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中國史學史綱》: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歷史學專業課系列教材。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史學史意識的產生和發展
一、“史危尋歡”的含義的演變:史官、史書、史事
二、“史學”是什麼?
三、史學史意識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史學史的性質和任務
一、史學史的性質
二、史學史的任務
第三節 中國歷史上的史官制度和私人著史
一、史官制度的演變
二、修史機構的發展
三、私人著史的成就
第四節 中國史書的特點
一、記述的連續性
二、內容的豐富性
三、形式的多樣性
第五節 歷史思想和史學思想
一、歷史思想
二、史學思想
第六節史學和社會
一、社會歷史的演進與史學的發展
二、史學的社會作用
第一章 史學的興起——先秦史學
第一節 史學的源頭
一、反映人類最早的歷史記憶與歷史意識的傳說
二、傳說中的古史蹤影
第二節 史學萌芽於官府
一、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歷史記載——甲骨文和金文
二、中國最早的歷史典冊——《書》、《詩》和國史
三、周公對歷史經驗的總結
第三節 私人歷史撰述的出現
一、孔子和《春秋》及《左傳》和《國語》
二、《竹書紀年》、《世本》和《戰國策》
第四節 歷史觀念的豐富和史學興起的標誌
一、歷史觀念的豐富
二、史學興起的標誌
第二章 正史的刨立——秦漢史學
第一節 政治大一統造就了新的史學
一、政治統一和意識形態
二、政治統治和歷史經驗
第二節 《史記》——中國史學的奠基石
一、司馬遷撰《史記》
二、開創紀傳體通史的恢宏氣象
三、“其言秦漢,詳矣!
四、歷史思想——關於天人關係和古今變化的理論
五、司馬遷的史學思想
第三節 《漢書》——“正史”格局的形成
一、班固和第一部宏偉的皇朝史
二、“上下洽通,詳而有體
三、皇朝意識和正宗思想
第四節 《東觀漢記》和《漢紀》
第一節 史學多途發展的面貌
第二節 “正史”撰述的發展
一、撰寫皇朝史的高潮
二、《續漢書》八志、《後漢紀》和《後漢書》
三、《三國志》和《三國志注》
四、《宋書》、《南齊書》和《魏書》
第三節 地方史、民族史和關於域外情況的記述
第四節 家史、譜牒和別傳
第五節 歷史思想的特點
一、辯興亡
二、論神滅
三、評人物
第四章 史學在發展中的轉折與刨新一隋唐五代史學
第一節 官修史書的成就
一、歷史意識的增強和史館的設立
二、五代史紀傳和《五探虹頁代史志》
三、新修《晉書》和《南史》、《北史》
四、國史、譜牒和禮書
第二節 《史通》——劃時代的史學批評著作
一、劉知畿的史學批評意識良探茅和《史通》的主要內容
二、《史通》的史學批評理論
三、劉知畿的“史才三長”說
第三節 《通典》——第一部宏偉的典章制度史
一、杜佑的政治生涯和《通典》的史學價值
二、關於社會結構認識的新發展
三、經邦致用的史學思想的成熟
四、樸素的歷史進化思想和傳統門閥觀念的衝突
五、《通典》史論的特色
第四節 通史撰述、歷史筆記和其他史學成就
一、通史撰述的成就
二、歷史筆記的勃興
三、《唐書》和《唐會要》
四、民族史和中外交通史撰述
第五節 歷史思想的發展
一、治國論的豐富
二、君主論的發展
三、“封建”論及關於國家起源、歷史進程的新認識
四、民族論及樸素龍嫌付的歷史進化思想的發展
第六節史家主體意識的增強
一、關於“直書”之認識與實踐的深化
二、關於對修史制度的審視
三、關於信念、良史及價值觀念
四、關於史學批評的理論價值與社會意義
第五章 歷史意識與史學意識的深化提牛趨仔——宋遼金史學
第一節 兩宋史家的憂患意識
一、史家的憂患意識傳統
二、兩宋史家的憂患意識與歷史撰述
三、關於史家之憂的思考
第二節 《資治通鑑》——編年體通史巨著
一、司馬光主修《資治通鑑》
二、《資治通鑑》在表述上的藝術性
三、《資治通鑑》的思幾疊紙槓想價值和史學價值
……
第六章 多民族史學的進一步發展——元代史學
第七章 史學走向社會深層——明代史學
第八章 史學的總結與嬗變——清代前斯史學
第九章 史學在社變會大變動中的分代——清代後期史學
第十章 史學的深刻革——虹腿近百年來中國只學發展主要趨勢
主要參考文獻
新版跋
文摘
插圖:
關於“史”的含義的演變即從史官到史書、史事,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是同中國古代史學的進步和人們對史學認識的不斷提高相聯繫的。這裡,我們要進一步講到“史學”這個概念的出現、使用及其意義。中國史學產生於先秦時期,至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人們關於“史學”這一概念的使用卻要晚得多,大致說來,它始於
東晉十六國,其內涵則顯現於唐、宋而豐富於明、清,也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
“史學”這一概念的較早提出,很可能始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史載:東晉太興二年(319),石勒稱趙王,“依春秋列國、漢初侯王每世稱元,改稱趙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廟,營東西宮。署從事中郎裴憲、參軍傅暢、杜嘏並領經學祭酒,參軍續鹹、庾景為律學祭酒,任播、崔浚為史學祭酒。”祭酒,本義指老者、長者,後轉意為功高者,其後更進而轉意為學官中的領頭人物,如“漢置博士,至東京,凡十四人,而聰明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謂之博士祭酒。……晉武帝鹹寧四年,初立國子學,置國子祭酒一人”。律學,即法律之學。晉制,設有律博士;十六國時期之後秦,姚興亦曾“立律學於長安”。由此可見,石勒置經學祭酒、律學祭酒、史學祭酒,在政治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舉措;而“史學”立為官學之一,這在史學發展上也有重要意義。其後,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征雷次宗至京師,“開館於雞籠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會稽朱膺之、潁川庾蔚之並以儒學。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凡四學並建。”至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初置
總明觀祭酒一人,有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學士各十人。”從經、律、史到儒、玄、史、文,再到玄、儒、文、史,150年間,史學始終作為官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儘管當時人們沒有對“史學”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但它對推動史學的發展無疑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同後來隋唐之際“《漢書》學”,的勃興,唐初官修史書的繁盛,史學成為科舉考試中的獨立科目,都有密切的關係。中晚唐之際,殷侑鑒於本朝科舉取士曾有“史科”名目,而“近日已來,史學都廢,至於有身處班列。
序言
本書自出版第一次印刷至今,已歷時十年,前後印行了四次:1999年9月、2000年6月、2005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印行三次;2002年9月,由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印行了繁體字本。其間,內地和台灣一些高校歷史系的同仁,選用本書作為中國史學史課程的教材或必讀參考書。何茲全先生、吳江先生、倉修良教授、張恩和教授、許凌雲教授、彭忠德教授以及幾位中青年朋友,撥冗為本書寫了十多篇評論,給予我許多讚揚和褒獎。我始終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
本書的這個新版,還有一個重要變化,即卷末原有的兩篇附錄《中國史學:20世紀的遺產與21世紀的前景》、《百年史學斷想》現已撤下,而代之以《第十章史學的深刻變革——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發展主要趨勢》。對於這一變化,我想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20世紀以來百餘年的中國史學,是中國史學史上變革最為深刻、成就甚為巨大的時期,本書原以“附錄”為殿,意在表明追求“通”的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從著述本身的內容之輕重、體例之嚴謹來看,似有未安。然而,若以一章或兩章的篇帙試圖闡明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變革、發展和成就,似亦難以作全面的概括和中肯的評價。依我個人的淺見,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應有專門著作予以論述,庶可顯示出其重大成就與前所未有的進步。顯然,這有待於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史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之所以把第十章稱之為“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發展主要趨勢”,一是使本書仍然具有“通”的追求,並使其在體例上與全書大致趨於一致;二是詳述既不可能,略述“主要趨勢”,既可表明中國史學的走向,也便於通過提出問題,表明這是一個廣闊的研究空間。
第七章 史學走向社會深層——明代史學
第八章 史學的總結與嬗變——清代前斯史學
第九章 史學在社變會大變動中的分代——清代後期史學
第十章 史學的深刻革——近百年來中國只學發展主要趨勢
主要參考文獻
新版跋
文摘
插圖:
關於“史”的含義的演變即從史官到史書、史事,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是同中國古代史學的進步和人們對史學認識的不斷提高相聯繫的。這裡,我們要進一步講到“史學”這個概念的出現、使用及其意義。中國史學產生於先秦時期,至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人們關於“史學”這一概念的使用卻要晚得多,大致說來,它始於
東晉十六國,其內涵則顯現於唐、宋而豐富於明、清,也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
“史學”這一概念的較早提出,很可能始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史載:東晉太興二年(319),石勒稱趙王,“依春秋列國、漢初侯王每世稱元,改稱趙王元年。始建社稷,立宗廟,營東西宮。署從事中郎裴憲、參軍傅暢、杜嘏並領經學祭酒,參軍續鹹、庾景為律學祭酒,任播、崔浚為史學祭酒。”祭酒,本義指老者、長者,後轉意為功高者,其後更進而轉意為學官中的領頭人物,如“漢置博士,至東京,凡十四人,而聰明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謂之博士祭酒。……晉武帝鹹寧四年,初立國子學,置國子祭酒一人”。律學,即法律之學。晉制,設有律博士;十六國時期之後秦,姚興亦曾“立律學於長安”。由此可見,石勒置經學祭酒、律學祭酒、史學祭酒,在政治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舉措;而“史學”立為官學之一,這在史學發展上也有重要意義。其後,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征雷次宗至京師,“開館於雞籠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會稽朱膺之、潁川庾蔚之並以儒學。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凡四學並建。”至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初置
總明觀祭酒一人,有玄、儒、文、史四科,科置學士各十人。”從經、律、史到儒、玄、史、文,再到玄、儒、文、史,150年間,史學始終作為官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儘管當時人們沒有對“史學”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但它對推動史學的發展無疑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同後來隋唐之際“《漢書》學”,的勃興,唐初官修史書的繁盛,史學成為科舉考試中的獨立科目,都有密切的關係。中晚唐之際,殷侑鑒於本朝科舉取士曾有“史科”名目,而“近日已來,史學都廢,至於有身處班列。
序言
本書自出版第一次印刷至今,已歷時十年,前後印行了四次:1999年9月、2000年6月、2005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印行三次;2002年9月,由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印行了繁體字本。其間,內地和台灣一些高校歷史系的同仁,選用本書作為中國史學史課程的教材或必讀參考書。何茲全先生、吳江先生、倉修良教授、張恩和教授、許凌雲教授、彭忠德教授以及幾位中青年朋友,撥冗為本書寫了十多篇評論,給予我許多讚揚和褒獎。我始終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
本書的這個新版,還有一個重要變化,即卷末原有的兩篇附錄《中國史學:20世紀的遺產與21世紀的前景》、《百年史學斷想》現已撤下,而代之以《第十章史學的深刻變革——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發展主要趨勢》。對於這一變化,我想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20世紀以來百餘年的中國史學,是中國史學史上變革最為深刻、成就甚為巨大的時期,本書原以“附錄”為殿,意在表明追求“通”的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從著述本身的內容之輕重、體例之嚴謹來看,似有未安。然而,若以一章或兩章的篇帙試圖闡明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變革、發展和成就,似亦難以作全面的概括和中肯的評價。依我個人的淺見,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應有專門著作予以論述,庶可顯示出其重大成就與前所未有的進步。顯然,這有待於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史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之所以把第十章稱之為“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發展主要趨勢”,一是使本書仍然具有“通”的追求,並使其在體例上與全書大致趨於一致;二是詳述既不可能,略述“主要趨勢”,既可表明中國史學的走向,也便於通過提出問題,表明這是一個廣闊的研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