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是《戰國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傳文,後收錄於《古文觀止》。這篇文章寫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面對面的激烈鬥爭,終於折服秦王,保存國家,完成使命的經過,歌頌了唐雎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愛國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乾的本質。文章內容精彩,情節完整,引人入勝;人物形象生動,秦王的色厲內荏、前倨後恭,唐雎的不畏強暴、英勇沉著,都寫得栩栩如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唐雎不辱使命
  • 創作年代先秦
  • 作品體裁:史傳文
  • 作品別名: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 作品出處:《戰國策》
  • 編者劉向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唐雎不辱使命1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2:“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安陵君其許寡人4!”安陵君曰:“大王加惠5,以大易小,甚善;雖然6,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安陵國的臣子。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2.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使:派遣,派出。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戰國的一個小國,即現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3. 易:交換。
  4. 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5. 加惠:給予恩惠。
  6. 雖然:即使這樣。雖,即使。然,這樣。
  7. 弗:不。
  8. 說:通“悅”,高興、愉快。
  9. 謂:告訴。
  10. 欲:想。以:用,用作介詞。
  11. 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12. 之:的,助詞。
  13.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錯意,置意。錯,通“措”,安放,安置。
  14. 請廣於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15. 逆:違背。
  16. 非若是也:不是這樣的。非,不是。是,代詞,指秦王說的情況。
  17. 直:只,僅僅。
  18. 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19. 公:相當於“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20. 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21. 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搶,撞。徒,光著。跣,赤。
  22. 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23. 士:這裡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24. 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裡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蒼鷹擊於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繫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25. 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聶政,戰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26. 要(yāo)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後,慶忌逃到衛國公子光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通“蒼”,灰白色。
  27. 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心裡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休祲,吉凶的徵兆。休,吉祥的預兆。祲,兇險的預兆。
  28. 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仿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29. 若:如果。必:將要。怒:發怒,動詞。
  30. 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裡指穿喪服。縞,白絹。素,白綢。
  31. 是:這樣,代詞。
  32. 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33. 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沒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為了向對方表示敬重,上身挺直,臀部離開腳跟,就是長跪。謝,道歉。
  34. 諭:明白,懂得。
  35. 以:憑藉。存:倖存。者:的原因。
  36. 徒:只。以:因為。

白話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國,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實在不敢交換啊!”秦王不高興。於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我,這是為什麼呢?況且秦國已經滅了韓國亡了魏國,而安陵君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的長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像你說的這樣。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倒下的屍體有百萬具,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就要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膽識的人一定要發怒的話,就要使兩具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現在這個時候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起身想要與秦王同歸於盡。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然而安陵卻憑藉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創作背景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國滅掉魏國之後,想以“易地”之名占領安陵國。安陵是附屬於魏國的一個小國,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當時,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滅亡,其餘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後,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騙的手段輕取安陵。出小誘而釣大魚以騙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時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這種情況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與虎狼之秦作針鋒相對的堅決鬥爭。這篇文章就是這次鬥爭的實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唐雎不辱使命》記敘了唐雎在國家存亡的危急關頭出使秦國,與秦王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終於折服秦王,保存國家,完成使命的經過;歌頌了他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愛國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乾,色厲內荏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文章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對白。除了很少幾句串場的敘述,幾乎全是對白;用對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局,重點突出,層次清晰;用對白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堅定,唐雎的沉著幹練,口鋒銳利,義正辭嚴,秦王的驕橫無理,無不躍然紙上。
開頭一段是秦王嬴政在“滅韓亡魏”之後,雄視天下,根本不把小小的安陵放在眼裡,他似乎不屑以武力相威脅,企圖以“易地”的謊言詐取安陵。在他看來,安陵君哪敢說個“換”字,更不敢說“不”,“使人謂”三字,劈頭即自稱寡人。諸侯只有對下才可自稱寡人,這就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慢。“安陵君其許寡人”,著一命令副詞“其”,活現出秦王的盛氣凌人。安陵君識破騙局,婉言拒絕。“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態度和言辭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辭,是面對虎狼之敵的鬥爭藝術。“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陳理為據,無容置喙。“弗敢易”,於委婉中透出堅決的態度,必然會使“秦王不悅”。這時,唐雎出場,“使於秦”,系國家人民的命運於一身,深入虎穴狼窩,令讀者為他捏一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國的文章分三個段落來做,也是唐雎與秦王面對面鬥爭的三個回合。
第一個回合是鬥爭的開始。唐雎如何到達秦國,怎樣拜見秦王,與此文中心無關,一概略去不寫,而直接寫會見時的對話。秦王與唐雎的語言,其意趣和以前秦使者迥然不同。“秦王謂唐雎曰”之前,已經“不悅”,這時,他是壓住火氣說話,不像秦使者那樣“簡而明”,而是亦拉亦打,於委婉中露出威脅,儼然是勝利者的口吻:“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這是質問。“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純屬威脅。話中句句不離“寡人”如何,還偏要說“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秦王的狡詐驕橫之態不言自明。唐雎早已胸有成竹,並不多與之周旋。“否,非若是也”,態度沉著明朗。寸步不讓,據理力爭:“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換做一個反問句,並以“千里”對“五百里”提出,就遠比安陵君的回答更為堅定有力,不給對方一點便宜。
這是第一次交鋒。唐雎的話說得理直氣壯,果斷堅定。但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悅”到“怫然怒”。這使本來就很尖銳的矛盾更加激化了,文章至此陡起波瀾。
第二回合是鬥爭的高潮,從寫作來說是全文重心,因此寫得最細最詳。“秦王怫然怒”一句,籠罩全段。一個小國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國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難;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這個場面寫出來,寫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戰國策》的作者有這本領,而且勝任愉快,把這個場面寫得波瀾起伏,有聲有色,令人仿佛親臨其境。這一段作者分兩個層次來寫。第一層,秦王怒氣沖沖,施以恐嚇,“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稱“天子”,全不把一個小國及其使者放在眼裡。“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如果聯繫“滅韓亡魏”的背景,委實令人不寒而慄。唐雎“臣未嘗聞也”一句,沉著冷靜,不為秦王的恐嚇所動,實際上是按兵待敵。因而這一層猶如兩大浪峰中的一個浪谷。第二層,唐雎先是反唇相譏,“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對“天子”,真是寸步不讓。然後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兩個判斷句,斷然駁掉秦王“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的誣衊,於是條件成熟,反攻開始。先用三個排比句擺出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的事實,又說“與臣而將四矣”,打掉秦王的氣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個四字短句,像滾木擂石般對準秦王打過去,以“二人”對“百萬”、“五步”對“千里”,不給他一點喘息時間,氣氛之緊張,令人屏息。最後唐雎“挺劍而起”,緊緊逼住秦王,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於是精神防線完全被摧毀,只有繳械投降。
作者懂得寫好唐雎這段反駁痛斥秦王台詞的重要,讓他來作這個回合的鬥爭的主角,給他大段的獨白,用排比,用節奏鮮明的短句,讓他激昂慷慨地大講特講,賦予他狂風掃地的氣勢,而秦王已是一敗塗地了。秦王的心理活動抽不出筆墨來寫,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沒有必要寫,因為秦王早已被這意外的一擊打昏了,他來不及思考一下眼前發生了什麼,而結局已經擺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範而已。明寫唐雎,突出了他大義凜然的鮮明形象,虛寫秦王,也更符合這一特定情景。
第三回合寫法上反過來了,虛寫唐雎,因為唐雎的形象已經完成,再寫反而畫蛇添足從“色撓”至於“長跪而謝”,“先生坐,何至於此”,這是此時此刻秦王的所言,簡直讓人難以相信還是剛才那個秦王乾的。秦王先因為自己是大強國有恃無恐,誤以為可以放膽作惡;後迫於眼前處境,黔驢技窮,不得已而為之,並不能改變他的本性。而且君王的架子並不能完全放下,對唐雎的恭維顯然言過其實。
作者充分調動了對比、誇張等藝術手段以烘托氣氛,同時對二人的情態舉止的變化略加點染,強化衝突,精心營造戲劇性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兩種人物、兩種思想和行為的對比,可以突出他們各自的特徵,讓讀者認識得更清楚,這是一種廣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達方法。同樣,俗話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襯托在很多種情況下,也是十分必要的。這篇文章把這兩種有效的表現方法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收到了顯著效果。
全文不到四百字,前後層次井然而委婉跌宕。以“易地”起論,至”長跪而謝”,國繞著安陵國土的“易”與“不易”,通過“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的波瀾起伏,展開了唇槍舌劍的激烈論戰,塑造了一位威武不屈、見義勇為的俠士形象,寄寓了作者反抗強暴的理想;同時也勾勒了秦王虛偽、驕橫和凶暴的醜惡面目,從而闡明反抗暴秦、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的正義力量是不可戰勝的。這正是唐雎所以能夠戰勝強秦的精神力量,也是這篇文章永具藝術魅力的關鍵所在。文章節奏緊湊,語言生動犀利,口吻神態畢肖,表現出很高的寫作技巧。

名家點評

明代唐荊川:“秦險詐無信之國也,誠得安陵,豈復以五百里償之哉?安陵君之不與,是也。又曰:唐雎挺劍以劫虎狼之秦,而卒以此保全安陵,奇甚!此其賢於荊軻遠矣。”(《國策鈔》卷下引)
明末清初金聖歎:“俊絕、宕絕、峭絕、快絕之文。”(《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四)
清代林雲銘:“篇內有滅韓亡魏之語,似在始皇二十二年以後之事,時三晉皆屬秦,何處更容得安陵五十里之地?荊軻事在先,彼時猶以督亢圖藏匕首而進,茲何獨許唐雎帶劍上殿耶?縱令此回安陵尚存,唐雎果有劫秦之事,始皇亦未必肯學齊桓,不背曹沫也。但其文摹寫入神,大為孱弱吐氣。”(《古文析義》卷六)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博浪之椎,唐雎、荊卿之劍,雖未亡秦,皆不可少。”(《古文觀止》卷四)
清代儲欣:可與曹沫並傳,文亦大有生氣,不減荊、聶二事手筆。”(《古文菁華錄》)
清代余誠:“以呂政(即秦王嬴政)之暴橫而雎仗劍數語,至使悚懼謝罪,妙人妙事妙文。按《通鑑》始皇十七年滅韓,二十二年滅魏。篇中有滅韓亡魏等語,唐雎之使自應在二十二年之後,其事之有無,殊不可靠。或曰:此辯士之寓言。”(《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卷四)
清代高嵣:“凜凜有生氣,讀之快意,不必論其事之有無。”“秦王多少咆撃,漸漸訊息下去,一句狠一句,一步逼一步,雄古奇峭,讀之快心。”(《國策鈔》卷下)
清代浦起龍:“逶迤引局,斗然換境。如行坦途者,怪峰忽起於前也。”(《古文眉詮》卷十五)
清代唐德宜:“氣撼五嶽,妙於有體。稱先王不涉迂闊,言士怒非徒剛狠,慷慨而談,令人心開爽目。”(《古文翼》卷三)

編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年—前6年),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編訂整理《戰國策》。又編有《楚辭》,所作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唯《九嘆》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又有《五經通義》,已佚,清人馬國翰輯存一卷。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