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品選文
該書所選的古文,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套擔滲先秦選的最多的是
《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
《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照文體來看,該書選韻文十三篇,如《楚辭·卜居》,陶淵明譽腿詢《歸去來兮辭》,杜牧《阿房宮賦》等,這些作品都是“極聲貌而窮文”,工於描繪,描繪中雖用韻語,但與詩不同,往往韻散結合,來加強聲情之美。散文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等等。
二吳對清代以前散文的選擇存在明顯的偏重,重先秦、兩漢和唐宋時期散文,輕兩晉六朝和明代散文。這一重一輕既有二吳的主觀意識,也符合清以前散文的大體情況。《古文觀止》吸取明代選家(如
金聖歎)的成果,入選的作品大都是比較優秀的。
作品評註
二吳又對選文作了新的評註:有時從文章句法和用字入手進行分析,如歐陽修《醉翁亭記》評語:“通篇共用二十個‘也’字,逐層脫卸,逐步頓跌,句句是記山水,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創調也。”有時評語從身世人情入手,如《史記·屈原探駝列傳》評:“史公作屈原傳,其文便似《離騷》,婉雅悽愴,使人讀之,不禁唏噓欲絕。要之,窮愁著書,史公與屈子實有同心,宜其憂思唱嘆,低回不置雲。”
評註也取呂、樓、謝、唐、茅、金之說,而用樓、茅、金三家見解最多。多數評語是直接過錄,如《諫逐客書》《送李願歸盤谷序》《送石洪處士序》等的總評即全抄自樓氏選本。有過錄部分文字以作評的,如《捕蛇者說》《愚溪詩序》總評一半文字取自樓氏選本。《進學解》《諱辯》《祭十二郎文》總評一半文字取自茅氏選本。《晏子不死君難》《五帝本紀贊》《弔古戰場文》《留侯論》等文的總評部分文字即取自金氏選戲酷鑽循本。有本於原評而略作發揮的,如《答任安書》《報孫會宗書》《種樹郭橐駝傳》《豐樂亭記》 《書洛陽名園記後》《諫院題名記》等文的總評,就是對樓氏評語的發揮。《獲麟解》《爭臣論》《寄歐陽舍人書》的總評,就是對茅氏評語的發揮。《前赤壁舉照格體賦》的總評是對金氏評語的改寫,《超然台記》的總評是以唐順之評語為骨架。還有些評語是將諸家之說糅為一體而出以己說,如《岳陽樓記》《讀孟嘗君傳》《喜雨亭記》的總評即合用樓、金之論而言。這種擇優而集的方法,在逐句逐段評點時用得更多。如《留侯論》首段末批“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即取自呂氏批語,而“且其意不在書”下批“深人一層發議,此句及一篇之頭也”則取用金氏原批。二吳這樣“遍采名家舊注,參以己私”,是因為他們認為“諸選各有妙解婚鍵戶,頗多闕略,是當取其所長以補其不足,便成全璧”(《例言》)。
作品目錄
篇次 | 篇目 | 出處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十七 | |
---|
十八 | |
---|
篇次 | 篇目 | 出處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篇次 | 篇目 | 出處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十七 | | |
---|
十八 | |
---|
十九 | |
---|
二十 | |
---|
二十一 | |
---|
二十二 | |
---|
篇次 | 篇目 | 出處/作者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
十七 | | |
---|
篇次 | 篇目 | 出處/作者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
---|
二 | | |
---|
三 | | |
---|
四 | | |
---|
五 | | |
---|
六 | |
---|
七 | | |
---|
八 | | |
---|
九 | | |
---|
十 | | |
---|
十一 | | |
---|
十二 |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偏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
---|
二 | | |
---|
三 |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
七 | | |
---|
八 | | |
---|
九 | | |
---|
十 | | |
---|
十一 | |
---|
十二 |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十七 | |
---|
十八 | |
---|
十九 | |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十七 | |
---|
十八 | |
---|
十九 | |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
十三 | |
---|
十四 |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十七 | | |
---|
十八 | | |
---|
十九 | | |
---|
二十 | | |
---|
二十一 | |
---|
二十二 | |
---|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
十七危重白 | |
---|
十八 | |
---|
十九 | |
---|
二十 |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
十七 | |
---|
十八 | | |
---|
十九 | |
---|
二十 | |
---|
二十一 |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
四 | |
---|
五 | | |
---|
六 | |
---|
七 | | |
---|
八 |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
十二 |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
十七 | | |
---|
十八 | | |
---|
以上資料參考於
創作背景
起初,吳乘權、吳調侯叔侄倆只是為給童子講授古文編了一些講義。後來逐年講授,對古文的見解越來越深,講義越編越精,以致“好事者手錄”而去,“鄉先生”讀後有“觀止”之嘆,勸他們“付之剞劂以公之於世”。因此,才“輯平日之所課業者若干首”為一書。書稿編好後,即寄往歸化(今呼和浩特市)請吳興祚審閱。吳興祚“披閱數過”,以為此書於初學古文者大為有益,便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節為書做序,且“亟命付諸梨棗”,就有了《古文觀止》最早的刻本。
作品鑑賞
思想主題
《古文觀止》所選的文本,都是古代歷史長河中優選下來的佳作,這些作品或雄渾瀟灑,或俊逸清新。入選作品的題材雖然廣泛,但都內容充實,情真意切。《古文觀止》突破了分類選編容易流於瑣細的局限,是一部比較系統的通史性選本。取文能夠大致反映古代散文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風格的概貌,給讀者以中國散文史的整體觀,既將歷代傳頌的名篇儘可能選入,又重點突出,衡文標準力圖思想與藝術兼顧,儘量避免重理偏向或重文偏向。作者仍然是以不違背封建正統思想這一點放在首位,“異端邪說”是不可能入選的。在每篇之中、之末有夾批或尾批。
藝術特色
1、對一部作品或一個作家,選擇了那些可以代表其思想與藝術風格的篇章。《左傳》是《古文觀止》選的最多的一部書,此書選的《季梁諫追楚師》、《曹劌論戰》、《宮之奇諫假道》、《子產告范宣子輕幣》、《晏子不死君難》等,都反映了《左傳》的這一進步傾向。《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的文章81篇,基本上能代表他們的特色。即使是個別篇章的入選,也往往能代表寫作者的精神風貌。如《過秦論》、《治安策》,顯示出賈誼的才氣橫溢,議論深切;前後《出師表》,反覆致意,可看出諸葛亮的一片忠貞;《岳陽樓記》,立意商遠,情景交融,反映出范仲淹的思想境界與文童風貌。
2、對同一體裁的作品,入選時能從不同角度著眼,因而很少雷同單調的感覺。《古文觀止》選錄書信19篇,但大多不是一般的應酬之作,而是各具特色,情文並茂。有的曾影響了一代的重要決策,如李斯的《諫逐客書》;有的發表了重要的政治主張,如路溫舒《尚德緩刑書》;有的是長輩對子弟的教育,如馬援《戒兄子嚴敦書》;有的是才智之士內心的不平,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有的深刻諷刺了腐朽的社會風氣,如宗臣《報劉一丈書》;有的實際上論述了一種專門的文體,如曾鞏《寄歐陽舍人書》。寫法上也變化多端,如鄒陽的《獄中上樑王書》,反覆隱喻,不能自止,幾乎可以聽到蒙冤哭泣之聲;柳宗元的《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險語驚人,蹊徑獨辟,用獨特的議論開導友人,可以使人破涕為笑。同是乾謁的書信,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豪放侗儻,沒有乞憐之態;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通篇用一個比喻,反覆形容自己的才能與處境,懇求於人而又自負甚高。《古文觀止》中,雜記(主要是景物記)分量很重,達27篇,而且各具特色。柳宗元的《鈷鉧潭西小丘記》,寄託著自己放逐蠻荒的悲涼身世,把山水遊記與抒情散文結合起來,含義深隱,別開生面;王禹偁的《待漏院記》,抓住人物片刻間的思想活動,著力渲染,解剖靈魂,披露肝膽,又用對比映襯的手法,突出刻畫了兩種政治品質截然相反的典型人物,這種寫法已開了《岳陽樓記》的先河;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句句是記亭,又句句是寫政績,句句是抒發作者的”與民同樂”的政治主張,排句散行,從容委婉;蘇軾的《喜雨亭記》,抓住“喜雨亭”三字,反覆發揮,文情盪淉,筆法靈活,最後歸結到及時雨貴於珠玉,表現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因小見大,結構嚴謹,從游洞引申出一篇研究學問、創造串業的大道理;等等。
作品不足
一、完全不收先秦諸子,說明作者未能擺脫《文選》的束縛,其觀念已落後於唐順之。
二、對敘事文重視不夠,選史部之文多取其中議論文字,這可能是因為明清科舉考試只考議論文不考記敘文之故。
三、南北朝只選一篇,金元完全闕如,致使通史性選本中間缺了兩段。前者可能由於仍然輕視駢體,後者可能是學力不夠。
作品影響
《古文觀止》則以時代為綱,作者為目,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於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古文觀止》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難以動搖,仍影響巨大,是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
作品評價
近代文學家
魯迅:“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昭明文選》和《古文觀止》)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出版信息
《古文觀止》最早的版本,有映雪堂本等。五四運動以後,在上海等地出版了多種“言文對照"的《古文觀止》,共有四種:上海沈鶴記書局署做肅房編譯室著的一部,廣益書局印行署名陸文昭譯的一種,署名宋晶如譯註的一種,署名許嘯天譯註的一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古文觀止》的許多譯註本,都是用中華書局本為底本。中華書局本實有兩種:一是1959年本。這是由原古籍刊行社轉來的本子,此本“據映雪堂本斷句,並校正了個別顯著的錯字”。二是1987年本,即安平秋點校本。此本雖以1959年本為底本,但用映雪堂原刻本覆核過,用文富堂本、懷涇堂本、鴻文堂本參校過,還用相關史書、總集、別集所收古文校勘過,而且補錄了二吳之《序》和吳乘權所撰《例言》。
作者簡介
吳楚材(1655~1719),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16歲時,患足疾,一病數年,仍手不釋卷。疾愈,學問大進,在家設館授徒。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
吳調侯,為清朝康熙年間人,籍貫屬紹興府山陰縣。與其叔吳楚材二人均飽覽經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沒民間;都長期從事私塾教學,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名後世。
獲獎記錄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
篇次 | 篇目 | 作者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
十二 | |
---|
十三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
十七 | |
---|
十八 | |
---|
十九 | |
---|
二十 |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十二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十五 | |
---|
十六 | | |
---|
十七 | |
---|
十八 | | |
---|
十九 | |
---|
二十 | |
---|
二十一 | |
---|
一 | | |
---|
二 | |
---|
三 | | |
---|
四 | |
---|
五 | | |
---|
六 | |
---|
七 | | |
---|
八 | | |
---|
九 | |
---|
十 | |
---|
十一 | | |
---|
十二 | | |
---|
十三 | | |
---|
十四 | |
---|
十五 | | |
---|
十六 | | |
---|
十七 | | |
---|
十八 | | |
---|
以上資料參考於
創作背景
起初,吳乘權、吳調侯叔侄倆只是為給童子講授古文編了一些講義。後來逐年講授,對古文的見解越來越深,講義越編越精,以致“好事者手錄”而去,“鄉先生”讀後有“觀止”之嘆,勸他們“付之剞劂以公之於世”。因此,才“輯平日之所課業者若干首”為一書。書稿編好後,即寄往歸化(今呼和浩特市)請吳興祚審閱。吳興祚“披閱數過”,以為此書於初學古文者大為有益,便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節為書做序,且“亟命付諸梨棗”,就有了《古文觀止》最早的刻本。
作品鑑賞
思想主題
《古文觀止》所選的文本,都是古代歷史長河中優選下來的佳作,這些作品或雄渾瀟灑,或俊逸清新。入選作品的題材雖然廣泛,但都內容充實,情真意切。《古文觀止》突破了分類選編容易流於瑣細的局限,是一部比較系統的通史性選本。取文能夠大致反映古代散文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風格的概貌,給讀者以中國散文史的整體觀,既將歷代傳頌的名篇儘可能選入,又重點突出,衡文標準力圖思想與藝術兼顧,儘量避免重理偏向或重文偏向。作者仍然是以不違背封建正統思想這一點放在首位,“異端邪說”是不可能入選的。在每篇之中、之末有夾批或尾批。
1、對一部作品或一個作家,選擇了那些可以代表其思想與藝術風格的篇章。《左傳》是《古文觀止》選的最多的一部書,此書選的《季梁諫追楚師》、《曹劌論戰》、《宮之奇諫假道》、《子產告范宣子輕幣》、《晏子不死君難》等,都反映了《左傳》的這一進步傾向。《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的文章81篇,基本上能代表他們的特色。即使是個別篇章的入選,也往往能代表寫作者的精神風貌。如《過秦論》、《治安策》,顯示出賈誼的才氣橫溢,議論深切;前後《出師表》,反覆致意,可看出諸葛亮的一片忠貞;《岳陽樓記》,立意商遠,情景交融,反映出范仲淹的思想境界與文童風貌。
2、對同一體裁的作品,入選時能從不同角度著眼,因而很少雷同單調的感覺。《古文觀止》選錄書信19篇,但大多不是一般的應酬之作,而是各具特色,情文並茂。有的曾影響了一代的重要決策,如李斯的《諫逐客書》;有的發表了重要的政治主張,如路溫舒《尚德緩刑書》;有的是長輩對子弟的教育,如馬援《戒兄子嚴敦書》;有的是才智之士內心的不平,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有的深刻諷刺了腐朽的社會風氣,如宗臣《報劉一丈書》;有的實際上論述了一種專門的文體,如曾鞏《寄歐陽舍人書》。寫法上也變化多端,如鄒陽的《獄中上樑王書》,反覆隱喻,不能自止,幾乎可以聽到蒙冤哭泣之聲;柳宗元的《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險語驚人,蹊徑獨辟,用獨特的議論開導友人,可以使人破涕為笑。同是乾謁的書信,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豪放侗儻,沒有乞憐之態;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通篇用一個比喻,反覆形容自己的才能與處境,懇求於人而又自負甚高。《古文觀止》中,雜記(主要是景物記)分量很重,達27篇,而且各具特色。柳宗元的《鈷鉧潭西小丘記》,寄託著自己放逐蠻荒的悲涼身世,把山水遊記與抒情散文結合起來,含義深隱,別開生面;王禹偁的《待漏院記》,抓住人物片刻間的思想活動,著力渲染,解剖靈魂,披露肝膽,又用對比映襯的手法,突出刻畫了兩種政治品質截然相反的典型人物,這種寫法已開了《岳陽樓記》的先河;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句句是記亭,又句句是寫政績,句句是抒發作者的”與民同樂”的政治主張,排句散行,從容委婉;蘇軾的《喜雨亭記》,抓住“喜雨亭”三字,反覆發揮,文情盪淉,筆法靈活,最後歸結到及時雨貴於珠玉,表現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因小見大,結構嚴謹,從游洞引申出一篇研究學問、創造串業的大道理;等等。
一、完全不收先秦諸子,說明作者未能擺脫《文選》的束縛,其觀念已落後於唐順之。
二、對敘事文重視不夠,選史部之文多取其中議論文字,這可能是因為明清科舉考試只考議論文不考記敘文之故。
三、南北朝只選一篇,金元完全闕如,致使通史性選本中間缺了兩段。前者可能由於仍然輕視駢體,後者可能是學力不夠。
《古文觀止》則以時代為綱,作者為目,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於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古文觀止》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難以動搖,仍影響巨大,是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
近代文學家
魯迅:“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昭明文選》和《古文觀止》)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出版信息
《古文觀止》最早的版本,有映雪堂本等。五四運動以後,在上海等地出版了多種“言文對照"的《古文觀止》,共有四種:上海沈鶴記書局署做肅房編譯室著的一部,廣益書局印行署名陸文昭譯的一種,署名宋晶如譯註的一種,署名許嘯天譯註的一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古文觀止》的許多譯註本,都是用中華書局本為底本。中華書局本實有兩種:一是1959年本。這是由原古籍刊行社轉來的本子,此本“據映雪堂本斷句,並校正了個別顯著的錯字”。二是1987年本,即安平秋點校本。此本雖以1959年本為底本,但用映雪堂原刻本覆核過,用文富堂本、懷涇堂本、鴻文堂本參校過,還用相關史書、總集、別集所收古文校勘過,而且補錄了二吳之《序》和吳乘權所撰《例言》。
作者簡介
吳楚材(1655~1719),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16歲時,患足疾,一病數年,仍手不釋卷。疾愈,學問大進,在家設館授徒。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
吳調侯,為清朝康熙年間人,籍貫屬紹興府山陰縣。與其叔吳楚材二人均飽覽經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沒民間;都長期從事私塾教學,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名後世。
獲獎記錄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