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園

鶴園

鶴園是一處建於清末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位於蘇州市韓家巷4號。園中池水似鑒,修廊如虹,風亭月館掩映于山石之間。園未竣,洪離蘇,一度借為農務局。後歸吳江龐屈廬,其孫龐蘅裳復加修建,一時成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詞人朱祖謀曾寓居於此。園中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時清香滿園,沁人心脾。鄧邦述篆題“漚尹詞人手植紫丁香”刻於花壇。龐蘅裳閒居園中,諧“鶴園”音自號“鶴緣”,又署其廳曰“棲鶴”。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鶴園
  • 地理位置:蘇州市韓家巷4號
  • 景點級別: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宅園面積:4.66畝
名稱由來,歷史沿革,修復工作,結構布局,園景特點,旅遊指南,

名稱由來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道員洪鷺汀始築,因俞樾書有“攜鶴草堂”匾而取名“鶴園”。園中池水似鑒,修廊如虹,風亭月館掩映于山石之間。園未竣,洪離蘇,一度借為農務局。後歸吳江龐屈廬,其孫龐蘅裳復加修建,一時成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詞人朱祖謀曾寓居於此。園中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時清香滿園,沁人心脾。鄧邦述篆題“漚尹詞人手植紫丁香”刻於花壇。龐蘅裳閒居園中,諧“鶴園”音自號“鶴緣”,又署其廳曰“棲鶴”,表現了古代中國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歷史沿革

據《地方志》記載鶴園在人民路西側韓家巷4號,和曲園聽楓園南北為鄰。宅園面積4.66畝,其中花園2.8畝。清光緒三十三年,道員華陽洪鷺汀居此,在宅西隙地建園。取門廳屏門原綴七言篆聯首字名稱“鶴園”,一說因俞樾書“攜鶴草堂”匾而名。工未竣而洪離蘇,園一度為農務局。後歸吳江龐屈廬(與陸潤庠同科進士),傳其孫龐蘅裳(號鶴緣),復加修葺。有芒五進,第四進(假三層)民國12年築,樓成,龐自新橋巷老宅遷入。龐能書,所交多名流文士。
遷入前曾將園賃與詞人朱祖謀(號漚尹),朱在四面廳前庭中手植宣南紫丁香一本,鄧邦述篆題“漚尹詞人手植丁香”八字於花壇下方。第三進女廳又租與銀行公會。雕集宴飲,月必數起。鄧邦述等創詞集於此填詞;汪東輩創詩鐘,於此賦詩。曲會尤盛,吳梅、張紫東與“傳”字輩少年常集於此地,聲聞林池。葉恭綽、張善仔、張大千、梅蘭芳等先後來訪。民國31年廉售與蘇綸紗廠廠主嚴氏,曾作紗廠辦事處。
解放後,嚴氏將園獻與人民政府。始為市政協辦公之所。“文化大革命”起,為“三八戰鬥司令部”強占,園中匾額楹聯幾全毀壞。其後相繼為印刷廠、物資局、汽車配件廠等使用。1978年復歸政協。1980年國家撥款10萬元,全面修復。園內池水居中,架以小橋,竹石花卉之屬環其周,右廊左亭,隔池相望。北部主廳“攜鶴草堂”又名“棲鴨堂’,舊有光緒中長洲女子彭衛仲所書榜。 堂前廊東西兩側,有磚額“岩扉”與“松臣”,為龐蘅裳自題,典出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中忽至龐公棲隱處,岩扉松徑長寂寥”句。廊前以白瓷片作鶴形鋪地,抗日戰爭前曾飼一鶴於此。掌雲峰為全園最高之石,字為汪東題。池東長廊曲折有致,與院牆構成幾處小院,綴以花木,層次頗多,是全園隋華所在。廊間靜寄亭居中設玻璃扇,分為內外,內亭昔有紅木小桌,玻璃為面,可儲水畜龜。池西小扇廳,其擺設原均為扇形圖案。北廊壁嵌金天翮撰《鶴園記》。

修復工作

鶴園由著名園林設計專家精心設計打造,在420畝土地上已經累計完成投資近億元,鶴園北臨黃河,南依嵩山,綠樹滿園,亭閣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兼具蘇州園林的小巧、杭州西湖的秀麗。土建已完工的綜合樓,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其中標準間56間,能夠容納300人的會議室1個,中型會議室能容納100人左右,容納30人的會議室2個,中餐廳1800平方米,娛樂廳800平方米,已完工別墅9套,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鶴園將生產、生活、生態合為一體。將農業與旅遊、生產與消費、娛樂與休閒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人們在休閒旅遊觀光高科技農業的同時,更能體驗農家生產勞動的野趣,在鶴園可以從事垂釣、野營、茶道書畫攝影風箏游泳、划船、藥膳等多項休閒活動,多位專家及省市領導一致認為鶴園是在現代社會需求下打造的高科技都市觀光休閒農業的典範代表。  1924年
金松岑撰《鶴園記》。當時園中曲會尤盛,吳梅、張紫東與崑曲傳習所“傳”字輩少年常集會於此。葉恭綽 、張善資、張大千梅蘭芳等曾先後來訪此園。1942年龐家將鶴園售與蘇綸紗廠廠主嚴慶祥用作紗廠辦事處。
1949年解放後,嚴氏將鶴園獻給國家,成為市政協辦公處。1966年後,園中匾額楹聯多被毀,相繼為印刷廠、物資局、汽車配件廠使用。1978年復歸政協。1980年國家撥款10萬元全面修復。

結構布局

鶴園總面積3134平方米,小巧緊湊,簡潔幽雅。東宅西園並列,宅三進。園內水池居中,小橋凌波,竹石花木環池而布,右亭左館隔池相望。北部為主廳“攜鶴草堂”,結構精巧,前廊東西門楣有龐蘅裳自題“岩扉”、“松徑”磚額,典出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中“忽至龐公棲隱處,岩扉松徑長寂寥”句。堂前有湖石“掌雲峰”,以形名。池南有四面廳額“枕流漱石”,與主廳隔水相對。“聽楓山館”又稱“鶴巢”,隱現於園北翠竹叢中。
鶴園正門在南,有門廳,五開間的房子,以粉牆窗為屏障,不致使園景一覽無餘。門廳的東北角有門,出去是一條曲折多變的長廊,自南至北貫通全園,廊西接四面廳及大廳。四面廳居中,將全園劃分成南北兩部分。四面廳南與門廳互為對景,沿粉牆置花台,栽花種樹,點以立石,構成廳南之景。四面廳北與大廳又互成對景,中間鑿水池形成廳北之景。池為不規則形,環池疊石,配植迎春含笑丁香海棠、桂花、夾竹桃紫薇臘梅等花木,還有松柏等高大的常綠樹,形成園的主景。 園門南向,有門廳5間,出門廳,東北角有長廊,自南而北貫通全園。廊西接四面廳與大廳。兩廳之間鑿水池,環池疊戶石,配植迎春含笑丁香海棠桂花夾竹桃紫薇臘梅等花木與松柏等常綠樹,構成園的主景院落。
池西有重檐梯形館,以曲廊與大廳相接,長廊曲折有致,與院牆構成幾個小院,間以雜花修,層次豐富,是全園精華所在。鶴園規模較小,布局接近庭院,山地安排與布局處理簡潔,園景以開朗為特色
軒南有土阜,上建六角小亭,攢尖頂,比例適度,小巧玲瓏,形態可人。靠西牆處植紫藤月季薜荔等灌木藤蔓,使高顯的界牆隱於林木之中。一灣池水經缺口向土阜方向延伸成水灣,曲曲折折,水上架以小橋,有源頭深遠之意。這就是園林中處理水面的常用手法了,即水有不盡之意,亦為之“奧”。

園景特點

鶴園規模不大,其布局近乎庭院。山池的安排及局部的處理,以簡潔為特徵,園景則以平坦、開朗為主,可謂“曠”、“奧”結合。但鶴園之北部處理則嫌單調、草率,為此園之美中不足。

旅遊指南

地址:火車站乘38路車到第二醫院下,前行到養育巷,再向北走一點到廟堂弄,向里走即可,或者從火車站乘3路到養育巷下,乘1路到樂橋下,再沿干將路西行到養育巷也可。
郵編:215005
交通:公交1、101路可到達
最佳旅遊時間:蘇州四季皆宜旅遊,尤以4-10月最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