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北史

《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匯合併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紀二卷、列傳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丙戌年))到隋義寧二年(618年)的歷史。《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北史》包括本紀12卷,列傳88卷,總計100卷,所記歷史自北魏道武帝建國開始(公元386年),直到隋恭帝義寧二年(公元618年)結束,總計233年。書中主要記載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這幾個朝代的興衰。《北史》的12卷本紀包括:魏本紀5卷、齊本紀3卷、周本紀2卷、隋本紀2卷。另外,在記載北魏分裂後的歷史時,尊東魏為正統,對西魏歷史記載很少。 《北史》的很多史料印證和補充了《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不足,具有很大的價值。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本紀,列傳,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思想價值,藝術特點,不足之處,後世影響,相關文獻,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北史》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下迄隋義寧二年(618年),記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應當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開皇元年至開皇九年(581-589年)的歷史,可以作為北朝歷史看待;至於開皇九年隋滅陳統一全國以後的歷史,本是統一的封建皇朝的歷史,把這一段歷史看成北朝史而寫入《北史》是不恰當的。當然,也許是李延壽有自己的考量,或者說在唐人眼中這樣修史並無問題。
北史
古本《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作品目錄

本紀

卷次
目次
題目
卷中人物(括弧人物為附傳)
卷1
魏本紀第一
拓跋部、道武帝、明元帝
卷2
魏本紀第二
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獻文帝
卷3
魏本紀第三
孝文帝
卷4
魏本紀第四
宣武帝、孝明帝
卷5
魏本紀第五
孝莊帝、節閔帝、廢帝、孝武帝、文帝、廢帝、恭帝、孝靜帝
卷6
齊本紀上
神武帝、文襄帝
卷7
齊本紀中
文宣帝、廢帝、孝昭帝
卷8
齊本紀下
武成帝、後主、幼主
卷9
周本紀上
文帝、孝閔帝、明帝
卷10
周本紀下
武帝、宣帝、靜帝
卷11
隋本紀上
文帝
卷12
隋本紀下
煬帝、恭帝

列傳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弧人物為附傳)
卷13
列傳第一
后妃上-魏神元皇后竇氏、文帝皇后封氏、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獻明皇后賀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劉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連氏、太武敬哀皇后賀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文成文明皇后馮氏、文成元皇后李氏、獻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貞皇后林氏、孝文廢皇后馮氏、孝文幽皇后馮氏、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順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靈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武皇后高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文帝悼皇后郁久閭氏、廢帝皇后宇文氏、古恭帝皇后若干氏、孝靜皇后高氏
卷14
列傳第二
后妃下-齊武明皇后婁氏、蠕蠕公主郁久閭氏、彭城太妃爾朱氏、小爾朱氏、上黨太妃韓氏、馮翊太妃鄭氏、高陽太妃游氏、馮娘李娘文襄敬皇后元氏、琅邪公主、文宣皇后李氏、段昭儀王嬪、薛嬪、孝昭皇后元氏、武成皇后胡氏、弘德李夫人、後主皇后斛律氏、後主皇后胡氏、後主皇后穆氏、馮淑妃、周文皇后元氏、文宣皇后叱奴氏、孝閔皇后元氏、明敬皇后獨孤氏、武成皇后阿史那氏、武皇后李氏、宣皇后楊氏、宣皇后朱氏、宣皇后陳氏、宣皇后元氏、宣皇后尉遲氏、靜皇后司馬氏、隋文獻皇后獨孤氏、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煬愍皇后蕭氏
卷15
列傳第三
魏諸宗室 上谷公拓跋紇羅 武陵侯拓跋因、長樂王拓跋壽樂 望都公拓跋頹 吉陽男拓跋比干、江夏公拓跋呂 高涼王拓跋孤 西河公拓跋敦 司徒拓跋石 武衛將軍拓跋謂 淮陵侯拓跋大頭 河間公拓跋齊 扶風公拓跋處真 文安公拓跋泥、昭成皇帝九子 庶長曰拓跋寔君,次曰獻明帝,次曰秦王拓跋翰,次曰拓跋閼婆,次曰拓跋壽鳩,次曰拓跋紇根,次曰拓跋地乾,次曰拓跋力真,次曰拓跋窟咄
卷16
列傳第四
道武七王 清河王拓跋紹 陽平王拓跋熙 河南王拓跋曜 河間王拓跋脩 長樂王拓跋處文 廣平王拓跋連 京兆王拓跋黎、明元六王 樂平戾王拓跋丕;安定殤王拓跋彌; 樂安宣王拓跋范; 永昌莊王拓跋健;建寧王拓跋崇、新興王拓跋俊二王並闕母氏。、太武五王 晉王拓跋伏羅 東平王拓跋翰 臨淮王拓跋譚 廣陽王拓跋建 南安王拓跋余
卷17
列傳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陽平幽王拓跋新成;京兆康王拓跋子推、濟陰王拓跋小新成;汝陰靈王拓跋天賜;樂良厲王拓跋萬壽、廣平殤王拓跋洛侯
卷18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任城康王拓跋雲;南安惠王拓跋楨、城陽康王拓跋長壽、章武敬王拓跋太洛、樂陵康王拓跋胡兒;安定靖王拓跋休
卷19
列傳第七
文成五王:安樂厲王拓跋長樂;廣川莊王拓跋略;齊郡順王拓跋簡;河間孝王拓跋若;安豐匡王拓跋猛、獻文六王:鹹陽王元禧;趙郡靈王元乾、高陽文穆王元雍;廣陵慧王元羽;彭城武宣王元勰;北海王元詳、孝文六王:廢太子元恂 京兆王元愉 清河文獻王元懌 廣平文穆王元懷 汝南文宣王元悅殤王元恌
卷20
列傳第八
卷21
列傳第九
燕鳳許謙崔宏(子崔浩)、張袞(弟張恂)、鄧彥海
卷22
列傳第十
長孫嵩(五世孫長孫儉,儉子長孫平長孫道生,曾孫長孫幼,幼曾孫長孫熾,熾弟長孫晟,從祖長孫紹遠,紹遠子長孫覽,弟長孫澄長孫肥
卷23
列傳第十一
於栗磾(孫於勁,六世孫于謹,謹子於寔,寔子於顗于仲文,寔弟於翼,翼子於璽,翼弟於義於宣敏
卷24
列傳第十二
崔逞(子崔頤,孫崔彧,玄孫崔冏崔休,五世孫崔贍,六世孫崔儦,逞兄崔遹)、王憲(曾孫王昕)、王晞、王皓、封懿(族曾孫封回,回子封隆之,回弟封肅,回族弟封述
卷25
列傳第十三
卷26
列傳第十四
宋隱(從子宋愔,愔孫宋弁,弁孫宋欽道,弁族弟宋翻,弟子宋世良宋世軌,翻弟宋世景)、許彥(五世孫許惇)、刁雍(子刁遵,曾孫刁沖刁柔)、辛紹先韋閬(孫子韋粲)、杜銓
卷27
列傳第十五
卷28
列傳第十六
陸俟源賀(曾孫源彪,玄孫源師,師從叔源雄)、劉尼薛提
卷29
列傳第十七
卷30
列傳第十八
盧玄(玄孫盧思道盧昌衡盧元明盧潛)、盧柔(子盧愷)、盧觀(弟盧仲宣盧叔虎,子盧文偉)、盧同(子盧斐,兄子盧景裕,景裕弟盧辯盧光,光子盧賁,光從弟盧勇)、盧誕
卷31
列傳第十九
高允(從祖弟高祐,祐曾孫高德正,祐從子高乾高昂高季式
卷32
列傳第二十
崔鑒(兄孫伯謙)、崔辯(孫士謙,士謙子彭,士謙弟說,說子弘度)、崔挺(子孝芬,孫宣猷,曾孫仲方,仲方從叔昂,挺從子季舒,挺族孫暹)
卷33
列傳第二十一
李靈(曾孫李元忠李渾,弟子李璨,璨曾孫李德饒李公緒)、李順(玄孫李元操)、李孝伯(兄孫李謐,謐弟子李士謙)、李裔(子李子雄)、李義深(弟幼廉)
卷34
列傳第二十二
游雅(從祖弟游明根)、高閭趙逸(兄子趙琰)、胡叟胡方回張湛段承根宗欽闞駰劉延明趙柔索敞、宋繇孫游道江式
卷35
列傳第二十三
王慧龍(玄孫松年,五世孫劭)、鄭羲(孫述祖,從曾孫道邕,道邕子譯,譯叔祖儼,儼族孫偉)
卷36
列傳第二十四
薛辯(五世孫端,端子胄,端從子浚,端從祖弟湖,湖子聰,聰子孝通,孝通子道衡,聰弟子善,善弟慎)、薛寘薛憕
卷37
列傳第二十五
卷38
列傳第二十六
裴駿(從孫敬憲,莊伯,從弟安祖)、裴延俊裴佗(子讓之,孫矩)、皇甫和裴果裴寬、裴俠(子祥,肅)、裴文舉裴仁基
卷39
列傳第二十七
薛安都劉休賓房法壽(曾孫豹,玄孫彥謙,族子景伯)、畢眾敬(曾孫義雲)、羊祉(子深)、孫肅(弟子敦,烈)
卷40
列傳第二十八
卷41
列傳第二十九
楊播(子侃,播弟椿,椿子昱,椿弟津,津子遁,逸,謐,謐弟愔)、燕子獻鄭頤楊敷(子素,孫玄感,素弟約,約從叔異,敷叔父寬,寬子文恩,紀)
卷42
列傳第三十
王肅、劉芳(孫逖,芳從子懋)、常爽孫景
卷43
列傳第三十一
郭祚張彝(孫晏之,曾孫乾,威巒,弟子昕,族孫臧,邵)、李崇(從弟平,平子獎,諧)
卷44
列傳第三十二
崔光(子劼,弟子鴻)、崔亮(從弟光韶,叔祖道固)
卷45
列傳第三十三
卷46
列傳第三十四
卷47
列傳第三十五
袁翻(弟躍,躍子)、聿脩陽尼(從孫固,固子休之,固從兄藻,藻子斐固,從弟元景)、賈思伯(祖瑩,子珽)
卷48
列傳第三十六
爾朱榮(子文暢,文略,從子兆,從弟彥伯,彥伯子敞,彥伯弟仲遠,世隆,榮從父弟度律,榮從祖兄子天光)
卷49
列傳第三十七
朱瑞叱列延慶斛斯椿(子徵)、孫政賈顯度(弟智)、樊子鵠侯深賀拔允(弟勝,勝弟岳)、侯莫陳悅念賢梁覽雷紹毛遐(弟鴻賓)、乙弗朗
卷50
列傳第三十八
辛雄(族祖琛,琛子術,術族子德源)、楊機、高道穆(兄謙之)、綦俊山偉、宇文忠之費穆孟威
卷51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趙郡王琛(子睿)、清河王岳(子勱)、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弟思好,平)、秦王歸彥(兄子普)長樂王靈山,神武諸子神武皇帝十五男
卷52
列傳第四十
齊宗室諸王下-文襄諸子、文宣諸子、孝昭諸子、武成諸子、後主諸子
卷53
列傳第四十一
万俟普(子洛)、可朱渾元劉豐破六韓常金祚劉貴蔡俊韓賢尉長命王懷任祥(子胄)、莫多婁貸文(子敬顯)、厙狄回洛厙狄盛張保洛賀拔仁曲珍段琛尉摽(摽子相貴)、康德、韓建業、范舍樂牒舍樂侯莫陳相薛孤延斛律羌舉(子孝卿)、張瓊宋顯、王則、慕容紹宗叱列平步大汗薩薛修義、慕容儼、厙狄伏連、潘樂彭樂暴顯皮景和綦連猛元景安獨孤永業鮮于世榮傅伏
卷54
列傳第四十二
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子消難,裴藻,兄子膺之)、竇泰尉景婁昭(兄子睿)、厙狄乾、孫士文、韓軌段榮(子韶孝言)、斛律金(子光 羨)
卷55
列傳第四十三
孫搴陳元康杜弼(子台卿)、房謨(子恭懿)、張纂、張亮、趙起、徐遠張曜王峻王紘敬顯俊平鑒唐邕白建元文遙趙彥深赫連子悅馮子琮(子慈明)、郎基(子茂)
卷56
列傳第四十四
魏收、魏長賢魏季景(子澹)、魏蘭根(族子愷)
卷57
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邵惠公顥(子什肥,導,護)、叱羅協馮遷、杞簡公連、莒莊公洛生、虞國公仲、廣川公測(弟深,深子孝伯,東平)公神(舉弟慶)
卷58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文帝十三王、孝閔帝一王、明帝二王、武帝六王、宣帝二王
卷59
列傳第四十七
寇洛趙貴(從祖兄善)、李賢(子詢,崇)、孫敏(弟遠,穆,穆子渾,梁御子睿)
卷60
列傳第四十八
李弼(曾孫密)、宇文貴(子忻,愷)、侯莫陳崇(子穎,崇兄順)、王雄(子謙)
卷61
列傳第四十九
王盟(子勱,從孫誼)、獨孤信(子羅)、竇熾(兄子榮定,毅,賀,蘭祥)、叱列伏龜閻慶(子毗)、史寧(子雄,祥)、權景宣
卷62
列傳第五十
王羆(孫長述)、王思政、尉遲迥(弟綱,綱子運)、王軌樂運
卷63
列傳第五十一
周惠達馮景蘇綽(子威,從兄亮)
卷64
列傳第五十二
韋孝寬(兄夐,夐子世康)、韋瑱(子師)、柳虬(弟檜,慶,慶子機,機子述,機弟弘,旦肅,機從子謇之)
卷65
列傳第五十三
達奚武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赫連達韓果蔡祐常善、辛威、厙狄昌、梁椿梁台、田弘(子仁恭,孫德懋)
卷66
列傳第五十四
王傑、王勇、宇文虬耿豪高琳、李和(子徹)、伊婁穆達奚寔劉雄侯植李延孫韋祐陳欣魏玄、泉李遷哲楊乾運扶猛陽雄席固任果
卷67
列傳第五十五
崔彥穆楊纂段永令狐整(子熙)、唐永(子瑾)、柳敏(子昂)、王士良
卷68
列傳第五十六
豆盧寧(子勣)、孫毓楊紹(子雄)、王雅(子世積)、韓雄(子禽)、賀若敦(子弼,弟誼)
卷69
列傳第五十七
申徽陸通(弟逞)、厙狄峙楊薦王慶、趙剛子、仲卿、趙昶王悅趙文表元定、楊標
卷70
列傳第五十八
韓褒趙肅(子軌,)、張軌李彥郭彥梁昕皇甫璠(子誕)、辛慶之(族子昂)、王子直杜杲呂思禮徐招檀翥孟信宗懍、劉璠(子祥,兄子行本)、柳遐(子莊)
卷71
列傳第五十九
隋宗室諸王、文帝四王、煬帝三子
卷72
列傳第六十
卷73
列傳第六十一
卷74
列傳第六十二
卷75
列傳第六十三
卷76
列傳第六十四
卷77
列傳第六十五
卷78
列傳第六十六
卷79
列傳第六十七
宇文述(述子化及)、雲定興趙行樞司馬德戡裴虔通王世充段達
卷80
列傳第六十八
外戚-賀訥姚黃眉杜超賀迷閭毗馮熙李惠高肇、胡國珍(從曾孫長粲)、楊騰乙弗繪趙猛胡長仁隋文帝外家呂氏
卷81
列傳第六十九
儒林上-梁越盧醜張偉梁祚平恆陳奇劉獻之張吾貴劉蘭孫惠蔚(族曾孫靈暉)、馬子結石曜、靈暉(子萬壽)、徐遵明董徵、李業興(子崇祖)、李鉉馮偉張買奴劉軌思鮑季詳邢峙、劉晝、馬敬德(子元熙)、張景仁權會張思伯張雕武郭遵
卷82
列傳第七十
卷83
列傳第七十一
卷84
列傳第七十二
卷85
列傳第七十三
卷86
列傳第七十四
卷87
列傳第七十五
酷吏-於洛侯胡泥李洪之(子神)、張赦提、趙霸、崔暹邸珍、田式、燕榮元弘嗣王文同
卷88
列傳第七十六
隱逸-眭夸馮亮鄭修、崔廓(子賾)、徐則、張文詡
卷89
列傳第七十七
藝術上-晁崇張深殷紹王早耿玄劉靈、助沙門靈遠、李順興、檀特師、由吾、道榮、張遠遊、顏惡頭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麴紹、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陸法和蔣升強練、庾季才(子質)、盧太翼、耿詢、來和、蕭吉楊伯醜臨孝恭劉祐張胄玄
卷90
列傳第七十八
藝術下-周澹李修徐謇(從孫之才)、王顯、馬嗣明姚僧垣褚該許智藏萬寶常蔣少游何稠
卷91
列傳第七十九
列女-魏崔覽妻封氏、封卓妻劉氏、魏溥妻房氏、胡長命妻張氏、平原女子孫氏、房愛親妻崔氏、涇州貞女兒氏、姚氏婦楊氏、張洪祁妻劉氏、董景起妻張氏、陽尼妻高氏、史映周妻耿氏、任城國太妃孟氏、苟金龍妻劉氏、貞孝女宗河東姚氏女、刁思遵妻魯氏、西魏孫道溫妻趙氏、孫神妻陳氏、隋蘭陵公主南陽公主、襄城王恪妃、華陽王楷妃譙國夫人洗氏、鄭善果母崔氏、 孝女-王舜韓覬妻于氏、陸讓母馮氏、劉昶女鐘士雄母蔣氏、孝婦覃氏、元務光母盧氏、裴倫妻柳氏、趙元楷妻崔氏
卷92
列傳第八十
恩幸-王睿王仲興、寇猛、趙修茹皓趙邕侯剛徐紇宗愛仇洛齊段霸王琚趙默孫小張宗之劇鵬張祐抱嶷王遇、苻承祖、王質、李堅、秦松、白整、劉騰賈粲楊范成軌王溫孟欒平季封津劉思逸、張景嵩、毛暢、郭秀和士開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鳳、齊諸宦者
卷93
列傳第八十一
僭偽附庸-夏赫連氏、燕慕容氏、後秦姚氏、北燕馮氏、西秦乞伏氏、北涼沮渠氏、梁蕭氏
卷94
列傳第八十二
日本、高麗、百濟勿吉、奚契丹、新羅、室韋豆莫婁地豆乾、烏洛侯、流求
卷95
列傳第八十三
蠻、獠、林邑、赤土、真臘、婆利
卷96
列傳第八十四
氐、吐谷渾宕昌、鄧至、白蘭、党項、附國、稽胡
卷97
列傳第八十五
龜茲、疏勒、烏孫、悅般、渴盤陀鄯善焉耆車師粟特
卷98
列傳第八十六
蠕蠕、匈奴
卷99
列傳第八十七
突厥、鐵勒
卷100
列傳第八十八
李延壽及其先祖

創作背景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壽撰寫這兩部書,本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未竟的事業。李大師(570年-628年),字君威,隋唐之際人。他熟悉前代歷史,又長於評論當世人物,青年時代就產生了撰寫一部編年體南北朝史的志向。但他著手做這件工作時,已是唐朝武德初年了。不久,他因生活條件的變化,又曾一度中輟了這件事。當他再次獲得從事於此種撰述機會時,已是武德九年(626年),而他在貞觀二年(628年)就去世了。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父親的事業和遺恨,深深地影響著李延壽,對他產生了一種感召的力量。李延壽,字遐齡,貞觀初年參與《隋書》編撰工作,從這時起,他就決心把南北朝史寫出來。以實現父親的遺願。李延壽用了十五、六年的時間蒐集資料,而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因參與修撰《五代史志》的工作,便得以廣泛閱讀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朝正史,於是正式開始撰寫《南史》《北史》。除八朝正史外,李延壽還參考各種雜史一千餘卷,歷時十六年,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撰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據說唐高宗還為《南史》《北史》寫了一篇序,可惜這篇序文早已失傳。
《南史》《北史》主要取材於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書。李延壽撰寫“二史”的方法是對“八書”進行“抄錄”和“連綴”,並“鳩聚遺逸,以廣異聞”,“除其冗長,捃其菁華”。這是一個改寫、補充和刪節的過程,並非一般的抄錄可比。不過,李大師原來是打算“編年以備南北”,而李延壽卻以紀傳體撰成《南史》《北史》,這是後者在“追終先志”過程中的一個變化,無礙於他們共同的目的和旨趣。

作品鑑賞

思想價值

《北史》思想價值突出,尤其是宣揚“天下一家”的思想:改變了長期以來南方與北方互稱“島夷”與“索虜”的陋習。李延壽把北魏以前北方一些少數政權的歷史“編之四夷”。他在撰寫中,給南北朝各政權以同樣的地位。這種打破南、北對立和華、夷界限的認識和做法,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偉大成果,是歷史的進步。

藝術特點

以“二史”同“八書”作比較。“二史”出於“八書”,但又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八書”,除了上面講的兩點以外,還表現在:
第一,內容上有增刪之別。“二史”對於“八書”的增與刪,有利也有弊。其所刪部分,多是皇帝冊文、詔令,大臣奏議、文章,從而使史文緊湊、醒目,可讀性強,這是利的方面。但是“二史”也刪去了“八書”中的一些重要史實。這是弊的方面。其所增部分,因多采自雜史中的預言和故事,因而加重了某些史事、人物的神秘色彩,這是弊的方面。但李延壽撰寫“二史”,參考的書籍比較多,因而增加了“八書”中原來所沒有的一些重要史料,擴大了某些人物傳記的篇幅,甚至還增寫了一些人物傳記。這是利的方面。可見,在增刪問題上,“二史”與“八書”各有得失,不能作簡單的看待。
第二,書法上有曲直之分。南北朝時期人們作史,因多所忌諱而形成曲筆者甚多。《南史》《北史》對這些曲筆有不少改正。如魏收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撰《魏書》,凡事涉高洋父親高歡在東魏所作所為時,多曲為回護;《北史》對此大多據實直書,予以改正。《梁書》《陳書》雖是姚思廉撰成於唐初,但因部分史稿系繼承其父姚察舊作,而姚察又多據梁、陳史官所錄,故曲筆也不少。如《梁書》對臨川王蕭宏大加褒美,稱讚他“性寬和篤厚”,“時稱其長者”;而《南史》則揭露他是個品行低劣、恣意聚斂、貪生怕死之徒。《南史》改正《陳書》曲筆之處更多,“使奸惡不能藏匿”。當然,“二史”亦並非完全沒有曲筆,但總的來看,在書法的曲直上“二史”是勝過“八書”的。
第三,文字上有繁簡之異。“八書”共五百三十七卷,“二史”只有一百八十卷,僅占原書卷數三分之一。這是李延壽“刪落釀辭”、“敘事簡勁”的長處。《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稱讚《南史》《北史》“敘事簡勁,比於南北正史,無繁冗、蕪穢之辭”,堪為“近世之佳史”,並認為陳壽之後,只有李延壽可以與之相比擬。正因為如此,“二史”比“八書”流傳廣、影響大。北宋以前,“八書”中有的頗多散失,而“二史”卻完整地保存下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延壽自序說他補充的史料很多出於當時的“雜史”,即所謂“小說短書”,故事性較強,且多口語材料,增補入傳,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能反映當時真實情況。這類資料在南史的何佟之傳,北史的東魏孝靜帝紀、高昂傳、斛律金傳、李稚廉傳、爾朱榮傳中都可以發現。但因此也摻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謠言讖語、戲謔笑料,這又是它的嚴重缺點。總之,南北史就史料的豐富完整來說,不加八書,但也不乏勝過八書的地方。作為研究南北朝歷史的資料,可以和八書互相補充,而不可以偏廢。
《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以至於糟粕。如在歌頌帝王將相方面,在誣衊人民起義方面,在宣揚祥瑞災異、神怪荒誕之說方面,散布了許多封建主義思想唯心主義歷史觀點。不僅“二史”如此,“八書”也如此,只是形式和程度不盡相同罷了。這是我們在閱讀“八書”、“二史”時不能不注意的。
以“二史”與“八書”相比,不是說“二史”可以代替“八書”,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確的態度。在“二史”與“八書”的關係的問題上,正確的看法應當是:
(一)對於“二史”和“八書”撰述的歷史條件的不同,對於它們的作者在思想上的異趣,以及它們在材料運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區別,都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說明;(二)“二史”和“八書”在反映南北朝時期歷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傳播這一時期的歷史知識方面,各自都有貢獻,都有應當受到重視的理由和根據,我們不應在它們之間進行抑揚和褒貶;
(三)對“二史”和“八書”作比較,目的在於總結和說明它們的特點和優點,以便更好地認識它們,運用它們所提供的而又確實經過我們鑑別的歷史知識為當代的社會實踐服務。讀“八書”、“二史”如此,讀其他史書也是如此。

不足之處

首先,《南史》、《北史》被後世學者批評最多的,是對南北“八書”的刪削、改編不當。“二史”對“八書”的刪削大多是詔誥、冊文、事表、疏、議、書、賦等,這無疑使史書的文字更加精煉,增強了可讀性。但一些重要的議論、奏章和好的作品不應刪節而刪節,則使重要史實闕書。如北魏李安世關於均田的奏疏,是研究當時階級關係的寶貴資料,《北史·李孝伯傳》附《李安世傳》刪去了,《北史》還將《北齊書》中不少有關北魏、東魏以及北齊時期人民起來反抗的史事一一刪去,這些都是極為不妥的。
第二,《南史》、《北史》對“八書”中某些改編安排不當。南北朝原為一個歷史時期,李延壽分寫成二書,各自成一體系,於南朝和北朝之間互相關聯的事、關聯的人,往往各據原史書機械地編錄,因而割裂、錯置以及矛盾、重複之處,仍所在多有。如譙國夫人洗氏,世為南越(今廣東境內)首領,歷梁、陳二代,卒於隋文帝時,是南方重要人物之一,應在《南史》中為之立專傳,而因原傳在《隋書·列女傳》中,便收於《北史·列女傳》中。而林邑、蠕蠕、宕昌、高麗、劉昶、薛安都、蕭寶寅、蕭綜、蕭大圜、蕭祗、蕭泰,南北史均各立傳。雖然上述諸人在南北朝的主要事跡,都分別載於《南史》、《北史》中,並不重複,但如將一人的事跡集中於一傳中敘述,則更為清晰簡明。

後世影響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字簡練,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周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歷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南北朝產生的《宋書》、《南齊書》、《魏書》是分裂時代產生的歷史著作,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和一家一姓的皇朝史格局的束縛,即使唐初修撰的梁、陳、齊、周、隋“五代史”,除《隋書》而外,其他各史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消極的歷史影響。在新的統一的歷史條件下,用“天下一家”的思想重新撰述分裂時期的歷史,這不僅是當時政話上的需要,而且對整個國家和民族在精神財富的建設與積累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應當肯定其較舊史“敘事簡徑,無繁冗、蕪穢之詞”。《宋書》等“八書”共五百三十七卷,而《南史》、《北史》僅一百八十卷,占原書的三分之一。這是孕延壽“刪落釀評”,”敘手簡徑”的功勞。李延壽刪削“八書”,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再製作,《南史》、《北史》比之於原作,不僅在篇幅上大為壓縮,在史事上更加連貫,敘述部分就顯得集中突出了,文字上也簡潔易讀,而且在史料上也有所增益。《南史》、《北史》以簡潔有條理,為後世學者所公認。就《南史》、《北史》而言,《北史》詳贍而《南史》疏略。
從歷史編纂上看,《南史》、《北史》繼承了《史記》所開創的中國史學史上的通史家風,也效法班固、范曄和陳壽,他把南朝宋、齊、梁、陳及北朝之魏、齊、周、隋八國的歷史發展,從頭到尾作縱的敘述,成為通史一段,深得司馬遷《史記》的遺規,又把分立的南北各國分別敘述,但又互相照應,極縱橫離合之妙,符合陳壽《三國志》的體裁,合國別史和通史為一門。
《南史》、《北史》流傳廣,影響大,對傳播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知識起了積極的作用,對後人研究南北朝史、中國史學史做了貢獻。從唐至宋,南j匕‘‘八書”除《隋書》附有《五代史志》,為人們重視外,其餘七書則流傳不廣,讀者甚少。在唐宋時期,“八書”流傳和影響遠遠不及“二史”。所以,世人了解南北朝史主要靠著讀《南史》、《北史》,對後人研究歷史所發揮的作用,可從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和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中不少地方採用南北史說法為證。

相關文獻

關於南北史的補表補志有:
周嘉猷:《南北史年表》。
周嘉猷:《南北史帝王世系表》。
周嘉猷:《南北朝世系表》。計收一百十餘姓,各姓又接不同郡望分列,頗有用。
汪士鐸(1802—1889):《南北史補志》。存天文、地理、五行、禮儀,共十四卷。地理志以宋齊為一篇,梁陳為一篇,魏齊為一篇,周隋為一篇。宋以大明八年為準,魏以武定之世為準,皆仍《宋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之舊,參考價值不大。禮志依據紀傳諸志及《通典》等,而未注出處,唯五行志註明出處,徵引時須檢原書。
汪士鐸:《南北史補志未刊稿》。存輿服、樂律、刑法、職官、氏族、道釋,共十三卷,體例與天文志等相同。《廿五史補編》首次據稿本印行。徐崇:《補南北史藝文志》。分南史、北史、載記三篇,以見於南北史紀傳者為準。不見於南北史僅見於八書者入載記。《隋書·經籍志》未收者居十之六七。各條皆註明出處,便於利用。
徐文范:《東晉南北朝輿地表》。分年表、州郡表、郡縣沿革表三部分。年表自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起至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止,按年排列。以西晉末的二十一州為綱,每州下舉出當年變遷沿革,各朝重要年份舉出當時全疆域所統州郡名稱數目。州郡衰接二十一州次序,每州下依朝代舉出本州及所統郡的變遷。郡縣表按各州所統郡為次序,每郡及所統縣下又依朝代敘述變遷。南北朝皆有僑州郡縣,大抵多在淮南、淮西、沔北、漢東。徐氏注意考出實土所在,以免讀史者為空名所惑,故詳州郡之建置分合於郡縣之下,因而州郡表及郡縣沿革表有重複處。此書與周嘉猷世系表為讀南北朝史的兩部重要工具書。
宋書音義4卷(清洪亮吉)見南獻遺徵 書目答問雲未刻
宋書考證4卷(清孫?)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卷第1-4期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251-472頁題宋書考論
宋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73-482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25-433頁民國印本
宋書州郡志校勘記1卷(清成孺南菁書院叢書六集本 歷代地理彙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叢書集成第169冊
申范1卷(清陳灃菊坡精舍刊本 古學彙刊本 申宋書范曄傳之誣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83-498頁
宋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
宋書補表4卷(清盛大士)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南京??里國學圖書館寫本
補紀元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種
宋諸王世表1卷(清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將相年表1卷(清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鎮年表1卷(清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補宋書宗室世系表(近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補宋書刑法志1卷食貨志1卷(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光緒10年刊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語(以下各本同)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766、781冊
補宋書藝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補宋書藝文志1卷(近人聶崇岐)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稿本
晉宋書故(清郝懿行) 嘉慶21年自刊本 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99-519頁
補校宋書州郡志札記(楊守敬) 楊守敬集第7冊 續群書拾補金陵書局本,已見迻校者不錄
禹貢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齊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方鎮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南齊書校勘記清(周星詒)上海文管會藏稿本
孫:南齊書校議(今人朱季海中華書局1984年版,相當於中華點校本之校勘記
南齊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0-523頁
補南齊書藝文志4卷(今人陳述)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據稿本
補南齊書經籍志(陳鴻儒等編)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33-459頁 民國間?印本、抄本
梁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梁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1-469頁
毛本梁書校議(清陳灃) 信古閣小叢書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5-530頁
梁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31-54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59-461頁
補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孫)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 歷代地理志彙編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叢書集成第3080-82冊
梁書夷貊傳地理考證(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補梁書藝文志1卷(清王仁俊)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梁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梁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陳書斠議(羅振玉)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9-477頁
補陳疆域志(近人臧勵龢)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稿本
陳州府職官備考1卷(清朱撰卿) 1916年淮陽縣誌附刻本
陳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陳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2頁
讀南史記疑1卷(王懋竑)讀書記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竑) 讀書記疑卷13
南史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3-557頁
宋齊梁陳方鎮年表4卷(近人吳廷燮)景杜堂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58-683頁
魏書校勘記1卷(清王先謙等)思賢講舍刊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叢書集成第168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684-70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89-525頁
魏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52-859頁
魏書宗室傳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羅振玉) 1924年東方學會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702-832頁題傳注12卷等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537-669頁 民國印本
魏書宗室傳注校補1卷(近人羅振玉) 貞松老人遺稿乙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33-851頁實冊數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69-687頁
魏書鐵佛劉虎傳注(近人羅振玉)
魏書地形志校錄3卷(清溫曰鑒)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題作校異有附錄 適園叢書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據適園叢書本
讀魏書地形志隨筆1卷(清溫曰鑒) 北京圖書館藏管廷芬輯花近樓叢書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張穆)傳抄本
稿本舊藏祁氏,後歸陳士可,僅存卷1-3司州及目錄1卷。各家傳抄本多從何秋濤抄本轉錄。
北魏地形志札記(楊守敬) 歷代輿地圖·北魏地形志圖,楊守敬集第7冊郗志群校注〈續群書拾補〉第1399-1424頁
魏書外國傳地理考證1卷西域傳地理考證1卷外國傳補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55-985頁
魏書校補1卷(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魏書禮志校補1卷
補樂志缺文,未全,後經陳垣冊府元龜補足,已印入百衲本魏書。
魏書源流考(李正奮)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77-489頁 抄本
魏諸帝統系圖1卷魏諸王世表1卷魏異姓諸王世表1卷魏外戚諸王世表1卷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東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清萬斯同)
歷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魏書官氏志疏證1卷(清陳毅)光緒23年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魏書兵志1卷(清?今人谷霽光)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後魏書藝文志(近人李正奮) 北京圖書館有抄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87-733頁 民國抄本
元魏方鎮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排印本
西魏書(清謝啟昆)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733-911頁清刻本
北齊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北齊書疏證(清杭世駿)見南獻遺徵 書目答問雲未見傳本
北齊書斠議(羅振玉)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1-917頁
北齊書校證(願學齋主人)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7-947頁 稿本
北齊書旁證(願學齋主人)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47-1019頁 稿本
補北齊書疆域志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19-1031頁
北齊諸王世表1卷北齊異姓諸王世表1卷北齊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 歷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校勘記(清周星詒) 見宋本北周書跋
周書斠議(羅振玉)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31-1037頁
周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北周公卿表(清練恕) 多識錄卷2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緩案(陳故章) 中華書局1959年石印線裝本
周書異域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86-991頁
殿本隋書考證(清傅雲龍校)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1-21頁影印抄本
隋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21-29頁影印讀史札記之九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60-863頁
隋書求是(近人岑仲勉)1958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64-948頁
縮印本,刪去附錄

作者簡介

李延壽者,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學家,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陽市)。貞觀中,累補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以脩撰勞,轉御史台主簿,兼直國史。初,延壽父大師,多識前世舊事,常以宋、齊、梁、陳、齊、周、隋天下參隔,南方謂北為“索虜”,北方指南為“島夷”。其史於本國詳,它國略,往往訾美失傳,思所以改正,擬《春秋》編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歿。
北史
李延壽
延壽既數與論撰,所見益廣,乃追終先志。本魏登國元年,盡隋義寧二年,作本紀十二、列傳八十八,謂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盡陳禎明三年,作本紀十、列傳七十,謂之南史。凡八代,合二書百八十篇,上之。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時人見年少位下,不甚稱其書。遷符璽郎,兼脩國史,卒。(《新唐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