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紀贊

五帝本紀贊

《五帝本紀贊》是《古文觀止》里的一篇文章,本為《史記·五帝本紀》的贊語部分,其宗旨在於說明《五帝本紀》的史料來源和作者的見解。文章先總提有關五帝最早史料,接著寫作者實地考察和對史料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後說明作者論述的根據。文章不滿兩百字,言簡意賅,曲折迴環,是一篇引人入勝的說明性的短文。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寫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五帝本紀贊1
太史公曰2:學者多稱五帝,尚矣3。然《尚書4獨載堯以來,而百家5言黃帝,其文不雅馴6,薦紳7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8》及《帝系姓》,儒者9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10,北過涿鹿11,東漸12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13者近是14。予觀《春秋》15《國語》16,其發明17《五帝德》《帝系姓》章18矣,顧弟19弗深考,其所表見20皆不虛。書缺有間21矣,其軼22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23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24,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五帝:中國古代帝王。中國歷史上關於五帝,共有五種說法。一:《五帝德》所說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其說根據《國語·魯語》對他們的讚譽而定。《帝系》為其編造了以黃帝為始祖的世系。《呂氏春秋》及《史記·五帝本紀》承用了此說。二:《戰國策·趙策》與《易·繫辭》提出的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五人。《莊子》、《淮南子·淑真訓》及《三統曆》亦承此說。三:《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禮記·月令》亦同此說。王符《潛夫論》並將古代各帝王部分別納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統之下。四:《世經》所編排的古史系統依《十二紀》與《月令》,在黃帝與顓頊之間有少昊,鄭玄注《中侯敕省圖》即加少昊於第一個五帝說,謂五帝有六人,俱合於五帝座星。然東漢以來《稽命徵》等之說,把黃帝升為三皇之一,皇甫謐《帝王世紀》從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為五帝。於是偽《尚書序》即據以將《世經》前面三名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接著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五:《通鑑外紀》及《路史發揮》引梁武帝蕭衍畫像碑述,以黃帝、少昊、顓頊、嚳、堯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說。本紀:《史記》的一種體例。按照年代先後,敘述歷代帝王政跡。贊:文章最後的論贊部分。這裡是作者在敘事之後,以作者的口氣寫的議論、總結及補充的文字。
2、太史:官名,是掌管政府資料檔案檔案的,秦漢時稱“太史令”。因朝會座次,居公之上,在皇帝左右,當時稱為“太史公”。司馬遷曾擔任漢太史令,所以自稱太史公。一說,《史記》中稱太史公,是因為《史記》傳自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惲尊稱其外祖為太史公。
3、尚:通“上”,久遠。
4、《尚書》:即《書經》,簡稱《書》。中國最古的史書,內容包括上古典謨訓誥之文,因此稱《尚書》。
5、百家:先秦時代,思想學術家極多,如老子、莊子、墨子、苟子等,統稱百家,又稱諸子百家。
6、雅:正確、合乎規範。 馴:通“訓”,可以為訓。事有所依,文辭又美,也就是有規範的意思。
7、薦紳:通“捂紳”,也作“縉紳”。捂,插。紳,大帶子。播紳,謂插笏垂紳,古代高級官吏的裝束。借指大人先生。
8、宰予:字子我,也稱宰我,春秋時魯人,孔子弟子,善於辭令。《五帝德》及《帝系姓》:見《大戴禮》及《孔子家語》。
9、儒者:指學習儒家學說的諸生。
10、空峒:也作“崆峒”,山名,在今甘肅平涼市西。《莊子》說,黃帝曾在這裡向廣成子問道。
11、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傳說黃帝征蚩尤,戰於涿鹿,遂戮蚩尤。
12、漸(jiān):流入,這裡是到達的意思。
13、古文:指《尚書》等所載。
14、近是:近於是。“是”,指代“黃帝堯舜之風教”。前省介詞“於”字。
15、《春秋》:魯國編年體史書名,為孔子所刪定,自魯隱公元年起,至哀公十四年止,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16、《國語》:書名。傳說春秋時代左丘明所作,分國紀事。
17、發明:聞名。
18、章:通“彰”。明顯。
19、顧弟:只是,不過。弟,同“第”。
20、表見:表現。見(xiàn),通“現”。
21、間(jiàn):間隙,這裡指脫漏。
22、軼:通“逸”。遺失。這裡指逸文。
23、固:本來。
24、論次:謂依次敘述。

白話譯文

太史公司馬遷說:學者多稱讚五帝,久遠了。然而最可征而信的《尚書》,記載的獨有堯以來,而不記載皇帝、顓頊、帝嚳。諸子百家雖言黃帝,又涉於神怪,都不是典雅之訓,所以當世縉紳們都不敢說,不可以取以為證啊。孔子所傳的《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雖稱孔子所傳,但儒者懷疑不是聖人之言,所以不傳以為實。我曾經西至崆峒山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處,北到黃帝堯舜之都涿鹿,東到海,南到江淮,我所經歷的地方,所見過的長老,往往稱頌黃帝堯舜的舊績與其風俗教化,固來與別處有所不同。那么別的書說到黃帝的,也或者可以為證。總之,大要不背離《尚書》所記載的接近這些。我看《春秋》《國語》,這兩篇發揮闡釋《五帝德》《帝系姓》很彰著。顧儒者但不深考而且有的不傳講。這兩篇所發揮闡述得很顯著,驗之風俗教化固然不同一般,都是事實,一點也不虛。況《尚書》缺亡的內容多了,豈能因為它缺亡而算了呢?它所遺失的,像黃帝以下的事情,就時時見於其他的傳說中,如百家《五帝德》之類,都是其他學說。有怎么可以因為縉紳難言,儒者不傳,而不選取了呢?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不能擇取。而淺見寡聞者本來就難為它講說。我按照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次序,選擇其中語言比較典雅的。所以寫成本紀的開頭。

寫作背景

《史記》的首篇為《五帝本紀》,《五帝本紀贊》是司馬遷為首篇作的贊語,列在該篇的末尾。贊語是司馬遷在《史記》的重要篇章之後,以“太史公曰”的口氣發表的議論、總結或補充的文字。說明了司馬遷對待史料的審慎態度以及他在驗證史料時跋山涉水的艱苦過程。此種頗似於評論的“贊”的形式,乃司馬遷首創,並被後世史書所沿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篇贊語的宗旨,在於說明《五帝本紀》一文的史料來源以及作者的取捨,文章雖不足二百字,卻極盡曲折迴環之妙,在《史記》諸多贊語中可稱超絕。
作者探求的是有關五帝的史實。然文章落筆即云:學者多稱五帝,可五帝之事已經非常久遠。只此一語,便把五帝置於若有若無、可望而不及之境。
“五帝”無疑最符合司馬遷的“人君”理想,雖然司馬遷自己也說,由於時代的久遠,關於黃帝的事跡,就連縉紳先生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諸子百家雖有一些零星的記載,但又顯得鄙陋不堪。文章說:古代典籍,最可徵信者是《尚書》,可《尚書》不載黃帝、顓頊、帝嚳;諸子百家雖常常稱道黃帝,卻又往往牽纏神仙怪異,不可盡信。因此,士大夫多不便徵引百家之說。總之,有關五帝的史實,直在霧障山隔之中!文章又說:《五帝德》、《帝系姓》兩文傳自孔子,可當世儒者大都懷疑它們並非“聖人”原意。看來亦不可徵信矣!贊語的這一層次,每一句都提出一種希望,每一句都打破一種希望,只使人覺得觸目蕭索,無有出路。
贊語的第二層突然轉出滿目生機。司馬遷通過實地考證,並在古代典籍中發幽探微,理出五帝的事略,體現了司馬遷考信求實的史學家風範。其一,作者西至空峒,北過逐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親訪黃帝、堯、舜之舊邊,知各地教化、風俗,本有不同。則諸書所說黃帝、堯、舜,可能多少都有一點真相。若深思其意,便可知不背離《尚書》所載者接近歷史的真實。其二,作者深考《春秋》、《國語》,知道二書明顯發揮《五帝德》、《帝系姓》之意,其中有關內容均非向壁虛構。既然如此,《五帝德》、《帝系姓》可以徵信,《春秋》、《國語》亦可以參考。其三,《尚書》本有間脫,其逸文往往可以從其它書中發現。因之,考察有關五帝的史實,應“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此二語乃全部贊語的關鍵。五帝之事本在疑信之間,非好學深思無以正確擇取。
贊語第一層是步步後退,第二層是節節推進,第一層是“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層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層是“眾里尋他千百度”,第二層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看上去話語平淡、語語漫不經心,實質上句句深醇、句句匠心獨運。
這段“贊”語表明了作者司馬遷撥亂反正、重實去偽的史學觀,同時說明寫作《五帝本紀》的緣由。

名家點評

凌稚隆史記評林》卷一引吳澄評:此為贊語之首,古質奧雅,文簡意多,而斷制不苟。凡為九節,前四節著其事,後四節斷其義,……第九節則結之。
金聖歎天下才子必讀書》卷七:此為史贊之首,最古勁,最簡直,而意義最多,頓挫最大。讀之,生出通身筆力。
徐乾學古文淵鑒》卷十三:“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讀書法,亦是論世法。
清吳見恩《史記論文》第一冊:轉折層曲,往復迴環,文筆、文心,兩俱妙絕。
林雲銘古文析義》卷八:文之古奧曲折,時解多不能通其脈絡,殊為恨恨。
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五:此為贊語之首,古質奧雅,文簡意多,轉折層曲,往復迴環;其傳疑不敢自信之意,絕不作一了結語。乃贊語中之尤超絕者。
清過珙《古文評註全集》卷四:闕義傳信一宗,筆削春秋,太史公絕大本領,擇其言尤雅者,若為本紀書首則面三十篇之無不雅馴可知。此自道其作史之法也,其頓處、接處、起處、伏處、轉處、曲處、折處,終不作不了語,最虛活,最古勁。
余誠《古文釋義新編》卷六:通體俱是發明,所以作《五帝本紀》……文僅二百餘字,而轉折之多,承接之妙,音節之簡古,結構之精,有又化以悉舉者,要在善讀之士,一一靜會之。
浦起龍古文眉詮》卷十八:文雖簡,實《史記》持論之本。
牛運震史記評註》卷一:《五帝本紀贊》,《史記》開端第一篇贊語,一部《史記》作法、要領,略見於此……《五帝本紀贊》以疏宕蕭瑟之筆,兼高古質邃之體,硫宕蕭瑟,自是太史公本色;高古質邃,則《五帝紀贊》獨勝,太史公出格文字也。《五帝本紀贊》妙在意多而文簡,尤妙在意屬而文斷。用筆靈活處,往往意到而筆不到,詞了而意不了;敘中夾斷,承中帶轉,正有吞吐離合,若斷若續之妙。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之四:傳信傳疑,忽開忽合,末結作史要領,筆意不可方物。
李景星《史記評議》卷一:贊語吞吐離合,自然超妙,亦為全書諸贊之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