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范

酈范(428年―489年),字世則,小名記祖,范陽涿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官員。地理學家酈道元的父親,酈范初在供職東宮,文成帝繼位後,賜爵永寧男,加授寧遠將軍

皇興元年(467年),酈范隨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攻打南朝宋,參與軍事謀劃。魏軍按照酈范的計策殺敗宋軍,連下數城,所向披靡。慕容白曜上表舉薦其為青州刺史。

延興元年(471年),進爵永寧侯,升任尚書右丞。太和八年(484年),任平東將軍、青州刺史,進封假范陽公。太和十三年(489年),酈范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二歲,諡號穆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酈范
  • 國籍:北魏
  • 出生日期:428年
  • 逝世日期:489年
  • 職業:官員
  • 爵位:假范陽公
  • 官至:平東將軍、青州刺史
人物生平,追功賜爵,上策之計,表薦刺史,因病去世,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史書記載,家庭成員,父祖,兒子,

人物生平

追功賜爵

酈范的祖父酈紹,是後燕的濮陽太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平定中山時,酈紹獻出本郡迎接並投降北魏,被任命為兗州監軍。父親酈嵩,任天水太守。太平真君十年(449年),酈范供職東宮
興安元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繼位後,追記酈范在先朝的舊功,賜封爵位為永寧男,加授寧遠將軍
太安元年(455年)正月二十九日,酈范以治禮郎的身份將太武帝拓跋燾、景穆帝拓跋晃的牌位遷往太廟,被進封爵位為永寧子。

上策之計

獻文帝拓跋弘即位後,南朝宋明帝劉彧興兵北伐。皇興元年(467年),馮太后派遣大將軍尉元、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等南征齊魯,抵抗宋軍。
當時,酈范在慕容白曜軍中擔任左司馬。軍隊停駐無鹽,南朝宋戍守頭領申纂據城堅守。有見識的人都認為攻城的器具不周備,不宜馬上進攻。酈范說:“現在軍隊輕裝遠襲,深入敵境,不宜滯留,延誤時機。況且申纂必然以為我軍來得迅速,不會攻城,以為城池可以憑據,弱兵可以依仗。這是上天滅亡他的時機。現在對外不露聲勢,對內整頓軍隊,暗中激勵將士,出其不意,可以一舉攻克。”慕容白曜說:“一日寬縱敵人,將有幾世的禍患,現在如果遲緩,敵方民心就會堅固。司馬的計策是對的。”於是隱蔽軍隊,偽裝撤退,顯示不攻打的樣子。申纂果然沒有防備,於是當晚部署,天亮登城,一個早晨就攻克了。慕容白曜打算把敵方士兵全部作為俘虜。酈范說:“齊是四履之地,世稱‘東秦’,不從長遠謀劃,恐怕不能平定。如今剛剛攻占,百姓未沾恩澤。接壤的城市有胸懷二心的將領,比鄰的邑鎮有堅守的士兵。應當以信義為先,向他們曉示法度,然後民心可安,二州可定。”慕容白曜說稱讚酈范說的是上策之計,於是釋放了他們。
魏軍進軍停駐肥城,慕容白曜準備攻打它。酈范說:“肥城雖然小,攻打卻遲延時間,得到它無益於軍隊的聲威,失去它有損於威力和氣勢。況且看到無鹽的士兵,死的很多,成敗的關鍵,可為借鑑啊。如果用箭射送書信曉諭,可以不攻自降;縱使他們不投降,也將會逃散。”慕容白曜於是用書信曉諭他們,肥城果然潰散。慕容白曜看著酈范對眾人說:“這次行動,得到你,三齊之地不難平定啊。”

表薦刺史

皇興三年(469年),軍隊到達升城,南朝宋的太原太守房崇吉拋棄母親和妻子向東逃走。南朝宋青州刺史沈文秀派遣他的寧朔將軍張元孫奉上降書投降,請求軍隊接應援助。慕容白曜準備派遣偏師赴援。酈范說:“對家鄉的眷戀,人們有相同的思想情懷。文秀的家在長江以南,青州沒有祖宗墳塋之累。擁有幾萬軍隊,精兵堅城,勢力強就抵禦抗擊,勢力弱就逃走。我軍沒有逼近他,他朝夕之間沒有禍患,究竟畏懼什麼,一定要請求援軍?況且觀察他的使者,言辭煩瑣而面有愧色,目光下視而心怯,禮厚言甘,是誘惑我方。如果不深謀遠慮,恐怕會虧損軍勢。既然進無所取,後有強敵威逼,這就是所謂羝羊觸藩,進退兩難。不如先守住歷城,平定盤陽,打下梁鄒,攻克樂陵,然後戰車並行戰馬齊驅,揚旌直進,何愁民眾不手捧壺漿在路旁迎接明公呢!”慕容白曜說:“你前後所提出的計策,都不失為好計策,今天的謀算,我卻不能接受。為什麼呢?崔道固南朝宋冀州刺史)困守孤城,只能夠自守;盤陽各處據點,地形不適宜野戰;文秀自知必然被消滅,有意先來投誠。天與而不取,後悔怎么來得及。”酈范說:“這種短見還不是毫無根據的。歷城的糧草兵力充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攻克的。文秀既然占據東陽作為各城的根本,多派遣軍隊那么歷城就不能鞏固,少派遣軍隊就無法使敵心畏懼。假如文秀隨即背叛,緊閉城門堅守,在前面的偏師,被他挫敗,梁鄒各城在後面追擊,文秀親自率領大軍,必然對我軍掩襲逼迫。我軍腹背受敞,進退無路,即使有韓信白起,也恐怕沒有保全的道理。請再審慎考慮,不要中了敵人的詭計。”慕容白曜這才罷休。於是上表推薦酈范為青州刺史以便安撫剛剛歸附的百姓。

因病去世

延興元年(471年),酈范回朝,進爵為永寧侯,升任尚書右丞。太和八年(484年),任平東將軍、青州刺史,進封假范陽公。
酈范在青州任職期間,利用當地的漁鹽之利,積極恢復生產,發展對外貿易,頗有政績,受到百姓愛戴。有些邊關將領嫉妒酈范的功勳。當時鎮將元伊利向朝廷進讒言,企圖陷害他。孝文帝不予理睬,並下詔安慰酈范,繼續任用。
太和十二年(488年),酈范回到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太和十三年(489年),酈范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二歲,諡號穆公。

人物評價

總評

酈范在北魏王朝為官長達四十餘年,前後經歷了四位皇帝,從一個沒有爵位在東宮供職的小官,成為北魏王朝的棟樑重臣之一。他在軍事上運籌帷幄,穩操勝券;在經濟上重視發展,努力恢復;在政治上剛直不阿,忠心為國,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立下不朽的功勳。

歷代評價

北史》論曰:“酈范智器而達。”
《後魏名賢贊·世則公》:“司馬吾公,青州著績。無鹽肥城,運籌克敵。平定三齊,莫攖鋒鏑。由纂沈文,首鼠凌轢。秩列永寧,券書有錫。五常篤生,光榮踔俶。注經之源,溯洄肇績。”

史書記載

魏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
《北史·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

家庭成員

父祖

祖父:酈紹,官至濮陽太守、兗州監軍。
父親:酈嵩,官至天水太守。

兒子

長子:酈道元,官至安南將軍、御史中尉。
次子:酈道峻
三子:酈道博
四子:酈道慎,官至輔國將軍、驍騎將軍、正平太守。
五子:酈道約,官至東萊、魯郡二郡太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