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

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教授(1911-1994)親自組建並創辦,前身為1961年創立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1980年經教育部(時為國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所(84教高一字007號)。1981年,成為國家授予的首批中國古代史博士點之一,1988年,又經教育部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
  • 外文名:China third Century to ninth Century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China
歷史沿革,獲獎情況,

歷史沿革


本所的締造者唐長孺教授,早年從事遼、金、元史的研究,其後轉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領域,先後撰著並出版了《魏晉南北朝史論叢》、《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三至六世紀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書兵志箋正》、《山居存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等重要學術論著,其學術結論廣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稱引,蜚聲於國際史壇,為武大中國古代史學科的創立、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所繼承和發揚唐長孺先生等老一輩學者所倡導的優良學風,嚴謹踏實,開拓創新,早已形成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吐魯番文書整理與研究。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對外交流等方面,成就卓著,陸續向學術界推出了一批厚重紮實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詳後),屢獲國家相關人文社科成果獎大獎(詳後);又以基本每年一輯的學術年刊《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目前已出至二十四輯,2005年、2007年成功入選CSSCI學術集刊刊源),向學術界展示本所同仁的最新研究成果。學術成果受到國內外史學界高度關注,被史學界譽為國內外中國中古史研究的重鎮之一。
曾經在本所工作過的學者有陳仲安教授(1922-1993)、黃惠賢教授、陳國燦教授、盧開萬教授、楊德炳教授、魯才全教授、朱雷教授、牟發鬆教授 、孫繼民教授等,目前在職的學者有凍國棟教授(所長)、何德章教授、劉安志教授、朱海副教授、魏斌副教授等。

獲獎情況

1、《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一二編),獲首屆國家教委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5年12月;獲湖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省級(著作類)榮譽獎,1995年6月。  
2、《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獲首屆國家教委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5年12月;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5年12月;獲國家教委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獎特等獎,1995年11月;
3、《唐代人口問題研究》,獲湖北省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政府獎)三等獎,1995年;
4、《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1998年12月;
5、《吐魯番出土文書》(1-4卷),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9年9月;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7年8月;
6、《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白鋼主編,本所黃惠賢教授撰寫第四卷,排名第三),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9年9月;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1997年8月;
7、《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3年7月;
8、《日本寧樂美術館藏吐魯番文書》,獲湖北省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1年1月;
9、《中國人口史·隋唐五代時期》,湖北省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4年10月。
10、《中國人口史》(1-6卷,葛劍雄主編,凍國棟教授撰寫第二卷,排名第二),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12月;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07年11月;
11、《中國中古經濟與社會史論叢》,獲武漢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7年12月;
12、《唐代安西都護府對龜茲的治理》(論文),獲武漢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7年12月;
13、《唐代大赦行政職能研究》(系列論文),獲武漢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7年12月
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