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生平,《北史卷一百 序傳》記載,
生平
李大師因熟悉前代歷史,長於評論當代時事,有志於撰寫一部南北朝史書,他仿《吳越春秋》體例,以編年體撰寫南、北朝史,後因事一度中輟。當他再執筆從事史書撰述時,已是武德九年(626),貞觀二年(628)去世。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李延壽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南史》與《北史》。
《北史卷一百 序傳》記載
大師字君威,幼而爽悟,神情警發,標格嚴峻,人並敬憚之。身長七尺五寸,風儀甚偉。好學,無所不窺,善綴文。備知前代故事,若指諸掌;商較當世人物,皆得其精。弱冠,州將賀蘭寬召補主簿。寬時位望,又與大師年事不侔,初見,言未及終,便改容加敬,曰:"名下故無虛士。今者非以相勞,自望坐嘯有托耳。"每於私室接遇,恆盡忘年之歡。俄而以資調補左翊衛率,尋除冀州司戶參軍。煬帝初,改州為郡,仍除信都司戶書佐。及大業暮年,王塗弛紊,居官者率多侵漁,皆致潤屋;大師獨守清戒,無所營求,家產益致窘迫。郡丞鞠孝棱益相嘆服,曰:"後於歲寒,此言於公得之。"十年,遷渤海郡主簿。及竇建德據有山東,被召為尚書禮部侍郎。武德三年,被遣使京師,因送同安公主,遂求和好。使畢,還至絳州,而建德違約,又助世充抗王師於武牢。高祖大怒,命所在拘留其使。世充、建德尋平,遂以譴徙配西會州。
大師少時,嘗筮仕長安,遇日者姓史,因使占。時有從兄子同、妹夫鄭師萬、河東裴寂同以宿衛簡入文資。各使視即日官位,及將來所至。史生曰:"裴二及李,皆當依資敘用,然裴君終致台輔。鄭非直今歲虛歸,後歲亦當本資不敘。"指大師曰:"君才雖不滅趙元叔,恐賦命亦將同之。"言子同亦無遠到。時大師弟行師亦預賓貢,因問史生吉凶。生曰:"此郎雖非裴君之匹,亦至方伯。"既而大師及子同、裴寂並以資補州佐。師萬當年差舛,明年而齊資不敘。師萬任益州新都縣尉。及武德初,裴寂任尚書左僕射、魏國公。大師至是遷播,因獨笑曰:"史生之言,於茲驗矣。"行師貞觀中歷太常寺丞、都水使者、邛州刺史,皆如史生之占。
大師既至會州,忽忽不樂,乃為《羈思賦》以見其事。侍中、觀公楊恭仁時鎮涼州,見賦異之,召至河西,深相禮重,日與游處。
大師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將擬《吳越春秋》,編年以備南北。至是無事,而恭仁家富於書籍,得恣意披覽。宋、齊、梁、魏四代有書,自余竟無所得。居二年,恭仁入為吏部尚書,大師復還會州。武德九年,會赦,歸至京師。尚書右僕射封德彝、中書令房玄齡並與大師親通,勸留不去,曰:"時屬惟新,人思自效,方事屏退,恐失行藏之道。"大師曰:"昔唐堯在上,下有箕山之節,雖以不才,請慕其義。"於是俶裝東歸。家本多書,因編緝前所修書。貞觀二年五月,終於鄭州滎陽縣野舍,時年五十九。既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焉。所制文筆詩賦,播遷及遭火,多致失落,存者十卷。
大師少時,嘗筮仕長安,遇日者姓史,因使占。時有從兄子同、妹夫鄭師萬、河東裴寂同以宿衛簡入文資。各使視即日官位,及將來所至。史生曰:"裴二及李,皆當依資敘用,然裴君終致台輔。鄭非直今歲虛歸,後歲亦當本資不敘。"指大師曰:"君才雖不滅趙元叔,恐賦命亦將同之。"言子同亦無遠到。時大師弟行師亦預賓貢,因問史生吉凶。生曰:"此郎雖非裴君之匹,亦至方伯。"既而大師及子同、裴寂並以資補州佐。師萬當年差舛,明年而齊資不敘。師萬任益州新都縣尉。及武德初,裴寂任尚書左僕射、魏國公。大師至是遷播,因獨笑曰:"史生之言,於茲驗矣。"行師貞觀中歷太常寺丞、都水使者、邛州刺史,皆如史生之占。
大師既至會州,忽忽不樂,乃為《羈思賦》以見其事。侍中、觀公楊恭仁時鎮涼州,見賦異之,召至河西,深相禮重,日與游處。
大師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將擬《吳越春秋》,編年以備南北。至是無事,而恭仁家富於書籍,得恣意披覽。宋、齊、梁、魏四代有書,自余竟無所得。居二年,恭仁入為吏部尚書,大師復還會州。武德九年,會赦,歸至京師。尚書右僕射封德彝、中書令房玄齡並與大師親通,勸留不去,曰:"時屬惟新,人思自效,方事屏退,恐失行藏之道。"大師曰:"昔唐堯在上,下有箕山之節,雖以不才,請慕其義。"於是俶裝東歸。家本多書,因編緝前所修書。貞觀二年五月,終於鄭州滎陽縣野舍,時年五十九。既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焉。所制文筆詩賦,播遷及遭火,多致失落,存者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