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實邊

移民實邊

移民實邊是指中國歷史上由官方組織的一種人口遷移方式。在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幾乎連綿不絕的戰爭和衝突中,使歷代漢族中央政權均不勝其擾,在那些來去飄忽的草原騎兵面前,往往顯得處處被動,兵少則必敗,兵多則供應困難,無法久持。在這種形勢下,歷代漢族中央政權遂採取了“屯墾戍邊”的對策,除了在邊境戰略要地駐紮軍隊,參加屯田外,更多的則是內地向邊境地帶移民,在武裝保衛下開墾耕種,以提供軍糧,加強邊防。這種形式的人口遷移從秦、漢起一直沿用下來,重點在中國的西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移民實邊
  • 追溯:先秦
  • 主張者晁錯王符
  • 相關詩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 史實記載:《尼布楚條約
  • 收復新疆左宗棠
起源,發展,

起源

移民實邊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戰國初期的楚國,曾遷移貴族到邊境開荒,發展邊境經濟,加強國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漢武帝時,為加強北方邊防,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餘萬口,充實北方諸郡,實行兵農結合,既減輕了國家的兵餉負擔,又保證了邊境的安全。由於採取了移民實邊和屯田戍邊的措施,漢代西北邊境一帶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中國歷史上,主張移民實邊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漢的晁錯、東漢的王符、元朝的忽必烈、清朝的康熙。先秦移民多採取行政命令辦法,晁錯首次提出用經濟措施鼓勵移民,對移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生命安全也考慮的很具體。王符晁錯的移民主張在防禦外患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實邊”主張包含了人口與土地相適應的思想,較晁錯有了新的發展。

發展

從“封禁虛邊”到“移民實邊”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清末外交官黃遵憲寫給梁啓超的詩句,道出了近代志士對國土喪失的悲憤。19世紀中葉,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來自何方的堅船利炮驚醒。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畢竟還能節節防禦,所割之地還是沿海據點。此間沙俄卻在東北奪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如入無人之境,實在令人扼腕!
清廷丟失的黑龍江流域大片疆域,在遠古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棲息之地,土地肥沃且森林繁茂,滿族祖先女真人便在此發祥並以漁獵耕作為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滿族人口約60萬,1644年清廷進占北京時其軍民大多“從龍入關”,黑龍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稅的達斡爾等原始部落。此時俄羅斯哥薩克遠征隊進抵黑龍江畔,清軍派1萬多人北上將其打退,於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自此清廷盲目認為北疆高枕無憂,當地百年間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後,關內人口成倍增長,大量剩餘勞動力想到適於開墾的關外謀生。從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詔對關外實行禁封,目的是壟斷人參獸皮貿易,並想使當地成為清室親貴的私產和退路。為阻止漢民北上,清廷在遼東還修築了一道遍植柳樹的邊牆稱作“柳條邊”。乾隆時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讓關內一些滿族人遷回松花江流域。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受不了邊疆之苦,上山下鄉後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涼局面仍遲遲未能改變。
曠土寡民必然難養軍隊。據英國考察人員19世紀中葉在黑龍江北和烏蘇里江東調查,百萬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萬人。此前,黑龍江下游以北縱橫千里之地竟沒有一個集鎮和駐軍點,烏蘇里江以東數百里闊野也僅設七處“卡倫”(哨所),主要還用於查阻內地來民。黑龍江南岸清軍駐地璦琿城有兵千餘,僅裝備古老的弓箭和火繩槍炮,例行守邊不過是解冰季節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稅再兼顧巡查,這種虛應差事還不能年年保證。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擴張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業革命後掌握了先進武器和運輸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暴露了清王朝的極度無能,俄軍自1847年起便進占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對此危情,清朝黑龍江將軍幾年內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還虛報“巡視”所見“疆界安靜”。殊不知,俄軍在外貝加爾省已集結了1.6萬軍隊,於1854年直逼璦琿城下,並分頭進占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廣大地區,移民建立村鎮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軍隊侵華,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那片土地改屬俄國的既成事實。輕易攫取這些利益後,俄國還一直強詞奪理地辯稱所占是無主荒地,按國際慣例誰先控制就屬誰,清王朝重內輕外政策導致有邊無防的歷史性災難至此已難挽回。
愚昧昏聵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龍興之地”,反而導致外侵乘虛而入威脅其祖宗家園,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實邊”。1860年清廷簽約割地時,就批准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要求對關內移民“解禁”的上奏。隨後50年間,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萬。此間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畫,闖進來的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再也無法使山河易主。後來日寇又利用滿清餘孽建立偽滿洲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戶”(向中國東北移民日本人和朝鮮人)計畫,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東北同胞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對祖國的認同。
在人口稀少的邊疆,移民與鞏固防務歷來密切相關。吸取教訓後,左宗棠於19世紀70年代率湘軍西徵收復新疆時,就向當地移民,很快出現“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景象。虛邊失地的前車之覆,終成為後車之鑑,“移民實邊”之功就此大書於史冊之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