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

硫黃

硫黃,中藥名。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硫族自然硫。分布於內蒙古、陝西、四川、河南等地。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硫黃
  • 別名:石硫黃、石流黃、流黃、石留黃
  • 分布區域:內蒙古、陝西、四川、河南
  • 用量:外用適量;內服1.5~3g
  • 毒性:有毒
  • 貯藏:置乾燥處,防火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長環境,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礦物。

性味

味酸,性溫。

歸經

歸腎、大腸經。

功效

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

主治

外治用於疥癬,禿瘡,陰疽惡瘡;內服用於陽痿足冷,虛喘冷哮,虛寒便秘。

相關配伍

1、 治男子腰腎久冷,心腹積聚,脅下冷癬,腹中諸蟲,失精遺溺,形羸力劣,腳膝疼弱,冷風頑痹,霍亂轉筋,虛滑下利;又治婦人血結寒熱,陰蝕疽痔:硫黃十兩。淨揀去沙石,研細飛過,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鹽泥固濟曬乾,地內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滿,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濟訖,慢火養七日七夜,候足,加頂火一斤煅,候冷取出,研為細末,以藥末一兩,用蒸餅一兩,湯浸握去水,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溫米飲下,空心服之。(《太平惠民合劑局方》金液丹)
2、 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氣,及年高風秘、冷秘或泄瀉等:硫黃(明淨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半夏(湯浸七次,焙乾,為細末)。上等分,以生薑自然汁同熬,入乾蒸講末攪和勻,入臼內杵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或生薑湯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婦人醋湯下。(《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半硫丸)
3、治卒得疥瘡:麻油摩硫黃塗之。(《肘後方》)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油調塗敷患處。內服1.5~3g,炮製後入丸散服。

禁忌

孕婦慎用。不宜與芒硝、玄明粉同用。

炮製

採集加工

採挖後,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用含硫礦物經加工製得。

炮製方法

制硫黃:取淨硫黃塊,與豆腐同煮,至豆腐顯黑綠色時,取出,漂淨,陰乾。每100kg硫黃,用豆腐200kg。

生長環境

產於每內蒙古赤峰、陝西南部、四川甘孜、河南洛陽。

鑑別

藥材性狀:呈不規則塊狀。黃色或略呈綠黃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澤,常有多數小孔。用手握緊置於耳旁,可聞輕微的爆裂聲。體輕,質松,易碎,斷面常呈針狀結晶形。有特異的臭氣,味淡。

相關論述

1、《本經逢原》:“《本經》治陰蝕疽痔,乃熱因熱用,以散陰中蘊積之垢熱。但熱邪亢盛者禁用,又言堅筋骨者,取以治下部之寒濕。”
2、《本草綱目》:“硫黃秉純陽之精,賦大熱之性,能補命門真火不足,且其性雖熱而疏利大腸,又與燥澀者不同,蓋亦救危妙藥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