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潁川
- 性質:郡名
- 設定時間: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
- 地位: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 代表人物:大禹
- 拼音:yǐng chuān
- 治地:陽翟(禹州市)、許昌縣、長社縣
古代潁川,潁川概述,潁川郡,現代潁川,歷史沿革,秦代,西漢,東漢,東晉,北周,南朝,潁川人文,潁川學風,孕育望族,潁陰荀氏潁川著姓,長社鍾氏潁川名門,鄢陵庾氏潁川望族,禹州方山方氏之根,許由許國許氏之源,胡康鄢以國名為氏,潁川首姓陳氏巨族,潁川衍派,潁川四長,名士輩出,潁川公會,
古代潁川
潁川概述
原始社會末期,大禹在今安徽蚌埠西郊的塗山和今浙江的會稽與夷夏諸部落首領會盟。這次會盟,歷史上稱為“塗山之盟”,通常被學者看做是夏王朝的開始。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位,在首都陽翟鈞台舉行盛大的宴會來招待眾多的氏族部落首領。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正式確立。
陽翟,即是如今的河南禹州。此後,中國開始出現較完整的行政區劃和賦稅條律,國家的基本框架也大致形成。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化,都是在禹州進行的。這使得禹州在上古時期,就已經成為黃河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後來,禹州又成為秦朝36郡之一——潁川郡的郡邑。據史載,那時的潁川已相當繁華,轄“17城,戶263440,口1436513”,堪稱全國最大、最富有的城市。
《史記》載:“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春,二月,以鳳皇、甘露降集京師,赦天下。潁川太守黃霸在郡前後8年,政事愈治;是時鳳皇、神爵數集郡國,潁川尤多。”傳說中的稀世寶物“鳳皇”、“神爵”,能在潁川大量出現,或許正是因為那裡的繁華和富有吧。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悠久的文化薰陶,自然而然地使這片土地成為孕育出無數優秀兒女的沃土。這裡形成了陳、賴、韓等姓氏,也走出了少典、許由、大禹、夏啟、太康、仲康、少康、呂不韋、張良、晁錯、郭嘉、徐庶、司馬徽、吳道子等名垂華夏歷史的人物……
潁河上游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禹州自古稱華夏第一都,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州廣為傳頌,禹州也因大禹治水、禹傳位於啟而得名,北京中華世紀壇銅柱歷史紀年即禹州為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都京城之地。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夏商周斷代工程重要成果--禹州瓦店遺址作為禹州是夏朝都城的見證。自夏始,經商、西周、春秋戰國,曾三次為夏韓古都;秦以降,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歷時2000多年,均為京畿重地或一方一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漢為潁川郡。
潁川郡
潁川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潁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黃帝生於此,夏禹建都於潁川。也因此成為中國眾多姓氏的發祥地。歷史上潁川人才輩出,數不勝數。
東漢時期潁川郡行政區劃:隸屬於豫州刺史部
1陽翟 2郟[順帝前改為襄,桓帝後旋復其舊]3襄城 4昆陽5定陵6舞陽7郾 8臨潁 9潁陽10潁陰11許 12新汲13鄢陵14長社15陽城16父城17輪氏[漢初省並,建初四年(79年)復置]附:崇高[漢初省並]成安[漢初省並]周承休[漢初省並]
現代潁川
潁川街道辦事處位於禹州市區東南部,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潁川為名的行政區。轄1個社區、1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長春居委會、南街社區、東關村、寨子村、十里村、尹莊村、朱坡村、金坡村,總人口20648人,總面積25平方公里。鄭平公路(鄭州—平頂山)、許洛公路(許昌—洛陽)兩條幹道在轄區交匯貫通,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經濟繁榮。
非公有制經濟在全辦經濟中占主導地位。鄉鎮企業營業收入達93億元,鄉鎮企業入庫稅金完成7300萬元。出口創匯21.6億元;招商引資完成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200萬元。一批大項目落戶潁川。潁川街道辦事處在大力宣傳潁川投資環境和區位優勢的基礎上,積極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不斷拓寬招商領域,使許多有實力、前景好的建設項目在潁川落戶。
東關社區被命名為“全國民眾文化先進社區”。潁川街道辦事處東關社區被譽為“中原創匯第一村”,潁川街道辦事處東關社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許昌市關於開展民眾文化活動的指示精神,不斷強化文化陣地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民眾文化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充分發揮社區文化大院的作用,提高了廣大民眾的政治文明素質,增強了發展經濟的本領,促進了社區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
每年的4月28日是潁川街道辦事處東關社區舉辦文化藝術節的日子。文化藝術節當天除組織書法、繪畫等活動外,企業、社區機關、社區領導都有節目參加。2004年,社區領導在經過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改變了傳統的活動形式,注重活動方式的多樣化,突出了先進模範典型的宣傳,用身邊事教育身邊的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
民眾文化活動的經常性開展,有效地提高了廣大民眾的整體素質,幹部民眾的思想進一步解放,有力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2007年,潁川街道辦事處東關社區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8億元,出口創匯9700萬美元。潁川街道辦事處東關社區被國家文明辦、被文化部聯合命名為“全國民眾文化先進社區”。
歷史沿革
秦代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南省的禹州市、許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鄭州市登封市等地,轄12縣:陽翟縣(今禹州市)、許縣(今許昌縣)、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等,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戰國時韓都城)。
西漢
東漢
東晉
東晉鹹康二年(336年),在今安徽和縣、含山縣境僑置潁川郡(治今和縣新唐鄉後唐一帶),設邵陵、臨潁、曲陽3個僑縣。屬豫州。
北周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
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許昌郡(治今許昌縣張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旋為宋占據,但主城已破敗,只能在主城地堆土並以榛木建堡,移治郡南的陽翟城,元嘉末年(453年),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長葛市老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為潁州。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二月丁丑,潁川郡改屬南豫州(治歷陽)。元嘉七年(430年)十月甲寅,改屬豫州(治睢陽,今壽縣城關鎮)。十六年閏月戊戌,復屬南豫州(仍治睢陽)。二十二年,改屬豫州(仍治睢陽)。大明三年(459年)七月丙戌,改屬南豫州(仍治歷陽),泰始二年(466年)九月,改屬東豫州(仍治歷陽)。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齊代宋,潁川郡屬西豫州(治睢陽,今壽縣城關鎮)。
中興二年(502年)四月,梁代齊潁川郡改屬豫州(治晉熙,今潛山縣梅城鎮)。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地入東魏,廢僑置潁川郡。
潁川人文
據《史記》記載“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猶有先王之遺風。潁川敦願”。《漢書》也寫到“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夏人上忠,其敝鄙朴……潁川,韓都(即指禹州曾經為韓國都城)。士有申子、韓非,刻害餘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貪遴爭訟生分為失”。如西漢名臣晁錯“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生所,……錯為人峭直刻深”。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法家代表申不害、韓非不僅重法治,還重術治,有濃厚的權謀思想。也正是因為潁川地區的民俗較異,難於治理,先後有幾任太守採用不同的方式來改變其民俗。趙廣漢看到“潁川豪傑大姓相與為婚姻,吏俗朋黨”的局面,“厲使其中可用者受記,出有案問,既得罪名,行法罰之”,“又故漏泄其語,令相怨咎。又教吏為缿筩,及得投書,削其主名,而托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使“得強宗大族家家結為仇讎,奸黨散落,風俗大改,吏民相告訐,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得”。可以看出西漢宣帝時趙廣漢採用誅其首惡、分化瓦解的手段來治理。
而韓延壽和黃霸的方法則不同“,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乃歷召郡中長老為鄉里所信向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人人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以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在這裡,兩人傳記的內容互相矛盾,可以看出趙廣漢並沒有把潁川治理好,反而導“致民多怨仇”。韓延壽和繼任的黃霸只好採用“柔”的方式,用安撫教化的方式來穩定潁川的統治。但這種穩定是表面性的,並沒有改變潁川士人“申、韓遺風“”、好爭訟分異“”、俗多朋黨”等地域文化特徵。東漢時,潁陽人王霸“,世好文法”。陽翟人郭躬“,家世衣冠,父弘,習《小杜律》。躬少傳父業,講授徒眾常數百人。郭氏自弘後,數世皆傳法律”。長社人鍾皓“,世善刑律,教授門徒千餘人”。“韓融少能辯理而不為章句學”。陳寔授徒“,潁川荀慈明、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皆就陳君學”。郭嘉“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可見潁川原有的“高仕宦,好文法,喜爭訟,多朋黨”剽悍之風終西漢一世無太大改變,此風延至東漢就自然成為潁川多智謀之士。
潁川學風
漢代私學遍布中原各地,尤其潁川最盛。許多名士大儒都設館授徒。如郭“躬家世衣冠,父弘,習《小杜律》,躬少傳父業,講授徒眾常數百人”。鍾皓世善刑律“,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南陽人延篤“,少從潁川唐溪典受《左氏傳》”。張興以《梁丘易》教授“,聲稱著聞,弟子自遠至者,著錄且萬人”。荀淑“,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許多別郡名士,也客授潁川。如沛郡人桓典“,復傳其家業,以尚書教授潁川,門徒數百人”。南陽人宋均,“曾客授潁川”。黨錮之禍前後,許多潁川名士回歸故里,潁川遂成為士人遊學的首選之地。如李膺“教授常千人”。陳寔隱居荊山,設館授徒,遠近的士人都以他為宗師。北海人管寧“,與平原華歆、同縣邴原相友,俱遊學於異國,並敬善陳仲弓”。太原人王“烈以潁川陳太丘為師,二子為友。時潁川荀慈明、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皆就陳君學”。(注引先賢行狀)陳寔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可以想像到陳寔所授生徒之多。許多士人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潁川遊學。如漢中人祝龜十五歲時,就從漢“中遠學汝、潁及太學”。梓潼人楊充“,受古學於潁川白仲職”。對於潁川士人來說,則占盡地利、人和的優勢。
再來看私學的教育內容:一是法律。如郭躬講授《小杜律》,鍾皓講授詩律。二是經學。如唐溪典講授《左氏傳》,張興講授《梁丘易》。他們所傳經學有這樣的特點:擅長於論辯,多博通而不專攻一經。“荀淑博學而不好章句,多為俗儒所非”。“韓融少能辯理而不為章句學”。這一特點在潁川士人的學術著作上也有體現。如荀爽作《公羊問》及《辯讖》,荀悅作《申鑒》,劉陶作七曜論》《匡老子》《反韓非》《復孟軻》,多屬論辯性質的著作。可以這樣認為:在私學中,潁川士人不僅能學到精深的法家、儒家的知識,也從這些名士大家那裡學到很多政治經驗。而且這些私學中的士人還相互結交,互相影響。如王烈與陳紀、陳諶交好,楊充與荀爽、李膺相友善,李膺與郭太相友善等等,不勝枚舉。潁川士人有此得天獨厚的受教育的條件,使得潁川人才輩出。
孕育望族
要改的有:梅州陳姓,潁川堂子弟,祖籍古地河南潁川,陳鍾賴武田本一家,陳氏屬望族。根據家族族譜記載,可考證。
潮汕民間有不少陳姓世稱“潁川舊家”,說明其望出潁川。很多人不明其來歷,以致潮汕鄉村許多陳家門樓的牌匾上赫然刻著“穎川舊家”或“穎川世澤”,“潁”和“穎”不同,錯了還不知道。從陳家姓的新屋中,主人誤以“穎川”為始祖起源地的約占三分之一。這是以訛傳訛,誤導子孫。中國地名中有沒有“穎川”尚且不敢妄下結論,但百家姓中絕無望出“穎川”的(偶爾亦見某本書上誤植),這一點卻可以肯定。而“潁川”則名不虛傳、歷史悠久,有多個姓氏望出於此,陳姓就是其中之一。
漢代的潁川郡,有許多大姓、冠族和著姓。據日本學者鶴間和幸統計,漢代關東地區著名豪族總計95例,其中潁川郡就有13例之多,是豪族最為集中的一郡。分別為:潁陰灌氏;陽翟薛氏、原氏、褚氏、趙氏、李氏、郭氏;潁陽王氏、姚氏;舞陽韓氏;長社鍾氏;郟臧氏、申氏。其實,他的統計很不完全,但足以說明當地豪族之多。
■韓氏———以“潁川”為堂號,雖遷居異鄉,仍以是潁川人為榮。
■鍾姓———同為“潁川堂”。至於五百年前這句話的原意是:“五百年前在一個鍋裡面煮肉吃”,在客家人裡面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家人,所以就有這個說法了。廣東興寧的資料的客家人中潁川堂的人是最多的。
■郭氏————新唐書的記載講清了五個問題,一是郭氏來源,郭氏來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聲轉為郭。二是陽曲是郭姓開宗之地,因虢叔裔孫序封於陽曲,號曰郭公。三是陽曲是郭氏居住延續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陽曲",還生下了數代人。四是陽曲是郭氏祖籍地,因為"裔孫從潁川",郭氏之後代離開祖籍地陽曲而遷往潁川。五是虢叔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孫,序做為虢叔後裔的代表者,是經周王朝正式承認的,從序開始號為郭氏,成為虢轉為郭的第一代人。
■庾姓———在兩漢時代形成了潁川和新野兩大郡望,而潁川庾姓最繁盛是當今庾姓中最大支派。
■烏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少昊氏以烏命官,有烏鳥氏,他的後人去鳥字姓烏,稱烏氏。望族出於潁川、汝南、鄱陽。
潁陰荀氏潁川著姓
整個魏晉時期,中原世族最有影響力的,要數潁陰(今許昌)荀氏。東漢時期的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里稱其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當時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他的8個兒子,並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其第6子荀爽最為知名,官至司空。今八龍冢還保存於許昌城北2公里陳莊村西。
荀淑的孫子荀彧、荀諶、荀衍、荀悅,從曾孫荀攸等人,都是漢魏之際的風雲人物和曹魏集團的重要謀士。荀彧,漢末先依附袁紹,發現袁紹不能成大事,便投奔曹操。為曹操出過不少主意,最有遠見的是迎獻帝到許。不久任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成為曹魏集團中重要的謀士,曹操把他比作張良。曹操迎天子都許,召荀攸為尚書,不久又任為軍師。荀攸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獻奇策,在曹操統一北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長社鍾氏潁川名門
長社(今長葛市)鍾氏是魏晉時期頗有影響的世家大族。早在東漢時期,鍾皓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朝中多次徵召他做官,他都拒絕了。鍾皓因德行高尚、學識淵博,與陳寔、荀淑、韓韶並稱為“潁川四長”,為當時士大夫所傾慕。鍾皓的兩個兒子鍾迪、鍾敷因桓靈之世的“黨錮之禍”而終身不仕。到了他的孫子鍾繇,終於重振家風,使鍾氏成為曹魏時期舉足輕重的世家大族。
鍾繇東漢末為黃門侍郎,遭逢李傕、郭汜之亂,奉獻帝歸曹操。後為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為曹操經營關中,招集流散,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曹丕代漢,任為廷尉,曾建議以肉刑代替死刑,未被採納。明帝即位,進封定陵侯,遷太傅,世稱“鐘太傅”。鍾繇工書法,尤善隸、楷,與王羲之並稱“鐘王”。今長葛市老城鎮小南門裡有鍾繇洗硯池。池東西長60米,南北寬30米,水深3~4米,常年不涸,相傳為楷書之祖鍾繇練字洗硯的地方。池邊有高台,為鍾繇台。清乾隆十二年《長葛縣誌》載:“鍾繇台在縣治前,繇嘗學書其上,洗硯於池,池水盡黑。”
鍾繇的兩個弟弟鍾演、鍾進和兩個兒子鍾毓、鍾會都被封侯。其中小兒子鍾會為魏大將軍司馬昭的重要謀士。在伐蜀之役中,鍾會以鎮西將軍之職,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以平蜀有功,進位司徒。西晉時,潁川鍾氏有多人出仕。晉室南渡後,雖然鍾雅官至御史中丞,但離開故土的潁川鍾氏已是強弩之末了。
鄢陵庾氏潁川望族
進入東晉之後,潁川庾氏步入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
生活於潁川鄢陵的庾氏是魏晉時期的世族大姓,有許多知名人物。庾乘為漢末名士,隱居不出,不應徵辟。其子庾道有父風,亦隱居不仕。庾道長子庾峻,晉武帝時拜侍中,加諫議大夫。庾峻的弟弟庾純,歷任黃門侍郎、中書令,官至少府。
與其他潁川望族進入東晉之後衰落趨勢相反,潁川庾氏卻步入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把庾氏帶入輝煌的關鍵人物就是庾亮。庾亮喜談老莊,是東晉玄言派的代表人物。司馬睿為鎮東將軍時,聞庾亮高名,聘為西曹掾,頗受器重。後以亮妹為皇太子(晉明帝)妃。庾亮曾參與討平王敦之亂,為明帝所親信。明帝去世,受遺詔與王導共輔成帝,任中書令,執掌朝政。後歷任平西將軍、豫州刺史、江荊豫三州刺史等職,握重兵。石勒死後,他上疏議請北伐,為郗鑒所阻,未能實行。庾亮之弟庾懌、庾冰、庾條、庾翼,皆是東晉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捲入東晉王朝內部的政治鬥爭,不少人被無辜殺害,潁川庾氏因此中道衰落。
禹州方山方氏之根
方雷氏所封之方山,即今禹州方山,因其形狀為方形而得名。
禹州方山作為方姓祖地已為方姓族人認可。近些年來,不少方氏族人回到祖地尋根謁祖。
許由許國許氏之源
亡國之後的胡國子民,紛紛改以國名為氏。
傳說上古時期,堯讚賞許由的德行,想把君位讓給他,但許由不願意,就躲起來。堯又請許由做九州長,許由認為這玷污了他的耳朵,於是跑到潁水去洗耳。後許由隱於潁水之陽,箕山之下,耕作為生。在今鄢陵縣陳化店鄉有許由崗、許由寨、許由冢等遺蹟。
西周初年,許由裔孫文叔被封於許地,建立許國。古許國都城位於許昌縣東南。《括地誌》云:“許故城,在許州許昌縣南三十里,本漢許縣,故許國也。”《元和郡縣誌》卷八許州許昌縣:“故許昌城,縣南四十里,即許國故城。”唐宋時期的許昌縣城,即今許昌縣的張潘鎮古城村。
開國之初,許國與周朝保持著密切的關係,主要負責監視和控制商的遺族宋國,防止其叛亂。西周末年,許國還是強國,曾經參與操縱周朝的政治,扶立平王,建立東周王朝。春秋以後,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先後遷於葉、城父、白羽、容城等地。公元前481年,許國被楚國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正是在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28位的許姓。
胡康鄢以國名為氏
商周時期在今許昌、漯河境內還分布著包括鄢、胡、康在內的封國,其後皆以國名為氏。
胡國,西周姬姓國。在今郾城、舞陽一帶。春秋初期,計謀多端的鄭武公,先以其女嫁與胡君為妻,乘胡國不備,一舉將其滅掉。亡國之後的胡國子民,為表達不忘故國的感情,紛紛改以國名為氏,就是新百家大姓中排名第15位的胡姓。
潁川首姓陳氏巨族
春秋時,陳厲公之子陳完為避難出奔齊國,改稱田氏,其後裔在戰國時取代姜氏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公元前221年,齊國被秦國所滅。齊王建的第三子田軫,在齊國尚未滅亡時便投奔楚國,後當上宰相,被封在潁川,並改回陳姓,成為潁川陳氏始祖。此後,潁川陳氏瓜瓞連綿,生齒甚眾,成為潁川名門大族,”潁川“也因此成為陳氏重要郡望。
潁川陳氏正是以漢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
漢末魏晉潁川陳氏家族成員史實見載於《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及《世說新語》等書,其中陳寔、陳紀,陳群、陳泰並在《後漢書》、《三國志》中列有專傳。潁川陳氏作為當時的顯赫高門,在譜學興盛的時代背景下,也撰有《陳氏譜》一部,可說是陳氏最早的私家譜錄了。可惜經歷代喪亂,該譜已不復存,但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梁劉孝標註《世說新語》時曾徵引該譜,是以保存了一些有價值的世系資料。根據這些歷史記錄,我們可以據以勾勒出一幅冠冕相承、名士風流的潁川陳氏家族史卷。
第一代:陳寔
陳寔德冠當時,成為遠近宗師的名士之首,荀爽、賈彪、李膺、韓融、王烈、管寧、華歆、邴原等都曾向他問學。陳寔作為名士領袖的活動為各方所關注,按照賢人上應星象的說法,陳寔出行,據說掌管天文曆法的太史從觀測德星(即木星,舊謂主祥瑞之星)出現上也看出來了。
東漢末年,宦官弄權,大興“黨錮之禍”,對士族名士進行迫害。延熹九年(166),李膺等二百餘人受誣為黨人,被捕下獄,陳寔也在其列。其他人大多逃避求免,但他卻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大義凜然地自請入獄。第二年才遇赦得出。建寧元年(168)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謀除宦官,徵辟陳寔為掾屬,參與共定計策。但不久事敗,竇武等被殺,宦官更大規模地緝捕黨人,死徙廢禁達六七百人。陳寔再受黨錮,隱居在家鄉的荊山。
陳寔在鄉里,注意以良好的風尚道德感化人們,威信很高,人們都很重視他的意見,認為“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一次,有個小偷躲到他家屋樑上,準備夜間行竊。陳寔發覺後,不動聲色,把兒孫們叫到屋裡,教育他們要努力上進,正正噹噹做人,不要象梁上君子那樣養成了壞習慣。伏在樑上的小偷聽了很受感動,跳下來向他請罪。這事傳開後,其他人也都受到了教育,縣裡盜竊案也減少了。“梁上君子”的典故即就此而來。
黨錮解除後,大臣們都紛紛推薦陳寔,朝廷也多次以公相之位相召,但他都推辭了。中平四年(187),陳寔病逝於家中,享年八十四歲。各地趕來弔祭的有三萬多人,大將軍何進也遣使出席,為之刊石立碑,謚為文范先生。
陳寔共有六個兒子,其中陳紀、陳諶最有賢名。當時人們把他們父子三人並稱為“三君”。
第二代:陳紀、陳諶
陳紀(128-199),字元方。以道德知名於世。兄弟友愛,孝養父親,家中和睦親善,其家風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陳紀也曾遭到黨錮,他在家發奮著作,寫成《陳子》一書。黨禁解除後,朝廷雖然多次徵召,他都拒絕出仕。中平六年(189)靈帝去世,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再次謀除宦官,辟召智謀之士二十餘人,陳紀被舉為五官中郎將。但當陳紀應召到達京都洛陽時,形勢已發生了大逆轉,何進在與宦官的鬥爭中被殺,長期盤踞宮廷的宦官也被翦除殆盡,但政權卻落入了奉召領兵入洛的涼州軍閥董卓手中。董卓大量進用黨人名士以便獲得支持,陳紀被任為侍中,又考慮進一步任其為司徒、尚書令。當時董卓意欲挾持新立的獻帝徙都長安,陳紀勸諫董卓應謙遠朝政,專精外任,不可擅意徙都。董卓很不高興,但敬畏陳紀的名望,也無可奈何。陳紀見天下已亂,乃請出為平原相,並且立即赴任。建安初,拜為大鴻臚。四年(199)去世,年七十一。
陳諶,字季方。與兄長陳紀一樣道德品行俱佳,多次同時受到朝廷的辟召。陳寔曾評論他們倆兄弟說“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即兩人難分高下之意。“難兄難弟”的典故也即出於此。陳諶曾任司空掾,可惜很早去世。有子陳忠,字孝先。
第三代:陳群
陳群在歷史上最大的影響,是根據曹魏政權要爭取世家大族支持的要求,於延康元年(220)在吏部尚書任上建議制定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設中正之職以評定各州郡的人才,根據評定列為九品(即九等),作為用人的依據。九品中正制晉以後沿用,至隋始廢。這一制度進一步確保了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襲特權,形成了著名的門閥政治,流風餘韻,其所養成之門第觀念更是影響深遠。
史載陳群“在朝無適無莫,雅杖名義,不以非道假人。”對於皇帝的過失都是秘密上書諫阻,不在其他人面前議論皇帝的是非,以致有些官員認為他怕得罪皇帝,不敢說話。正始間編撰《名臣奏議》,朝臣們才從中知道陳群進諫的情況。大家對他的做法和胸襟都很佩服,稱頌他是長者。
第四代:陳泰
陳泰(?-260),字玄伯。陳群子。明帝青龍中,除散騎侍郎,嗣父爵。齊王正始中,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以懷柔政策管治邊民,恩威並舉。後回朝廷任尚書。嘉平元年(249),高平陵之變,陳泰曾出馬為司馬懿勸說曹爽歸罪罷兵。不久出任雍州刺史,加奮威將軍。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5)升任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軍事。當時關右雍、涼諸州是魏、蜀交鋒的最前線,在關右六七年間,陳泰與郭淮、鄧艾等一起曾多次打敗蜀國大將姜維,在征戰中表現出沉穩勇敢、果於決斷的大將之風。甘露元年(256)吳國丞相孫峻入侵,陳泰又任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擊退吳軍。以後陳泰官至尚書左僕射。當時人們將陳泰與其父陳群比較,認為在學問造詣、教化天下方面,陳泰不如其父,若論練達世務、建功立業,則還超過他父親。
甘露五年(260)皇帝曹髦被司馬昭親信賈充的部下所殺,司馬昭假惺惺地召集大臣們商議解決辦法,陳泰說:“只有殺掉賈充,向天下人謝罪。”司馬昭說:“能不能找一個地位比他低的人呢?”陳泰回答:“只有找比賈充地位高的,不可能找比他地位低的。”不久陳泰去世,有說是因哀痛嘔血而死的。東晉王羲之評價陳泰“壘塊有正骨”,意思是說他胸中鬱結不平而有剛正的品格。
第五代:陳凖
趙王倫篡奪皇位,自然是大逆不道之事。圍繞當時在朝諸大臣的表現,評價也是大不一致。陳凖死後議謚,就有人認為諡號太過了,第二年梁王肜去世議謚的時候,陳凖卻又被作為不附偽朝的榜樣加以讚揚。這樣的爭論一直到東晉末年時還在繼續。
第六代:陳眕
陳眕,陳凖子。晉惠帝元康初年賈后專政的時候,其外甥賈謐最受驕寵,權勢過人,賈謐同時又喜好文學,善為文章,當時洛陽的名門豪族貴遊子弟竟相與之結交,石崇、潘岳、陸機、劉琨、左思等二十四個人與之過從最密,號為“二十四友”,陳眕也位居其中。二十四人或為貴戚,或為名門子弟,或本人即為名士。同時,“二十四友”又是一個才士集團,幾乎每人皆有相當才氣,“二十四友”中的著名文士,幾占當時文壇之大半,他們經常在一起宴遊題詠,元康六年(296)時的金谷雅集更是蔚為文壇一大盛事。
經過“八王之亂”的幾次變異,“二十四友”早就星散,每人的歸宿也各不相同。永興元年(304),陳眕任左衛將軍,當時成都王司馬穎在鄴城以皇太弟、丞相身份遙控朝政,東海王司馬越聯合陳眕要求晉惠帝免去成都王穎的皇太弟身份,復立惠帝養子司馬覃為皇太子,同時護持惠帝御駕北征討伐成都王穎,討伐大軍在盪陰(今河南湯陰)被成都王擊敗,惠帝被扣鄴城,東海王退回東海,陳眕則奉太子覃退守洛陽。不久,胡族劉淵、石勒等勢力興起,天下大亂。懷帝永嘉五年(311)石勒先後攻陷新蔡、許昌,最後洛陽也被攻破,晉軍在胡族的進攻面前不堪一擊,陳眕也敗退江東。
陳眕有弟弟陳匡、陳規。陳匡在惠帝元康時侍東宮,當太子司馬遹的陪讀。
第七代:陳逵
陳逵,字林道。陳眕子。小時就表現出優秀的才幹,為人文雅而有風采,以清純敏睿知名。東晉成帝鹹康七年(341)為給事黃門侍郎。穆帝永和五年(349)為西中郎將,領梁、淮南二郡太守,鎮戍歷陽。征北大將軍褚裒北伐,陳逵領軍進至壽春。八年(352)中軍將軍殷浩再度北伐,進軍許昌、洛陽,陳逵擔任前鋒。不斷的征戰,最終也難以恢復北方故土。陳逵在淮南的時候,京都建康的一些朋友曾共同邀約到位於當塗的牛渚山聚會,由於陳逵談論事理非常精妙,眾人爭著想和他辯論,那知陳逵用如意支著面頰,眺望著遠處雞籠山三國古戰場只感嘆地說了一句:“孫伯符(即孫策)志業不遂!”於是滿座的人都談不下去了。這則故事被記在《世說新語》“豪爽”篇中。陳逵在南渡士人中非常有名,當時人們將他和謝安、謝弈兄弟作比。他也擅長行草,其書法有羲獻之風。陳逵襲父爵封為廣陵公,死後追贈衛將軍。
潁川衍派
閩南及台灣民居,每常在門額上鑲嵌“丁號”(丁即男丁,傳宗接代者),以示其宗姓根源。“潁川衍派”、“潁川世胄”、“潁水傳芳”即是其一。凡門額上鐫有這一“丁號”的,必是陳姓人家無疑。但有的錯將“潁”字寫成“穎”,而且以訛傳訛,那是不識潁川來歷的緣故。
潁川為古郡名,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發源於河南嵩山之潁水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轄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後世轄境、治所屢有變化。潁川為陳國故地,“控蔡、潁之郊,綰汴、宋之道”,“原濕活衍,水流津通”,方圓百里,平坦肥沃,是一方中原寶地。所謂“潁川衍派”的陳門子孫,就是潁川侯陳軫(亦即田軫)的後裔。
陳,本是黃帝軒轅氏一個分支部族陳豐氏的族徽,它一邊是一面旌旗,一邊是一輛戰車,象徵這個部族的驍勇善戰。他們跟隨黃帝從西北遷徙到中原,定居在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這一地方,也就被稱為陳地。相傳舜是陳姓的老祖宗。周武王滅商後,封舜的一個後裔—胡公滿於陳,成為一個小諸侯國,胡公滿的子孫以國為姓,胡公滿於是成為陳氏得姓始祖。
春秋時,陳國發生了一場爭奪王位的宮廷政變,陳厲公之子陳完逃至齊國,改姓田,做了個“工正”的小官。據《史記索隱》載:“敬仲奔齊,以陳田二字聲相近,遂以為田氏。”在保存中原古音的閩南語中,陳田二音僅韻母稍異。陳完第五代孫田乞做了齊景公的大夫,發動了一次政變,於是田乞的後裔得以世代為相。再傳至田和,索性奪取姜姓齊國政權,自立為齊太公。秦始皇統一中國之際,齊王田建出城投降,子孫紛紛改姓。田建之子田軫在楚國任相,被封為潁川侯,因遷入陳國故地的潁川,恢復了陳姓,改稱陳軫,遂成為“潁川陳”的始祖。
福建、台灣的“潁川衍派”陳姓宗親,應該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後裔。陳元光系河南固始縣人。唐總章二年(669年),閩粵交界地區的土著民族嘯亂,唐高宗李治派陳元光之父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與陳元光於鹹亨元年(670年)率府兵3600人,跋山涉水,長途行軍,打到福建九龍江畔,終因寡不敵眾,退守九龍山。朝廷聞訊,又派陳政之兄陳敏、陳敷率領58姓軍校入閩支援。中途,陳敏、陳敷病故,陳元光祖母魏氏帶領軍眾,屯兵福建雲霄。陳政 、陳元光得到大軍支援,派兵抄襲叛軍,大獲全勝,閩粵的泉州、潮州始得安定。福建的許多地方以“平”、“安”、“靖”、“武”命名,大都是此次 征剿勝利的記錄。唐儀鳳二年(677年),陳政病故,20歲的陳元光承襲父職,統領這支萬人軍隊。永隆二年(681年),南海邊郡又發生動亂,朝廷命陳元光提兵入潮,平定嶺表。於是他邊征剿,邊開發,辟荊榛,辦學校,安撫士黎,任用賢能,使泉州、潮州一帶日漸富庶。唐武後垂拱二年(686年),陳元光求建一州於泉潮間的上疏獲準,設定了漳州郡,陳元光為首任漳州刺史。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屹然一鎮雲霄末,漸爾群言花柳春。男女生長通蕃息,五十八姓交為婚。”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陳元光去世,各地人民為紀念他的功績,紛紛建廟祭祀,遵其為“開漳聖王”。
淮陽是陳姓的發源地,今淮陽還有“老陳戶”之說。陳國滅後的播遷,前文已述,不贅。其中支系清晰,繁衍昌盛者是以陳軫為始祖的潁川陳姓,其子孫多顯軼,其後有裔孫陳伯珍於西晉末年渡江赴曲阿(今江蘇丹陽),伯珍孫徙居長城(今浙江長興)下若里,陳霸先便是其支傑出代表,他建立陳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並封了許多陳姓王,使陳姓子孫遍布長江與粵江之間,其諸侯王宜都王陳叔明的十世孫陳環,為避難遷居今泉州仙遊縣,其孫陳旺徙居江西德安縣太平鄉常樂里,為江州義門陳姓開基祖;唐初,陳政領兵平“蠻獠之亂”,其子陳元光在父亡後接班,歷時九年始平,陳元光被稱為“開漳聖王”;再就是潁川陳後裔陳邕受李林甫排擠而遷福建同安,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姓,尊陳邕為南院始祖;宋仁宗時分江州義門陳姓於十六省一百二十五個地方,陳姓入越南於宋朝人數最多,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 創建越南陳朝,傳八世十三王,故陳姓為越南十大姓之首;陳姓入粵始於南宋,中原人陳魁(陳後裔)遷居福建寧化、上杭,其曾孫有遷今廣東梅州;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開漳聖王之後)隨鄭成功入台,被尊為陳姓入台始祖,與林姓共有“陳林半天下”美譽;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共傳8世13王,歷時175年。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如今陳姓成為越南十大姓氏之首;明初朱元璋曾派陳姓水手去日本琉球;明清以後,閩粵陳姓有人出海謀生到南洋和歐美。陳姓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尤以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山東等省多此姓,在台灣和廣東兩省,陳姓約占當地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四點五。
潁川四長
指東漢鍾皓、荀淑、韓韶、陳寔是漢朝同郡的鼎鼎人物,稱為潁川四長。淑等皆潁川人,並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後漢書·循吏傳序》:“自章和以後,其有善績者,往往不絕。如魯恭、吳祐、劉寬及潁川四長,並以仁信篤誠,使人不欺。” 李賢註:“謂荀淑為當塗長、韓韶為嬴長、陳寔為太丘長、鍾皓為林慮長。淑等皆潁川人也。”
名士輩出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今河南禹州人)。秦末農民戰爭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
晁錯,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輕時學法家學說,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有辯才,號稱“智囊”。漢景帝時為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曾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重農貴粟。吳、楚等七國叛亂時,他被景帝錯殺。晁錯的經濟思想,散見於《漢書》的《食貨志》、《爰盎晁錯傳》等篇。
荀彧yù(163-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被曹操稱讚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書令,謚曰敬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被人敬稱他為“荀令君”。
徐庶,字元直。東漢末年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末潁川一代名士。歸曹後,在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對於徐庶,因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對其有精彩的描寫,中國人對他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許多情節雖與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薦諸葛,史籍卻有詳細的記載。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據史書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三國志·襄陽記),其中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龐統十八歲時曾會見過司馬徽,劉備會見司馬徽時,司馬徽曾向其推薦諸葛亮和龐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從"司馬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國演義第35及37回的內容來看,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屬於閒雲野鶴,與世無爭之類型的人物,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龐統私交甚篤,並稱呼龐統為弟。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軍事家、謀士,世人稱他為“鬼才”。他“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曹操說:“唯奉孝為能知孤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唐肅宗朝(約758年左右)。少孤,相傳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漫遊洛陽時,唐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格,照耀於畫壇之上。“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宋代蘇東坡說:“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亦尊吳道子為“百代畫聖”。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由此可見,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吳道子主要從事宗教壁畫的創作,他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數量也很大。據說寺廊壁畫有三百餘件,有記錄的捲軸畫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題材最多,還有山水、花鳥、走獸等。《送子天王圖》這幅畫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歷代沿襲顧愷之的那種遊絲線描法。吳道子開創蘭葉描,用筆講究起伏變化,和內在的精神力量。他在創作的時候,處於一種高度興奮與緊張狀態,很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
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書法家。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貞觀十年(636),由秘書郎遷起居郎。精於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受到賞識。十五年,他勸諫太宗暫停封禪。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貞觀中,太宗寵愛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諸王的待遇應有一定規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謀害魏王泰罪被廢,遂良與長孫無忌說服太宗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為黃門侍郎,參預朝政。太宗策劃東征高句麗時,他持不同意見,尤其反對太宗親征。二十二年為中書令,二十三年,太宗臨終時他與無忌同被召為顧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價強買中書譯語人的土地被劾,出為同州刺史。三年,召還,任史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復為宰相。四年,為尚書右僕射。六年,高宗欲廢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他認為王皇后出自名家,並無過錯,竭力反對廢立,由此被貶為潭州都督,轉桂州(今廣西桂林)都督,又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死於任所。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他傳世的書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聖教序》、《伊闕佛龕記》、《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墨跡相傳有《倪寬贊》。
潁川公會
成立近60年的潁川公會是個以潮州人為主的陳氏宗親組織,會員人數120人。公會聘任兼職座辦負責處理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