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縣(梓潼)

梓潼縣

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梓潼縣,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位於綿陽市東北方,介於東經104°57′16″—105°27 ′35″,北緯31°25′27″—31°51′43″之間,縣境東西寬約35千米,南北長約52.5千米,總面積1443.92平方千米。

梓潼,自古有“五穀皆宜之鄉,林蠶豐茂之里”的美稱,因“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自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秦昭襄王置縣,已有2300多年歷史,孕育了豐富多元的秦漢文化、三國文化、漢唐文化、文昌文化、紅色文化和以國醫聖手蒲輔周為代表的中醫文化。境內有七曲山大廟長卿山李業闕臥龍山千佛岩石窟三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截至2018年,梓潼縣下轄11個鎮、14個鄉。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總人口38.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782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7.2723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9513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5587億元。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9%、53.1%、31%。三次產業結構為29.7:40.3:3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梓潼縣
  • 外文名稱:Zitong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四川省綿陽市
  • 下轄地區:11個鎮、21個鄉
  • 政府駐地:文昌鎮
  • 電話區號:0816
  • 郵政區碼:622150
  • 地理位置:綿陽市東北方
  • 面積:1442.32平方千米
  • 人口:36.27萬人(2000年)
  • 方言四川話成渝片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七曲山、臥龍山千佛岩、漢闕上亭驛劍泉、司馬長卿石室等
  • 機場綿陽南郊機場
  • 火車站:無
  • 車牌代碼:川B
  • 行政區劃代碼:510725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概況,土壤類型,植被條件,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風景名勝,特產美食,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梓潼之名,源於夏商。《廣博物志·卷四十》引《蜀記》雲,梓潼原名尼陳山,為夏禹治水疏理河道而陳放泥土的地方,故名尼陳山。夏禹治水因與江河相處,欲造獨木舟,知尼陳山有梓木,徑一丈二寸,令匠者伐之,梓樹不伏,化為童子,禹責而伐之。先民以梓樹為童子所化,即改尼陳山為梓潼山,因蛇水繞山,以水為表,故名梓潼。蛇水亦因此而名梓潼水,秦於此置縣亦以此為縣名,其名實含梓樹與童子相互變換之意。北宋王象之撰寫《太平寰宇記》表述梓潼之名的源起時,又云:“因縣域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名梓潼焉。”將縣名之源起又另闢新意,說是源自梓林潼水。

建置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梓潼屬蜀國領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秋,惠文王遣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伐蜀。蜀王開明十二世負力親率蜀軍至苴地(含四川廣元至陝西漢中一帶)抗拒秦軍。蜀王之弟葭萌背叛蜀國,倒戈附秦。蜀軍戰敗,退至梓潼,與秦軍再戰。蜀軍大將五丁(弟兄五人)戰死梓潼。蜀王負力率敗軍退至武陽(今四川彭州市江口鎮),為秦軍殺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鄉(今彭縣白鹿鄉),亦為秦軍所殺。蜀王子率殘部南逃,蜀國亡。梓潼即入於秦國版圖。秦昭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秦王朝開始在蜀地實行郡縣制,置蜀郡,劃蜀地為三十一縣,梓潼縣始置,隸屬秦國蜀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派遣將軍林摯平定巴蜀,漢承秦制,仍實行郡縣制。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郡之地,再割蜀郡之地,於“扼控三巴,益州矜領”的梓潼神鄉(又作乘鄉、繩鄉)置廣漢郡。史稱“分巴割蜀以置廣漢”。《神鄉考》云:“郡名廣漢,意謂能廣大漢業也。”《漢書·地理志》載:“廣漢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屬益州,有工官(工官乃掌管國家重要經濟企業之官,西漢全國僅有9郡配有此官)。”又載:廣漢郡,戶十六萬七千四百九十九,口六十六萬二千二百四十九。縣十三:梓潼(郡治)、汁方(今什邡市)、涪(縣治今綿陽)、雒(縣治今廣漢市)、綿竹(縣治今羅江縣黃許鎮)、葭萌(縣治今廣元市昭化鎮)、郪(縣治今三台縣郪江鎮)、新都(縣治今成都市新都)、甸氐道(道治今四川九寨溝縣)、白水(縣治今青川縣白水鎮)、剛氐道(道治今平武縣)、陰平道(道治今甘肅文縣)等十三縣、道。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定益州剌史部,廣漢郡隸屬之。初始元年(9年),安國公王莽取代孺子帝劉嬰,接皇帝位,即改“漢”為“新”,為避“漢”字之諱,將置於梓潼的廣漢郡改名為子同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據蜀,建“大成”國,又改子同郡為就都郡。建武十二年(36年),光武帝劉秀遣大司馬吳漢率征南大將軍岑彭伐蜀,大成國敗亡,就都郡即歸屬東漢版圖,仍還名廣漢郡,隸屬益州,下轄梓潼、新都、什邡、雒縣、綿竹、白水、葭萌、郪縣、廣漢(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等9縣。漢明帝永平元年(58年),分梓潼西北置德陽縣(縣治今江油市雁門壩鎮),隸屬廣漢郡。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年),涼州漢陽郡(郡治今甘肅省甘谷縣境)羌人杜琦、王信等首領,聯合境內氐、羌兩族人起義,破漢中、巴西(郡治今閬中),進逼廣漢。漢中、巴西、廣漢三郡之郡守,皆率軍政從吏徙移涪縣(今綿陽),益州刺史部亦徙治涪縣,並急調益州各郡之兵共同反擊。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年)羌退,巴西、漢中二郡治仍徙還原治地。廣漢郡治之梓潼城,經此戰亂,殘破不堪,始將廣漢郡治徙移雒縣(今廣漢市)。梓潼仍置縣,隸屬廣漢郡。西漢分梓潼西北轄地所置之德陽縣,亦徙至涪江下游之龍鳳場建縣(今遂寧市龍鳳場),仍名德陽,隸屬廣漢郡。原在梓潼境內之轄地,仍還屬梓潼縣。建安十八年(213年),豫州牧劉備經赤壁之戰後,由荊州(今湖北荊州)溯江而上,進入益州,至涪縣(今綿陽),受前來迎見的益州牧劉璋之託,率軍從金牛道北攻漢中張魯。劉備率軍至葭萌(今廣元昭化鎮),又依從軍師龐統及隨軍蜀將之計,回軍南向攻劉璋。《華陽國志》記載雲,劉備率軍南向攻劉璋時,分兵八百,留中郎將霍峻鎮守葭萌(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本為劉表部將,赤壁之戰時,歸順劉備)。漢中張魯聞劉備率軍南向,僅留孤軍鎮守葭萌,即遣將軍楊帛率軍攻葭萌,並要霍峻投降。霍曰:“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也。”楊帛攻城失利,只好率敗軍退回漢中。益州牧劉璋見劉備背信棄義,率軍南攻,跡遣鎮守巴西(今閬中)的向存、扶禁二將軍率軍萬人,溯閬水(今嘉陵江)往攻葭萌,亦為霍峻擊潰。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劉璋戰敗投降,劉備入成都。為了嘉獎霍峻之功,即於建安二十二安(217年),分廣漢郡設梓潼郡,以霍峻為梓潼郡太守。《華陽國志》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廣漢置梓潼郡,以峻為太守,戶萬,去洛二千八百三十八里,屬縣梓潼(郡治)、劍閣(縣治今劍門鎮)、涪縣(縣治今綿陽)、漢壽(改葭萌為漢壽,縣治今廣元昭化鎮)、白水(縣治今青川白水鎮)、昭歡(分葭萌置,縣治今廣元沙河鎮)、漢德縣(縣治今劍閣漢陽鎮)。”
蜀漢炎興元年(263年),曹魏遣大將軍鍾會、鄧艾伐蜀,後主劉禪獻城投降。魏滅蜀後,將蜀國劃分為梁、益二州,梓潼郡仍置,隸屬魏國梁州(州治今陝西漢中),仍分領蜀漢時所屬七縣。
西晉時期。魏滅蜀後,尚書令司馬昭將滅蜀之功據為己有,迫魏元帝曹奐封為晉王。魏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死,其子大將軍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奐禪讓退位。司馬炎接皇帝之位後,建立晉王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梓潼郡仍置,隸屬西晉梁州。元康八年(298年),雍(今陝西)、涼(今甘肅)二州之饑民入蜀就食。梓潼郡奉旨劃出梓潼縣西北地區,設定武連縣(縣治今劍閣縣武連鎮)。再割梓潼縣西北之地,設定萬安縣(縣治今梓潼縣仙峰鄉)。新設兩縣,用以招撫安置流民。自此,梓潼郡領有梓潼、涪城(改涪縣之名為涪城縣)、武連、萬安、漢德、晉壽(改漢壽為晉壽,縣治今廣元市昭化鎮)、劍閣、白水等八縣。永康元年(300年),益州刺史羅尚用武力驅趕入蜀流民。流民推舉李特為鎮北將軍,抗拒晉軍。流民攻占梓潼後,李特以其侄子李離(李特妹夫李含之子)為梓潼郡太守。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李特長子李雄攻破成都,稱成都王,建國大成,定都成都。永嘉三年(309年),梓潼郡太守李離的部將訇琦、張金狗叛變,殺太守李離,舉郡歸降西晉。李離的叔父李雲、李黃率大軍攻梓潼,被訇琦、張金狗殺於梓潼城郊。成都王李雄親率大軍攻梓潼郡,占領梓潼郡之涪城縣後,即於涪城縣設梓潼郡,隸屬大成國。西晉之梓潼郡仍設於梓潼縣。永嘉五年(311年),李雄率軍攻破梓潼縣,西晉之梓潼郡亦隨之消失,梓潼縣仍置,隸於大成國梓潼郡(郡治涪城縣)。漢興元年(338年)李壽接皇帝位後,改國號為“漢”,梓潼縣仍置,仍隸屬大漢梓潼郡(郡治涪城縣)。置於梓潼水尾的萬安縣(縣治今梓潼縣仙峰鄉),亦徙移至潺亭(今羅江縣)。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晉穆帝司馬聘遣征西大將軍桓溫代蜀,成漢戰敗,成漢王李勢獻城歸順,成漢所轄梁、益二州又入東晉版圖。永和四年(348元),梓潼縣奉諭割西北地區(今許州、仙峰、雙板及江油市重華、文勝、厚壩、馬閣、二郎廟、青林口、雁門壩諸地)置北陰平郡和陰平縣(郡、縣治同治今江油市河口壩鎮之陰平壩)。梓潼縣仍置,隸屬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城縣)。
南北朝時期。東晉元熙二年(420年),太尉、晉王劉裕迫晉恭帝司馬德文退位。劉裕接皇帝位後,改“晉”為“宋”,史稱劉宋。梓潼縣仍置,隸屬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即今綿陽市)。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二月癸亥,朝廷將梓潼郡從梁州(州治漢中)劃出,入隸益州(州治成都)。又割梓潼縣東部地區(今仁和、大新、寶石、二洞及今劍閣之元山、開封、王河等)置華陽縣(縣治今劍閣縣王河鎮)。劉宋大明元年(457年),再割梓潼縣東北地區(今馬鳴、馬迎、建興、演武及劍閣馬登、碗泉、公店等鄉)置茂陵縣(縣治今演武鄉上亭鋪)隸屬益州武都郡(郡治今劍閣縣武連鎮)。
劉宋昇明三年(479年),驃騎大將軍、太傅、相國肖道成,逼宋主劉準退位。肖道成登上皇位後,即改“宋”為“齊”,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稱“南齊”。梁、益二州盡為南齊版圖。梓潼縣仍置,隸屬益州梓潼郡(郡治涪)。茂陵縣(縣治今演武鄉上亭鋪)亦置,改隸益州扶鳳郡(郡治今劍閣縣開封鎮)。
南齊建國後,自第二代皇帝開始,即出現了皇帝與分封在各州郡為王的叔侄兄弟之間的互相猜疑、相互損毀,甚至互動干戈的動盪局面。這就促成了一些重臣趁此擴充權勢的機會。雍州刺史肖衍,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由寧朔將軍而爬上了左僕射、驃騎將軍、大司馬、梁王的高位。肖衍坐大一方後,便權大思尊,萌生了“謀位稱帝”之心。認為“齊祚已終,當承帝統”。即於齊和帝中心二年(502年),逼齊和帝肖寶融退位,將其貶為巴陵王。肖衍登基後,即賜死齊和帝肖寶融,將國號“齊”,改為“梁”,史稱南梁。又將齊中心二年改為梁天監元年(502年)。並將設於涪縣(今綿陽)的梓潼郡,改為巴西梓潼郡。梓潼縣仍置,隸屬南梁益州巴西梓潼郡。茂陵縣(縣治上亭鋪)仍置,隸南屬益州扶鳳郡(郡治今劍閣開封鎮)。
梁天監四年(505年),漢中太守夏侯道遷,舉漢中郡歸降北魏(北魏定都河南洛陽)。梁武帝肖衍遣益州刺史鄧元起、益州將軍孔陵、魯方達、任僧褒(南安郡治今劍閣普安鎮)率軍平息漢中之變。北魏宣武帝元格即遣尚書刑巒率軍入蜀接應夏侯道遷,並賜刑巒為鎮西將軍,統管梁益諸軍事。刑巒入蜀後,北魏將軍李義珍擊破南梁晉壽郡(郡治今廣元昭化鎮)後,驅走南梁晉壽太守王景胤。刑巒又遣將軍王足擊南安(今劍閣),南梁蜀將孔陵戰敗,退保梓潼。王足追擊,又於梓潼再敗孔陵,乘勝進圍涪城。至此,北魏奪得南梁之梁益二州十四郡之地,東西七百里,南北千里。即於所得之地設定東益州(州治最初設於今陝西略陽,後又移治今四川廣元昭化鎮),並於梓潼設定梓潼郡(郡治今四川梓潼縣),隸屬北魏東益州。茂陵縣仍置,隸屬北魏東益州扶鳳郡。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年),北魏內亂,所設之東益州各郡縣多背叛北魏而歸附南梁,梓潼縣附梁後,乃降郡為縣,隸屬益州巴西梓潼郡(郡治涪),茂陵縣(縣治今演武鄉上亭鋪)仍置,隸屬輔劍郡(改扶鳳名輔劍,郡治今劍閣開封鎮)。
南梁天正元年(552年),鎮守益州的武陵王肖紀率蜀軍順江東下建康(南梁京城建康,即今之江蘇南京)與其弟爭奪王位。蜀中無主,北陰平郡太守李文智趁機自立為王,於陰平郡之百頃(今梓潼縣許州鎮)置許州,其子李廣為許州刺史。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太師、天柱大將軍高歡,從晉陽(今山西)率軍進入京都洛陽,逼走魏主元修,又將其僅有十一歲的世子元善見捧上王位,改元天平,並遷都至鄴(今河北臨漳),史稱東魏。魏主元修從洛陽逃出,被關西大都督宇文泰迎入長安(今陝西西安),不久,元修死,宇文泰又擁立元修之從弟元寶炬為魏王,定都長安,改元大統,自此,北魏即被分為東魏和西魏二國。西魏廢帝二年(553年),乘南梁弟兄之間爭奪王位的戰亂,即派遣大將軍尉遲回伐蜀。蜀中無主,魏軍所向披靡。蜀境皆入西魏版圖。北陰平郡太守李文智降魏,所置之許州旋廢。並將北陰平郡改為陰平郡,陰平縣亦改名龍安縣,陰平郡治和龍安縣治,皆設於陰平壩(今江油市厚壩鎮與河口鎮之間)。同時,又分巴西梓潼郡於涪縣(今綿陽)設巴西郡,於梓潼(今梓潼縣文昌鎮)設潼川郡(又名東川郡、潼州郡),且將縣治遷於稷連(今石牛鎮),易縣名為安壽縣,隸屬益州大都督始州(州治今劍閣縣普安鎮)。茂陵縣仍置,改隸益州大都督始州黃原郡(郡治今劍閣縣王河鎮)。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大都督宇文覺逼西魏恭帝退位,宇文覺接皇帝位後,改國曰“周”,史稱北周。潼川郡仍置,領有屬縣安壽。改隸利州總管府(府治廣元)始州(州治今劍閣普安鎮)。陰平郡改名靜龍郡,龍安縣改名陰平縣,皆隸於利州總管府龍州(州治今平武縣南壩鎮)。
周靜帝大定元年(581年),大司徒楊堅逼周靜帝宇文闡退位,楊堅接皇帝位之後,改國號“隋”,改元開皇。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對東晉以來濫設郡縣所形成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政大加革修,效法秦制,推行郡縣制,並小為大,減少郡縣設定,乃撤銷設於梓潼的潼川郡,將設於稷連(今梓潼石牛鎮)的安壽縣移治梓潼。又撤銷劉宋大明元年(457年)設於上亭驛的茂陵縣,其轄地併入安壽縣。再撤靜龍郡,陰平縣仍置。陰平、安壽二縣皆隸屬西南行台普安郡(郡治今劍閣普安鎮)。大業三年(607年),安壽縣還名梓潼縣,仍隸屬西南行台普安郡。
唐高祖李淵建國初期,沿襲隋朝舊制。後漸次削平各地割據勢力,基本統一國家後,即於武德元年(618年)罷郡為州,推行州縣二級制。梓潼、陰平二縣仍置,隸屬於利州(州治廣元)總管府始州(州治今劍閣普安鎮)。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開始整理地方行政建制。依據地方事務繁簡和集權中央的原則,劃全國為十道,分道監管各地行政諸務。四川被劃分為劍南、山南、江南三道。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於劍南道(道治今成都市)劍州(州治今劍閣縣普安鎮)。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又改州為郡,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於劍南道劍州普安郡(郡治今劍閣普安鎮)。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分劍南道為東川節度使(治今三台)、西川節度使(治今成都)。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郡為州,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劍南道東川節度使(東川節度使治今三台)劍州。
唐末,綱紀失常,政以賄成,激起黃巢、王仙芝等農民起義,釀成了晚唐大動亂的局面。一統之國四分五裂,旋即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溫迫唐哀帝李木兄退位,改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定都汴(今河南開封),改元開平。西川節度使王建不受梁命,越年(908年)兼併兩川之地,於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改元天復,旋又改為武成。武成元年(908年)設昭武軍節度使(節度使治今廣元市),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於昭武軍節度使劍州。後梁龍德三年(923年),晉王李存勗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改元同光,定都洛陽。同光三年(925年),後唐遣樞密使郭崇韜、魏王李繼岌率軍伐蜀,蜀國後主王衍降唐。陰平、梓潼二縣又隸屬後唐東川節度使劍州。後唐應順元年(934年),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坐大一方,不受唐命。後唐閔帝李從厚即遣天雄節度使石敬唐率軍入蜀討伐,孟知祥率蜀軍抗拒,大敗石敬唐軍於劍門關。孟知祥乘勝兼併東川,旋即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定都成都,改元明德。後蜀對州郡設定的變化較少。陰平、梓潼二縣仍置,隸屬於後蜀東川節度使劍州。
後周恭帝顯德七年(960年),太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於陳橋被部屬擁戴,逼後周恭帝柴宗訓退位。趙匡胤接帝位後,建國曰宋,改元建隆,定都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太祖遣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都指揮使劉光義、崔彥進等率軍六萬,分道入蜀,乾德三年(965年)生擒蜀王孟昶,後蜀亡。北宋於四川建置方面,一改隋唐以來州縣二級制,而為路、州、縣三級制。將劍南東西兩川合併,設西川路,為四川設路之始。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於西川路劍州普安軍(軍治今劍閣普安鎮)。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又將西川、峽西二路合併,稱川峽路,梓潼、陰平二縣隸屬川峽路劍州普安軍。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乃分全川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總稱四川路,為四川得名之始。梓潼、陰平二縣隸屬利州路劍州普安軍。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為金國滅亡。康王趙構南逃,於南方臨安(今浙江杭州)建國,史稱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路和利州西路,梓潼、陰平二縣隸屬於利州東路普安軍。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普安軍升為隆慶府,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又將利州之東西二路合為一路,稱利州路,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利州路隆慶府。
元世祖忽必烈在入蜀戰爭中,於中統三年(1262年)便設定陝西、四川行中書省,省治京兆(今陝西省鹹陽市),至元三年(1266年),移治利州(今廣元市嘉陵鎮)。至元十六年(1279年)平蜀,至元十七年(1280年)省治又還治京兆。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始分省四川,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省治始移治成都。省以下之設定,廢除宋代軍監製,實行路府州縣制,以路府轄州,以州轄縣。形成路府州縣四級制。元初,陰平縣經戰亂而荒蕪,旋即撤銷陰平縣,其轄地百頃(含許州)、長平(今江油文勝、重華馬閣壩、二郎廟、厚壩等地)、全門(今江油雁門壩)等地併入梓潼縣。梓潼縣仍置,隸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廣元路保寧府劍州(至元二十年降隆慶府為劍州)。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南路領袖明玉珍率軍從武昌出發,經長江入蜀,旋即占領全川,建國大夏,定都重慶,改元天統。梓潼縣仍置,隸屬保寧府(府治今閬中)劍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朱元璋遣大將軍湯和、傅友德平蜀。六月,大夏國幼主明昇歸降。四川即入大明版圖。明王朝在政區建置方面,在省之下廢路改府,省州並縣,實行府、州、縣三級行政管理制。同年,撤銷普安縣(縣治今劍閣普安鎮),轄地併入梓潼縣。洪武六年(1373元),又撤銷江油縣建制,其轄地亦劃入梓潼縣。同年恢復劍州建制,原劃入梓潼之普安縣轄地,隨即從梓潼縣劃出,入隸劍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江油縣,又從梓潼劃出原劃入梓潼的江油縣轄地,歸其管領。梓潼縣隸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閬中)劍州。
梓潼秋韻梓潼秋韻
明末,崇禎十年(1637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軍入川,攻占梓潼,置梓潼縣,當年退出。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率軍入蜀,攻占梓潼後,置梓潼縣,隸屬大西保寧府劍州。
清順治三年(1646年),世祖福臨遣肅親王豪格率軍伐四川。大西王張獻忠親率大西軍與戰。至西充,張獻忠被豪格部將雅布蘭射殺,大西軍全線潰敗,大西亡。四川入於大清版圖。梓潼縣仍置,隸屬大清保寧府劍州。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叛清,在雲南建國曰“周”,改元昭武。吳三桂遣部將王屏藩攻四川,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總兵譚洪、吳之茂等,決計降吳附“周”。自此,四川入於大周版圖,梓潼縣隸屬大周保寧府劍州。之後,清軍即與吳三桂軍在川陝間連年爭戰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由大將軍圖海,率天津總兵趙良棟、甘肅總兵王進寶平定四川。四川又入大清版圖。清王朝於地方政區設定方面,實行道府州廳縣三級制,以道轄府州,以府州轄廳縣。梓潼縣隸屬川北道保寧府劍州。雍正五年(1727年),綿州從成都府劃出,升為直隸州。省督即將梓潼縣從保寧府劃出,入隸綿州。
清末,四川掀起“保路運動”,成為武昌起義前奏,促辛亥革命迅速在全國爆發,清王朝終被推翻,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同年3月,南北和談後,滿清遺臣、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為其篡奪。四川所置之軍政府,亦落入北洋軍閥勢力範圍。
北洋軍閥為了集權中央,於民國元年(1912年)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直隸省政,梓潼縣仍隸屬綿州。民國二年(1913年),袁世凱為推進恢復帝制,又按其“廢省改道”計畫,將全川劃分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七道,廢除府州廳。梓潼縣隸屬川西道(道治成都),民國三年(1914年),川西道又改名西川道,梓潼縣仍隸屬之。
民國七年(1918年),重慶鎮守使熊克武發起征討北洋軍閥政府的靖國戰爭後,便以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兼四川督軍的名義,發表“四川靖國各軍駐防區域表”,遂“決定主客各軍就防劃餉”。至此,即形成四川防區制的雛形。盤據四川全境的軍閥,大肆擴張武力,以至相互爭奪管轄地盤,連年混戰,大小爭戰達460餘次。四川各道的設定,亦漸次為四川軍閥的防區制所代替。梓潼縣初為川軍六旅(整編後升為十師)劉斌防區。民國十三年(1924年)起,經過“一三邊,打三七二十一”和“倒楊(森)之戰”後,梓潼縣又為川軍二十一師(後升為二十九軍)田頌堯防區。軍閥在其防區內,總攬民、財、教、建、軍各項大權,征糧徵稅任其所為苦,人民苦不堪言。民初在全川所置各道,已形同虛設。民國十七年(1928年),省政府即明令裁撤各道,各縣直接隸屬省府。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分批進入梓潼,並掌控全境。為維護革命秩序,3月下旬,在梓潼第七區重華場(1953年劃屬江油)建立重華縣蘇維埃政府,4月初,在梓潼第五區復興場(今許州鎮)建立百頃壩縣蘇維埃政府,4月中旬,紅四軍十二師又在梓潼縣城建立梓潼縣蘇維埃政府。是年5月,紅軍分批撤離梓潼。7月,國民黨勢力重返梓潼。經國民黨勢力分化四川軍閥後,取消地方軍閥各自為政的防區制,將全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每區設專員公署,作為省政府的派出單位分轄各縣,以控制地方力量。梓潼縣隸屬十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綿陽。
1949年12月20日,梓潼縣解放。為組織和發動人民民眾進行各項社會改革,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發展經濟,分批開始變革行政區劃。解放初期,梓潼縣隸屬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綿陽專區。
1950年3月,根據中央決定,將四川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四個行署區,同屬西南軍政委員會直接領導,梓潼縣隸屬川西行署綿陽專區。1952年中央決定撤銷四個行署區的建制,恢復四川省的建制。梓潼縣乃隸屬四川省綿陽專區。
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綿陽專區改制為綿陽地區。
1985年2月,國務院又批准將綿陽地區改制為省轄市。綿陽建制幾經變動,梓潼縣均隸屬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4年,縣以下的行政管理,實行縣轄鄉鎮和鄉鎮轄村的三級行政管理體制。梓潼共劃分11個鎮,11個鄉。鄉鎮之下,又劃分村和組(社)。
梓潼縣行政圖梓潼縣行政圖
1996年又對鄉鎮建製作了部分調整,恢復了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所撤銷的一些鄉,即從自強鎮劃出8個村,恢復馬迎鄉建制,從白雲鎮劃出11個村,恢復石台鄉建制,從黎雅鎮劃出10個村,恢復仙鵝鄉建制,從觀義鎮劃出7個村,恢復雙峰鄉建制,從瑪瑙鎮劃出9個村,恢復交泰鄉建制。經過此次調整,梓潼共設定11個鎮16個鄉328個村2237個組(社)。
1998年,從自強鎮劃出6個村,恢復二洞鄉的建制。從長卿鎮劃出12個村,以6個村恢復東石鄉建制,以另6個村恢復三泉鄉建制。從許州鎮劃出7個村,恢復豢龍鄉的建制。從文昌鎮劃出7個村,恢復宏仁鄉的建制。至此,梓潼共設11個鎮21個鄉328個村2240組。當年9月,在黎雅鎮場鎮,設文昌宮居民委員會。10月,將長卿鎮南橋二組改制為南橋居民委員會。
1999年10月,將臥龍鎮金谷村一分為二,改建成金谷和豐谷2個村。梓潼村的設定累計已達329個。
2000年10月,將臥龍鎮金谷村11組改制為興龍居民委員會。12月石牛鎮場鎮永樂村的5、6、7、8、9等5個村民小組改制為金牛街居民委員會。2001年4月,將觀義鎮場鎮的池塘村第4村民小組改制為紅旗居民委員會。至此,梓潼共設有居民委員會16個,其中文昌鎮7個,長卿鎮1個,黎雅鎮1個,許州鎮3個,臥龍鎮1個,觀義鎮1個,石牛鎮1個,仙峰鄉1個。
於2002年9月,對長卿鎮南橋村居民委員會經過調整後,更名為經技園區南橋社區委員會。
2003年6月,將縣城文昌鎮所轄的7個居民委員會經調整後,改制成潼江、翠雲、崇文、紫陽等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又將各鄉鎮所轄的8個居民委員會,經調整、擴大規模後,改制為臥龍鎮興龍社區、觀義鎮紅旗社區、黎雅鎮文昌宮社區、仙峰鄉大橋社區、石牛鎮金牛街社區、許州鎮紅軍橋社區和吉陽社區等鄉鎮社區居民委員會。
至2005年,梓潼行政區劃,共設11個鎮21個鄉329個村,2240個組,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9個社區居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梓潼縣下轄11個鎮、14個鄉。梓潼縣人民政府駐經開區金牛大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510725100000
文昌鎮
510725101000
長卿鎮
510725102000
許州鎮
510725103000
黎雅鎮
510725104000
白雲鎮
510725105000
臥龍鎮
510725106000
觀義鎮
510725107000
瑪瑙鎮
510725108000
石牛鎮
510725109000
自強鎮
510725110000
仁和鎮
510725111000
雙板鎮
510725112000
金龍鎮
510725113000
文興鎮
510725114000
演武鎮
510725115000
仙峰鎮
510725116000
馬鳴鎮
510725117000
大新鎮
510725200000
東石鄉
510725201000
三泉鄉
510725202000
宏仁鄉
510725203000
小埡鄉
510725207000
豢龍鄉
510725208000
雙峰鄉
510725209000
交泰鄉
510725211000
石台鄉
510725212000
仙鵝鄉
510725214000
馬迎鄉
510725215000
二洞鄉
510725216000
建興鄉
510725217000
寶石鄉
510725218000
定遠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梓潼縣位於綿陽市東北方,位於東經104°57'16”至105°27'35”,北緯31°25'27”至31°51'43”之間。縣境東西寬約35千米,南北長約52.5千米,總面積1442.32平方千米。

地質構造

梓潼縣地質構造位於揚子準地台西北部川北古中坳陷低緩構造區,為新華夏第三沉積帶的川北台凹構造體系。東南臨近川中古隆平緩構造區,西南界臨川中新坳陷低陡構造區,西與龍門山台緣褶皺凹陷帶毗連。梓潼大向斜是境內主要構造。軸線自縣境東北的建興、演武、馬鳴入境,經縣境中部,成弧形沿龍門山走向,由東北向西南延展,進入江油、遊仙、涪城,再經安縣花荄而南向華沒閉合於成都平原,全長150千米以上。因向斜軸線西北受到龍門山褶皺斷帶控制,東面受巴中蓮花狀旋扭構造影響,西南則受綿陽帚狀旋扭構造制約,致使梓潼大向斜軸線彎曲,且在向斜兩翼發育有了組次一級構造,並有局部微小錯動,裂隙不太發育。
梓潼境內地質結構單一,出露地層為一套泥質岩類與砂質岩類交替韻律層的白堊系沉積岩。砂岩為厚層狀,貌似城牆。泥岩的鈣質含量較多。出露地層的白堊系分為三段,自下而上為:蒼溪組(K1C)、白龍組(K1B)、七曲寺組(CK1)。此外,河谷地域尚沉積有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統和全新統地層。

地形地貌

一、地貌輪廓
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於1982年制定的《四川地貌區劃》,界定梓潼縣境域屬四川東部盆地山地區盆中丘陵區與盆北低山區的結合部,系“紅色盆地”範疇。縣境西南屬盆中丘陵區,縣境東北屬盆北低山區。因此,梓潼地貌以丘陵和低山為主,具有向川北山區過渡的特點。
梓潼縣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部夾一低凹的潼江河谷,東西橫剖面呈不對稱的馬鞍形。縣境地勢由海拔700米以上的東北高丘、低山區,向西南傾至600米以下的中、淺丘陵區。最高點為東北部馬迎鄉境內的旺瓢山(海拔911.6米)。最低點為縣境之南的交泰鄉後山村潼江流出縣境處的三江口(海拔413米),絕對落差498.6米。全境地形切割深度為100—300米左右。縣境地質構造因受梓潼大向斜寬緩的兩翼制約,境內地層平緩,出露地層幾乎近於水平產狀。岩層分布一般為紫紅色和灰綠色砂岩與紫紅色頁岩、泥岩、互層的沉積韻律,加之接近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侵蝕風化剝蝕作用強烈,泥岩和頁岩疏鬆,被剝蝕為平台,堅硬的砂岩往往被侵蝕為懸岩狀,形成“梓潼台地”地貌。
二、侵蝕堆積地貌
梓潼縣境內堆積地貌不太發育,沿潼江河谷呈帶狀分布,赤溪河、石牛河、鵝溪(馬鳴河)等河流兩岸僅有零星分布,共約68.28平方千米,占全縣幅員面積的4.7%。
三、構造侵蝕剝蝕地貌
梓潼縣境屬丘陵向低山過渡地域。地質構造屬平緩褶皺區。所以,除在接近龍門山脈的金龍場、仙峰、小埡等北面地域因受龍門山褶皺構造影響,有零星緩傾、單斜低山地形外,其餘皆為桌狀、台狀、枝狀等低山、丘陵地形,河谷發育以北南向為主。
四、地貌區劃
依據地貌相似性原則劃分地貌,梓潼縣境可劃分為3個地貌區;潼江東北高丘低山區,潼江以西丘陵區,潼江河谷平壩區。
五、山丘
梓潼縣境無構造山脈,所有山丘均系地殼抬升和流水等外力侵蝕切割。使得河谷下降,兩岸相對升高而形成的河流間的分水嶺,因而山丘的延伸規律與河流流向大體一致。

氣候特徵

梓潼縣地處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向川北低山過渡地帶,氣候屬中國東部季風氣候區,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氣候主要特徵是:降水較足,氣候溫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長,大雨遲、結束早,多秋綿雨,汛期集中。氣溫在22℃以上的夏天較長,年均113天,氣溫在10—22℃之間的春秋兩季各約80天,氣溫在15℃以下的冬季,年均約92天。
春季升溫快,但不穩定,且多乾旱。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日期出現於3月14日,回升早的年份、出現於2月23日,回升晚的年份、出現於4月4日,振幅在40天左右,平均氣溫回升比同緯度的武漢和南京早16—21天。10年中8年有春旱,氣候機率為81%。
初夏5—6月多夏旱。夏旱氣候機率達90%。雨量多集中在6月下旬—9月,占全年總雨量的70%,最多的年份,占全年總雨量的82%。暴雨亦集中在此一時段,因而常有洪澇發生。盛夏之7—8月因雨量多,雖有炎熱但無酷暑,極端最高氣溫為39℃,且多數年份在35—37℃之間。
秋季降溫快,秋綿雨顯著。9月,日平均氣溫降至20℃,比同緯度的南京和武漢提早約10天。入秋後,10年中有7年其秋綿雨達5天以上。10月,平均雨日較同緯度的武漢、南京多5—6天。
冬季較溫暖,雨雪少,冬乾顯著,陰天較多。1月平均氣溫在4.5—5.5℃之間,比同緯度的南京高1.5—2.0℃。極端最低氣溫也比同緯度的武漢和南京高7—8℃。冬季雨量僅18.8毫米,占年總雨量的2%。11月和2月,日照時數在80小時以下,為全年各月降雨量最少的月份。

水文概況

梓潼縣境之大小河流除東部大新鄉境內有一條峽谷小溪流入嘉陵江水系之西河(小潼水)外,其餘均屬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潼江,發源於龍門山北段東坡,其餘溪河大多源於境內北部和東北部的丘嶺間。同時,除源於境外藏王寨的永平河、倒淌河、養草灘、小溪河等幾條小河為由南向北的逆向河外,其餘皆為由西北流向東南的順向河。總的特點是,源近坡陡,徑流隨降水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陡漲陡落,無水運之利,水能開發亦較困難。

土壤類型

梓潼縣第二次土壤普查後,全縣共有四個土類,六個亞類,六個土屬二十六個土種。

植被條件

梓潼縣境植被屬於四川省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四川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綠闊葉林亞帶、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地區、盆北高丘植被小區。自然植被的主要林相為柏樹林,柏科柏屬中的川柏占有林地的絕對優勢,其次是榿柏混交林,另有小片馬尾松純林分布;林中灌木多以黃荊、馬桑、水楂子、噼啦子等混交而成,在森林遭到破壞的地方,則為禾本科的黃茅、白茅、巴茅、蓑草、鐵線草、狗尾巴草所覆蓋,植被良好。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水資源總量
梓潼縣地表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層降水產生的地表徑流。多年平均徑流3.5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產水24.4立方米,偏豐年徑流總量可達5.27億立方米,枯水年則只有0.63億立方米,年限相差8.4倍。全縣已有攔蓄水工程不足境內徑流水量40%,余皆注入江河流走。
根據《水資源調查評價》記載,梓潼縣由境外進入潼江的客水,以梓潼水文站和中心(河口)水文站的資料,並用等值線圖計算,外來客水平均每年為6.18億立方米。這些客水集中於汛期,由於受地形、時令及經濟條件制約,開發利用極低,工業和生活用水每年從潼江提水量為0.044立方米,農業灌溉引水量(宏仁、開化二引水埝和沿岸電灌站)年均為0.15億立方米,利用客水總量平均約0.3億立方米,利用係數僅為0.05。
梓潼縣境內地下水有孔隙水1778萬立方米,可開採量61萬立方米,有裂隙水4432萬立方米,可開採量3545萬立方米。地下水蘊藏總量6210萬立方米,可開採量3606萬立方米。
水能資源
梓潼縣境內有大小河流9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潼江、金天河、赤溪河、馬鳴河、寶石河5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76萬千瓦。1978年縣水電局開展水力資源普查,按河流規劃計算可開發量為11站5488瓦。

植物資源

梓潼縣境內有裸子植物7種15屬,被子植物63科110屬,共有150餘種。
喬木有:柏木、榿木、榆樹、白楊、馬尾松、香樟、冬青等七大樹種為主,兼以它類。柏樹品種亦多,有川柏、匾柏、側柏、觀音柏、塔柏等,其它樹種有紅豆、銀杏、黃連、檀木、梓樹、泡桐、懸鈴木、冬青、桉樹、柳、千樟、皂角、菩提、八角楓、蒙刺樹、夜好樹、棕樹、烏桕、油桐、青槓(櫟樹)、冬青、香椿、臭椿、油橄欖等。
灌木:境內丘陵和低山的林地四周,均有馬桑、黃荊、刺梨、水楂、七里香、枸杞、羊奶刺、噼拉子等灌木叢,城鄉亦有住戶種植千年矮、萬年青、梔子、藥梔子等灌木於庭內路徑或花園內。
疏林草坡:分布有禾本科、豆科、菊科、薔薇科、馬桑科、傘形科、唇科等。其品種有白茅、斯茅、蓑草、狗尾巴、巴茅、金錢草、半邊蓮、地瓜藤、地丁草、鎖眉草、狗兒綰、巴地草、鐵線草、竹節草、馬鞭稍、進駐葡、陳艾、敗漿草、青蒿、斷腸草(五朵雲)、白頭翁、灰綠菜、蛇泡草(野草莓)、面搭子、車前草,水生草類尚有鮺草、青苔、水芹菜、水皂角等。水浸之裸岩又有牛毛氈、苔蘚之類濕地草類生長。
竹主要有:叢生慈竹,多分布在農舍四周。另有少量叢生斑竹、荊竹、楠竹、蘆竹,分布在農舍四周或槽溝地帶。
藥用植物有:桔梗、紅花、枸杞、白芨、梔子、小牛藤、黃連、川芎、白芷、白芍、丹皮、白匾豆、杜仲、牙皂、陳皮、杏仁、防風、枳殼等。野生藥用植物有茵陳、青蒿、柴胡、前胡、威靈仙、續斷、丹參、沙參、半夏、香附、蒼耳、細辛、草烏、薑黃、小木通、白頭翁、石菖蒲、薄荷等200餘種。

動物資源

梓潼縣的動物區系,屬東洋界、亞熱帶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範圍,區系代表動物的哺乳綱,成了以鼬科和鼠類為主,且鼠類最多,諸如田鼠、水鼠、黃鼠狼、松鼠、家鼠等等,其次還有草兔、狐狸、獾、黃麂等。鳥綱以白鷺、斑鳩、家燕、杜鵑、麻鵲、白頭翁鳥、八哥等居多。爬行綱主要是蛇、鱉、龜、壁虎。兩棲綱有田蛙、蟾蜍(癩蛤蟆)。魚綱有鯽魚、鯉魚、鰱魚等系種類屬。
獸類有:草兔、狗獾(俗稱狗猥子)、豬獾、貓狸、狐狸、黃麂、蝙蝠、水獺、野貓、田鼠、松鼠、家鼠、水老鼠等。
禽類野生禽類有野雞、斑鳩、竹雞、咚雞、秧雞、彌雞、水鴨、路鷥(俗呼青莊)、白鶴、八哥、鷂子、貓頭鷹、啄木鳥、山鵲、黃豆鵲、朝天沖、地麻雀、麻雀、白頭翁鳥等100餘種。
爬行兩棲類有:烏龜、鱉、壁虎、草晰蜴、烏梢蛇、火秋蛇、菜花蛇、水蛇、土腹蛇、青竹標蛇、稱桿蛇、蟾蜍(癩蛤蟆)、青蛙(田雞、疙瑪子)等。
魚類有:鯽魚、鯉魚、繁子、巴石子、鰱魚、黃角子(俗呼狗半頭)、鱖魚、刺疙巴、水豹子、青絨子、黃片、白條子、潼棒、青鱔、黃鱔、泥鰍、鋼鰍、烏棒(烏魚)、桃花斑魚等。
昆蟲有:暝蟲、稻苞蟲、薊馬、土蠶;小麥蚜蟲、麥蜘蛛、玉米粘蟲、豌豆象、米象;棉花地老虎、棉鈴蟲、紅鈴蟲、金剛鑽、蔬菜粉蝶、采暝蟲、守瓜蟲;柑桔介殼蟲、天牛;桑樹金龜子、白飛虱、尺蠖;林木柏毛蟲、蛀蟲、白蟻等。尚有危害人畜的害蟲,主要有蚊類、蠅類、虱、蚤、蟑螂等。益蟲有螳螂(俗呼草猴)、蜻蜓、食蚜蠅、食蟲蟻、赤眼蜂、金小蜂等。
軟體類有:蚯蚓、水蛭(螞蝗)、旱螞蝗、肥蟲。此外尚有節肢類動物蜈蚣、千腳蟲、蜘蛛類,以及蝌蚪、蝸牛、田螺、螃蠏、蝦子、打屁蟲(九香蟲)等,還有各種寄生蟲。
珍稀特產動物:有烏龜屬“中華草龜類”,有銅色(雄性,略代黃色)和鐵色(雌性,略代黑色)。繁殖力弱,生長緩慢,龜齡很長,肉、甲(龜板)皆為補品,因人為濫捕,已瀕臨絕跡。近年從緬甸及江南引進同種不同屬的草龜,人工飼養,其營養和藥用價值皆遜色於土產烏龜。鯢魚又名娃娃魚。中國大鯢,兩棲綱蠑螈隱鰓鯢科。背棕黑色,淺灰斑,四腳,以魚蝦、水巴蟲為食,主產潼江上游岐江,縣城以北的潼江河灘有零星分布。

礦產資源

石油天然氣
梓潼大向斜東南翼之老關廟和三合場鼻狀構造,皆為一短軸背斜,閉合良好。構造周圍廣泛存在含油砂岩層,又長期處在利於油氣運移儲集的川西北凹陷向川中地塊過渡的斜坡上。四川石油局川西北礦區已在老關廟構造鑽井9口。在地腹的中生界三迭繫上須家河組之須四、須三、須二(地層深4200—4500米)層段,均獲氣藏。川西北礦區在三合場背斜東翼二洞至文興場之間鑽井10口,在中生界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之須二、須三、須四測試,獲工業氣流,已投資4口,供城鄉生活生產用氣。
梓潼大向斜東南翼老關廟背斜之中生代侏羅紀下統大安寨組(地層深3100—3200米),屬半深水湖相沉積,介殼灰岩,總厚60.5米,介殼個體較大,多為瓣鰓類和腹足類化石。足見侏羅紀(距今約1.95億年)沉積前,古生物豐富。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二段(層深4500米左右),古地溫可能在80℃—117℃之間,對油氣生成有利。在三迭繫上統須二層段(井深4500米),獲無煙煤儲藏,層厚4.5米,占三迭繫上統須二段總厚度的27.6%,目前尚無可開採的技術。
滷水
川西北礦區在老關廟背斜鑽井至230米處,打出滷水,含鹽量較高,在三迭系下統嘉陵江組(地層深5700—5800米)亦獲滷水,湧出量大,含鹽量高。縣境西北宏仁鄉之太皇鋪,東北馬鳴鄉及縣城均有鹹水泉孔,湧水量微小,晝夜僅數百升,含鹽量低。清鹹豐《重修梓潼縣誌》載,昔產鹽,今不產。
縣境內,水質含硝酸根較高。舊志載,清乾隆年間縣內有硝廠,民間亦多用屋基土滲水過濾後熬硝。解放後,縣城亦組建硝(硝酸鉀KNO2)廠,供做爆竹和打蠟之用。
彭潤土
境內白堊系下統蒼溪組出露地層的泥岩,經風化後成為膨潤土。在瑪瑙鎮境內有出露,現已開採作為工業原料。
頁岩、卵石、河砂
境內泥質頁岩藏量豐富,可供製作牆體燒結磚。另有一定儲量的卵石、河砂分布於潼江流域,可供適量開採。

人口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總人口38.4萬人,比上年增長0.08%。其中,女性人口18.63萬人;鄉村人口31.54萬人。

經濟

綜述

2016年,梓潼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7823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7.272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9513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5587億元,增長9%。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9%、53.1%、3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9.6:41.9:28.5調整為29.7:40.3:30。梓潼縣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554967萬元,比上年增長8.2%,對GDP的貢獻率為66.5%。
固定資產投資
2016年,梓潼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97646萬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技術改造投資134317萬元,增長5.7%;房地產開發投資15200萬元,減少65.1%;農戶投資30000萬元,增長20%。
財稅收支
2016年,梓潼縣財政總收入達到56109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7179萬元,增長8.8%。地方公共財政支出193750萬元,增長4.6%。
人民生活
2016年,梓潼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9元,比上年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費支出10167元,比上年增長9.5%;梓潼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5元,比上年增長8.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705元,比上年增長8%。

第一產業

2015年,梓潼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7736萬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農、林、牧、漁各業產值分別達到2.32319億元、1.7046億元、1.93031億元、1.5991億元,分別增長4.02%、3.21%、4.2%、3.97%。
種植業
2016年,梓潼縣農作物總播面積69387公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糧食播面39989公頃,比上年增長1.5%。全年糧食總產量215663噸,比上年增產2.5%。其中,小春糧食產量57949噸,與上年持平,大春糧食產量157714噸,增產3.5%。主要農產品中,稻穀產量104823噸,增產3.1%;小麥產量49406噸,減產0.5%;油料作物產量54923噸,增產2.2%;蔬菜產量191160噸,增產3.5%。
畜牧業
2016年,梓潼縣共出欄生豬299011頭,比上年減少3.8%;肉類總產量39286噸,增長0.5%;禽蛋產量23635噸,增長3.3%;蠶繭產量1766噸,減少0.3%。
農業基礎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實有水利工程12708處,水利工程總水量能力23005.2萬立方米,實際供水9336.7萬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積22660公頃。農機總動力達到35.02萬千瓦。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梓潼縣全部工業增加值352885萬元,增長9%。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8.4%,工業對GDP的貢獻率為47%,工業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90115萬元,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3105萬元,增長18.4%。
建築業
2016年,梓潼縣梓潼縣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9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4.35億元,增長31.9%。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6年,梓潼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4132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19937萬元,增長1.2%;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64195萬元,增長31.5%。
郵電通信
2016年,梓潼縣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81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4%。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梓潼縣固定電話機用戶34617戶,增長17.9%。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行動電話用戶249154戶,增長20.6%;網際網路寬頻接入戶數57088戶,增長37.7%。
旅遊業
2016年,梓潼縣共接待遊客492.0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4.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8.77億元,增長28%。
金融業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8.9937億元,比年初增長12.7%;各項貸款餘額58.8350億元,比年初增長8.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1.6430億元,比年初增長12.7%。
保險業
2016年,梓潼縣梓潼縣共有保險支公司或行銷部17家,其中,財產險公司7家,壽險公司10家。全年各類保險保費收入25924.7萬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人身險18100.7萬元,增長20.6%;財產險7824萬元,增長10.7%。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公路通車裡程2053.2千米。其中,等級公路1359千米,增長6.1%。
梓潼境內有108國道347國道貫通全境。

運輸

2016年,梓潼縣公路客運周轉量21875萬人千米,減少6.8%;公路貨運周轉量16124萬噸千米,增長4.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共有國小34所,在校小學生13653人。普通中學9所,在校學生9259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2541人。

文化事業

2016年,梓潼縣梓潼縣有博物館1個,文化館(站)33個,影劇院1個,體育場館2個,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0.5萬冊,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8個,廣播、電視覆蓋率均為98.49%。

衛生事業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有醫療、衛生機構443個,有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305人,其中,醫生530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1406張。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末,梓潼縣參加企業在崗職工養老保險人數21528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20412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0722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28567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12586人、農村居民10191人。

歷史文化

梓潼是一個置縣近2300年的古縣,境內有七曲山大廟、長卿山李業闕、臥龍山千佛岩三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尚存的24座漢闕中梓潼漢闕就占了六分之一。金牛古道自秦漢至明被演繹成為翠雲長廊。紅軍長征過梓潼建立了三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留下了許州紅軍橋、馬迎紅軍墓等革命遺蹟。新中國三線建設後,梓潼又成為中國“兩彈城”遺址所在地。
洞經音樂
洞經音樂是談演道教《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的音樂。在文昌祭祀中,它以音樂藝術的形式宣揚文昌經誥的宗旨,是梓潼宗祀文昌帝君的一種特色活動。
梓潼陽戲
梓潼陽戲奉“四聖”(川主土主藥王文昌)為戲神,並有一整套祭祀儀式和演出劇目,運用於善男信女求神許願,還願祈吉的民俗活動之中。梓潼陽戲的劇目相傳有三十二天戲、三十二地戲。根據手抄本“戲門斷願啟白”所記,三十二天戲是:出掃棚前、出小鬼、出土地、出走馬、出春牛、出結事郎、出和事老者、出陳牢、出猿猴、出屏鳳小姐、出僧道、出梅花、三聖起馬、出化主、出鳳冠柳青、出關韓二將、出二郎、出三伯公婆、出楊泗將軍、出大伯二伯等。
縣城全貌縣城全貌

風景名勝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七曲山七曲山位於梓潼以北10千米處,為蜀道入川後的最後一道險峰。山間種有古柏4萬餘株,七曲山大廟建於山頂,藏於森森古柏之中。
景區沿山脊成帶狀分布,頻寬約800—3500米,帶長約16000米,呈南北走向,景區所屬範圍為盆中深丘地貌,海拔500—892米,相對高差約400米,坡大、長而較緩,坡度一般在25—35°,山坡上分布有很多級小台地,山脊秀峻,間有闊緩台地,分布了景區三分之二的森林資源。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金牛古道戰國時期(前385年),蜀王負力派遣五丁力士引領秦國所贈石牛而拓展的金牛道,古稱“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此道自陝西眉縣經斜谷、褒谷棧道入漢中,轉而進至勉縣又向西,出陽安關(陽平關)經山道抵白水關(今青川白水鎮),然後沿白龍江至葭萌(昭化),又溯清江河而西至沙溪壩,則轉向南,入劍門關,經梁山南入梓潼七曲山。至今七曲山仍有數段古金牛道遺蹟依稀可見。清代著名詩人李重華有“雙崖翠影侵天合,開闢何曾讓禹功”之句,極力讚美五丁開山劈路的功績,一點也不亞於夏禹王開通九江十八河的功績。
千佛岩摩崖造像千佛岩摩崖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於臥龍鎮五一村臥龍山頂。造像鑿於東西長5.5米,南北寬5.2米,高3.2米的長方體石墩四周壁上,東西北三面鑿三大龕,南面為石造像,未鑿龕。總共造像1000餘尊,故名“千佛岩”。均為唐代開鑿。東龕圓拱形,有造像9尊。西龕圓拱形,有造像53尊。北龕有造像19尊。南面無龕,但在長3.7米,寬2.15米的石壁上刻有高0.1米的小佛1000個(20排,每排50個),由於風化嚴重,只能看出大體輪廓。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長卿山最早有小神廟,先名“神山”,後重蠶桑,史書有記“梓潼有蠶婆山”,“蠶婆即蠶絲氏,他教民種桑養蠶。”就供“谷父蠶婆”,即稱“蠶婆山”,舊俗春節中以示鄉人卷蠶度年,又有“人日登高”,其又應八(發)日吉利享有登高賞春之樂,故訂正月初八為民俗之“登山節”。《四庫全書》載:“梓潼寰宇記雲明皇過梓潼遙望見山上有一窟,近臣奏雲,漢司馬相如讀書之窟,遂定名為長卿山。”因此山從安史之亂,明皇幸蜀,於唐天寶十五年(742年)起賜名,即稱“長卿山”,延用至今,現有山居舊跡。後來“長卿村”及“長卿鎮”,即隨之定名。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兩彈”城梓潼“中國兩彈城”是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舊址,是中國繼青海之後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總部,“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鄧稼先、于敏、王淦昌等科學家都在此留下足跡。如今還保留著鄧稼先舊居、院士樓、將軍樓等保留下來的建築167棟。孕育出“愛國奉獻、艱苦奮鬥、協同攻關、求實創新、永攀高峰”的“兩彈精神”。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翠雲廊翠雲廓蜿蜒三百餘里的古柏,多數是天然森林,少數是人工栽植。明清時定名的“翠雲廊”為三百餘里,自劍南至閬州,西至梓潼,古柏數萬株。實際古柏綿延不止明清的三百里,至低有七八百里,下自梓潼縣七曲山以南,劍閣以北至勉縣,都是林巒疊翠;蔭郁蒼莽的自然柏樹森林。這三百里翠雲廊,在劍閣縣內,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呈由北向南的長橢圓斜面,是由龍門山至劍門關,北接秦嶺的劍門山脈尾峰,山嶺密布,溝壑縱橫,境內五子山海拔1330米,深溝僅367.8米,高低相差962.2米,懸岸如屏,溝底無人煙無道路,真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的原始森林地貌,這是翠雲廊尚未開發的奇險之處。仙女峰、梁山寺、捨身崖、雷霆峽等蜿蜒曲折,北向陡峻、南向趨緩、順向秦嶺尾峰,經大龍山、小龍山、金頂山於演武分支的梓潼七曲山。

特產美食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梓潼鑲碗
地方特色大菜。要是接待貴客,必有鑲碗。鑲碗用料有雞蛋、豆粉、豆腐、肉餡;底料有木耳、黃花、豆皮、酥肉、時令蔬菜等。製作時蛋清、蛋黃分別上籠分蒸,呈黃白二色,造型美觀,滋潤可口,深受食客喜歡。鑲碗又是“十大碗”中的第一道蓋面菜。鑲碗最早是宮廷御膳,明世宗時,總督營戍政的仇鸞,失勢後舉家遷居梓潼,並將此菜的製作方法一併帶回家鄉。此後,便在民間的“田席”上增加了這道必不可少的鑲碗大菜,流傳至今,成為梓潼的一道名菜,令人百吃不厭,享譽久遠。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梓潼片粉
片粉,被譽為梓潼鄉土風味小吃三絕之一。食之有麻、辣、沖之味。秉性尚熱,嚼之,柔韌涼爽,給人以寒。一道小食,寒熱均俱,陰陽相宜。不僅吃起來味香爽口,解飢除渴,且具有清熱解毒,益氣通脈的功效。梓潼片粉,色綠質嫩,柔滑而富彈性,整潔而層次分明,食時兌料講究,多配以麻辣酸調料,若澆以豆豉醬汁、窩油高醋,辣椒香油,大蒜芥末,視之綠盈水泛,食之麻辣沖,嚼之柔韌涼爽,寒熱俱佳佳,清嫩爽口,陰陽相宜,鮮味獨特。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梓潼酥餅又名“薄脆子”、“貢餅”,是梓潼名特小吃,和梓潼片粉、鑲碗一起被稱為“梓潼三絕”。梓潼酥餅歷史悠久,手工精製,風味獨特,享有盛名。由於其獨特的品質,傳統的製作技巧和原生態自然環境的制約,具有與其他同類產品不同的優異特性。其形如滿月、色澤淺黃、酥紋細膩、香而薄脆,具有餘味悠長、淡雅恬靜等特點,老幼皆宜、久食不厭。2009年9月,被綿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11月,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性保護產品,是梓潼縣首個地標性產品。
梓潼縣(梓潼一般指本詞條)
蕨根冬粉蕨根又名蕨、鋸菜等,為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稱,被日本人譽為“雪果三珍”。蕨根冬粉富含21種元素和胺基酸、鐵、鋅、鈣、黃酮、硒、思、鎂、磷等,尤以鐵含量極高。

榮譽稱號

國家級水稻制種基地縣
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
全國食品工業強縣
全國生態食品縣
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四川省衛生縣城
2017年12月14日,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9年0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