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洛子

山東洛子

山東洛子又稱山東落子,蓮花落,咣咣書等,創始於隋末唐初,是一種源於宗教,逐漸過渡到世俗化說唱的傳統曲藝形式。至宋代出現了貧人乞食歌唱的蓮花落,到了明代又在一般蓮花落基礎上產生了敘事蓮花落。清朝中後期,落子具有了明顯得說書特性,但從其保留曲目中,仍能看出濃郁的宗教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洛子
  • 唱腔曲調:半說半唱
  • 別名:蓮花落,咣咣書
  • 創始時期:隋末唐初
名稱考據,唱腔,分支,傳承發展,

名稱考據

山東洛子,亦名“蓮花落”、“蓮花樂”,俗稱“光光書”。因原曲襯詞“落蓮花,蓮花落”而得名。翟灝《通俗編》引宋代僧人普濟《五燈會元》云:“俞道婆常隨眾參琅琊,一日聞丐者唱蓮花落,大悟”。可見早年本為僧家警世歌曲。山東落子宋代已在民間流傳,元明流行甚廣。
山東落子是一種流傳於山東境內的傳統曲藝形式,它演變自古代的“蓮花落”。落子樂器主要是大鈸(俗曰光光)、竹板、節子,而不用弦樂。

唱腔

山東落子的唱腔曲調單純,半說半唱。一般多採用“一串鈴”式的垛句,按詞意將段子化分成若干段落,多則十幾句,少則兩名即拉一個長腔,打一個簡單的鈸點作為過門。唱詞多為上下句結構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因落子的唱腔過於單調,藝常吸取當地姊妹藝術的曲調,來豐富自已的演唱。落子的演唱各具特色,其明快有力的風格非常鮮明地表現了古代魯西南勞動人民直率強悍的性格特點。
山東落子是由音樂曲牌演唱演化而來的無管弦伴奏之徒歌形式,屬於吟唱型的板腔結構體,演出形式簡單,以單頁銅鈸、竹板為伴奏樂器。散韻相間,唱白自由,平順開闊,風格粗獷。基本句式以七字句為主,上下兩句反覆吟唱,伴奏過門亦無定格,演唱者可根據情節氣氛與情緒表達需要,自由決定其長短。演員演唱至激昂處常將銅鈸高高拋起,風格粗獷強悍,具有強烈的震憾力。因其鄉土氣息濃郁,極富地方特色而深受民眾喜愛,對於民俗學、方言學、社會學是不可多得的活體研究對象,對於曲藝史的研究具有化石作用。

分支

清中葉流行山東各地的,通稱“山東落子”,因其伴奏樂器為單頁大鈸,亦稱“鐃鐃書”,以其流行地域、語言、唱腔不同,又分為三種口。泰安以南流行的為“南口”,影響較大,流行濟南及魯西北的為“北口”;流行於濰縣、平度一帶的稱“東口”。演唱時一人左手自打銅鈸,右手以大竹板擊節演唱的叫“荷葉吊板”;一人敲鈸,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較為婉轉動聽,後適應說書需要演變為“平腔”快口。傳統書目有《大關西》、《黑松林》、《周倉偷孩子》、《四環記》、《薛禮還家》等。落子的傳統曲目有小段《宋江坐樓》、《王慶賣拳》、《白蛇表情》等四十餘段,長篇書《千里駒》、《包公案》、《奇巧傳》

傳承發展

據老藝人講述,山東落子藝人屬邱祖龍門派,可與道士敘輩份,到廟中掛單。流傳在魯西南、魯中南一帶的“南口”落子為早,後有聊城以北的“北口”落子,濟南以東的“東口”落子。其後落子又相繼傳入豫東,安微、江蘇北部等地。清嘉慶末年,“南口落子”出現了劉本春等名家,其後的王合玉、王教增喬玉山李合鈞(小胡椒)、侯教山(飛天咣咣)等,都是很有影響的落子藝人。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山東落子曾經一度繁榮,巨野出現了馮慶海、禇福林等較有影響的落子演員。1957年山東省第一屆曲藝匯演中,馮慶海演唱的《李存孝奪篙》落子傳統曲目,獲得表演三等獎;1962年,禇福林演唱的《小兩口爭燈》獲全國曲藝調演優秀獎; 1972年,禇福林演唱的《砸坦克》獲山省軍區文藝匯演一等獎。
說到名人的話,最出名的莫屬長清的徐立平的師傅,徐立平的師傅叫曲教文。2008年,山東落子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濟南市唯一的山東落子專業藝人,年屆古稀的徐立平如遇春天,更加堅定了將山東落子傳承下去的信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