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南縣

灤南縣

灤南縣,隸屬於河北省唐山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南臨渤海,背靠京津,縣域面積1482.6平方公里,總人口57.4萬人,轄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政府駐地倴城鎮崇法大街6號。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設馬城縣,1963年恢復灤南縣建置,歷史悠久,灤南是評劇、皮影、樂亭大鼓“冀東文藝三枝花”的發祥地,為中國民間藝術-評劇之鄉、樂亭大鼓之鄉。連續19年保持“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現有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1個。

地勢平坦,北高南低,為沖積平原。境內河渠眾多,主要有灤河、灤樂乾渠、潮河、柏各莊輸水總乾渠、小青河等。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性氣候。

灤南縣交通便捷,遷曹鐵路唐港高速公路沿海高速、遷曹公路以及建設中的灤海公路穿境而過,隨著唐山三女河機場京唐城際鐵路的開通,灤南進入北京、天津、大連、石家莊等城市“1小時都市圈”。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363.9億元,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61.6億元,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0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1.5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4億元。連續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範縣200強。

是河北省率先發展的“11縣9區”之一,河北省首批中等城市建設試點之一。先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奶業十強縣、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特殊教育先進縣、河北省省級衛生縣城、河北省省級園林縣城、河北省最大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基地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灤南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華北
  • 下轄地區倴城鎮宋道口鎮、長凝鎮等
  • 電話區號:0315
  • 郵政區碼:063500
  • 面積:1270平方公里
  • 人口:總人口數58.1萬人(2012年)
  • 氣候條件:溫帶濕潤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潘家戴莊“千人坑”慘案遺址等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海洋資源,鹽業資源,礦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政治,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社會保障,教育事業,旅遊資源,曹妃甸港址,李營村,胡各莊鎮,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遺址簡況,歷史文化,皮影戲,樂亭大鼓,評劇,名優特產,榮譽,

歷史沿革

灤南縣1946年建置,因位於灤縣南部,故名灤南縣。建縣時間雖短,但境地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灤南縣灤南縣
商湯王時期,封墨胎氏於孤竹。
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年),縣地屬燕,仍為孤竹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231年),縣地屬燕國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縣地屬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天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縣地屬遼西郡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盧綰為燕王,縣地入燕,屬遼西郡海陽縣
東漢,縣地仍為遼西郡海陽縣。
三國時期,縣地入曹魏,屬遼西郡海陽縣。
晉,縣地屬遼西郡海陽縣,繼先後為段氏“遼西公國”、慕容氏前燕轄地。
南北朝時期,東魏武定八年、北齊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為盧龍,縣地屬盧龍。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盧龍置馬城縣,屬平州。治所在今灤南縣東北部的馬城村,遺址尚存。這是灤南縣境內最早設定的縣級建制。
遼天贊二年(923年),置灤州永安軍,屬平州遼興軍。灤州之名始此,馬城屬之。
金天會元年(1123年)夏六月,張珏以平州降宋,改馬城為安城。天會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復取平州,安城復名為馬城。
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馬城入灤州及樂亭,縣地屬永平路灤州。
明代(1368—1644年),灤州屬京師省永平府。縣地屬灤州。
清代(1644—1911年),基本上沿襲了明代建置,將原京師省改為直隸省。縣地屬直隸省永平府灤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後,縣地屬直隸省津海道灤縣。民國17年(1928年)撤銷津海道,改直隸省為河北省。
民國21年(1933年)5月,國民黨政府與侵華日軍簽定《塘沽協定》,劃冀東為非武裝區。1935年,殷汝耕通縣建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縣,縣地屬灤榆區。
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基本上是兩種政權並存。
民國25年(1937年)蘆溝橋事變,全國抗日戰爭開始。河北淪陷後,建立了偽政權,縣地屬冀東道尹公署灤縣所轄。
隨抗日戰爭的深入發展,冀東抗日革命根據地逐漸建立,縣境為晉察冀邊區冀東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
抗日戰爭結束後,灤縣改稱灤南縣佐公署,駐地倴城,屬冀東區行署第十三專署(冀東行政公署)。
民國37年(1947年)4月21日,灤南縣佐公署改稱灤南縣政府。
民國37年(1947年)2月,國民黨在倴城建立灤寧縣,12月中旬,灤寧縣政府逃到董各莊(今屬宋道口鎮)。1948年5月,又逃到灤縣,被改編為河北省保全第五團。至此,灤寧縣自然消亡。
民國38年(1948年)5月16日,十三軍分區部隊攻克國民黨晏各莊據點,灤南縣全境解放。
灤南縣
1949年1月底,河北省全境解放。3月7日,冀東區行政公署劃屬華北人民政府領導。11日,冀東區行政公署恢復冀東行政公署名稱。灤南縣屬第十二專屬。
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全面調整行政區劃,撤銷行政公署,恢復河北省,建立唐山專署,灤南縣為其所轄。
1954年7月,撤銷灤南縣建置,併入灤縣。
1958年11月29日,撤銷灤縣建制,建立唐山市灤州區。原灤南縣境內分別劃歸灤州區、樂亭縣和唐山市柏各莊區。
1961年,部分公社劃歸丰南縣。
1963年1月,恢復灤南縣建置,隸屬於唐山地區專員公署。
1968年,唐山地區專署改稱唐山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稱唐山地區行政公署,灤南縣為其所轄。
1983年5月16日,唐山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實行市管縣體制,灤南縣歸唐山市領導。

行政區劃

全縣轄16個鎮:倴城鎮宋道口鎮長凝鎮胡各莊鎮坨里鎮姚王莊鎮司各莊鎮安各莊鎮、扒齒港鎮、程莊鎮、青坨營鎮柏各莊鎮南堡鎮方各莊鎮東黃坨鎮馬城鎮。縣政府駐倴城鎮。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灤南縣南臨渤海,背靠京津,東南距京唐港40千米,東北距秦皇島120千米,西距唐山 44千米,兩南距天津182千米,西北距北京250千米,位於環渤海和環京津交融地帶。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

地貌

灤南縣地處燕山山脈南麓,灤河下游,渤海灣北岸,華北平原東部邊緣。境內無山,地勢平坦,北高南低,地貌類型簡單,全部屬於平原地貌。下面按陸地地貌和潮間帶地貌分別加以記述。
陸地地貌
灤南縣陸地雖然全部屬於平原地貌,但形成的過程仍有差異。陸地地貌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洪積沖積平原
主要分布在灤南縣北部與灤縣、西北部與丰南、唐山市郊區接壤處。為北部洪積沖積扇的扇緣部分。地勢較高,一般海拔25~30米,最高可達38.1米。地面坡度為0.5~1.5‰。主要為灤河沖積物,以粉砂和細、中砂組成。
二、沖積平原
灤南縣絕大部分陸地為沖積平原,一部分是5000年前冰後期最大海侵界以西的沖積平原;一部分是由灤河在歷史時期形成的河道帶。海拔在5~25米,地面坡度一般為0.5~2‰,灤南縣境內河流較多,但基本上屬於灤河水系。歷史上灤河多次改道,據記載,12世紀以前灤河由遷安經雷莊出口,向南經柏各莊入海。這一個時期較長,堆積較厚,具有明顯的扇軸形態。14世紀以後到19世紀,灤河由灤縣東南向正南由柳贊入海,在此期間,亦無定規,東西往返,擺動較大。先後經柳贊、王灘、董莊、蓮花池入海,又據《灤縣誌》記載:灤河水性湍急,兩岸流沙遷徙無定。每至夏秋淫霖之際,河水泛濫,攜帶泥沙在灤南縣境內東西擺動入海,從而導致境內沖積平原的特點是質地多沙,規律性不明顯。
三、緩崗、沙丘、自然堤
由於河流改道泛濫成災,受洪水沖積影響堆積作用,以及風力搬運,灤南縣境內形成了一部分緩崗、沙丘、自然堤,高出地平面,逐步擺脫地下水影響,從而形成新的地貌類型。一般高出地平面2~5米。
灤南縣的海積平原是晚全新世海退的產物,分布在高潮線至沖積平原之間,南堡、司各莊一頻寬達十幾公里。海拔標高0~3米,地面坡度0.1‰左右,極為平坦,如無海堤,高潮時漲水仍可淹及局部,由粘土質砂和砂質粘土構成。
五、地震地貌
主要表現為地震砂錐,唐山地震時,由液化示沿蓋層孔隙噴出而成,直徑一般1~5米,灤南縣沖積平原上多有分布。
潮間帶地貌
灤南縣海岸帶的潮間帶十分廣闊,有以河流作用為主的地貌類型和以海水作用為主的地貌類型,還有以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地貌類型。
在曹妃甸地區有砂灘發育。海灘平均坡度5°。沉積物由灰黃色中細砂、中粗砂組成,其中常含粗砂及小礫石。

氣候

灤南縣灤南縣
灤南縣位於東部季風區,屬於暖溫帶沿海半濕潤區大陸性氣候。其特徵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且分配不均,冬寒、春暖、夏熱、秋涼,溫差較大。
一、春 季
春季開始,冷暖氣流交綏頻繁,氣溫變幅大,早春偶有倒春寒天氣發生。本季的氣候特徵是:氣溫回升快,乾燥,風大,蒸發大,降水逐月漸增。季平均氣溫11.1℃,降水量77.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1.8%。歷年春季降水量最大125.0毫米(1971年),最小35.5毫米(1986年)。4月份極端最低氣溫-3.2℃,(1976年4月11日),5月份極端最高氣溫35.5℃(1980年5月27日),變幅38℃左右。由於氣溫回升較快,大風日數增多,氣候較乾燥,土壤失墒嚴重,因此,本縣“十年九旱”的氣候特點相當顯著,即使是降水量較多的年份,也由於雨量分布不均,而有不同程度的春旱發生。本季為全年大風最多的季節,據1967年至1986年資料統計,大風日數占全年總大風日數的55.2%,冰雹出現日占全年總降雹日的30.8%。
二、夏 季
為農曆的芒種至處暑節氣時段。氣溫較高,降水量大而且集中,對農作物的生長關係極大。多年平均降水量487.6毫米,占全年的74.7%。季降水量最大783.0毫米(1977年),最小132.2毫米(1968年)。多年平均全季降水日數35天,平均3天就有一次降水。歷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36.9毫米(1975年7月3日),最長連續降水日數為7天(1978年7月23日至29日),累計降水量263.9毫米。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降水集中期,多出現暴雨天氣,占全年暴雨次數66.7%,低洼地區易發生洪澇災害。7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三伏”期,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悶熱,隨著對流的增強,局部常產生雷陣雨,並伴有冰雹天氣。季平均氣溫24.0℃,極端最高氣溫38.6℃(1968年6月5日)。
三、秋 季
秋分前後,受冷空氣的影響,冷暖氣流再次交綏,氣候特徵是:晝夜溫差大,氣溫緩慢波狀下降,雨水逐漸減少,可謂“天高雲淡,秋高氣爽”。季降水量平均為72.1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11%。大霧日占全年大霧日數70%,日照時數690.5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25%。平均氣溫12.0℃。
四、冬 季
小雪之後,即進入冬季,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急劇下降,盛行西北、偏北風,平均風速3.0米/秒。氣候乾燥寒冷,時有寒潮侵襲,季平均氣溫-4.6℃,極端最低-21.7℃(1973年1月26日),平均最低氣溫在-6~-13℃之間。降水15.7毫米,最大積雪深度23厘米(1973年1月25日)。

水文

灤南縣水資源條件較好,年平均降水總量8.08億立方米,縣自產徑流量1.27億立方米,但攔蓄能力差,2012年僅能利用750萬立方米。地下水年平均補給量1.21億立方米,可供開採利用。
地表水——河流渠道
境內有灤河、小青龍河、雙龍河北河、小青河、溯河、岳家河、牤牛河等主要河流和柏各莊輸水乾渠、灤樂乾渠、第一泄洪道、第二泄洪道等主要渠道,河道總長202.4公里。地表徑流量總匯水面積12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100.2毫米,產生徑流量1.27億立方米,分別匯入岳家河、雙龍河、小青龍河、北河、牤牛河、溯河、柏各莊輸水乾渠、灤樂乾渠、小青河、第一泄洪道、第二泄洪道等河渠。
近岸海域
根據全國海洋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規程的要求和河北開發海洋的需要,確定河北省淺海水域調查範圍為0~20米等水深線。1986年,河北省測繪局利用河北省1:20萬海岸帶地形圖,採用日本TAMAYAPLanix5000型數字式面積儀,量算出灤南縣淺海面積為784平方公里,合117.6萬畝。其中,0~5米水深面積304平方公里,合45.6萬畝;5~10米水深面積168.8平方公里,合25.32萬畝;10~20米水深面積為311.2平方公里,合46.68萬畝。
地下水
一、地下水分區
灤南縣位於燕山山前坡水平原和濱海平原,均屬第四系鬆散性地層,厚度大,自北向南顆粒由粗變細,由砂卵石、礫石向南過渡到粉細沙,卵礫石逐漸消失。含水量由厚變薄,由單層變多層,水量由大變小,水質由好變壞(南部深層承壓水仍為好水),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偏東。按地下水文地質條件,全縣可分為三大區:一大區為位於灤河沖積扇中部坡水平原區;二大區為東部窪地平原潛水全淡區;三大區為濱海平原鹹水區。
二、地下水可利量
灤南縣可利用的地下水,主要是全淡水區,總面積915.7平方公里。地下水可利用量,主要來自大氣降水的補給。全縣多年平均大氣降水入滲補給量為1.183億立方米。鹹水區多年平均側向補給量300萬立方米。加之縣內因受灤河、灤樂乾渠、灤柏輸水乾渠等河渠的側向補給,仍是一大資源。全縣地下水的側向補給量為700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年份,全縣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883億立方米。頻率50%降雨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823億立方米;頻率75%降雨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565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

灤南縣海區有得天獨厚的港址、海洋生物、鹽業和鹽化工業、能源礦產四大資源。自然條件優越,地理分布合理,腹地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對振興灤南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灤南縣海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浮游植物浮遊動物、底棲生物、游泳生物和潮澗帶生物。其中浮游植物分布在灤南縣沿海並具有一定數量的是浮游硅藻類,主要有中肋骨條藻、棱曲舟藻、圓篩藻和有槽直鏈藻;浮遊動物占居主導地位的種類有橈足類的中華蜇水蚤、紡千多元錘水蚤屬、真刺唇角水蚤、擬長腹劍水蚤、毛顎類的強壯箭蟲和原生動物的夜光蟲;底棲動物中優勢種主要是日本棘刺蛇尾,其次為哈氏刻肋海膽、雲母蛤、凸鏡蛤脈紅螺異足索沙蠶長吻沙蠶角版蟲等;游泳生物,海區共出現魚類69種,其中黃鯽(47.4%)、日本鯷魚(25.1%)、棘頭梅童魚(8.4%)、鱭魚(3.9%)、焦氏古鰨(2.2%)、聽姑魚(1.4%)、青鱗魚(1.4%)、鈍尖尾蝦虎魚(1.4%)、銀鯧(1.2%)、小黃魚(1.1%)、赤鼻棱鯷(1.0%),11種合占94.5%;潮間帶生物共23種,其中多毛類5種,占21.74%;單殼類7種,占30.43%;雙殼類5種,占21.74%;甲殼類4種,占17.39%;其它類2種,占8.7%。主要種類有青蛤、四角蛤蜊、光滑藍蛤、彩虹明櫻蛤文蛤、鯧螺、日本大眼蟹、沙蠶等。

鹽業資源

曬鹽是灤南縣沿海地區的傳統產業,發展原鹽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從2012年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情況看,海鹽的出路主要在於鹽化工業和海水化學工業的發展,海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現已發現海水含有77種化學元素,其中主要元素的含量(毫升/升)為:氯19000、鈉10500、鎂1350、硫885、鈣400、鉀380、溴65、碳28、鍶8、硼4.6、氯1.3。海水中的各種化學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組成許多鹽類,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氯化鈉,即海鹽。海鹽除少量用於食鹽外,大部分用於化工生產。
曬鹽過程中的副產品若鹵,可以提取氯化鉀、溴、氯化鎂(硫酸鈉)、硫酸鎂、硼砂、硼酸、碘、氯化鋇、鍶鹽、鋰鹽、銫鹽,以及鈦鹽、鈾化合物等。

礦物資源

礦物資源主要有鐵、煤和石油。
鐵礦 分布在馬城、多餘屯一帶,埋藏地下,屬於灤縣司營鐵礦體的延伸。
煤礦 頒布在青坨營、小水坡一帶,屬於開灤煤礦的延伸。
石油 主要分布在南堡、高尚堡、柳贊一帶沿海及渤海灣淺海,這裡在構造上屬南堡凹陷區。截止到2009年,灤南縣已發現儲油構造,油、氣集聚量達4.10億噸,其中陸上有2.05億噸,海上有2.05億噸,已開採,並伴有天然氣產生。

土地資源

陸域土地資源
灤南縣的區域面積1270平方公里,折合190.5萬畝。其中,耕地110萬畝。
潮間帶土地資源
潮間帶又名海塗、海灘、灘涂。是潮漲淹沒,潮退露出的地方,是介于海洋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根據潮間帶的潮位,可分為高潮帶、中潮帶、低潮帶三個潮位帶。由於受沖淤、潮汐等方面的影響,潮間帶是一個極為活躍的地帶。灤南縣潮間帶土地資源極其豐富,灘涂遼闊泥濘,一望無際,寬達幾公里至十數公里。全縣潮間帶64.55萬畝,可以開發利用的30萬畝,已開發15萬多畝,對蝦貝類養殖面積分別達到5萬畝和7萬畝。

水資源

一、 地上水
(一)降雨總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652.7毫米,折合水量8.08億立方米,其中,頻率為50%降雨年份,降水量606.7毫米,折合量7.71億立方米;頻率為75%降雨年份,降雨量463.7毫米,折合水量5.89億立方米。
(二)地表徑流
通過對降雨與徑流關係計算,全縣多年平均徑流深100.2毫米,按全縣總面積1270平方公里計算,合產水量1.27億立方米。當頻率為50%降雨年份時,年徑流深69.82毫米,合產水量0.89億立方米;當頻率為75%降雨年份時,年徑流深24.38毫米,合產水量0.31億立方米。
(三)地上水可利用量
地上水可利用量主要包括大氣降雨的利用及外來地上水兩部分。大氣降雨的利用,除有效降雨外,主要是通過小青河,北河、牤牛河、溯河、小青龍河等河道閘涵蓄水,儲蓄能力為0.075億立方米,僅相當於頻率50%時產水量的8.4%,除很小部分補充地下水外,絕大部分流入渤海。外來地上水是灤南縣主要可供利用的地上水資源,主要是灤柏、灤樂兩輸水乾渠引進的灤河水,用來灌溉全縣稻田。
二、 地下水
可利用的地下水資源,主要是全淡水區,面積915.7平方公里。地下水可利用量,主要來自大氣降雨的補給。全縣多年平均大氣降雨入滲補給量為1.183億立方米。按不同水文年計算,當頻率為50%降雨年份時,入滲補給量為1.123億立方米;頻率為75%降雨年份時,入滲補給量為0.865億立方米。地下水的另一大資源是來自灤河、灤樂及灤柏輸乾渠的側向補給。全縣地下水側向補給量為0.7億立方米,鹹水區深層淡水多年平均側向補給量為0.03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913億立方米,其中頻率為50%降雨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853億立方米;頻率為75%降雨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595億立方米。

政治

縣委副書記、縣長候選人:呂素青

經濟

201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全部財政收入15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3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62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8920元,比上年增長13%。
灤南縣灤南縣

第一產業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提升規模化種、養殖水平,全縣糧食總產達到45.06萬噸,比上年增長1.2%;9個蔬菜種植園納入省500個蔬菜標準園建設,10個畜禽養殖場納入省1000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奶牛存欄、生豬出欄、肉雞出欄、水產工廠化養殖面積位列全省首位。全縣完成一產增加值75.4億元,比上年增長5.0%。

第二產業

努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唐山福起制鍬生產車間技改、唐山頂熱太陽能設備生產、中船重工船舶配套裝備製造等一批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能源、裝備製造項目順利實施,海上風電、釩鈦新能源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健全工作機制,層層分解落實節能減排目標,加快節能減排項目的實施,嚴格淘汰落後產能,圓滿完成了省“雙三十”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任務,促進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5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灤南地理位置灤南地理位置
灤南縣地處京津開發區和秦唐滄渤海對外開放經濟區,縣內基礎設施完備。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47.8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通過改造老城區,開發西城區並完善配套,縣城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里,人民生活環境和居住質量進一步改善。擁有各類變電站14座,輸變電能力在京津唐電網所轄各縣居第三位。郵電通信能力不斷加強,開通了10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實現了通信網路的現代化。柏各莊、胡各莊、司各莊等小城鎮建設發展步伐較快,被河北省確定為小城鎮建設示範點。全縣出口商品數量和品種逐步增加,創匯能力日益增強,累計完成出口創匯7378萬美元,在省、市保持了較高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

第三產業

截止到2012年,現代物流業、現代商貿業、旅遊業,唐百集團灤南購物廣場、中紅建材城中紅購物城等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北河星級賓館、林海科技酒店等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河北春澳大宗物資產業園、中金嘉鈺東港產業園等現代物流項目正在推進,北河公園正式開園,成功開通3條旅遊線路,結束了灤南沒有旅遊的歷史。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傳統服務業進一步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實施,城鄉市場繁榮穩定。全縣完成三產增加值110.5億元,比上年增長8.2%。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明清以來,在灤南這塊沃土上先後誕生了皮影、大鼓、評劇三種民間藝術和一大批民間藝術家,這三種民間藝術被譽為“冀東文藝三枝花”。在幾百年內,以區區一縣之地產生三種具有較大影響的文藝形式,這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是罕見的。隨著這些民間藝術分工的誕生、演化和成熟,湧現出了如評劇創始人成兆才,皮影大師張繩武、大鼓表演藝術家靳文然等許多民間藝術家,樂亭大鼓《碧海丹心》、評劇《冤家·親家》問鼎國家級大獎,皮影火爆京城,農村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等社會文化日趨活躍,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促進了“冀東文藝三枝花”的形成和不斷發展提高。
灤南縣為宏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掘先輩創造的寶貴歷史財富,提出了“重振”冀東文藝三枝花“的口號,取得了明顯成績。1998年,灤南縣皮影劇團進京,在晉乙祠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並應邀到各駐華使館巡迴演出,得到了各國友人的高度評價。講述灤南縣1997年海上救人英雄劉鳳忠父子事跡的大鼓書《碧海丹心》在全國1997群星獎戲劇曲藝擂台賽中獲金獎。
除此“冀東文藝三枝花”外,灤南縣民間剪紙藝術獨具特色,與以上三種藝術並稱“灤南文藝四枝花”。

社會保障

灤南縣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2012年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300多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不斷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鎮低保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63元提高到41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年1900元提高到2300元。順利完成“新農保”和“城居保”兩保合一,城鄉居民參保率達到99%。不斷完善新農合各項制度,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建立了新農合大病統籌補助基金,最高補助限額達到30萬元。

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高考上線率一直保持全市領先地位,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為該縣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材。
灤南縣
灤南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36所,其中國小106所、國中21所、普通高中6所、職業高中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民辦學校7所。幼稚園156所,其中公辦幼稚園153所、民辦幼稚園3所。中國小在校生68985名,在崗教職工5490人。
2012年,宋道口鎮初級中學的教育水平已經遙遙領先。灤南縣順利實施了19箇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和9個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冀東革命英烈紅軍國小和唐山英才紅軍學校掛牌成立,縣一中應屆考生張士欣奪得了2012年河北省理科狀元,全縣本一、本二上線人數穩居全市第一。

旅遊資源

曹妃甸港址

曹妃甸是位於灤南縣海域中的一個海島(東北-西南向),地理坐標為北緯38°55′57″,東經118°30′33″。水路南距天津新港38海里,北距秦皇島92海里,距南堡12海里。據歷史記載,公元1889年島上有廟,名曰曹妃甸,往來的人較多。廟有甜水井一口和六丈燈樓一座,廟的東西兩側有漁鋪,距今僅90年左右。曹妃甸具有優良的建港條件,2003年建港工程已經啟動,被列入唐山市“四大興市工程”和河北省重點工程。建成後,必將對灤南縣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

李營村

灤南縣姚王莊鎮李營村是一個有204戶,715口人,42名黨員,1420畝耕地的農業村。自改革開放以來,該村在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的帶領下,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走出了一條傳統種植—冷棚蔬菜—溫室大棚—生態棚菜之路。李營村是省級宣傳文化示範村、省級文明生態村、省級民主法制示範村、全國文明村,先後獲得中央、省、市、縣各類榮譽稱號50多項。黨支部書記李志剛連選連任24年,先後榮獲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十大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全國優秀退伍軍人、全國勞動模範等60多個榮譽稱號。

胡各莊鎮

餵豬用上中草藥,數九隆冬鮮桃掛滿枝頭,科技示範新品種走入尋常百姓家,新、奇、特的農業產品,展現出了各家莊鎮超前的現代農業的魅力。
養豬用上中草藥
用中草藥養豬的優點:豬肉口感極好,用手拿著吃都不沾油,經過專門機構的鑑定,脂肪、膽固醇含量少,亞油酸含量很高,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人可放心吃。該種豬肉註冊了“草真香”商標。
棚桃技術創新多
由胡各莊鎮南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張志剛發明的溫室桃樹短休眠、無休眠促早熟技術可以“隨意控制”鮮桃的成熟期。
南唐種植合作社為該社生產的鮮桃註冊了“燕雪”商標,大棚桃以成熟早、味鮮美揚名全國。
葡萄園裡品種新
這個集觀光、採摘、休閒為一體的採摘示範園區主要以葡萄種植為主,並成為兩所新品種研究、實驗、示範、推廣基地。該園種植了愛神玫瑰、月光無核、瑞都香玉等31個精品葡萄種類,其中26個品種系北京農林科學院果樹所等農業科研機構研製的最新品種。

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

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位於潘家戴莊村南,東距縣城6.5公里,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況

灤南縣古墓群遺址
灤南縣甜井莊村遼代墓群
灤南縣段莊村元代墓群
灤南縣龍落灣村漢代遺址
灤南縣周夏莊村漢代遺址
灤南縣小坡子村漢代遺址

歷史文化

灤南縣文化底蘊豐厚,評劇、灤州皮影、樂亭大鼓均發軔於灤南,被稱為“冀東文藝三枝花”。

皮影戲

皮影也稱皮影戲,是冀東民間地方劇種之一,是中國皮影戲的一個支派,有獨特的唱腔和操縱技巧,製作影人是一種雕刻技術,借鑑戲曲的化妝、臉譜和服飾,加以藝術誇張,在操縱者(拿線的)靈活操縱下,與陪唱配合,影人形象生動,唱腔融入冀東方言、叫賣調、哭喪調,表演有聲有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4年,灤南縣皮影團赴葡萄牙演出傳統皮影戲《劉瑞蓮救駕》獲得圓滿成功。

樂亭大鼓

樂亭大鼓博採各種傳統說唱藝術的長處,吸收民歌、戲曲的某些腔調,用鄉音說唱,以三弦、鐵板、鼓伴奏,具有獨特的唱腔、板式,是一種能說長篇大書,也能唱集錦小段、敘事抒情兼佳,深為民眾喜歡的曲藝品種。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灤南縣湧現出靳派唱腔創始人靳文然和文化部命名的樂亭大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第三代傳人何建春等許多大師級藝人,他們的代表作《薛剛反唐》、《碧海丹心》等享譽國內外。樂亭大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評劇

評劇的前身是蓮花落,俗稱蹦蹦戲。蓮花落這種民間說唱藝術歷史悠久,流域甚廣,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
2019年1月9日,憑藉評劇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評劇,自1909年入唐山1919年出關,30年代發展到全國,其業績輝煌。成兆才創作了大量的評劇劇本,為後來的評劇劇本創作開拓了道路;發現和培養了評劇演員,為評劇班社的管理制定了章程。金菊花是拆出蓮花落時期造詣最高的演員,月明珠是唐山落子時期的著名演員,任善慶在評劇演出中首用座鼓,是第一位鼓師。他們團結西路北路蓮花落藝人,嘔心瀝血創立和發展了評劇。金菊花、月明珠等男旦離開舞台後,女演員進入黃金時代,產生了李劃匝、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四大評劇皇后。以後,更是名人輩出人才濟濟,使評劇這株藝苑奇范,不斷發展創新,成為觀眾喜愛流行全國的大劇種之一。

名優特產

灤南海蟹
“灤南海蟹”亦黃螃蟹,生長於淺海,當地產卵,當地自然孵化。海蟹為肢體動物,巨螯尖甲,青色,橫著爬行。其肉嫩黃肥,鮮美可口,有養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絡等藥用功效。而且營養及其豐富,每100克蟹肉可含蛋白質14克,脂肪 2.5~5.6 克,碳水化合物7.4克。還富有多種維生素及磷、鈣、鐵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灤南海蟹”的肉、黃均美,當今吃方很多,可蒸、煮、燜、炒食,也可曬乾,製成蟹肉、蟹黃,還可以加工成蟹醬。春汛當椿芽才發,芍藥初放的季節,海蟹可與香椿芽配食,其味優美,若佐酒賞花,則雅興更濃。
海產珍品——對蝦
對蝦為節肢動物,雌雄異體,雄蝦大於雌蝦,多為一年成熟。對蝦因舊時熟品上市前,就其彎鉤身形,尾向內,頭朝外,每對一套,成對出售,故名對蝦。其鮮品青白色半透明,熟品呈珊瑚紅。成蝦一般身長12至16公分,重量在 25~50克左右。對蝦皮包薄肉肥,營養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 26.6克,脂肪0.7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對蝦各種烹調皆宜,是宴席桌上的海味佳肴,佐酒珍品。
灤南蝦皮
“灤南毛蝦”俗稱蝦皮,系渤海灣的“土著”,當地產卵、孵化成長。一般一年一死,因生長快、壽命短,故有“生長周期短,資源恢復快”之說。“灤南毛蝦”個體完整,顏色潔白,皮薄肉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
“灤南毛蝦”可以用來蒸、炒、煮、褒和涼拌。同時,毛蝦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常食毛蝦對防止肝炎、痔瘡、皮膚瘙癢、腹水、白廯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灤南特產——墨魚
墨魚(當地方言把“墨”字讀mi ),也叫墨斗魚,是烏賊魚的別稱。唐山轄區的灤南、樂亭、丰南等縣(區)沿海均有出產。但從質量上講,數灤南縣沿海南堡、柳贊出產的墨魚為上乘,因其海域是泥底,所產的墨魚肚子裡無沙子,吃起了來不會牙磣。
當今墨魚吃法很多,如“爆炒墨魚花”、清炒墨魚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墨魚燉豬肉”是地地道道的家鄉菜,普遍受到人們的喜食,其特點是“魚有肉香,肉有魚味”。
柏各莊大米
柏各莊大米集中產於灤南縣柏各莊楊嶺、胡各莊等一帶,因產量高、質量好而遠近馳名。柏各莊大米以顆粒勻淨,富有粘性,糯軟香噴,適口性強,營養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7.3克,脂肪2.5克,澱粉75克,纖維素0.8克,堪與天津小站大米所媲美。
曲身小子玉腰肢
“灤南海米”是海產白絨蝦加工而成,由於這種蝦身、須、肉呈白色,故前人有“曲身小子玉腰肢,二寸銀須一寸肌”之詠。“灤南海米”味微鹹,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多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禮品,是灤南縣名特產品之一。
東路花生
灤南縣花生以個大、果白、皮薄、籽粒飽滿富有光澤而著稱,在國際市場被譽為東路花生。
東路花生可榨油、炒食、煮食,又可做餡、製作花生醬、加工酥糖等食品,其味道可口,營養豐富,為大眾化食品。花生籽粒含脂肪、蛋白質多種營養物質和維生素及少量金屬元素,熱量較高。並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化瘀”等醫藥效應。

榮譽

2017年12月13日,灤南縣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縣城。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