鯕鰍

鯕鰍

鯕鰍,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 1758),是鯕鰍科鯕鰍屬的一種大洋性魚類,體較大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口大,端位;下頜略突出上頜。上下頜、鋤骨、齶骨及舌面均具齒。

為大洋性回遊魚類,常可發現成群於開放水域,但也偶而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棲息於海洋表層,喜生活於陰影下,故常可發現成群聚集於流木或浮藻處的下面。日行性,性貪食,常追捕飛魚及沙丁類等回遊性表層魚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廣泛分布於各大海洋之熱帶及亞熱帶區海域。鯕鰍在中國的越冬場處於黃海南部外海至東海北部,春季魚群向西向北生殖洄游,游向沿岸水域產卵。

鯕鰍游速快,肉質鮮美,是常用的料理食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鯕鰍
  • 拉丁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 1758)
  • 別稱:萬魚、飛烏虎、鬼頭刀、陰涼魚、鍘刀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鯕鰍科
  • :鯕鰍屬
  • 鯕鰍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argyrurus
  • 同義學名:Scomber pelagicus
  • 同義學名:Lepimphis hippuroides
  • 同義學名:Lampugus siculus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dorado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immaculata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margravi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nortoniana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scomberoides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suerii
  • 同義學名:Coryphaena vlamingii
  • 同義學名:Ecterias brunneus
  • 英文名稱:Common Dolphinfish
  • 英文名稱:Dolphin Fish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人工養殖,蓄養產卵,收集孵化,幼苗培育,成魚養殖,

形態特徵

鯕鰍背鰭58-61;臀鰭27-28;胸鰭20;腹鰭Ⅰ-5;尾鰭16-18。體長352-655毫米。體長為體高4.2-4.9倍,為頭長4.3-4.7倍。體延長而側扁,逐漸向尾部漸變細。頭大,成魚時額部具一骨質隆起,此隆起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故在成魚時吻部鈍直,頭長為吻長3-3.2倍,為眼徑4.5-6倍。成體時眼較小,側下位靠近腹面。眼間隔寬而圓凸。口較大,稍傾斜,上頜骨後端達眼中部下方。兩頜具細尖牙,前端呈多行,向後漸為一行。犁骨與齶骨具細小牙。舌上絨毛齒呈圓塊狀。第一鰓弓上鰓耙甚稀少,鰓耙數1+8。體被細小圓鱗,頭上只頰部被鱗。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有波狀彎曲。背鰭長,沿背部全長,前部鰭條高。臀鰭起始於背鰭第34-36鰭條下方。背鰭與臀鱗鰭膜發達。胸鰭較小。腹鰭長,左右緊相連,一部分可收藏於腹溝中。尾鰭分叉。體背部灰褐色,腹部色較淺。各鰭褐色。
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後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下頜略突出上頜。上下頜,鋤骨,齶骨及舌面均具齒。體被細小圓鱗,不易脫落;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呈不規則彎曲後而直走。背鰭單一,基底長,起始於眼上方而止於尾柄前;臀蹼較短,起始於背鰭中部鰭狀下方;胸鰭小,鐮刀形;尾鰭深叉形。體呈綠褐色,腹部銀白色至淺灰色,且帶淡黃色澤;體側散布有綠色斑點。背鰭為紫青色;胸鰭,腹鰭邊緣呈青色;尾鰭銀灰而帶金黃色澤。
出水後的鯕鰍,隨著生命漸漸的流逝,魚體絢爛的色彩也會很快褪去,最終只剩下了黯淡無光的一片灰白。鯕鰍的體色並不來自於體表的色素細胞,而是源於能夠反射光線的魚鱗,這些立體的交織的小鱗片受神經系統控制,能根據機體的興奮程度進行調節,捕捉和反射來自不同角度的光線,就像一面面小稜鏡一樣,所以鯕鰍能閃爍著彩虹般的光芒。鯕鰍死後,這些鱗片不受控制,就顯露出了原本的銀灰體色。

棲息環境

為大洋性回遊魚類,常可發現成群於開放水域,但也偶爾發現於沿岸水域。一般棲息于海洋表層,喜生活於陰影下,故常可發現成群聚集於流木或浮藻處的下面。
這個物種在熱帶和溫帶水域廣泛存在,生活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地中海,雖然它們在水溫為21-30°C的水域最常見。

生活習性

晝行性,性貪食,常追捕飛魚及沙丁類等表層魚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是鮪魚劍魚的伴生魚。鯕鰍最大可以長到兩米左右,它們常喜歡成群地在清澈浩瀚的海水錶層巡遊,這也使得擁有鮮艷體色的鯕鰍很容易暴露自己。在漫長的自然選擇中,鯕鰍演化出了利用環境藏身避體的本領,並依靠高速遊動的獵食方法來生存。
索餌洄游的鯕鰍喜歡在晴朗的天氣下,成群出動追逐獵物。它們也有躲藏在漂浮物下伺機獵食的習性,比如大片的馬尾藻、漂浮的芭蕉葉或是船隻下方。但正因為如此,在船隻附近活動的鯕鰍,卻常被水手利用簡易的釣鉤、原始的魚叉或漁網俘獲。
漁民習慣稱鯕鰍為“陰涼魚”,它還有個“水下狐狸”的綽號。海洋中一般的上層魚類都喜歡拋頭露面。它們一會兒簇簇嬉遊,一會兒又竄躍濺浪。可是,鯕鰍這種上層魚類卻與眾不同,它們總是默默地在水中潛游,或悄悄地躲在海面的漂浮物下面。游速很快,一般可達每小時30-50千米。因此,鯕鰍一旦露面,其它水族同類只得退避三舍了。
鯕鰍喜歡躲在漂浮物下面,開始,漁民們以為它忌諱陽光,喜歡在陰涼處棲息,所以得名“陰涼魚”。後來,人們終於發現,這種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魚種洄游到中國沿海時,多在盛夏,越是烈日炎炎的天氣就大群出現;而烏雲欲墜或大雨傾盆的時候,它們則全部從漂浮物下撤走,深潛海底,所以,叫它為“陰涼魚”並不恰當。不過,它這個“水下狐狸”的綽號卻不辱沒它。
浩瀚的黃海海面蔚藍、清澈,這就使得“狐狸”的活動極為不便,只要它稍有遊動,立刻就會暴露。在漫長的生存競爭中,“水下狐狸”依靠拚命遊動的獵食方法來維持生活越來越艱難了。於是,鯕鰍就學會了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藏身避體的本領,選擇背光的地方藏起身來,然後等待魚兒路過,便出其不意地襲擊,結果不費多大力氣就能飽餐一頓。然而,有時候漂浮物附近好幾天也沒有魚兒經過,即使這樣,它們也很少另投別宿,而常常是死守原地。
鯕鰍喜歡捕食諸如飛魚、鯖魚或沙丁魚等小型魚類。獵捕這些小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們能仰仗著龐大魚群協同遊動來抵禦敵害。鯕鰍不得不演化成為了海洋中游速極快的那一類魚。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島、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喀麥隆、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舍省)、維德角、開曼群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加勒比群島、葛摩、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吉布地、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厄瓜多(大陸)、加拉帕戈斯群島)、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斐濟、法國、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義大利、牙買加、日本、肯亞、吉里巴斯、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沙巴、沙撈越)、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納哥、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波多黎各、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屬)、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聖馬丁(荷蘭屬)、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利南、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美國(阿拉巴馬州、加利福尼亞州、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夏威夷州、路易斯安那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羅德島州、南卡羅來納州)、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安的列斯群島、越南、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撒哈拉沙漠西部、葉門。
鯕鰍分布圖鯕鰍分布圖

繁殖方式

鯕鰍生長十分迅速,一般四五個月就能達到完全的性成熟,體長 20 厘米左右就能交配產卵,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被人工養殖。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1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為經濟性食用魚,產量大。高雄至東部海域之漁訊期為3-8月,盛漁期為5月左右;北部為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常製成鹽漬魚、魚丸、魚排等製品販售。可以利用曳繩釣、流刺網、定置網等漁法捕獲,同時也是游釣中拖釣之主要漁獲魚種。
美國和一些加勒比國家是這種魚類的主要消費國,在澳洲和日本它常作為捕撈鮪魚和劍魚的兼捕產物。以鯕鰍和劍魚為代表的這類魚,經常會突然加速遊動,為了適應這一需求,它們有大量能夠釋放爆發力的白肌,這些肌肉色澤白皙,味道比赤身魚的魚肉清淡。
鯕鰍遊動敏捷,色彩絢麗,自然成為許多游釣愛好者爭相追逐的目標。多數海水魚也有很美麗的體色,但和鯕鰍這份咄咄逼人的艷麗相比似乎顯得相形見絀。尤其在繁殖季節,被捕後想要掙脫魚線的鯕鰍不停掙扎和扭動,透過清澈的海水,渾身散發著金屬質感的幻彩光芒。

人工養殖

鯕鰍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水域中常見的中層魚類,該魚分布於全球各大洋溫暖水域,它對溫度和鹽度的適用性廣而強。鯕鰍作為食用魚,肉質白,味道淡,適合做成生魚片、醃漬、魚丸或魚鬆,是著名的游釣魚種;另外鯕鰍產卵次數頻繁、生長快、成熟期早、餌料係數低,也是養殖和增殖的理想種類。

蓄養產卵

利用人工誘餌在水面用曳繩的釣方式收集成魚鯕鰍的野生和快成年的魚。由於鯕鰍的個體大小和在水上層遊動的特性以及蓄養中的習性,對蓄養的設備和條件有特殊的要求。迄今已知最成功的設備是Waikiki水族箱。親魚在其中能蓄養15個月。各種年齡的鯕鰍都要求有高度的溶解氧。溶解氧接近4ppm時,則會出現嚴重危險狀態。成魚和快成年的成魚在蓄養中投餵以切碎的或整條凍魚和頭足類,定期補充凝膠狀維生素、礦物質和脂質預製品。捕獲的野生親魚在長到0.5米長時第1次產卵,而蓄養中的親魚當魚齡為5、6個月時第1次產卵,通常隔天1次。產卵量與雌魚大小有關。每條雌魚第1次產卵量為1.5-3萬粒,而較大者可產10萬粒。一條雄魚可供6條雌魚卵受精。

收集孵化

透明、飽滿、呈浮性的活卵通過傳送門間隙流入環形池的中央內池,在內池被一網眼為500微米的網擋住,並在此過夜,然後用網將它們送入25升的孵化器中,通過旋轉和虹吸管使正常卵和壞卵分離。室外覆蓋有瓦壠式玻璃鋼頂的孵化箱的水溫為22-28℃。室內用最適恆溫25-26℃孵化能獲得最大成功。卵和帶卵黃囊的魚苗能經受下降至28ptt的鹽度。在盛有約200升水的孵化箱中孵化一小批(10萬粒以下)卵,充氧並加2ppm的呋喃哂林。這種做法在整個孵化階段是適合的。魚苗在篩上輕輕被水沖洗,然後被送入養殖池中。在養殖池中充氧並進行水循環,使魚苗保持懸浮狀態很重要。

幼苗培育

鯕鰍通過幾個不同的孵化期。從卵黃囊期到覓食。到後期幼體和到幼魚,其習性發生變化,水質和餌料也應隨之改變。出膜通常發生在晚上或清晨。幼體在出膜後2-3天發育出有色素的眼睛和有功能的嘴(上頜尖和下頜尖),並進入環形池水流中,將身體彎曲成S形以覓食。在將幼體移入養殖池前,為使孵化箱和養殖池的水溫及化學性質相差不大,通過虹吸管將孵化箱中的水吸出一半並注入養殖池中,然後再將養殖池中的水以每分鐘相當於孵化箱容積的5%的水量注入孵化箱中。經過2-3次這種調勻後,將幼體放入養殖池中,每升水放養2個。在2-8天中投餵輪蟲能獲得最佳成活率。6-22天,鯕鰍幼體進入食橈足類階段。大約在12-14天,幼體的腹鰭已出現,直腸盤繞,而且發育出數個器官。後期幼體會在池底度過更多時間,因此真空抽吸時必須嚴加注意。在6-22天投餵橈足類幼體,10-15天投餵海水豐年蟲。在18-60天期間投餵魚其鰍幼體(用3天的鯕鰍幼體作餌料最合適)。大約從30天開始,可投餵切碎的頭足類、補充以維生素、魚、雞肉和牛肝。
鯕鰍幼苗培育階段,養殖池的換水量應不斷增加。鯕鰍在前3個星期每日增重超過25%,但活餌料的生產必須跟上。25天的體重可達60-300毫克,視餌料、溫度和健康而定。30天時超過1克,60天超過40克,90天超過300克,6個月可達2.4千克。餌料轉化率約30%。幼體必須吃體重的83%(0.25/0.3=0.83)才能每日增重25%。通常投餵幼體體重的10.0%。同類相殘可能引起嚴重的死亡。按個體大小將後期幼體分組飼養能減少這種損失。用人工餌料代替鯕鰍幼體做為後期幼體餌料,可大大減少互相殘殺的情況發生。

成魚養殖

在適宜溫度下,對孵化後30天的魚種(約1克重)就可進行成魚養殖。養成過程由6個階段組成。6個階段中每1個階段都設有許多水池。隨著魚體的長大,依次移入較大的水池中。這種移植能保持最大的放養密度,而且能嚴格控制池中水質污染狀況。
從一個水池轉到另一個水池,大約每隔20天,因此整個養成過程約為120-130天;視養殖人員對需要生產魚的個體大小而定。
在養成階段需要優質的海水,溶解氧保持在5ppm以上。養殖池需要清洗、殺菌(網箱養殖除外)以破壞等寄生蟲的生活周期。冷凍魚和頭足類是養成階段的主要餌料,投餵這種餌料,為使魚種達到1.3千克的餌料轉換率為3.0-3.5。在選擇和保存冷凍魚時要謹慎小心,因為脂質的腐敗會產生有害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