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賢良對策
- 創作年代:漢
- 作品體裁:文言文
- 作品出處:《漢書·韓延壽傳》
《舉賢良對策》是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主張,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
賢良對策 創作年代 漢 作品體裁 文言文 作品出處 《漢書·韓延壽傳》 賞罰所以勸善禁惡,政之本也。日者燕王為無道,韓義出身強諫,為王所殺。義無比干之親...
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歷史事件,發生在元光元年。...... 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歷史事件,發生在元光元年。...故舉賢良方正之士,論誼考問,將欲興仁誼之休德,明...
《元光五年舉賢良對策》是出自《漢書·公孫弘傳》的一篇古文。主要是封建制體制下的政治治理的方法、理念;...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竇氏駕崩,漢武帝乾綱獨攬。建元初年被扼殺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漢武帝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在內外政策上進行一系列變古創...
賢良,漢語辭彙。拼音:xián liáng釋義:1、有德行才能。2、是指有德行或才能的人。3、在古代,賢良乃古代選拔統治人才的科目之一,以至於人們習慣於把賢良一詞...
賢良方正是漢代選官取士的科目之一。文帝二年(前 178)詔二三執政,“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後兩漢諸帝大都頒布過察舉此科目之詔令。屬特舉或制科,多...
賢良文學是漢代選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與“賢良方正”類同。文帝十五年(前165)“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漢書·晁錯傳》。昭帝始元五年(前 82),...
當時賈誼已死,參加對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錯的回答為最好(即《舉賢良對策》),深得文帝嘉許,由太子家令升為中大夫。此後,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
又引申指一般規律,事理,禮法,方法。天:宇宙,大自然。天是不變的,道也是不變的。 出處:董仲舒《舉賢良對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
《董仲舒評傳》內容簡介: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
公元77年,以參加朝廷主辦的“賢良對策”入選而獲授為議郎,成為參與議政的皇帝近臣。 楊以直言敢諫而著稱,屢屢向皇帝提出自己對政事的意見。...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建議:凡是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的各家學說,都要從博士官學中排除出去。漢武帝對董仲舒的這種大一統思想非常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