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太子智囊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晁錯出生於
潁川(今河南禹州),年少時師從
張恢學習
法家思想。漢文帝時期,因能文任
太常掌故。朝廷徵召研究《
尚書》之人,晁錯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濟南跟隨
伏生學習《尚書》,接受儒家思想。學成歸來後,被任命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後升為博士。
晁錯任博士時,上《言太子宜知術數疏》,陳說太子應通曉治國的方法,得到文帝讚賞,拜為太子家令。由於晁錯能言善辯,善於分析問題,深得太子
劉啟的喜愛和信任,被太子家譽為“智囊”。
獻策御邊
漢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
匈奴屢侵邊境,侵擾狄道,文帝發兵征討,晁錯乘機向文帝上了《
言兵事疏》,提出“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指出對匈奴的作戰中器械要堅固鋒利,士卒要精兵勁卒,將領要精通軍事,君主要選擇良將。文帝很讚賞,賜給晁錯詔書,以示嘉獎,但並未採納晁錯主動出擊的建議。
晁錯接著又向文帝上了《守邊勸農疏》,提出用經濟措施鼓勵移民,用移民實邊的辦法抵禦外患,被文帝所採納。於是晁錯又上《募民實塞疏》,對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體的措施。
漢廷策問
漢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晁錯任太子家令時,文帝令大臣們推舉賢良、方正、文學之士,晁錯被推舉為賢良。由文帝親自出題,就“明於國家大體”等問題,提出徵詢(即“
策問”)。當時賈誼已死,參加對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錯的回答為最好(即《舉賢良對策》),深得文帝嘉許,由太子家令升為中大夫。
此後,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文帝雖未採納,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太子劉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
袁盎等大臣並不喜歡晁錯,持反對態度。
景帝寵信
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劉啟即位,提拔晁錯為
內史。晁錯多次單獨晉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信程度超過了
九卿,許多法令是經他的手修改訂立的。
丞相
申屠嘉心懷忌恨,以晁錯擅自鑿開廟牆為由,報請景帝處死晁錯,晁錯提前得到訊息,申屠嘉未能得逞,只得謝罪而退,不久患病而死。申屠嘉死後,景帝提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
三公,地位愈加顯貴。
進言削藩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上疏《
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因景帝寵信晁錯,沒人敢公開表示反對,只有
竇嬰不同意,從此和晁錯結下了怨仇。
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
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晁錯更改了法令三十條。諸侯譁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晁錯強行削藩,冒著極大的風險。晁錯的父親勸解無效,服毒自盡。
七國之亂
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后,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是為
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聞知訊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時逢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袁盎曾當過吳國丞相,於是景帝問計於袁盎。袁盎認為吳楚七國造反不足為患,並請求景帝屏退旁人,獻策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景帝默然良久,決定犧牲晁錯以換取諸侯退兵。於是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腰斬東市
袁盎獻策十多天后,丞相
陶青、中尉陳嘉、廷尉
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於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著朝服。
晁錯死後,校尉
鄧公從前線歸來,匯報軍情,景帝詢問交涉進展。鄧公認為諸侯叛亂,
清君側只是藉口,誅殺晁錯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而叛亂並不會平息。景帝深以為然,拜為城陽中尉。其後景帝降詔討伐,不到三個月就取得了勝利。
主要成就
政治貢獻
重農貴粟
晁錯力主振興漢室經濟,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晁錯上了一篇《
論貴粟疏》。這篇疏繼承了賈誼的重農思想,強調重農抑商。晁錯在這篇疏中細緻地分析了農民與商人之間的矛盾,導致農民流亡,糧食匱乏的嚴重狀況。面對這種商人勢力日趨膨脹,農民不斷破產的局勢,晁錯提出重農抑商、入粟於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張。建議文帝採取兩個方面的措施:其一,貴五穀而賤金玉。其二,貴粟。這對當時發展生產和鞏固國防,都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文帝接受了。
接著,晁錯又給文帝上了一篇關於減收農民租的疏。務農桑,薄賦斂,廣蓄積;號令有時,要求統治者的政治活動不要影響農時;利民欲,即滿足人民的欲望,給老百姓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
移民實邊
對於匈奴的侵擾和西漢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極的和親政策,晁錯和賈誼一樣,都是不滿的。晁錯對匈奴的態度比較強硬,開始主張武力平定,此議不為文帝所接受後,他仍主張積極備戰,提出
移民實邊的策略。
漢文帝前十一年(前169年),晁錯給文帝上了一道《
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晁錯並不是主張單純地依賴蠻夷,而是企圖使之與中國的軍隊相結合,使"兩軍相為表里,各用其長技",主張主動地向匈奴出擊,被文帝委婉地拒絕了。
接著他又向文帝提出了積極防禦的策略,即《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在《守邊勸農疏》中,晁錯分析了秦王朝戍邊政策的失誤,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動的特點。提出了"徙民實邊"的主張。晁錯的"徙民實邊"的主張,屬於一種積極的防禦,被文帝所採納。為了使募民徙邊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錯在《募民實塞疏》中又提出了兩條建議:其一,對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其二,要學習古代的方法,將移民按軍事建制嚴格地組織起來。同時,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輸納糧食,以換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贖罪,這叫納粟授爵。這些由晁錯主張或更定的措施,對漢初的經濟發展和“
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於農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諸實施。這個政策不僅在當時起到防禦匈奴的作用,而且開了歷代
屯田政策的先河,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時
趙充國實行軍屯,三國時
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錯移民實邊政策的繼承和發展。
堅定削藩
繼承子孔子的大一統思想和法家限制、打擊“父兄大臣”的思想,讚揚“高皇帝不用同姓為親”的政策,堅決主張“削藩”,認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晁錯的削藩主張是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思想的繼承,然而其態度比賈誼更堅決。晁錯始終抓住藩國中最強大也最危險的吳國,不斷進行揭露,態度堅決。同時,晁錯不只是一個政論家,更是一位政治實踐家。晁錯不僅有削藩的言論,而且參與了削藩的行動。在晁錯的策劃下,景帝"削吳會稽、豫章郡"。
吳楚七國叛亂平息後,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中央政權的權力就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晁錯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卻極大地鞏固了西漢王朝的中央政權,並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文學成就
晁錯是比賈誼稍後較重要的漢初政論散文家。他的文章立論深刻,邏輯嚴密,說服力強;文風樸素無華, 但質實懇切,被後世稱為“疏直激切,盡所欲言”,《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等,被魯迅先生譽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魯迅《漢文學史綱要》)。
晁錯的政論文立論契合時代熱潮,善於觀察當時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深識幽顯,見解透闢,能切中要害,剖析利弊。正因如此,晁錯的政論散文切中實際,不發空論。如晁錯的三篇軍事政論散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蠻夷攻蠻夷"的觀點,《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提出了"徙民實邊"的積極防禦策略,立論犀利,措施亦切實可行,所以被文帝所採納。
內容上更為正大,意境上更為壯闊。其著論的出發點雖然都是基於建功立業,但落腳點又往往是漢朝的長治久安,並且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為漢朝的鞏固和長盛不衰提議獻策,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大漢氣象的熱情讚頌,具有歷史的厚實感而在意境上更為壯闊,體現出歷史上升時期的風貌。
藝術特色上,晁錯的政論散文,具有戰國
策士的
縱橫家風氣,力道遒勁,節奏明快、氣勢磅礴;同時語言明理,意脈流轉,在延續戰國時期綜合開合鋪張揚利的文風外,鮮明地呈現出了大漢氣象的散文。此外,與賈誼等人的政論散文不同,晁錯之論多峭直而深刻,如《
削藩策》,以簡潔短促語句來突出犀利而剛硬的力度:“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主要作品
《漢書·藝文志》記載晁錯有文31篇,多數已佚。較為完整的現存有八篇,散見於《漢書》的《爰盎晁錯傳》、《荊燕吳傳》和《食貨志》,主要有《言太子知術數疏》、《
言兵事疏》、《
守邊勸農疏》、《
復言募民徙塞下》、《令民入粟受爵疏》、《
論貴粟疏》、《舉賢良對策》等。
清人馬國翰有其著作輯佚,新中國建國後有《晁錯及其著作》(中華書局,1975年), 《晁錯集注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6年)。
人物評價
司馬遷: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桓譚:“忠臣高節,時有
龍逢、
比干、
伍員、晁錯之變;比類眾多,不可盡記,則事曷可為邪?庸易知邪?雖然,察前世已然之效,可以觀覽,亦可以為戒。”
班固:①錯為人峭直刻深。②晁錯銳於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其父睹之,經於溝瀆,亡益救敗,不如趙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錯雖不終,世哀其忠。故論其施行之語著於篇。
王夫之:入粟而拜爵免罪,晁錯之計,亦未失也。其未為失計者,非謂爵可輕而罪得以貲免也,謂其可以奪金錢之貴而授之粟也。輕意折色,有三易焉:官易收,吏易守,民易輸。三易以趨苟簡之利便,而金奪其粟之貴,則寧使民勞於輸,官勞於收,吏勞於守,而勿詢其便。此參數十世而能純成其利,非俗吏之所知也。
魯迅:誼尤有文采,而沉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策》,《過秦論》,與鼂錯之《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然以二人之論匈奴者相較,則可見賈生之言,乃頗疏闊,不能與鼂錯之深識為倫比矣。
蘇軾: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
梅曾亮:晁錯以術數授景帝,景帝悅之,用其計削七國。七國反,景帝乃誅錯。君子日:術不可不慎哉。以盜之術授人而保其不我盜,且曰是必不疑我為盜,雖至愚者不出此。錯之智曾是不愚人若也,哀哉!
死因解讀
人物性格
晁錯年少時師從張恢學習先秦法家
申不害和
商鞅的學說,法家思想主張性惡論,強調法律的作用,銳意改革。基於這樣的理念,法家人物多以冷峻的面目出現。無論是《史記》還是《漢書》,描述晁錯時都用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嚴厲、剛直、苛刻、心狠。晁錯為國深謀遠慮,奮不顧身,與周圍大臣關係並不融洽,丞相
申屠嘉、外戚
竇嬰、大臣
袁盎等都與晁錯有隔閡甚至怨仇。
強行削藩
賈誼和晁錯都諫言削藩,文帝沒有採納,這與當時的治國理念和形勢有關。漢朝在武帝之前的治國理念是道家學說,都是道家派,只不過漢景帝的態度比較溫和,因而削藩不但觸動了諸侯藩王的既得利益,朝內也有不少反對者,而晁錯的德行節義並不足以鎮服眾人。
蘇軾認為削藩需要三個條件:“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晁錯的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卻未論及可行性,沒提出可操作方案;也不具備“徐為之圖”的條件。北宋
田錫也認為晁錯未考慮周全。
諫帝親征
吳楚七國之亂,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關鍵時刻把皇帝推到前線,自己卻躲到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滿,為他人留下了口實。蘇軾就認為晁錯“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未能做到臨危不亂,指揮若定。
議殺袁盎
晁錯與袁盎素來互相仇視,晁錯任御史大夫後,就派人調查袁盎收受吳王
劉濞賄賂的事情,證據確鑿,依法應處死刑。劉啟下令赦免,只把袁盎貶作平民。吳楚等七國既反,晁錯準備趁機打擊袁盎,結果他的下屬都不贊成。袁盎得到訊息後驚慌恐懼,星夜拜訪竇嬰,表示願晉見以當面陳述。漢景帝召見袁盎,袁盎便獻策:“今計獨斬錯”,可平定叛亂。故晁錯之死,直接原因與袁盎有關。
景帝取捨
漢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吳楚聯軍能不能罷兵的問題,他還要看沒有造反的諸侯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
周亞夫、
酈商、
欒布、
竇嬰等肩負重要使命的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錯不和,同時, “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故而,景帝權衡利弊後,對斬殺晁錯的奏章批曰:“可”。
晁錯為了削藩而死於削藩,雖然身後爭議不斷,但他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愛國之情,千年以來一直為人讚頌,司馬遷云:“敢犯顏色以達主義,不顧其身,為國家樹長劃。”班固也說:“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錯雖不終,世哀其忠。”
史書記載
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班固《漢書·爰盎晁錯傳》
後世紀念
晁錯墓
晁錯墓位於許昌市烈士陵園西北角,現呈圓形土丘狀,高約10米,占地336.4平方米。墓冢南面有一石碑,高約2米,寬約1米,上書“漢御史大夫晁公之墓”,趙體行楷,雙鉤刻石,圓潤秀美。石碑上有墓志銘:“公諱錯,潁川人,才大而氣雄,早受知遇,臨事敢言,史稱為峭直深刻,以此受戮然,當時冤之……”,落款“乾隆三年戊午冬至日許州府教授蘇門孫用正謹”。墓冢東側有一塊石碑,註明晁錯墓冢為許昌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晁錯祠堂
晁錯祠堂位於晁錯故里——河南禹州城南晁喜鋪村,原祠堂已被毀,後於2003年重建。祠堂外有晁錯碑,祠堂內有晁錯塑像。
(註:晁錯墓圖片來源;晁錯祠堂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