳河以西的稱武安落子(又稱沙西落子),漳河以東的稱沙東落子;在河南省內黃縣的稱內黃落子,在山西省黎城縣的稱上黨落子。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間“花會”中有說唱故事的落子,初為撂地攤演出,晚清逐漸搬上舞台。根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至民國二十六年續《武安春秋志》卷九記載:“武俗好戲,酬神演唱無日無之,甚至有一日數台者,農民喜
平調(本地土戲),紳商以皮簧梆子為宜,村夫、愚婦最迷落子腔,惟其戲有傷風化,歷來禁演。”
清末民初,武安落子始終與
武安平調同台演出,合稱
武安平調落子。從藝人員兼唱兩個劇種,這種現象一直持續至今。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武安平調落子還曾與京劇同台演出,但各演各的劇目,互不相雜。
武安落子原是武安民間一種好似《打霸王鞭》一類踩低蹺的民間歌舞,名為《花唱》,後來增加了故事情節,演變成地方小戲。清嘉慶年間已有業餘演出。劇目多為家庭小戲,行當只有小旦、青衣、小生、老小丑等,且常挎行扮角。舞台動作仍保存較多的秧歌成分,如《借髢髢》、《端花》就是此類劇目的代表。唱腔亦為板腔體,有慢板、流水、娃子板、悲腔、哭迷了、數落子、扣板、甩板、大卸板等。原來伴奏樂呂只有板胡、板鼓、大鑼、小鑼等。經常演出劇目有《小過年》、《借髢髢》、《端花》、《賣布》、《大隔簾》、《二隔簾》、《小喜子要嫁妝》、《抱靈牌》等。抗日戰爭期間和解放後在樂器和劇目上都有所改革。省專業文藝工作得在改革平調的同時,也加工了《借髢髢》、《端花》、《賣布》等戲。戲劇家
於雁軍(筆名遠南枝)也曾為落子寫出大型現代戲《高山流水》,由武安著名演員主演,轟動古城。
落子戲在邯鄲十分流行,歷史上有過許多專業班社,僅武安縣境內最多時專業和半職業落子班社達一百二十多個,幾乎村村有落子班。至1982年武安縣業餘
平調落子劇團尚有八十多個,其中尤以“白官班”、“興盛班”、“梁紅班”最有影響。沙東落子則多為半職業班社。
武安落子著名演員有賈泉城、王麥喜、胡文亮、杜更會、李鳳鳴、魏洪昌、路鴻貞、孫富琴、王忙來、卜錫林、秦崇德、李魁元等。沙東落子著名演員有頭把盒子、二把盒子等。
落子戲的行當,多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老生、老旦、花臉亦或有之,但無以其為主的劇目,女角色一向由男演員扮演,自1949年以後,武安落子才有了李魁元等第一代女演員。
落子戲的劇目約有二百餘出,多為反映民間生活故事的“三小”、“兩小”戲,如《端花》、《借髢髢》、《呂蒙正趕齋》、《跑沙灘》等。其中《端花》一戲曾拍攝成
舞台紀錄片。
落子戲的表演,樸素自然,接近生活,念唱口語化,以當地方言為主,武安落子用武安方言;沙東落子用臨漳方言。
落子戲音樂唱腔有曲牌和板腔兩類,曲牌有[耍孩兒]、[山坡羊]、[贊子]等;板式有[流水板]、[慢板]、[散板]、[哭迷子]、[悲腔]、[老二板]、[數板]等。
三、
上黨落子
上黨落子,戲曲劇種。原名“黎城落子”民間也稱“黎城鬧”或“
鬧戲”是流行在晉東南地區的戲曲劇種,上黨落子源於河北省的武安落子,約在清朝道光年間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後同當地語言,民歌相溶合,逐步發展為具有
上黨鄉土風貌的劇種。由於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別受到
上黨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響,因而在清光緒年間,上黨落子形成南路、西路兩個藝術流派,後兩者在藝術上又相互進行借鑑和吸收、逐漸統一了風格。
四、
奉天落子
“
奉天落子”源於蓮子落子、拆出小戲、唐山落子,傳出關外成為“奉天落子”。民國時期瀋陽
北市場首個專營落子的大觀茶園,為“奉天落子”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奉天落子”不斷融合東北
小調、
東北民歌等特點,與當地民眾的語言、習俗相結合,形成了“奉天落子”的典型特點,其唱腔後來被評劇等吸收。“奉天落子”以女旦為主,風格粗獷豪放,激昂高亢,代表了當年遼瀋地區的文化形象,極具文化價值。
五、
山東落子
山東落子 亦名“蓮花落”、“蓮花樂”,因原曲襯詞“落蓮花,蓮花落”而得名。
翟灝《通俗編》引宋代僧人普濟《五燈會元》云:“俞道婆常隨眾參琅琊,一日聞丐者唱蓮花落,大悟”。可見早年本為僧家警世歌曲。山東落子宋代已在民間流傳,元明流行甚廣。清中葉流行山東各地的,通稱“山東落子”,因其伴奏樂器為單頁
大鈸,亦稱“鐃鐃書”,以其流行地域、語言、唱腔不同,又分為三種口。泰安以南流行的為“南口”,影響較大,流行濟南及
魯西北的為“北口”;流行於濰縣、
平度一帶的稱“東口”。演唱時一人左手自打
銅鈸,右手以大
竹板擊節演唱的叫“荷葉吊板”;一人敲鈸,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較為婉轉動聽,後適應說書需要演變為“平腔”
快口。傳統書目有《大關西》、《黑松林》、《周倉偷孩子》、《四環記》、《薛禮還家》等。
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為主。
評劇是在中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上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
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
王二姐思夫》、 《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
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
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地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
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
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
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 《
花為媒》《
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民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
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
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就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
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
平劇。以
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東路評劇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以後流行於東
灤縣、寶坻、
遷安、
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醜(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閒”,故又稱為“什麼不閒”。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繡門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
小借年》《
小姑賢》《西廂》《
摔鏡架》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
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
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閒”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
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
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
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
喇叭牌子、
文咳咳、
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
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
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
小姑賢》《
借女弔孝》《
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
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
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后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
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
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
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
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齣
河北梆子戲,如《殺廟》《
武家坡》《
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
開店》《
占花魁》等。樂隊去掉
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
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
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
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
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
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
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
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
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準綱準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
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
成兆才編寫的《
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
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瀋陽去世,
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
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
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
金靈芝、
李義廷、
芙蓉花和
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
花雲舫、
李小霞、
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
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
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
花蓮舫、
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
李金順、
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
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
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
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彙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
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誌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
劉派(
劉翠霞)、
白派(
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
喜彩蓮、
筱桂花、
芙蓉花、
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落子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后”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
阿英、
洪深、
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讚。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西路評劇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
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
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
侯德山(鬚生),
薊州(今天津
薊縣)的
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
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
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
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
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
賣水》《頂鍋》《三女除霸》,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
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
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
西路評劇的唱腔。
角色行當
評劇的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
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戲”兩個階段,那時的行當也不象現今這樣分明。經過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評劇成為一個大劇種。評劇的行當,也依據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劇種的行當分類經驗,逐漸形成現在生、旦、淨、醜門類齊全的規模。
“對口戲”的行當是一旦一醜,旦腳稱“上裝”,醜腳稱“下裝”。這種形式系由冀東大秧歌中民歌小調對口唱衍變而來;“上裝”、“下裝”是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並分別表演劇中人物(如《西廂記》,“上裝”要表演紅娘、鶯鶯、老夫人三個角色)。由於這種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劇中人物來固定著裝和
勾畫臉譜,因此他們的最初裝扮是“上裝”(
旦腳)彩扮,身著裙襖或彩褲褂,手持摺扇、手帕;“下裝”(醜腳)頭戴氈帽或頭巾,身著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落子
拆出戲”亦稱“
三小戲”。系由“對口戲”演變而來,以
代言體、單折式、分場式為其戲劇結構基本體制。上演的劇目雖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連貫,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員便依據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確的分工,逐步由“上裝”、“下裝”形成“三小”行當,即:小生、
小旦、小花臉(醜)。“三小戲”,初以小生、小旦戲為主,醜腳居於次要位置(《
回杯記》的王計(家人)為醜扮)。隨著“拆出戲”的劇目不斷增多,所表現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相應的也出現了老生、老旦、
彩旦、打旦等行當。1909至1912年,“拆出戲”經過改革創新,形成了大型地方劇種——評劇(初名平腔
梆子戲)。隨著劇目種類的增多,題材範圍的擴展,評劇的表演行當仿效京、梆大劇種行當門類的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並積累了各行當的代表劇目,發展了各行當的表演藝術。
評劇由於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局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重大內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層官吏、市民階層、農民階層的生活為主,因此各行當的表演藝術(聲腔、技巧),特別是老生、淨、刀馬旦、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特別是小生、老生、
淨行的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
腳色之分,後逐漸發展成為生、旦、醜
三小戲,受梆子和京劇影響,增添行當,有了青衣、
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但仍保留了民間小戲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唱腔為
板式變化體,板胡為主奏樂器。
顯著特徵
評劇的顯著特徵是貼近生活,劇目以反映現實社會生活題材為主。評劇的第一個劇作家
成兆才,1919年編寫的《
楊三姐告狀》,即以真人真事為素材,久演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民眾歡迎的現代戲,如
小白玉霜主演的《
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
祥林嫂》、《
小二黑結婚》以及《
金沙江畔》、《
奪印》、《
野火春風斗古城》等。評劇除在東北、華北地區流布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也有演出團體。
流派劃分參照
撰稿人:
王森(本人知識有限,此文只供參考)(本文更全)
金(開芳)派:
李小舫(李岱)、
韓少雲、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宮靜等。
張(鳳樓)派:張麗華、
碧燕燕等。
落子
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
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
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
筱美英(兼劉派)、王曼玲(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
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
劉惠欣等。
魏(榮元)派:韓學門、
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
馬(泰)派:李維銓(兼
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
張文鵬、
馬惠民等。
谷(文月)派:張秀雲、
王麗京等。洪(影)派:
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
張俊玲、石文明等。
落子名人
花硯茹
她為人親和,在戲校任教期間為評劇事業培養了大批後備人才。還參加了多部電視劇、電影、小品的拍攝。她與
王景明老師合作的《
跑驢》現在還不斷的出現在京津舞台上。
李憶霞
李憶霞:
國家一級演員,評劇
新派傳人。1943年12月出生在北京安貞里,回族。12歲從師楊成利學評劇。參加北京榮冠評劇團給
鴻巧蘭打理子、唱小戲。1958年參加
中國人民志願軍文工團評劇隊去朝鮮。1959年隨團到江西,後評劇隊改為江西省評劇團。1962年拜新鳳霞為師,在江西期間經常演出劇目有《
楊乃武與小白菜》《梅香》《
野火春風斗古城》《
紅珊瑚》《
柯山紅日》《無雙傳》等。1969年到鄭州市評劇團,因京劇樣板戲的“盛行”又到鄭州市京劇團主演了:《沙家濱》《
紅色娘子軍》《
杜鵑山》《
楊開慧》《鬧王旗》等。1978年鄭州市評劇團恢復,李憶霞回團並復排了傳統劇《
張羽煮海》(電視台曾錄像並播放)、《狐狸換太子》《
莫愁女》(1980年電視台曾錄製並播放),排演了現代戲《救救她》《愛的風波》(電視台曾錄像播放)。1982年10月參加唐山地區評劇團任主演,後隨團合併到唐山市評劇團。在唐山常上演《
三看御妹》《張羽煮海》《
御河橋》《
打金枝》《
秦香蓮》《
鬧嚴府》《姐妹皇后》等。
李憶霞的唱腔清脆、甜潤、善於用
新派唱腔創造新的人物形象。在鄭州時曾拜著名
劉派藝術家
新翠霞為師,在北京、江西、河南、河北、天津、唐山等中央和地方、電台、電視台各有其錄音錄像資料。
李憶霞,早年參加北京市青年戲曲匯演。主演《
三節烈》榮獲優秀表演獎(
李憶蘭為其發獎)。在江西、鄭州、河北等地參賽多次獲獎及榮譽稱號。1999年在評劇團退休後,又受聘於
唐山藝校,為評劇培養後起之秀。
林惠心
1945年11月18日出生,1959年考入遼寧省錦州市評劇團,攻青衣、閨門旦和刀馬旦。她的嗓音寬亮甜美、中音飽滿圓潤、低音委婉厚實。她的演唱吐字清晰紮實、運腔婉轉自如,抑、揚、頓、挫掌握的恰到好處,演唱中即有力度又優美動聽。1979年拜著名白(玉霜)派演員
筱玉鳳為師,受到嚴格訓練,提高很快。演唱講究吐字歸音,對白派的韻味和清徹流暢的演唱特點掌握的較好。
林惠心戲路子寬,能演不同年齡和性格各異的婦女形象。曾主演過現代評劇《
甜蜜的事業》《歡迎你》《母與子》,新編歷史劇《紅燈罩》,傳統劇《
鬧嚴府》《
秦香蓮》《鍘閣老》和大型古裝戲《
白蛇傳》《
雙羅衫》《
馬寡婦開店》等。最近還參加評劇電視連續《筱白玉霜》的配音。
李建民
張文鵬
馬惠民
馬惠民,
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屆戲劇
梅花獎得主。先後拜楊振邦、
劉小樓、
馬泰等先生為師。1994年從黑龍江省評劇院調入
中國評劇院。代表劇目《
劉伶醉酒》《血濺烏紗》,現代評劇《蘇寧》等。他嗓音清醇質美,表演瀟灑飄逸、細膩傳神,塑造出多個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在繼承流派和多年的藝術創作演出中多次在全國獲獎。曾在2000年初成功舉辦了評劇交響專場。
羅慧琴
羅慧琴,1965年8月出生於河北
玉田縣,1977年12月考入唐山地區京劇團。1979年送北京戲曲學校進修,師從
田榮芬,
李喜鴻學習馬旦。1981年回唐山改學評劇,從師著名評劇演員筱淑琴
範金亭,後與
李憶霞學習一些
新派唱腔,1992年4月拜著名評劇藝術家
新鳳霞為師(羅是新第49個,也是最後一個還是最小的一個親傳弟子)。曾主演了多出新派劇目如《
花為媒》《
三看御妹》等。
1991年9月《
金沙江畔》“搶珠”一折,在河北省青年演員比賽獲一等獎,同年參加全國評劇青年演員評比榮獲優秀表演獎。1994年12月《成兆才與楊三姐告狀》飾楊三姐,參加全國新劇目交流演出獲優秀配角獎。1998年1月《紅龍泉》飾紅龍女,河北省第五屆戲劇節獲優秀表演獎。2000年9月在首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獲優秀表演獎。
小筱俊亭
小筱俊亭,原名鄭筱娣,1951年6月25日出生。母親是著名評劇演員
筱俊亭,父親是著名琴師鄭雲亮。她自幼受藝術薰陶,6歲便能演唱《穆桂英掛帥》中的大段唱腔。10歲即能識譜。1968年隨著“上山下鄉”的大潮到遼寧鐵嶺縣,並參加了鐵嶺樣板戲學習班。隨後又調入
遼中縣劇團演出樣板戲。七年間她除演出,還流地學習了樂理、舞蹈、導演等相關知識。77年曾參加演出評劇《奪印》《
十五貫》等戲。1978年調到
瀋陽評劇院 ,在母親筱俊亭的新授下,主演了
筱派名劇《
對花槍》《
打金枝》《
楊八姐遊春》《包公審太后》《
井台會》等。在現代戲《這樣的女人》(又名《小院風婆》)中扮演秀梅,《謝謝你,春天》中扮演喬一蘭,《兒女情》中的林燕等。1986年參加
唐山評劇團。除上演筱派代表劇目外,還在《人面桃花》中反串小生,並用雙手同時寫異字的技巧完成題詩,在《
打神告廟》中扮演
敫桂英,運用長
水袖和甩髮技巧表現人物,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1993年調入廊坊市評劇團,除堅持演出外,還陪養青年演員,1980年參加瀋陽文化局藝術表演榮獲三等獎。1981年榮獲現代劇匯演表演獎。1987年參加唐山青年戲曲調演榮獲二等獎。中央、遼寧、河北、天津等電台、電視台分別有她的錄音、錄像。
張俊玲
張俊玲,
國家一級演員。1964年生於唐山市王田縣。1976年考入唐山
玉田縣京劇團(1978年京劇團改為評劇團),1981年入唐山地區評劇團,並拜著名演員
洪影為師,工小生。1983年隨團合併到唐山市評劇團,同年入
唐山藝校深造,84年回團工作。
1998年參加河北省第五屆戲劇節榮獲優秀表演一等獎;河北省第八屆文藝振興獎;2000年9月主演《紅龍泉》參加首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榮獲優秀表演一等獎。
趙茹意
李克泰
1946年生,1958年考入天津評劇院訓練隊,工武生、老生。曾在《
生死牌》《
拜月記》《
呂布與貂蟬》《桃李梅》《
花木蘭》《
朱痕記》《
賣妙郎》等劇中飾演主要角色。李克泰的扮相大方,氣質高雅,演唱和表演溶京劇清新、明快、簡潔、規整的風格於評劇中,風格獨特。
王冠麗
2001年調入
中國評劇院。2002年入
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屆研究生班深造。2002年10月2日以她為主演的中國評劇院白派劇團成立。擅演劇目有《
秦香蓮》《
朱痕記》《評劇皇后》等。
朱寶琴
朱寶琴,女,一九九零年畢業於
唐山市藝術學校,唐山市評劇團青年主演演員。曾主演《
杜十娘》、《
御河橋》、《戲聖傳奇》中的小風,曾獲河北省戲劇節表演獎。《杜十娘》獲河北省青年大獎賽二等獎;《紅龍泉》中的吳母,獲首屆
中國評劇藝術節表演獎。
石文明
石文明,男,1965年出生,唐山市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專工小生,拜著名評劇演員
洪影為師。主要代表劇目有《
回杯記》中的張廷秀;《鳳還巢》中的穆居易;《
三看御妹》中的封加進;《
花為媒》中的賈俊英;《
紅絲錯》中的薛春林;《紅龍泉》中的袁仲;《
楊三姐告狀》中的高占英等劇目。並多次榮獲省市及全國各種獎項。在唐山市97年專業戲曲觀摩交流演出中榮獲“表演一等獎”。河北省第五屆戲劇節榮獲“表演獎”。榮獲首屆
中國評劇藝術節“表演獎”。
張金梁
張金梁,男,1947年生人。1956年加入天津地區評劇團,拜小月樓為師。1958年考入
天津評劇院少年訓練隊,從師於單寶峰、張福堂,工小生、老生、文武小花臉,1964年畢業於天津戲校評劇班。
張金梁的嗓音淳厚,行腔委婉,在宗
魏榮元唱腔技法的基礎上,又吸收京劇、曲藝、
小調的營養,豐富評劇男聲唱腔。其演唱蒼勁高昂,頓挫鮮明,念白字清句明、內涵深沉,表演技巧嫻熟,富有激情。他在傳統戲《焚香記》中扮演的王忠,在《
賣妙郎》中扮演的周君漢,在《沙家浜》中扮演的刁德一都很出色。
王向陽
王向陽,第十七屆梅花獎得主,新派傳人之一。1970年出生在評劇世家,自幼受到戲曲藝術薰陶,5歲曾登台演娃娃戲。1986年考入綏化市評劇,次年又到黑龍江省藝術學校進修,在新派傳人廉波老師的指導下,學演了《
花為媒》《斷橋》《金水橋》等劇。1998年調入黑龍江省評劇團,同年拜評劇表演藝術家
新鳳霞為師。1999年她主演了現代戲《喜鵲登枝》。她的演唱委婉細膩,能充分展示了新泊的演唱風格。
1990年在黑龍江省中青年演員折子戲表演大賽中獲表演一等獎;1991年參加“全國評劇青年演員評比演出”,獲優秀表演獎;1993年在“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中,獲伴唱獎;1996年在黑龍江省新劇目調演中獲一等獎。1999年榮獲第二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李金銘
李金銘,
中國評劇院優秀文武
小生。曾授業於著名女小生
袁鳳霞。嗓音明亮,演唱技巧嫻熟,表演功底紮實,善於刻畫性格各異的人物。曾成功主演了《桃花灣的娘們兒》《離宮怨》《黑頭與四大名蛋》《情意萬家》《
鬧嚴府》《
大腳皇后》《打柴得寶》等。
1992年12月榮獲全國評劇青年演員評比優秀青年演員獎;1993年演出《黑頭與四大名蛋》獲表演獎;1994年在北京市新劇目評比中演出《大路情話》獲表演獎。
申遺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