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再稷

酈再稷

酈再稷,字宏卿,排行榮八公,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1306年)生於諸暨縣概浦鄉巽塢村,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一百二十四世。南宋前期,宏卿的七世祖酈文紹護駕南渡,從揚州遷居越州;六世祖酈元亨從越州遷居諸暨。南宋中期,經過酈尚泉、酈聯、酈公瑾等三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酈再稷
  • 字號:字宏卿
  • 所處時代:南宋
  • 出生地諸暨縣概浦鄉巽塢村
  • 出生時間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1306年)
南渡世家,生平經歷,譜牒祖師,附酈文紹至酈再稷的世系傳承:,附《浣江酈氏宗譜》歷次修編概況:,

南渡世家

南宋後期,宏卿的祖父璽七公酈景輔,字慎庵,在宋理宗年間擔任大理寺提領,定居浣江西隅后街(今諸暨市區長弄堂中段),是為浣江始祖;配蔣氏,生三子:哲(曾九)、賢(曾十)、信(曾十一)。父親曾十一公酈信,字克誠,在宋度宗年間從諸暨縣城遷居概浦鄉巽塢(今屬諸暨市應店街鎮雲石片),是為巽塢始祖;配章氏,生二子:再稷(榮八)、再益(榮十一)。
酈景輔,字慎庵酈景輔,字慎庵

生平經歷

榮八公酈再稷,字宏卿,自幼承蒙父親酈信的教誨,專心好學,加上天資聰敏,擅長於撰寫詩文,被鄉里舉薦,進入諸暨縣城學府深造。此後,每當遇到各類考試,往往能夠名列前茅。元代中期,宏卿由縣城學府升入太學(當時的最高學府),成為上捨生(太學生分為上舍、內舍、外舍三個等級);又被推舉為鄉貢(不用經過學館考試,而先經州縣考試,科舉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不久榮登進士。這在漢人遭受壓迫的元代,是很難做到的。
功成名就之後,朝廷任命宏卿擔任湖州學正,為國家培育英才豪傑。他在湖州辦學,立志振興當地的教育事業,具有一套完整的啟蒙教學方法。當時,很多士子在他興辦的學堂里得以成才,名揚天下。因此,世人將宏卿比作北宋時代的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世居陝西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北宋理學先驅、著名教育家)。

譜牒祖師

蒙古貴族統治的元代年間,將全國人口劃分為四個等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作為江南地區的南宋遺民,處於社會最底層,就連取名字的資格都被剝奪,更別說是修編譜牒、保存家族世系了。元代末年,酈再稷每逢公餘休息之時,都為續編《浣江酈氏宗譜》殫精竭慮。
那時候,距離南宋中期所修的《酈氏宗譜》已有一百五十餘年,宏卿公擔心年久散失,亟待續編。於是遵從酈嵩溪(台州酈道亨曾孫,宋寧宗慶元六年庚申第一次修編酈氏宗譜)、酈昉(字五峰,會稽酈嵩曾孫,南宋中期擔任虞部侍郎,嘉定二年己巳第二次修編酈氏宗譜)兩位先賢纂輯的舊譜體例,查尋官府和民間保存的各種文獻,又到民間採訪各位賢達,積累了大量珍貴史料,特加補續,於元惠宗至正二十二年壬寅(1362年)開始第三次續編《浣江酈氏宗譜》,到至正二十七年丁未(1367年)終得完成,從而傳之後世。
浣江酈氏宗譜浣江酈氏宗譜
宏卿公所續編的《浣江酈氏宗譜》,世系源流記載分明,為後世一代代的續編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他續編的宗譜里,保存了軒轅黃帝、彤魚氏、酈涓酈龐酈蟠酈食其酈商酈炎酈榮酈范酈道元酈惲酈昶酈宏酈斌孫酈文紹酈元亨酈景輔等歷代祖先的資料,實為不可多得。
明太祖洪武三年庚戌(1370年),一代譜牒祖師宏卿公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葬於概浦鄉巽塢村栗園。配孫氏,生一子:良懷(梁三)。
到了明代中期,巽塢村的酈規(字源文,明代宗景泰年間第四次修編浣江酈氏宗譜)、酈瓚(字廷器,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戊寅第五次續編浣江酈氏宗譜),都是因為有了宏卿公續編的《浣江酈氏宗譜》作為依據,才能夠詳細記載諸暨境內酈姓宗族的世系本末。

附酈文紹至酈再稷的世系傳承:

117、文紹(護駕南渡,越州始祖)→ 118、元亨(諸暨始祖)→ 119、尚泉 → 120、聯 → 121、公瑾 → 122、景輔(大理寺提領,浣江始祖)→ 123、信(巽塢始祖)→ 124、再稷(湖州學正,續編宗譜)→ 125、良懷 →

附《浣江酈氏宗譜》歷次修編概況:

第一次:南宋慶元六年庚申(1200年)開始修編,主編酈嵩溪。
第二次:嘉定二年己巳(1209年)續編,主編酈昉。
第三次:元代至正二十二年壬寅(1362年),到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367年)完成,主編酈再稷。
第四次:明代景泰三年壬申(1452年)續編,主編酈規。
第五次: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續編,主編酈瓚。
第六次: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續編,主編酈希尚。
第七次:萬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續編,主編酈昺。
第八次:清代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續編,主編酈禹源、酈心培。
第九次: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年)續編,到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年)完成,主編酈之森、酈承宗、酈珥宗。
第十次: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續編,主編酈晉卿、酈麟祥。
第十一次: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年)續編,主編酈恩錫、酈士錦。
第十二次: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續編,主編酈毓珣、酈宗熙。
第十三次:嘉慶十五年庚午(1810年)續編,主編酈衡陽、酈毓珣。
第十四次:道光四年甲申(1824年)續編,主編酈肇雍、酈國泰。
第十五次: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年)續編,主編酈國泰。
第十六次: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續編,主編酈獻琮、酈麟。
第十七次: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續編,主編酈獻琮。
第十八次:宣統二年庚戌(1910年)續編,主編酈獻琮。
第十九次:民國十三年甲子(1924年)續編,主編酈銘訓。
第二十次:民國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續編,主編酈銘訓。
第二十一次:民國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續編,主編酈述先。
第二十二次:共和國五十九年戊子(2008年)開始,由各村分別續編,最終修編聯譜,主編酈林春、酈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