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山東落子亦名“蓮花落”、“蓮花樂”,俗稱“光光書”。因原曲襯詞“落
蓮花,蓮花落”而得名。翟灝《通俗編》引宋代僧人普濟《五燈會元》云:“俞道婆常隨眾參琅琊,一日聞丐者唱蓮花落,大悟”。可見早年本為僧家警世歌曲。山東落子於北宋時期就已在當地民間流傳,元明流行甚廣。
山東落子也稱“蓮花落”、“蓮花樂”,以其早期曲調襯詞而得名,簡稱“落子”。初為僧家募化所唱警世歌曲,宋代已在山東流行。但目前藝人推算僅能上溯十代,約至清中葉。流行於山東地域的落子,統稱“山東落子”。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大鈸、竹板,也叫“咣咣書”,或“荷葉吊板”。以其流行地域方言、曲調的不同,形成了三種“口”:一為“南口”,流行於魯中南、魯西南,風格最為粗獷。60年前所唱老口,節奏緩慢多花腔講究迂迴曲折,大起大落。
藝術特色
唱腔
山東落子的唱腔曲調單純,半說半唱。一般多採用“一串鈴”式的垛句,按詞意將段子化分成若干段落,多則十幾句,少則兩名即拉一個長腔,打一個簡單的鈸點作為過門。唱詞多為上下句結構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因落子的唱腔過於單調,藝常吸取當地
姊妹藝術的曲調,來豐富自已的演唱。落子的演唱各具特色,其明快有力的風格非常鮮明地表現了魯西南人民直率強悍的性格特點。
流派
清中葉流行山東各地的,通稱“山東落子”,因其伴奏樂器為單頁大鈸,亦稱“鐃鐃書”,以其流行地域、語言、唱腔不同,又分為三種口。
泰安以南流行的為“南口”,影響較大,流行
濟南及魯西北的為“北口”;流行於濰縣、平度一帶的稱“東口”。演唱時一人左手自打銅鈸,右手以大竹板擊節演唱的叫“荷葉吊板”;一人敲鈸,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較為婉轉動聽,後適應說書需要演變為“平腔”快口。傳統書目有《大
關西》、《黑松林》、《周倉偷孩子》、《四環記》、《薛禮還家》等。代表人物有張元秀、宋代業等。
傳承意義
山東曲藝在我國曲藝發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山東落子的藝術價值不容忽視,它是我國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文學、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由民間藝人最初為了維持生計所從事的一種表演形式發展為如今一種舞台上的表演藝術。其題材內容、音樂結構、表演形式都是由專人創作、專人表演的,並與民間音樂、地方方言密切結合,具有一人多角的特點。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不僅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也創造了具有鮮明特點的文化藝術。山東曲藝在我國曲藝發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我國傳統音樂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傳承現狀
著名藝人有劉本春、王金山、王教增、喬玉山等。爾後平口落子興起,講究賣詞,專唱大書。著名演員有李合鈞(“小胡椒”)、侯教山(“飛天咣咣”)等,近代知名藝人有張青敏、侯永芝、張元秀、高慶海等。二為“北口”,流行於黃河以北的魯西北地區。慢口重行腔變化,風格質樸。著名藝人有崔玉臣(“老玉”)、苟春盛等。1920年前後,苟春盛在濟南唱紅,其後來濟的有王教端、王洪海、傅大玲(女)、王明愛(女)等。三為“東口”,流行於濟南以東的濰坊、平度一帶。初亦為慢口,後向長於敘事的平口發展。著名藝人有“飛咣咣”季寶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