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守邊勸農疏
- 作者:晁錯
- 補充:就抗禦匈奴問題深入議論
- 朝代:漢朝
簡介
原文
譯文
我聽說秦朝時北上攻擊胡貉族,修築要塞於河上,南下攻擊楊粵族,布置守軍。秦發兵攻打胡貉和楊粵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守衛邊疆而救他的人民不被侵略者殺死,而是因為貪婪地想要擴大邊疆,所以還沒有成功就已經天下大亂了。更何況起兵時不知到敵我的形勢,交戰就被敵人所擒,屯積就一下子積死。胡貉人生存的土地是陰氣積累的地方,樹木的皮厚三寸,凍的厚度達六尺,人吃肉喝乳酪,毛髮濃密,鳥獸也是濃毛,他們的本性是能耐受寒冷。楊粵生存的土地是寒冷少炎熱多的地方,他們毛髮稀疏,鳥獸稀毛,性能是耐炎熱。秦朝的兵士不服水土,守衛的人死在邊塞,運輸的人惱怒怨恨在路上。秦朝的百姓見了就逃跑,因為被抓以後就充軍,名叫謫戍。秦朝先派遣官吏抓貶謫和招贅的女婿、開商店的人,後來抓沒有戶口的市民,後來又抓年邁的沒有戶籍的父母,後來直接入室抓人。履行職責的官員做事不順,被抓的人有深深的恐慌,有背叛的念頭。凡是戰死也不投降敵人的百姓都是為了自己著想的。打了勝仗守住了陣地就有封官賜爵的獎賞,攻打和屠殺城邑擄掠來的錢財可以讓他的家室富足,所以能讓他的百性冒著敵人的炮火,赴湯蹈火視死如歸。現在秦朝發兵,士兵九死一生,而沒有分文的體恤金,死後一文不值,天下人都知道禍患臨頭了。陳勝是行伍中的小兵,走到大澤鄉,為天下人的倡導,天下人跟隨他的如流水一般,秦朝的威嚴蕩然無存了。
胡人的衣食產業不是不動產,他們的形勢決定了他們容易侵擾我們的邊境。為什麼這么說呢?胡人吃肉喝酪,穿動物的皮毛,沒有城郭田宅等不動產,就像飛鳥走獸生活於野外,他們住紮於水草豐美的地方,草吃完了水喝完了就轉移。如此看來,他們往來轉移,有時來有時去,這是胡人生存的技能,也是中國人離開土地南下避難的原因。今天胡人屢次侵犯塞下放牧,如果讓當年的燕國、國代,或者上郡、北地、隴西,用他們的守軍守住要塞,兵少就會被攻破。皇上如果不出兵相救,那么邊境的百姓就會絕望而有投降敵人的打算;如果發兵,兵少則不起作用,兵多則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等趕到時胡人又走了。如果聚集大兵守邊,費用太大,如果撤軍則胡人又來了。這樣年復一年地下去,那么中國就會貧苦不堪而百姓不得安居樂業。
皇上擔憂邊境是天下人的幸事,派遣將領、官吏和兵士用來治理邊塞,這是很大的惠民政策。然而命令遠方之兵士守邊塞,一年一換,難以了解熟悉胡人的特長,不如選擇常年居住的人,安家室置田產,用來防備。這樣就方便修築高城深塹,儲備大石頭,挖溝渠作為通訊應答之用,加強一個城市,城和城的距離150里。在要害的地方,河流交界處,設立城邑,不少於一千家,把他們訓練成虎狼的群居。先搞房地產,後置備耕田的器具,招募罪犯和免除刑罰的人來住;如果不夠,就招募家丁、奴婢、贖罪的人和輸送奴婢想要拜爵的人;如果還不夠,就招募想要去的人。都賞賜高官,安置他的家。給予冬天和夏天的衣服,和充足的糧食,直到能自給自足為止。郡縣的老百姓花錢買爵的,直到升到官卿的地位。有丈夫或妻子死去的,政府給出錢給他們成家。如果沒有人情味,就不能長久地安居。處於邊塞的百姓,如果沒有豐厚的利益,就不能讓他們長久地生活在危險的地方。胡人來入侵,如果能抵擋的給他一半獎勵,並且政府再嘉獎。這樣一來,就會各縣相互救助,面對強胡而不怕死。這並不是道德高尚,而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親戚和財產啊。這和東方的兵士不熟悉地勢對胡人產生畏懼的心裡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現在是皇上的時代,遷徙百姓充實邊疆,使邊疆不再有戰事,邊疆的百姓像父子一樣相互保護,而不再有被入侵的的憂患,這是利於後世的大功啊,這是皇上的聖明,不是秦朝那些導致百姓心生怨恨的弊政所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