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鼻棱鯷
- 拉丁學名:Thryssa kammalensis(Bleeker,1849)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鯡形目
- 科:鯷科
- 屬:棱鯷屬
- 英文名:kammal thryssa
生態特徵,資源狀況,形態特徵,相關,分布區域,
生態特徵
近海魚類。以負有生物和小型魚蝦為食。
資源狀況
小型魚類。長江口水域4-5月偶見,數量不多。
形態特徵
背鰭I,25;臀鰭28~36;胸鰭11~13;腹鰭7。縱列鱗36~40,橫列鱗8~11;鰓耙20~28+25~32。
體長為體高4.0~4.3倍,為頭長4.0~4.2倍。頭長為吻長4.0~5.0倍,為眼徑4.0~4.4倍,為眼間隔3.3~3.4倍。
體呈延長側扁狀,腹部具棱鱗15-17+9--10個。頭中大。吻突出,吻長約於眼徑相等。眼大,中側位。眼間隔寬。鼻孔每側2個,位於眼上緣前方。口大,下位,稍斜,上頜長於下頜,上頜骨末端向後伸達前鰓蓋骨下緣,不伸達鰓孔。上下頜、犁骨、齶骨和舌上均具細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11。鰓耙長於鰓絲。
體被圓鱗;鱗上具6-10連續溝,有的鱗後區具網狀格。
背鰭中大,起點在體中部稍前,距吻端比距尾鰭基為近。臀鰭基部長,始於背鰭後下方。胸鰭下側位,鰭端伸達腹鰭。腹鰭起點稍前於背鰭起點。尾鰭分叉。幽門盲囊11~14;椎骨41~42。
體甚側扁,腹部在腹鰭前後均有一排銳利的棱鱗,腹鰭前15-16個,腹鰭後10個,共約25-26個。頭略小,側扁。吻鈍,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大傾斜;上頜骨末端尖但短,僅達前鰓蓋骨後緣;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8-31。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無側線;背鰭前方具1小棘,胸、腹鰭具腋鱗。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12軟條;臀鰭長,具28-34分枝之軟條;尾鰭叉形。體背部青灰色,具暗灰色帶,側面銀白色;吻常為赤紅色。背鰭、胸鰭及尾鰭黃色或淡黃色;腹鰭及臀鰭淡色。
相關
赤鼻棱鯷 Thryssa kammalensis
棲息深度: 1 - 20 米 ,淺海中上層以及或河口附近。
模式種產地: Madura Straits near Kammal and Surabaya, Java, Indonesia
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以及中國沿海等。
最大體長: 8.3 cm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
棲所生態:沿近海表層魚類,濾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輔以多毛類、端腳類。
同種異名 Engraulis kammalensis, Engraulis rhinorhyncos, Scutengraulis kammalensis, Thrissocles kammalensis
英文俗名: Madura anchovy, Kammal thryssa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分布區域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至中國等海域。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Clupeiformes:鯡形目 - Engraulidae:鯷科 -Thrissa: |
學名: | Thrissa kammalensis(Bleeker,) |
中文名: | 赤鼻棱鯷 |
中文拼音: | ChìBíLéngTí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