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公元134年),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公元125年),任
膠西王劉端國相,四年後辭職回家。
此後,居家著書,朝廷每有大議,令使者及
廷尉就其家而問之,仍受漢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
天道觀和
陰陽、
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
法家、
道家、
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
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
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
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是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時的貢獻。
幼年好學
董仲舒的老家廣川大董故莊村在
衡水東南,鄰近
齊魯,北靠
燕趙,西界
三晉。
漢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董仲舒出生於家有大批藏書的大地主階級家庭。
傳授儒學
董仲舒在30歲時,開始招收了大批學生,精心講授。他講學,在課堂上掛上一副
帷幔,他在帷幔裡面講,學生在帷幔外面聽。同時,他還經常叫他的得意門生
呂步舒等轉相傳授。
這樣,很多人跟他學了多年,甚至沒有跟他見過面。通過講學,董仲舒為漢王朝培養了一批人才,他的學生後來有的當了
諸侯王國的國相,有的成了
長吏。由於董仲舒廣招門生,宣揚
儒家經典,他的聲譽也日益擴大,在
漢景帝時當了博士,掌管經學講授。
漢景帝時為博士。他曾走出家門,設壇教授,課講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傳弟子甚至只是聽說過他的大名,但沒見過他的面。他一門心思教學和研究,甚至三年都沒回家看一下。他的行為舉止,都遵循禮節,很多讀書人都尊他為師。
漢武帝繼位後,董仲舒出任江都國的國相。他治理江都國,主要是以《公羊》為指導,通過推究“自然災異”、“陰陽運行錯誤”的原因,然後在求雨時能關閉陽氣,釋放陰氣,使天下雨;止雨時,能關閉陰氣,釋放陽氣,使雨停止。在江都國,他這樣做,從來都沒出現誤錯。後來,他被廢為中大夫。(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今上即位,為江都相。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中廢為中大夫。
天人三問
漢武帝繼位後,讓各地推薦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被推舉參加
策問。
漢武帝連續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策問,基本內容是天人關係問題,所以稱為"
天人三策"。第一次策問,漢武帝問的主要是鞏固統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問,武帝主要是問治理國家的政術,第三次策問主要是天人感應的問題。
董仲舒在對策中,詳細闡述了天人感應,論述了神權與君權的關係,並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規勸劉非
董仲舒對策後,被武帝派到
江都易王劉非那裡當國相。
劉非是武帝的哥哥,此人粗暴、蠻橫,一介武夫,但因為董仲舒當時聲望很高,是舉國知名的大儒,所以對董仲舒非常尊重。而且劉非把董仲舒比作輔助
齊桓公稱霸諸侯的
管仲,也就是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輔助齊桓公一樣來輔助自己,以篡奪中央政權。
但董仲舒是主張"
春秋大一統"的,因此,對於劉非的發問,他借古喻今進行了規勸,指出“所謂仁人,是‘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義而不謀求眼前的小利,修養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於取得成果)的仁。致力於以德教化民眾而使社會風氣大變,才是仁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的弟子即便是小孩也羞於提到五霸,因為五霸是先行欺詐後行仁義。只是耍手段而已,所以不足以被真正有道義的人提及。”暗示劉非不要稱霸。董仲舒為
江都易王相六年,搞了不少祈雨止澇之類的活動。
罷官教書
漢武帝建元6年(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
長陵高園殿、遼東高廟發生了大火,董仲舒認為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好機會,於是帶病堅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兩次火災說明上天已經對漢武帝發怒。結果奏章還沒上,正巧
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見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給了漢武帝。武帝看後大怒,決定將董仲舒斬首。後憐其才,又下詔赦免,但江都王相卻被罷免,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說災異之事,而是乾起了老本行,從事教學活動,又教了十年的《公羊春秋》。
東山再起
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
公孫弘又推薦董仲舒做膠西王劉端的國相。劉端也是漢武帝的哥哥,他比劉非更兇殘、蠻橫,過去不少做過他國相的人都被殺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劉端對他還比較尊重。
稱病辭官
董仲舒一直提心弔膽,小心謹慎,唯恐時間長了遭到不測,遂於四年後以年老有病為由,辭職回家。從此以後,也就結束了他的仕祿生涯。董仲舒晚年對什麼事情都不過問,只是埋頭讀書、著作。
雖然他辭去了官職,但朝廷有大事,還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請教,董仲舒都有很明確的看法。後來,張湯把詢問董仲舒的部分材料,整理為《春秋決獄》一書。董仲舒雖然養病在家,但仍十分關心朝政大事,甚至在臨終之前,還寫奏章給漢武帝,堅決反對鹽鐵官營的政策。
家中病逝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於家中病卒,葬於西漢京師長安西郊,有一次漢武帝經過他的墓地,為了表彰其對漢王朝的貢獻,特下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為"下馬陵"。
思想成就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
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大一統
漢初實行
黃老之學,
無為而治。經濟發展很快,出現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時代出現了
吳楚七國之亂。統一的國家將面臨著分裂的危險。景帝時任博士的董仲舒認為,重要的問題是要鞏固集中統一的政權,防止分裂割據的局面出現。董仲舒從儒學經傳中尋找統一的理由,他從《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統"。董仲舒就根據《公羊春秋》的記載,提出了"大一統"論。他在《天人三策》中說:"《春秋》所主張的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的道理。"
“大一統"既然是宇宙間最一般的法則,那么封建王朝當然要遵循。這就是董仲舒所要設立的政治哲學的核心。他根據'大一統"的普遍法則,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統"的論點。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說:"只要不是在六藝之列的,(所謂“六藝”,就是過去讀書人必備的六種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許其發展下去,不允許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亂七八糟的教派和學說就不會再來迷惑百姓,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顯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育子孫後代"。只有思想統一才能有統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為的準則,這樣才能維護與鞏固政治的統一。用思想統一來鞏固政治統一,思想應該統一於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也知道該遵循什麼,怎么做了。只有政治統一才能長治久安,當時漢代的政治是統一了,但不穩固。統一思想成了大一統的關鍵。於是,董仲舒多次強調要用孔子儒學統一天下的思想。
在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統的建議之後,施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從此漢代思想界樹起了儒學的權威,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漢代立五經博士,明經取士,形成經學思潮,董仲舒被視為"儒者宗"。
天人感應
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是以社會、政治來說的。他把《春秋》中所記載的自然現象,都用來解釋社會政治衰敗的結症。他認為,人君為政應"法天"行"德政","為政而宜於民";否則,”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以"譴告"人君。如果這時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會使人君失去天下。
通過秦末農民大起義,董仲舒認識到農民階級的政治力量可決定一個封建王朝的興亡。董仲舒在這裡所說的"天",是指秦末農民起義的武裝力量。他要借用這一象徵農民階級政治力量的"天",來戒懼皇帝,使之自斂。用"天"來限制他。
當時董仲舒為什麼要採用"天人感應"的形式來戒懼皇帝呢?原因是:西漢時期社會科學水平低,天命論在人們思想中的影響極深。董仲舒就採用了"天"來限制皇帝個人的私慾,制約他至高無上的權力。並把秦始皇權力不受制約,引發農民起義,速亡國的慘痛教訓,變成皇帝的精神枷鎖,來限制皇帝的權力。從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慾和權力,為整個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意義是深遠的。
以德治國
西漢王朝統治人民雖然奉行黃老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實質上仍因襲秦制,以嚴刑峻法統治人民。武帝好法術、刑名,重用酷吏,以嚴刑峻法來加強統治,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和痛苦。為了社會秩序的穩定,為了封建統治的
長治久安,董仲舒認為要縮小貧富差別,協調各種社會矛盾,提出"調均"的主張。上疏漢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數額的主張,限制豪強兼併土地,不允許官吏與百姓爭搶利益,鹽業、金屬業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斬殺的威嚴,降低賦稅,減少
徭役,讓人民休養生息,減少民力消耗"。
這些主張,首先,打擊豪強勢力,加強中央政權的力量;其次,暫時緩和地主階級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加強了封建統治階級專政,防止社會進一步動亂,防止農民起義。董仲舒吸取秦滅亡教訓,為了緩和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時的弊政,進行"更化"。他的"更化"思想,就是以儒家的禮義仁德來限制對人民剝削,維持和鞏固漢王朝統治階級專政。他認為,嚴刑峻法,給統治階級帶不來穩定的統治秩序,不能維持和鞏固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他提出:實行禮義,布施仁德的政策,以德治理為主,重視"教化",主張用仁德代替嚴刑。他視"德治"主張為鞏固封建統治的基本治國原則。並上疏漢武帝:"作為帝王應該秉承上天的意思進行辦事,因此,應該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為主,“法治”為輔。
個人作品
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詞賦傳世,尚存的有《
天人三策》、《
士不遇賦》、《
春秋繁露》及嚴可均《全漢文》輯錄的文章兩卷。
人物評價
《漢書》: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亡以加,
管、
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儒家文獻資料彙編》:仲舒把儒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是儒學史上的重要人物,為發展儒學做出巨大貢獻。
皮錫瑞:“董子傳《公羊》,《春秋繁露》所載,皆言經義,且皆與《公羊傳》合。是董子之於經學,尤為專門名家。”
《董子祠堂記》
《史記·漢書傳》
《漢書·董仲舒傳》
《史記·儒林列傳》
《新論·本造》
人物軼事
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自幼天資聰穎,少年時酷愛學習,讀起書來常常忘記吃飯和睡覺。其父董太公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讓孩子能歇歇,他決定在宅後修築一個花園,讓孩子能有機會到花園散散心歇歇腦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邊派人到南方學習,看人家的花園是怎樣建的,一邊準備磚瓦木料。頭一年動工,園裡陽光明媚、綠草如茵、鳥語花香、蜂飛蝶舞。姐姐多次邀請董仲舒到園中玩。他手捧竹簡,只是搖頭,繼續看竹簡,學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詩經。
第二年,小花園建起了假山。鄰居、親戚的孩子紛紛爬到假山上玩。小夥伴們叫他,他動也不動低著頭,在竹簡上刻寫詩文,頭都顧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後花園建成了。親戚朋友攜兒帶女前來觀看,都夸董家花園建得精緻。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點點頭,仍埋頭學習。中秋節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園中邊吃月餅邊賞月,可就是不見董仲舒的蹤影。原來董仲舒趁家人在賞月之機,又找先生研討詩文去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董仲舒的求知慾愈見強烈,遍讀了儒家、道家、陰陽家、
法家等各家書籍,成為儒學大師。
有客老狸
有一次,董仲舒放下帷幕講課,有個客人來拜訪,董仲舒知道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客人又說:“要下雨了。”董仲舒便和他開玩笑說:“住在巢里的知道颳風,住在洞裡的知道下雨。您不是狐狸,就是鼷鼠。”客人就變成了一隻老狐狸。
後世紀念
董仲舒墓
董仲舒墓的位置有兩種說法。
一說位於陝西省
西安市碑林區下馬陵街。董仲舒墓位於古南城牆和平門內以西600米處馬道以北,唐代、明代修城,此墓皆得保存於城內,官吏軍民至此下馬,以示崇敬,故稱“下馬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此墓封土周長40多米、高6米,墓前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書“漢董仲舒墓”碑一通。20世紀50年代此墓損壞嚴重。現封土殘高2米,封土前有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青石保護標誌。1956年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說陪葬
漢武帝的茂陵,位於在今
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鄉茂陵以北約500米處的策村東南約250米處,為一座南北長71米,東西寬30米,封土殘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稱為“策冢”。為什麼叫“策村”、“策冢”?卻不叫“董村”、“董冢”呢?據村民們說,這是因為他們的祖上董仲舒曾進呈“天人三策”有功於漢,為銘記先人功績,遂以“策”為名。
董子祠遺址
大董故莊村村東北現有始建於唐朝的董子祠遺址,宋、元、明、清等各朝代名士曾在董子祠留有詩作。1948年,董子祠被拆除。後民眾自發重建了約14平方米的董子祠,遺有《景州重修董子書院記》碑首、龜座殘件等”。2005年10月18日,來自浙江、山西、河南、廣東、江蘇、福建等省市的數十名董氏後裔共聚
廣川鎮,參加董仲舒思想暨董氏淵源研討會,並在董子祠舉行了董氏後裔祭祖儀式。
董子文化園
董子文化園包括董子宗祠、董子書院、董子舊宅、董子典故園、董子研究會館、董氏宗親會館、碑林等。董子宗祠
正殿、時空台、董子舍園遺址和董仲舒衣冠冢已完成建設或修繕。
董子文化園採用的是漢式建築風格,由九部分、七進院組成,全園整體布置為坐北朝南,董子故居、應詔對策、下帷講學、三不窺園、相事驕王、德主刑輔、董子祠——鴻儒殿七進院落構成文化園的主體。該建設項目已被列為省重點文化建設項目。
董仲舒石像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統治階級在他的家鄉立祠雕像,從山西運來巨石,聘請丁名工匠。相傳,石頭運到河北
棗強縣舊縣村就是運不動了,人們以此當做
董子故里,在此建了董子廟,雕刻了一尊石像安放於廟中。
石像位於舊縣村西幾十米處。坐式,雙手捧一笏板,高2.5米,重約4噸。像前左右各有一聾男啞女守侍,廟前有一石碑。像背後刻有:“明萬曆三十六年十月舊縣村施財弟子管正尊韓安輔妻姚氏”。1946年土改時,廟被拆除,石像置於露天。“文革”中“
批林批孔”,又被推倒,鼻面和笏板多處被損壞,石碑移到他處。1982年九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景縣董子公園
以董子的“大一統”思想為設計理念,以董子文化為底蘊,強力打造融合交通、環境、山水、文化、藝術於一體的現代中式公園,該園綠地面積11.92公頃,綠地率76.74%,綠化覆蓋率77.67%,園內種植雪松、黑松、法桐和榆葉等植被。該園以兩軸、一心、一環、一帶、十個景點的景觀格局,塑造出軸線景觀區、中心廣場娛樂區、動感休閒區、自然山水區、生態森林區五大功能版塊,彰顯穩定的山水格局、積澱的文化印記、藝術的語言表達、活力的動感畫卷、生態的恬靜森林五個設計願景。該園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的風水格局“陰陽平衡”。其中“陰”應的是湖面與平地,“陽”則是隆起的山體與林帶。活動場地與水體聚合,人與自然互動,印證董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