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頭刀(一種魚)

鬼頭刀(一種魚)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種廣泛分布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的魚類。學名:鯕鰍,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口大,端位;下頜略突出上頜。上下頜、鋤骨、齶骨及舌面均具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鯕鰍
  • 拉丁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
  • 別稱:鬼頭刀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鯕鰍科
  • 分布區域:分布於暖水性大洋中上層水域
棲所生態,外形特徵,生活習性,一般習性,水下狐狸,種群分布,繁殖方式,親魚蓄養和產卵,卵的收集和孵化,幼苗培育,成魚養殖,

棲所生態

為大洋性回遊魚類,常可發現成群於開放水域,但也偶而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棲息于海洋表層,喜生活於陰影下,故常可發現成群聚集於流木或浮藻處的下面。晝行性,性貪食,常追捕飛魚及沙丁類等表層魚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最大體長:210 cm

外形特徵

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層魚類。體延長,側扁,似鍘刀形。成魚頭甚大,背側很窄,額部有1骨質隆起,吻端鈍直,近截形;幼魚額部骨質隆起不明顯,吻端鈍圓。雌性頭部正常為圓弧形,雄性頭部背面則隆起呈方形。口較大,下位,稍斜裂。兩頜近等長。上下頜齒銳利。眼中大,側中位;眼間隔寬而隆起。蓋骨邊緣光滑。鰓孔大。尾柄細,長約為高的1.5倍左右。背鰭1個,基底幾乎與背緣等長,鰭條上緣較平直。胸鰭小,側中位,鰭條向下漸短。腹鰭窄長,位於胸鰭基部下方,有1棘;左右兩鰭相連,可折於腹溝中。臀鰭基底較長,與背鰭後半部基底近相對,鰭條下緣呈波浪狀。尾鰭深叉形。體被小圓鱗。有側線。體背黑褐色,體側及腹部灰色,間有灰褐色小圓點。各鰭均黑色。體長一般為50厘米左右,大者可達1.5米。在黃海喜棲息於水深40—60米、流速小、高鹽度的泥沙底質水域。性活躍,善游泳,攝食強烈。夏季喜在漂浮物陰影下1—3米處聚集活動。越冬場在黃海南部外海至東海北部五島外海水深80—100米水域。春季部分魚群向西向北生殖洄游,分別游向沿岸水域產卵,但不進入渤海。產卵後魚群就近索餌,並逐漸向深水移動,秋季水溫下降,開始游向越冬場。主要食物為小型魚類、頭足類、甲殼類。3齡可達性成熟。生殖期6—8月。分布於黃海、東海、南海,黃海數量較多。常用圍網類漁具捕撈。肉質粗,可鮮食。
背鰭56—60;臀鰭25—28;胸鰭19—20;腹鰭Ⅰ5;尾 鰭18。標本體長98—655mm。體長為體高4.0—4.4倍, 為頭長3.9—4.3倍。頭長為吻長3.1—3.8倍,為眼徑 3.1—3.8倍。體長紡錘形,側扁。背緣甚窄。頭中等大, 小魚的頭背微凸,大魚形成高的隆起。口大,傾斜,上頜 骨末端達瞳孔下方。上下頜、犁骨、齶骨及舌上均具細齒。 體被小圓鱗。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呈不規則彎曲。背鰭 一個,甚長,幾占全背緣。臀鰭較短。背、臀鰭均無真鰭 棘,僅前部有數枚不分節鰭條。尾鰭深叉形。體背黑褐色, 腹綠灰色。為暖溫帶海洋魚類。
體被細小圓鱗,不易脫落;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呈不規則彎曲後而直走。背鰭單一,基底長,起始於眼上方而止於尾柄前;臀鰭較短,起始於背鰭中部鰭條下方;胸鰭小,鐮刀形;尾鰭深叉形。體呈綠褐色,腹部銀白色至淺灰色,且帶淡黃色澤;體側散布有綠色斑點。背鰭為紫青色;胸鰭、腹鰭邊緣呈青色;尾鰭銀灰而帶金黃色澤。出水後會改變體色
鬼頭刀魚死後體表色彩會由綠色變成暗灰色

生活習性

一般習性

為大洋性回遊魚類,常可發現成群於開放水域,但也偶爾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棲息于海洋表層,喜生活於陰影下,故常可發現成群聚集於流木或浮藻處的下面。晝行性,性貪食,常追捕飛魚及沙丁類等表層魚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是鮪魚劍魚的伴生魚。

水下狐狸

漁民習慣稱鯕鰍為“陰涼魚”,它還有個“水下狐狸”的綽號。海洋中一般的上層魚類都喜歡拋頭露面。它們一會兒簇簇嬉遊,一會兒又竄躍濺浪。可是,鯕鰍這種上層魚類卻與眾不同,它們總是默默地在水中潛游,或悄悄地躲在海面的漂浮物下面。是它們膽小懦怯嗎?不是的。它身長1米有餘,重約十幾千克,可謂體大剽悍。漆黑的脊背上長滿了金光閃閃的斑點,背鰭又寬且長,從頭至尾連在一起,猶如馬鬃豎起;吻部方圓,銳齒外露,相貌頗有些凶煞。另外,它的游速很快,一般可達每小時30~50千米。因此,鯕鰍一旦露面,其它水族同類只得退避三舍了。
鯕鰍喜歡躲在漂浮物下面,開始,漁民們以為它忌諱陽光,喜歡在陰涼處棲息,所以得名“陰涼魚”。後來,人們終於發現,這種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魚種洄游到我國沿海時,多在盛夏,越是烈日炎炎的天氣就大群出現;而烏雲欲墜或大雨傾盆的時候,它們則全部從漂浮物下撤走,深潛海底,所以,叫它為“陰涼魚”並不恰當。不過,它這個“水下狐狸”的綽號卻不辱沒它。
浩瀚的黃海海面蔚藍、清澈,這就使得“狐狸”的活動極為不便,只要它稍有遊動,立刻就會暴露。在漫長的生存競爭中,“水下狐狸”依靠拚命遊動的獵食方法來維持生活越來越艱難了。於是,鯕鰍就學會了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藏身避體的本領,選擇背光的地方藏起身來,然後等待魚兒路過,便出其不意地襲擊,結果不費多大力氣就能飽餐一頓。然而,有時候漂浮物附近好幾天也沒有魚兒經過,即使這樣,它們也很少另投別宿,而常常是死守原地。不用擔心,它們的死守原地並非等死,只要抬起頭便可啃到漂浮物上附著的小蝦或浮游生物。有趣的是,有些死守原地者,往往都是那些“先知先覺”而且善於神機妙算的老手。
鯕鰍的另一個特點是:它會像陸地上的狐狸一樣,危難之時躺下裝死。海豚的聰明是人所共知的,一般說,海豚捕到食物後先要玩耍一番,然後再活吞下去;若是獵物已死,海豚則以為是撿到的“殘渣剩飯”而不屑一顧地拋棄掉。鯕鰍似乎已領悟了海豚這一招,每當它不慎落入海豚口中時,便立刻裝死,就這樣總能屢屢死裡逃生。誇大一點說,就是那些飽經風霜,富有經驗的老漁民,有時也免不了被“狐狸”弄得哭笑不得。所以,“水下狐狸”這個綽號對於鯕鰍是再貼切不過了。

種群分布

分布於暖水性大洋中上層水域,廣泛分布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分布於中國東海、台灣海峽、廣東、黃渤海;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熱帶、溫帶海域。

繁殖方式

鯕鰍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中常見的中層魚類,本魚分布於全球各大洋溫暖水域,它對溫度和鹽度的適用性廣而強。鯕鰍作為食用魚,肉質白,味道淡,適合做成生魚片、醃漬、魚丸或魚鬆,是著名的游釣魚種;另外鯕鰍產卵次數頻繁、生長快、成熟期早、餌料係數低,也是養殖和增殖的理想種類。

親魚蓄養和產卵

利用人工誘餌在水面用曳繩的釣方式收集成魚鯕鰍的野生和快成年的魚。由於鯕鰍的個體大小和在水上層遊動的特性以及蓄養中的習性,對蓄養的設備和條件有特殊的要求。迄今已知最成功的設備是Waikiki水族箱。親魚在其中能蓄養15個月。各種年齡的鯕鰍都要求有高度的溶解氧。溶解氧接近4ppm時,則會出現嚴重危險狀態。成魚和快成年的成魚在蓄養中投餵以切碎的或整條凍魚和頭足類,定期補充凝膠狀維生素、礦物質和脂質預製品。捕獲的野生親魚在長到0.5米長時第1次產卵,而蓄養中的親魚當魚齡為5、6個月時第1次產卵,通常隔天1次。產卵量與雌魚大小有關。每條雌魚第1次產卵量為1.5~3萬粒,而較大者可產10萬粒。一條雄魚可供6條雌魚卵受精。

卵的收集和孵化

透明、飽滿、呈浮性的活卵通過傳送門間隙流入環形池的中央內池,在內池被一網眼為500微米的網擋住,並在此過夜,然後用網將它們送入25升的孵化器中,通過旋轉和虹吸管使正常卵和壞卵分離。室外覆蓋有瓦壠式玻璃鋼頂的孵化箱的水溫為22~28℃。室內用最適恆溫25~26℃孵化能獲得最大成功。卵和帶卵黃囊的魚苗能經受下降至28ptt的鹽度。在盛有約200升水的孵化箱中孵化一小批(10萬粒以下)卵,充氧並加2ppm的呋喃哂林。這種做法在整個孵化階段是適合的。魚苗在篩上輕輕被水沖洗,然後被送入養殖池中。在養殖池中充氧並進行水循環,使魚苗保持懸浮狀態很重要。

幼苗培育

鯕鰍通過幾個不同的孵化期。從卵黃囊期到覓食。到後期幼體和到幼魚,其習性發生變化,水質和餌料也應隨之改變。出膜通常發生在晚上或清晨。幼體在出膜後2~3天發育出有色素的眼睛和有功能的嘴(上頜尖和下頜尖) ,並進入環形池水流中,將身體彎曲成S形以覓食。在將幼體移入養殖池前,為使孵化箱和養殖池的水溫及化學性質相差不大,通過虹吸管將孵化箱中的水吸出一半並注入養殖池中,然後再將養殖池中的水以每分鐘相當於孵化箱容積的5%的水量注入孵化箱中。經過2~3次這種調勻後,將幼體放入養殖池中,每升水放養2個。在2~8天中投餵輪蟲能獲得最佳成活率。6~22天,鯕鰍幼體進入食橈足類階段。大約在12~14天,幼體的腹鰭已出現,直腸盤繞,而且發育出數個器官。後期幼體會在池底度過更多時間,因此真空抽吸時必須嚴加注意。在6~22天投餵橈足類幼體,10~15天投餵海水豐年蟲。在18~60天期間投餵魚其鰍幼體(用3天的鯕鰍幼體作餌料最合適)。大約從30天開始,可投餵切碎的頭足類、補充以維生素、魚、雞肉和牛肝。
鯕鰍幼苗培育階段,養殖池的換水量應不斷增加。
鯕鰍在前3個星期每日增重超過25%,但活餌料的生產必須跟上。25天的體重可達60~300毫克,視餌料、溫度和健康而定。30天時超過1克,60天超過40克,90天超過300克,6個月可達2.4千克。餌料轉化率約30%。幼體必須吃體重的83%(0.25/0.3=0.83)才能每日增重25%。通常投餵幼體體重的10.0%。同類相殘可能引起嚴重的死亡。按個體大小將後期幼體分組飼養能減少這種損失。用人工餌料代替鯕鰍幼體做為後期幼體餌料,可大大減少互相殘殺的情況發生。

成魚養殖

在適宜溫度下,對孵化後30天的魚種(約1克重)就可進行成魚養殖。養成過程由6個階段組成。6個階段中每1個階段都設有許多水池。隨著魚體的長大,依次移入較大的水池中。這種移植能保持最大的放養密度,而且能嚴格控制池中水質污染狀況。
從一個水池轉到另一個水池,大約每隔20天,因此整個養成過程約為120~130天;視養殖人員對需要生產魚的個體大小而定。
在養成階段需要優質的海水,溶解氧保持在5ppm以上。養殖池需要清洗、殺菌(網箱養殖除外)以破壞等寄生蟲的生活周期。冷凍魚和頭足類是養成階段的主要餌料,投餵這種餌料,為使魚種達到1.3千克的餌料轉換率為3.0~3.5。在選擇和保存冷凍魚時要謹慎小心,因為脂質的腐敗會產生有害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