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縣(鄯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

鄯善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

鄯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鄯善縣隸屬新疆吐魯番市,位於天山東部南麓的吐魯番盆地東側,北與木壘縣、奇台縣為鄰,東經七克台鎮連線哈密市七角井鄉,西部吐峪溝蘇巴什村與吐魯番市勝金鄉接壤,南部經南湖戈壁至覺羅塔格與若羌縣尉犁縣為界。境域總面積39800平方千米,約占新疆總面積的2.5% 。轄5個鎮、5個鄉,總人口231297人(2010年)。鄯善油田是中國第一個大型株羅系油田。

蘭新鐵路、蘭新高鐵、連霍高速、亞歐光纜、西氣東輸管線貫穿全境,有鄯善火車站、高鐵鄯善北站、高鐵吐哈站三座火車站,距離吐魯番機場104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烏魯木齊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構成部分。2017年,鄯善縣被列入國家園林縣城。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鄯善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 下轄地區鄯善鎮七克台鎮,連木沁鎮
  • 政府駐地:鄯善鎮
  • 電話區號:0995
  • 郵政區碼:838200
  • 地理位置:吐魯番盆地東側
  • 面積:39800平方公里
  • 人口:231297人(2010年)
  • 方言:維吾爾族語,回族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唐代赤亭,大清真寺,郡王府
  • 火車站:鄯善火車站
  • 車牌代碼:新K
  • 代碼:65042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氣候,地形,自然資源,動物,礦藏,光熱,風能,土壤,地下水,政治,經濟發展,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交通,衛生,市政,文化,風景名勝,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名優特產,

歷史沿革

西漢時為狐胡國地。
鄯善夜景鄯善夜景
東漢時併入車師前國
置柳中、蒲昌兩縣,隸屬西州。
元代稱作魯克察克,元末改稱柳城,到明代又稱作柳陳、魯陳等,即今魯克沁
正統年間併入吐魯番,稱作“必殘”。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設辟展辦事大臣,並建吐魯番六城,辟展為六城之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鄯善縣,隸吐魯番直隸廳。現屬吐魯番地區
清末新疆巡撫饒應祺在《會奏新疆增改府廳州縣各缺》中記載:“辟展地為古鄯善國,名曰鄯善縣”,因於此置鄯善縣。但古鄯善國故址並不在今鄯善縣,而是在今若羌縣境。故鄯善是因古鄯善國為名而非故地。
光緒二十八年設鄯善縣。以漢古國名命名。又稱“皮羌”,系維吾爾語,意為“馬蘭草”。也有認為與唐代“蒲昌”一名有關。“必殘”、“辟展”都是維吾爾語名“皮羌”的同名異譯。
2015年4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吐魯番地區撤地設市,鄯善縣隸屬於吐魯番市。

行政區劃

2000年,鄯善縣轄5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鄯善鎮七克台鎮鄯善火車站鎮連木沁鎮魯克沁鎮辟展鄉東巴扎回族鄉吐峪溝鄉達朗坎鄉迪坎鄉。縣人民政府駐鄯善鎮。
鄯善鎮轄8個社區、2個村:團結東路社區、鴻雁社區、庭子路社區、衛生路社區、育才路社區、沙園路社區、蒲昌路社區、雙水磨社區、巴扎村、鐵提爾村。
七克台鎮轄8個村:巴喀村、台孜村、庫木坎兒孜村、七克台村、南湖村、熱阿運村、黃家坎村、亞喀坎兒孜村。
鄯善火車站鎮轄4個社區:金椅社區、振興社區、興業社區、友好社區。
連木沁鎮轄10個村:連木沁巴扎村、連木沁坎村、連木沁阿斯坦村、庫木買里村、尤庫日買里村、曲旺爾村、阿克墩村、汗都夏村、蘇克協爾村、汗都坎村。
魯克沁鎮轄9個村:闊納夏村、三個橋村、吐格曼博依村、托萬買里村、阿曼夏村、賽爾克甫村、迪汗蘇村、英夏買里村、沙坎村。
辟展鄉轄11個村:東湖村、小東湖村、馬場村、喬克塔木村、克其克村、樹柏溝村、蘭乾村、英也爾村、柯柯亞村、庫爾乾村、卡格托爾村。
達朗坎鄉轄6個村:喬亞村、拜什塔木村、玉旺克爾村、央布拉克村、英坎兒孜村、阿扎提村。
吐峪溝鄉轄7個村:潘家坎兒孜村、洋海村、吐峪溝村、蘇貝希夏村、澤日甫坎兒孜村、麻依增坎兒孜村、吐峪溝克爾火焰山村。
迪坎鄉轄5個村:迪坎爾村、坎兒孜庫勒村、托特坎兒孜村、玉爾門村、也扎坎兒孜村。
東巴扎回族鄉轄4個村:後梁村、前街村、塔烏村、艾孜拉村。

人口民族

總人口26萬人(常住人口21.5萬人;農村人口15.64萬人;吐哈油田1.4萬人,流動人口3.1萬人),由漢族、維族、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俄羅斯族、烏茲別克族、塔塔爾族、滿族等19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7.68萬人,占29.5%,維吾爾族17.1萬人,占65.77%,回族1.2萬人,占4.61%,其他少數民族占0.08%。

地理環境

鄯善縣地處庫木塔格山(沙山)北麓,西接火焰山東端。三面環山,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為博格達山,中部為吐魯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南部為戈壁和沙漠。
鄯善縣

氣候

鄯善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年均氣溫11.3℃,年均降水25毫米。夏熱(7月平均氣溫29.2~33℃,曾出現過48℃高溫),冬冷(1月平均氣溫-10℃~11℃,最低氣溫出現過-28.7~-29.7℃),春旱乾燥(年降水量為17.6~25.3毫米,但蒸發量極大,為2 751~3 216.6毫米),熱量豐富(≥10℃積溫為4 522.6~5 548.9℃),日照充足(日照時數2 900~3 100小時),晝夜溫差大(平均日較差14.3~15.9℃,最大可達17~26.6℃),無霜期長(192~224天)。

地形

鄯善縣地形地貌特點鮮明,三面環山,一面臨近世界海平面最低點的艾丁湖,全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形成坡度緩平的傾斜面。北部因為搭界於天山,山高坡陡,南部為大漠戈壁和丘陵帶,相對平緩。全境地勢高山區最高峰為4110.7米,最低處在吐魯番市艾丁湖東部,低于海平面153米。地勢地形構造為:火焰山占總面積的7.30%,南戈壁和覺羅塔格山占總面積的64.4%,沙山沙漠占10.7%,火焰山以北至天山的戈壁帶總面積的9.4%,平原綠洲只占2.3%,另有5.7%是鹽鹼地。
高飛一號衛星拍攝新疆吐魯番鄯善縣羅布泊鎮高飛一號衛星拍攝新疆吐魯番鄯善縣羅布泊鎮

自然資源

動物

鄯善縣境內的羌塘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獨特,野生動物眾多,並因其特有性和生態脆弱性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野駱駝是世界上駱駝科真駝屬僅存的野生種,作為一個獨特的物種,野駱駝已成為地球上比大熊貓更為珍稀的野生動物,世界上野駱駝僅存活有800多峰,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野駱駝野駱駝

礦藏

鄯善縣境內已探明石油、天然氣、花崗岩、煤炭、鐵礦、黃金、膨潤土、鈉硝石等礦產資源40餘種,全國十大礦產資源縣、世界十大煤炭資源地、中國第二大膨潤土資源地和世界第一大鈉硝石資源地。
● 石油
吐魯番--哈密盆地是中國西北地區三大沉積盆地之一,油氣資源非常豐富,鄯善縣域內石油儲量達15.75億噸, 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98億噸,可採石油儲量7892萬噸, 預測天然氣資源量為3650億方,已探天然氣地質儲量970億立方,可采天然氣儲量增至547億方。1991年2月, 吐哈石油會戰指揮部在鄯善成立,鄯善油田是中國第一個大型株羅系油田,屬中豐度、低 滲透、中產量油田。
● 鈉硝石
礦產地有3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2處。分布於小草湖、七克台及吐峪溝至賽爾蓋甫等地。小草湖鈉硝石礦床現保有礦石儲量794.9萬噸,硝酸鈉72.7萬噸,生產規模2萬噸/年。七克台境內庫木塔格礦區發現1萬多平方公里範圍、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已檢查明硝酸鈉儲量達到1.84億噸,可供開採儲量達1.54億噸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大鈉硝石礦。
鄯善油田鄯善油田
● 鐵礦
資源極為豐富,是區內最優勢礦種之一,已發現鐵礦產地145處,其中工業礦床25處(大型2處、中型6處、小型17處),礦點120處。鐵礦主要分布在覺羅塔格成礦區的紅雲灘——鐵嶺——赤龍峰一帶和南天山成礦區的梧桐溝-帕爾崗一帶。鐵礦地質普查儲量3億噸,詳查儲量1.1億噸,其中富礦10374.12萬噸,其中磁鐵礦8552萬噸,褐鐵礦5989萬噸,赤鐵礦14922萬噸。鄯善縣現有鐵礦24個,現保有儲量為10888.22萬噸。
● 煤炭
資源相當豐富,但勘查程度相對較低,主要分布於火焰山南側的艾丁湖--七克台--沙爾湖一帶,北測沿台北凹陷邊緣零星分布於二塘溝-柯柯亞--坎爾其一帶,已發現的18處礦產地中,大型煤田2處、中型井田2處、小型礦床5處、煤礦點9處。已知主要礦床在南部有艾丁湖煤田、底湖煤田、沙西煤田,北部有二塘溝煤田、柯柯亞煤田。
● 石材
鄯善縣花崗岩、大理石資源十分豐富,品質優良,主要分布在縣域南部礦區,礦區面積700多平方公里,已探明資源儲量4000萬立方米,預測儲量20億立方米,擁有世界上罕見的紅色系列巨型整體礦山“鄯善紅”和灰色系列巨型花崗岩整體礦山“雪蓮花”,其中“鄯善紅”被評為中國名特優石材品種,深受國內外石材用戶的歡迎,此外還擁有“天山綠”、“灰麻”、“白麻”、“木紋石”等多個品種。鄯善花崗岩礦具有儲量大、埋藏淺,整體性好、出材率高、色差小、易開採等特點。

光熱

鄯善縣地處亞洲腹部。由於遠離海洋,群山環繞,地貌複雜,形成了獨特的氣候。夏熱冬冷,春旱乾燥,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對於棉花、葡萄和甜西瓜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尤其是對提高葡萄、甜西瓜的品質更為突出。

風能

鄯善縣境內的七克台百里風區,是新疆境內面積最大,風質最優的九大風區之一。此處多偏北大風,定時最大風速達29m/s,非定時出現的最大風速可達40米以上。據鄯善縣氣象局統計(因百里風區的大風多成片出現,範圍較大,風區附近測站的風力資料可作參考),百里風區大於等於8級的大風日數平均每年約200天,年平均風力在5級左右。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從2月份風力開始增大,春、夏季風力最大,平均風力達9.0m/s以上,秋季開始減小,冬季風力最小,平均風力5m/s。各月最多風向均為北風,占全年各風向出現次數的37%, 8級(約17-20m/s)以上大風大多為偏北風。大風多在14-17時起風,颳風12-15小時的約占總次數的81%,大風持續40小時或更長的約占6%,持續時間少於12小時的約占13%。

土壤

鄯善縣的土壤資源非常豐富,現有耕地、休閒地及農田四周的少數撂荒地總計47萬畝,約占鄯善縣總面積的0.8%;可墾荒地90萬畝,約占鄯善縣總面積的1.52%。
鄯善沙漠公園鄯善沙漠公園
鄯善縣土壤類型很多。農耕土壤主要是灌耕土,約有26.7萬畝,占農田的56.3%,鄯善縣各鄉鎮均有分布。其次為灌淤土,約有8.2萬畝,占17.4%。潮土有9.5萬畝,占20.2%。風沙土、灌溉棕漠土等有2.88萬畝,占6.1%)。

地下水

天山水系的二唐溝、柯柯亞和坎爾其3條河谷是鄯善縣地下水的主要來源。

政治

黨組書記、縣長:艾爾肯·買買提
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戴敬鋒
黨組成員、副縣長:劉春暉
黨組成員、副縣長:吾斯曼·依力尼牙孜
黨組成員、副縣長:阿不來孜·艾山
黨組成員、副縣長:韓濤
黨組成員、副縣長:聶艷
黨組成員、副縣長:宋四江(掛職)
黨組成員:龔賢發
黨組成員、政府辦主任:尹曉巍
黨組成員、監察局局長:白廣華

經濟發展

2007年,鄯善縣完成生產總值117.50億元,同2006年相比增長8.5%,其中:地方屬生產總值完成27.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3億元,其中地方完成投資8.07億元,完成地區下達目標任務的114.28 %;地方工業實現產值25.5億元, 同比增長25.72%,完成地區下達目標任務的106.25%;財政一般性預算收入完成5.47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631元。
鄯善縣文化廣場鄯善縣文化廣場
2016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06.75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地方屬67.87億元,增長8.1%;工業增加值49.51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地方屬12.5億元,同比增長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6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地方屬90.7億元,同比增長28.9%;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5.6億元,同比增長35.15%;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56億元,同比增長5.1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9225元,同比增長9.1%;農牧民純收入達到12106元,同比增長10%,增加1101元。

工業

2007年,鄯善縣完成了4個35KV變電所、20餘公里功能區道路建設。入園企業已達到100餘家,吸納就業人員達到10000餘人。盛寶40萬噸鉛鋅選廠、華恆海綿鐵(一期6萬噸)等一批帶動力強的項目建成投產。石化、石材、無機鹽化工、鐵、煤、有色金屬、農副產品深加工等支柱產業初具規模。開展風險勘查,引進中國黃金集團、北京聯合礦業、北京新華聯、北京聚龍集團、河北厚旺等大企業進入風險勘查領域。完成樓蘭酒業、石英灘金礦一廠等九個技改項目。200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億元,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4.8點。

農業

2007年,鄯善縣實施“退糧還經”、“退棉增效”戰略,全部退出小麥種植,棉花正播面積得到有效控制;實施哈密瓜品牌戰略,精品哈密瓜畝均收入達到3110元;石榴、蔬菜等經濟作物得到快速發展;積極培育高效農業,投入1700餘萬元資金,發展設施農業3574畝,在全疆率先引進推廣了山東第五代溫室。大力實施農民素質工程,共培訓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1.9萬人次,實現“農轉非”2713人,勞動力轉移2.58萬人次,勞務創收達到了2675萬元。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全縣牛羊育肥達100萬頭(只),發展農產品加工儲運、保鮮等產業,升達果品、四季鮮果業、蘭泰果業等一批農業企業不斷發展,全縣預冷保鮮貯藏能力已達到1.3萬噸,完成鮮食葡萄銷售7.8萬噸;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節水面積達6.49萬畝。改善農村飲水和交通條件,建設防病改水工程4處,解決了0.97 萬人、2.35 萬頭(只)牲畜的安全飲水問題,完成鄉村道路建設290.6公里,農村客運網路進一步完善。完成了24個示範(建設)村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投入180萬元補助資金,建設沼氣池750座。
無核白葡萄無核白葡萄

第三產業

2007年,庫木塔格大沙漠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全縣三星級酒店達到5家,旅遊從業人員2000餘人。2007年,全縣接待遊客達到1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億元,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引進東潤、金吐哈等6家具有較強實力的物流企業,物流業年產值達到了3.86億元。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全縣個體工商戶達5615戶,從業人員9318人,私營企業357戶,從業人員7493人。

社會事業

教育

鄯善縣有中國小76所,其中完全中學6所,初級中學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1所,國小43所。漢文學校8所,民漢合校17所,民文學校51所。共有教職工3413人,其中:專任教師3281人(漢回教師919人,民族教師2362人),退休教師591人。大專以上學歷教師1969人,中專學歷教師1312人,高級職稱教師113名,中級職稱教師753名,初級職稱教師3015名。中國小在校生36720人(民族學生22737人),其中:小學生20405人(城市7069人,農村13336人,漢族學生7779人,民族學生12626人),國中生12359人(城市4750人,農村7609人,漢族學生3849人,民族學生8510人),高中生3956人(城市2936人,農村1020人,漢族學生858人,民族學生3098人)。
鄯善縣第二中學運動會鄯善縣第二中學運動會

交通

鄯善縣每天都有去首府烏魯木齊的班車、距離鄯善火車站僅需30分的的車程,市內有1路2路等公車,直達各地。

衛生

鄯善縣參加新農合的農牧民在鄉鎮衛生院住院取消起付線,實行住院費全免,到縣城醫院住院報銷達到75%。鄯善縣全面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藥品全部執行藥品零銷售差價銷售。2012年,在國家、自治區補助的基礎上,鄯善縣將新農合參合農牧民人均補助標準提高了70元,達到人均326元。新農合受益民眾達12.08萬人次,補助醫療費用3219萬元。鄯善縣七克台鎮衛生院、魯克沁鎮中心衛生院、連木沁鎮中心衛生院、迪坎爾鄉衛生院等4所鄉鎮衛生院病床接納能力達到210張,每年服務基層民眾達30萬人次。

市政

2007年,鄯善縣財政投入7450萬元,完成了苗園路、柯柯亞路、北京路、天津路等25.8公里城市和園區道路建設,人均道路面積達33.62平方米,城市道路骨幹網基本形成。完成了木卡姆民俗街一期工程;完成了城區312國道景觀建設、新老城路綠化改造以及街心公園改造等項目,全面啟動了西河壩生態恢復工程;拆除了10家單位圍牆,實現還綠與民。完成24公里城市綠化節水設施和1200戶居民節水器具改造工作,全縣建成區面積達到11.08平方公里,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5.04%,綠地率達31.06%,人均公共綠地達14.2平方米,城市供熱面積達66.83萬平方米,燃氣普及率達98.9%,城市用水普及率達96.7%。

文化

在鄯善這片土地上,歷史上有眾多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上下幾千年,形成了獨具異彩的濃郁的西域風情。以維吾爾、漢、回為主體的民族音樂、歌舞、習俗、手工藝品,構成了豐富的民俗資源。尤其是長期流傳於民間的維吾爾族藝術瑰寶《十二木卡姆》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該縣已將它整理出來,魯克沁鎮還享有“藝術之鄉”的美譽。
魯克沁鎮是吐魯番木卡姆的發源地,吐魯番木卡姆指的就是魯克沁木卡姆,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高昌樂以遠時期。魯克沁木卡姆具有濃郁鮮明的地域特色,在樂律、樂調、結構形式等方面與己出版發行的《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均有差異,因此,1996年經專家對魯克沁木卡姆的挖掘整理,出版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吐魯番木卡姆》一書。魯克沁木卡姆最顯著的特色是“無鼓不歌,無鼓不舞,鼓變樂變,樂變舞變”。
2000年,以表演魯克沁木卡姆而聞名的吐爾遜·司馬義等四位木卡姆大師,應邀赴英國皇家劇院演出,受到伊麗沙白女王的高度好評。新疆第一個木卡姆藝術傳承中心建在了魯克沁鎮,古老的魯克沁繼續傳承和演繹著她獨具魅力的音符。

風景名勝

自然風光

● 天山
天山景區以牧場風光、高山湖泊、松林峽谷烘托於天山一帶。
鄯善沙漠鄯善沙漠
● 火焰山
火焰山景區從離縣城三十多公里的唐代赤亭起向西延伸,直達縣城以西五十多公里與吐魯番相連。火焰山因《西遊記》而聞名中外,它將鄯善分為南北兩個綠洲帶。
● 庫木塔格
在鄯善縣城南部地區,是神秘的庫木塔格沙漠沙山)景區。庫木塔格沙漠區劃面積1880平方公里, 這片沙漠具有極為明顯的特點,這些風沙地貌類型也基本上包括了世界主要沙漠區的風沙沉積地貌類型。沙漠周圍還有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可以向世人展示乾旱地區的獨特風貌。
鄯善縣從90年開始投資建設了一座沙山公園,公園總面積13萬平方米,全園為沙漠遊覽區和綠洲遊覽區,集沙漠的神奇浩翰與江南秀色於一體。公園建成以來,每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庫木塔格沙漠在旅遊市場上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是中國第一個以沙漠地質地貌為主體景觀的風景名勝區,將為多層次旅遊者提供獨具特色的科研、觀光、休閒、保健、探險、體育、訪古等多種類型的旅遊活動。
● 魯克沁
古絲綢之路上著名的柳中城就坐落在魯克沁鎮,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著名古城。柳中城自古以來,曾以柳色而聞名,以致有“綠柳城廓”之稱,曾有“城廓日日柳年年,火焰山下楊柳春”的詩句歌吟柳色。 魯克沁漢代為柳城,唐為柳中縣。公元前一世紀,西漢王朝在輪台設西域都護府時,曾一度在此屯田。公元123年,東漢西域長史府設定於此,西域長史班勇曾率五百兵士進駐柳城屯墾戍邊。柳中城在歷史上所處地位相當重要。它是唐代西州(高昌)的東大門,是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城牆周圍還遺留有許多文物古蹟。在內城正西,有清代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的郡王府遺蹟,大約建於1758年,當地人稱王爺台。台長五十七米,寬四十米,高二十米,全是用黃粘土夯築而成。
鄯善縣(鄯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

人文景觀

● 古蹟
鄯善縣自古以來為東西交通要道,戰略位置重要加之境內氣候比較乾燥,文物古蹟眾多,從新石器時代到近代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文物古蹟都有存留,主要有:七克台鎮南湖的唐代赤亭,東巴扎回民大清真寺,魯克沁唐代柳中城遺址和清代郡王府,吐峪溝元代千佛洞和穆斯林聖地吐峪溝麻扎,迪坎中石器時代遺址,漢墩阿克墩唐代烽火台,三十里大墩唐代烽火台,二塘溝唐代古塔和蘇貝什戰國一號古墓群等。其中吐峪溝千佛洞和吐峪溝麻扎是佛教、伊斯蘭教兩大文化的交匯中心,鄯善的文物古蹟可以稱得上是西域歷史、文化、自然的博物館。
鄯善壁畫鄯善壁畫
● 乾晾房
在吐魯番地區,凡有葡萄園的地方,都能看到蜂房狀的葡萄乾晾房,晾房多建在寬敞的山坡高處或屋 頂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大異其趣。
● 坎兒井
坎兒井與雄偉的萬里長城、南北大運河一起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坎兒井是綠洲的生命之源。鄯善縣共有418道坎兒井,其中有最長的坎兒井紅土坎兒孜(全長25公里,位於葡萄開發公司東1.5公里處);有豎井最深的坎兒井努爾買提坎爾孜(井深98米,全長20.7公里, 位於吐峪溝鄉蘇貝希坎村,開鑿於1900年)。七克台鎮現有的60多道坎兒井,據考證多為林則徐來吐魯番後新開挖的,當地民眾稱之為“林公井”。
葡萄乾晾房葡萄乾晾房
● 吐峪溝大峽谷
火焰山中的吐峪溝大峽谷民俗文化旅遊區;吐峪溝大峽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種著名宗教歷史文化的交匯地。已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溝麻扎村,是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已逾1700年歷史,還保存著維吾爾族最古老的民俗風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稱。吐峪溝大峽谷民俗文化旅遊區,古稱為丁谷。該景區一直以險、峻、奇、幽而著稱。它主要由峽谷風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組成。
● 鄯善影視基地
鄯善影視文化旅遊區的鄯善影視基地位於縣城北部約40公里處,區內有烽火台、古城樓2處,是文物重點保護區之一,是以文物為基礎,集文化旅遊、 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在此先後拍攝了《天地英雄》、《七劍》、《冰山上的來客》、《阿凡提的故事》、《蒼茫天山》、《庫爾班大叔》、《七劍下天山》等著名的影視作品。

名優特產

鄯善縣屬典型的溫帶大陸乾旱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無霜期長,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聞名世界的哈密瓜、無核白葡萄。在中國果品生產百強縣中,鄯善名列第33位。
哈密瓜哈密瓜
鄯善的瓜果品種多、質量優、風味獨特。鄯善縣葡萄品種已達550個,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葡萄品種最集中、最齊全的地區。依託瓜果發展特色工業產品,開發出具有濃郁文化特色的產品——“樓蘭”系列葡萄酒和“絲綢之路”朱古力系列葡萄乾。
哈密瓜也叫厚皮甜瓜,是人們喜食的水果,主要產於新疆,以吐魯番盆地鄯善縣魯克沁鎮沙坎村所產最佳。自古以來鄯善就是新疆哈密瓜的真正故鄉。
新疆東部的吐魯番、鄯善、哈密自古就盛產甜瓜。明代陳誠寫於十五世紀上半葉的《使西河記》中專門提到“魯陳廣植葡萄、桃、杏……甜瓜。”“魯陳”就是今鄯善魯克沁一帶。新疆甜瓜品種很多,其質量自然高下不等,據《河海崑崙錄》記載:“哈密瓜長徑尺,形如橄欖,兩端銳,外皮清脆,白蒂至臍,白筋密布如織,其臍四圍大逾錢,無白筋,剖以利刀,久之乃入肉,色黃明如緞,味甘如蜜,爽脆如哀家梨至滓渣瓜心略溏,與東南香瓜無異子白亦如之。”清代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長篇》中品評說:“哈密瓜……有十數種,綠皮綠瓤而清脆如梨,甘芳似醴者為最上,圓扁如阿渾帽形,白瓤者次之,綠者為上,皮淡白多綠斑點,瓤紅黃色者為下,然可運久藏,謂之冬瓜,可收至次年二月,余皆旋摘旋食,不能久留雲……”。解放後國家在吐魯番設立葡萄瓜果研究所,又培育出許多新的優良甜瓜品種,全疆十三個地區都種植甜瓜,其中以鄯善、伽師兩地所產最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