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黃色固體或粉末)

硫磺(黃色固體或粉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硫磺別名硫、膠體硫、硫黃塊。外觀為淡黃色脆性結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為32.06,蒸汽壓是0.13kPa,閃點為207℃,熔點為119℃,沸點為444.6℃,相對密度(水=1)為2.0。硫磺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醚,易溶於二硫化碳。作為易燃固體,硫磺主要用於製造染料、農藥、火柴、火藥、橡膠、人造絲等。

硫磺是無機農藥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商品為黃色固體或粉末,有明顯氣味,能揮發。硫磺水懸液呈微酸性,不溶於水,與鹼反應生成多硫化物。硫磺燃燒時發出青色火焰,伴隨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生產中常把硫磺加工成膠懸劑用於防治病蟲害,它對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產生藥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硫磺
  • 英文名:Sulphur
  • 別稱:硫磺、硫塊、粉末硫磺、磺粉、硫磺塊、硫磺粉
  • 化學式:S
  • 分子量:32.06
  • CAS登錄號: 7704-34-9
  • 熔點:114 °C
  • 沸點:445℃
  • 水溶性:能溶於二硫化碳,不溶於水
  • 密度:2.36
  • 閃點:207℃
物化性質,主要用途,藥用功效,

物化性質

元素符號S,原子序數16,原子量32.06,外圍電子排布3S23p4,位於第三周期第ⅥA族,主要氧化數-2、0、+2、+4、+6。原子共價半徑104皮米,離子半徑S-2184皮米,S+630皮米,第一電離能1000kJ/mol,電負性2.5。
硫磺
單質硫俗稱硫磺,塊狀硫磺為淡黃色塊狀結晶體,粉末為淡黃色粉末,有特殊臭味,能溶於二硫化碳,不溶於水。工業硫磺呈黃色或淡黃色,有塊狀、粉狀、粒狀或片狀等。有多種同素異形體,斜方硫又叫菱形硫或α-硫,在95.5℃以下最穩定,密度2.1g/cm3,熔點112.8℃,沸點445℃,質脆,不易傳熱導電;單斜硫又稱β-硫,在95.5°以上時穩定,密度1.96g/cm3;彈性硫又稱γ-硫是無定形的,不穩定,易轉變為α-硫。斜方硫和單斜硫都是由S8環狀分子組成,液態時為鏈狀分子組成,蒸氣中有S8、S4、S2 等分子,1000℃以上時蒸氣由S2組成。
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跟氧、氫、鹵素(除碘外)、金屬等大多數元素化合,生成離子型化合物或共價型化合物。硫單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如硫跟鐵共熱生成硫化亞鐵,跟碳在高溫下生成二硫化碳,常溫下跟氟化合生成六氟化硫,加熱時跟氯化合生成S2Cl2。硫在工業上主要用於制硫酸、硫化橡膠、黑火藥火柴、硫化物等。農業上用作殺蟲劑,如石灰硫磺合劑,還用於制醫藥,如硫磺軟膏。古代人已認識了天然硫。硫以游離態和化合態存在於自然界中,化合態主要有硫化物和硫酸鹽。在地殼中的豐度為0.048%。從天然硫礦製得,或將黃鐵礦和焦炭混和在有限空氣中燃燒製得。
硫磺在空氣中燃燒,燃燒時發生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粉末於空氣或氧化劑混合易發生燃燒,甚至爆炸。
3FeS2 +12C+8O2 =Fe3O4 +12CO+6S

主要用途

1、 用於防治病蟲害,常加工成膠懸劑,它對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產生藥害。
硫磺屬多功能藥劑,除有殺菌作用外,還能殺蟎和殺蟲。用於防治各種作物的白粉病和葉螬等,持效期可達半月左右。 蔬菜使用硫磺膠懸劑主要用於防治瓜類白粉病,如黃瓜、甜瓜(香瓜)、南瓜等,使用時將50%硫磺膠懸劑稀釋成200-400倍液噴霧。每隔10天左右噴灑1次,一般發病輕的用藥2次,發病重者用藥3次。
2、 硫磺是一種礦物質,它性酸、溫、有毒,歸腎和大腸經
功效是外用能殺蟲止癢。可用於疥癬、濕疹、皮膚瘙癢。也有人用其燒煙燻,治男陰囊或是女子外陰的瘙癢;也可研粉外撒。現在認為它與皮膚接觸後產生硫化氫和五硫磺酸,能殺疥蟲,殺黴菌,還能脫毛。
隨著運輸業的發展,子午線輪胎將逐步取代斜膠胎。由此,不溶性硫磺作為生產子午線輪胎的主要硫化劑更加引人注目。
3、消毒殺菌作用
升華硫磺又稱為硫華,與皮膚及組織接觸,在其分泌物的作用下生成硫化物,有使皮膚軟化及殺菌作用。沉降硫磺又稱為硫乳,與皮膚接觸在其分泌物的作用下可產生硫化氫及五硫磺酸,有殺菌、殺疥的作用。
4、緩瀉作用
硫磺本身作用不活潑,內服後變成硫化物及硫化氫,刺激胃腸黏膜,使之興奮蠕動,導致下瀉。此過程需要有鹼性環境、大腸桿菌,特別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腸內容中,脂肪性物質較多時,易產生大量的硫化氫而致瀉。空氣中硫化氫濃度過高,可以直接麻痹中樞神經細胞而導致死亡。

藥用功效

藥用功效主詞條:硫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