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晞(北齊時期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晞(511年~581年),字叔朗,小名沙彌,祖籍北海郡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北齊時期大臣、政治家。前秦丞相王猛後代,北魏北海公王憲曾孫,華山公王嶷之孫,豫州刺史王雲之子。

王晞容貌俊美,器度高雅。永安初年,朝廷拜其為員外散騎侍郎,以母老不受。後受到高歡高澄父子賞識,征入幕府,任常山王(高演)賓友。數次勸高演苦諫文宣帝高洋,並在高洋駕崩後,參與策動高演政變奪權及最終稱帝,成為首席功臣之一,深受孝昭帝高演的器重,官至散騎常侍太子太傅太子中庶子,固辭高位。武成帝高湛即位,受到忌憚,官拜儀同三司,任內恬淡自處,不以世務為累。北齊滅亡後,北周武帝宇文邕加封王晞為儀同大將軍、太子(宇文贇)諫議大夫。

開皇元年(581年),王晞去世,享年七十一歲,大隋朝廷追贈儀同三司、曹州刺史。

基本介紹

  • 別名:王沙彌、王叔朗
  • :叔朗
  • 所處時代: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北海郡劇縣
  • 出生日期:511年
  • 逝世日期:581年
  • 主要成就:高演政變奪權的首要功臣之一
  • 本名:王晞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不仕西魏,常山王友,首謀奪權,孝昭時期,末年經歷,個人作品,軼事典故,史料記載,親屬成員,五世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母親,兄弟,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晞,字叔朗,小名沙彌。幼年時期就孝順謹慎,淹雅有器度,好學不倦。外貌俊美,言行合乎禮儀。
北魏末年,王晞跟隨母親崔氏和兄長們向東去往海隅避亂,和邢子良交遊。邢子良喜愛王晞的清鑒明慧,給王晞在洛陽的兩名兄長寫信說:“您的賢弟彌郎,意識深遠,曠達不羈。倉促之中仍處簡約,每次發言必然切中事理。他的吟詠性情,秀麗冠絕當下。我恐怕足下難以做好兄長,無暇憂慮弟弟不會仕進。”

不仕西魏

北魏永安初年,王晞的二哥王暉出使南梁,請求讓王晞出來做官,朝廷授予王晞員外散騎侍郎一職,還徵召他擔任廣平王開府功曹史。王晞希望奉養母親,最終沒接受任命。母親去世後,王晞遷居鄴城,遨遊鞏、洛,喜愛那裡的山水美景。王晞與范陽盧元明鉅鹿魏季景結為同好,前往天陵山,浩然有終焉之志。
正逢此時西魏將領獨孤信攻入洛陽,要任命王晞為自己的開府記室,王晞假稱自己之前被狗咬傷病重,不去赴任。王晞的一位故人懷疑不是瘋狗所致,寫信給王晞勸他去就職。王晞回信說:“承蒙您的思念之情,並得到您讓我從病中接受起用的指示。我反覆回味您的文字,似乎您是在懷疑使我受傷的不一定是一隻瘋狗。我難道希望那是一隻瘋狗嗎?只是確認無疑罷了。就算足下懷疑這一點,我也有所分辯。足下既然懷疑它不是瘋狗,也可以懷疑它是,這樣懷疑就是五五對半了。如果懷疑是瘋狗所致而對傷病加以照看,就算不是也沒什麼損傷;懷疑不是瘋狗所傷而不加以治療,萬一是的話就難以挽救了。這就是說過度的治療能夠保我萬分周全,過度不治療則可能置我於死地。如果我王晞沒什麼可惜的,那么我就不足以被取用;既然要起用我,證明我還是有些可惜之處。那為什麼還要強行剝奪我的萬全,而任由我可能死去!而且獨孤將軍威名品德所覆蓋之處猶如暴風翻飛濃霧侵襲,正要籠罩天下八方,難道還在於我一介草民嗎?如果一定要像先從郭隗開始一樣任用我,那必須要先周濟百姓,足下為何不從容向獨孤將軍提起這件事呢?”
王晞因此得到寬免。不久獨孤信返回西魏,王晞就回到鄴城。

常山王友

當時,神武帝高歡訪求朝廷子弟里的忠孝謹密之人,想讓他們和自己的諸子交遊。王晞和清河崔贍頓丘人李度、范陽人盧正通首先應選。文襄帝高澄當時任大將軍,握著王晞等人的手說:“我的弟弟們都尚未長大,意志和見識尚不堅定,選擇親近善人還是惡人,心智不會不發生變化。我的弟弟遵守規矩法度,您各位的官祿爵位就會僅次於他們;如果讓他們進入邪道,導致要牽連你們治罪,那么罪責就會波及到您各位的全家,並不會只懲罰到你們自己而已。”王晞跟隨高歡到了晉陽,補任中外府功曹參軍,併兼任常山公高演的賓友。
北齊建立,高演進位為常山王,王晞也進任常山王友。天保初年,王晞代行太原郡守事務。文宣帝高洋昏暴淫逸,高演多次進諫,文宣帝懷疑高演之辭是出自王晞之手,打算對王晞處以極刑。高演就私下對王晞說:“博士,明日我要做一件事,為的是讓您活命,同時也是保全自己,希望您體諒一下不要怪我。”高演於是當著眾人的麵杖打王晞二十下。文宣帝不久便發怒,但聽說王晞已經被杖責,因此不再殺他,而是行髡、鞭、鉗刑之後發配到甲坊去當僕役。
過了三年,高演因苦諫高洋大受鞭撻,閉口不吃飯,婁太后極為憂慮,高洋為了討母后歡心,多次前去高演處問疾,還說:“好好吃飯,我把王晞還給你。”就釋放王晞回到常山王府。高演抱住王晞說:“我奄奄一息,恐怕不能再相見了。”王晞流涕說:“天道神明,怎會讓殿下死在這屋子裡。皇上論親近是您的兄長,論尊貴是天下之主,您怎么能和他計較?殿下您不吃飯,太后就也不吃飯,殿下即使不愛惜自己,能不愛惜太后嗎?”話沒說完,高演立刻強打精神坐起來吃飯。王晞因此免於徒刑,重新擔任常山王友。
高演又擔任錄尚書事。新任官吏必須參見高演謝職,離開者也必須要前去辭行。王晞對高演說:“受恩於朝廷,拜恩於私邸,自古以來就被當作違法亂紀之事。朝廷文武,出入向您辭謝之事,應當全部斷絕。皇上肅敬,依賴殿下您的輔佐。”高演深深地採納了他的意見。
後來高演從容對王晞說:“主上喜怒無常,這是您所見的。我怎能前逢一怒,因此結舌無言。您應當為我撰寫進諫稿,我當趁方便之時極諫。”王晞就逐條列舉十幾件事呈上,並藉機切諫高演說:“如今朝廷這個樣子,您卻想要學習一介匹夫,輕視一時的命運。狂藥能讓人失去自覺,刀箭難道還能認得人是親是疏?一旦禍患超出可控範圍,您該怎么處理您的家業,又將怎么面對太后!在下乞求您暫且順從主上,日慎一日。”高演唏噓流涕說:“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嗎!”第二天見到王晞,高演說:“我夜裡反覆思考,如今不再有意。”就對著王晞燒掉了諫稿。

首謀奪權

文宣帝高洋駕崩後,太子高殷嗣位。高演對王晞說:“皇上垂拱,我們這些人也能頤養天年悠閒度日。天子寬仁慈恕,實在是位守文良主。”王晞說:“先帝在位時,太子被託付給了一個胡人。如今突然要日理萬機,駕馭英雄豪傑。如果天子因年幼,不堪這樣的雙重難題,而讓外姓人掌管詔命,那么權力必然歸屬於他們。殿下您即使想守一藩王之位,難道還能做到嗎?就算殿下能夠得以保持謙沖全身而退,殿下自己思量國祚能夠長遠嗎?”高演默然,思索良久,說:“我該怎么辦?”王晞說:“周公周成王朝見諸侯,攝政七年,然後讓成王復辟。幸好這裡有舊事可循,請殿下好好考慮。”高演說:“我哪裡敢自比周公?”王晞說:“以殿下如今的地位和聲望,就算想要不做周公,難道能得償所願嗎?”高演不回答。高殷即將出發,令常山王高演跟隨,任命王晞為并州長史
等到高演到了鄴城,誅殺了楊愔燕子獻等人。高殷下詔拜常山王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督領文武回并州。等到抵達并州,高演請來王晞說:“沒有早聽您的話,讓一群小人弄權,幾乎導致滅國。如今天子身邊的奸臣已經清理完畢,最終應當讓我處於什麼位置?”王晞說:“殿下如果按以前的地位來說,還能藉助名教離開朝廷。今日事情的形勢,關係到天時,不再是人理所能及的。”不久,高演上奏讓趙郡王高睿擔任自己的左長史,而讓王晞擔任自己的司馬。王晞每夜都被帶進王府與高演商議,但白天則不與交談,這是因為王晞性格寬儒,高演擔心他會和武將意見不同。後來王晞進密室與高演議事,高演說:“近來各位王侯權貴常常緊緊逼迫,說我違背天意不祥,我擔心會起變亂,想用正法追究他們。”王晞說:“朝廷近來疏遠親戚,哪裡考慮骨血之重。殿下倉促所為,已經不再是人臣之事。芒刺在背,交戟入頸,上下相疑,怎能長久?而且天道不恆,盈虧相繼,神機變化,肸蠻斯集。即使堅守謙退,也就會糟蹋了社稷神器。這就是違背了上天之意,使先人的基業毀損。”高演說:“您怎能說這種不應講的話!必須依法追究您。”王晞說:“我私下裡認為天時人事,並無不同。因此敢冒犯您的雷霆之怒,不避斧鉞之刑。今天能夠披肝瀝膽,也是神明之助。”高演說:“拯救危難匡扶時務,要等待聖明哲人,我哪敢私議,請您不要再多說了。”不久朝廷下詔,因為常山王的丞相之任隆重,府寮全部進位一級,王晞因此以司馬的身份領吏部郎中
丞相從事中郎陸杳將要出使,臨別時握著王晞的手說:“相王(指高演)功蓋當世,天下樂於推重,歌謠滿道,人無異望。我陸杳等人在府下任職,都願意披露赤心擁戴他。而我忽然要奉命出使,不能當面表露誠節,便把寸心所思向您表露。”王晞不久便向高演轉述了陸杳的話。高演說:“如果朝廷內外都有這樣的期望,趙彥深朝夕侍奉天子左右,怎能一句議論都沒有?您可以用自己的話去試探他。”王晞就借議事的間隙問趙彥深,趙彥深說:“我近來也為這些歌謠所驚,每次想向大王說時,都口噤心顫。賢弟您既然道出此言,我也要不避死罪披肝瀝膽。”於是一同向高演勸進。這時各位王公將相每天殷勤請求高演登基,四方的地方長官也都上表陳述祥瑞符命。乾明元年(560)八月,高演正式即位,是為北齊孝昭帝。九月,任命王晞為散騎常侍,仍然兼領吏部郎中。

孝昭時期

後來借著奏事完畢的機會,孝昭帝從容地問王晞說:“近日您為什麼像外人一樣,常常不見面?從今日起就算不在局司,只要您有所思慮,就可以隨宜做一牒文,等我有空就直接呈上。”就命令尚書陽休之鴻臚卿崔勵和王晞三人,每天本職結束,都要進入東廊,一同討論天下政務,包括先代禮樂、職官廢置、朝饗異同、輿服增損、進賢去奸、民間事務、禮儀習俗等,各個方面是否古今沿用卻不便於當下,還是古代沿用今世毀棄,讓三人詳細思索,逐條奏聞。如果不能一次完備,那就什麼時候能想到就什麼時候繼續。朝時給他們供應御膳,入暮才讓他們回去。
當時百官請求建東宮,孝昭帝下詔不許,常常令王晞去東堂監視太子戴冠著裝,引導太子學習趨拜之禮。不久任命王晞為太子太傅,王晞以局司身份奉太子璽授予皇太子。太子釋奠,王晞又擔任太子中庶子。孝昭帝對王晞說:“如今您擔任艱巨煩劇的職務,不能再像往常一樣遲緩懈怠了。”
孝昭帝將要北征,下敕問王晞:“近來有什麼見聞?”王晞說:“有傳言說陛下要親征。”孝昭帝說:“庫莫奚南侵,我未曾親歷戰事,因此聊欲習武。”王晞說:“天子巡狩,是為了什麼呢?如果輕易征戰,恐怕天下失望。”孝昭帝說:“這是懦夫常常想的,我自當隨機應變。”孝昭帝讓齋帥裴澤主書蔡暉監察群臣,兩人喜歡誣陷冤枉,朝臣稱二人為裴、蔡。兩人上奏:“皇上北征,陽休之、王晞多次和眾人遊玩宴飲,不以公事在懷。”孝昭帝就杖打陽休之、王晞兩人的小腿四十下。孝昭帝又曾當面斬殺一人,問王晞說:“這人應當死嗎?”王晞說:“此人按犯的罪來說確實該死,可惜的是他死的地方不對。臣聽說在集市對人行刑,眾人都會厭棄他;朝廷大殿並不是行殺戮的場所。”孝昭帝改容說:“自今以後要為了王公您而改正。”
孝昭帝想任命王晞為侍中,王晞苦苦推辭不接受。有人勸王晞不要自我疏遠,王晞說:“我從少年以來,見到的顯貴太多了。驕傲一時的人,很少有最後不失敗的。而且我確實性格疏緩,不堪時務。人主的私恩,拿什麼作為保證?萬一失意狼狽,追悔莫及。我並非不喜歡做炙手可熱的官職,實在是思索爛熟罷了。”
王晞性格閒靜淡雅,清心寡欲,雖然王事繁忙,但清雅的節操沒有改變。在并州時,雖然戎馬倥傯,未嘗以世務為累。良辰美景,嘯詠遨遊,登臨山水,以談宴為事,人士謂之“方外司馬”。

末年經歷

孝昭帝駕崩後,王晞悲哀追慕不已,因此身體虛弱。武成帝高湛本來就不滿王晞的儒雅遲緩,因此更加嫌惡他,借著奏事的機會對王晞大加呵斥,但王晞步伐雍容晏然。歷任東徐州刺史、秘書監武平初年,升任大鴻臚,加儀同三司,監修起居注,待詔文林館
北周討伐北齊,晉陽陷落,王晞為了逃避周軍,同別人一起向東北方向逃走。山路險峻,眾人常常擔心有土匪,但王晞喝溫酒吃肥肉不曾停止。王晞又經常不肯急行,同行之人責怪他,他則說:“別責備我。我做事如果不曾悔恨,早就做三公很久了。”
北齊滅亡後,周武帝宇文邕任命王晞為儀同大將軍、太子諫議大夫。隋開皇元年(581),王晞在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朝廷追贈他為儀同三司、曹州刺史。

個人作品

王晞有詩作《詣晉祠賦詩》,《北史》僅存兩句:日落應歸去,魚鳥見留連。

軼事典故

武有餘而文不足
孝昭帝有一次賜百官射箭,王晞一箭正中靶心,應當得到絹帛作為獎勵。但因為他沒有在箭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所以有關部門不把絹帛給他。王晞陶陶然地說:“我這時可謂武有餘而文不足了。”
賜妾風波
王晞沒有兒子,孝昭帝想賜給他一名小妾,派一名小黃門到王晞家中宣布旨意,並讓皇后提前告知王晞的妻子。王晞令妻子答詔,但妻子一言不發,王晞就拿手撩著自己的胸脯退下。孝昭帝聽說之後大笑。
方外司馬
王晞性格恬淡縱適,未嘗以世務為累。在并州做官時,依然欣賞良辰美景,嘯詠遨遊,登臨山水,高談設宴,士人都稱呼他為“方外司馬”。
魚鳥留連
王晞曾遊覽晉祠,賦詩說:“日落應歸去,魚鳥見留連。”忽然高演派人徵召他,王晞沒有按時前往。第二天,丞相西閣祭酒盧思道對王晞說:“昨天您被徵召的時候已經酒後紅臉,有沒有因為‘魚鳥’招致責怪?”王晞緩緩笑道:“昨天晚上陶醉不已,頗因飲酒被責怪。您也是留連中的一物,哪裡會只有魚鳥呢?”
行事有悔
北周滅北齊,王晞和人一同逃難。他不改本性,路上不肯急行,同行的人責備他,他則說:“別責怪我。我如果做事不悔,早已當上三公許久了。”

史料記載

《北史·列傳·卷十二》,附於王憲的列傳之後。

親屬成員

五世祖

王猛,前秦丞相。

高祖父

王休,前秦河東太守。

曾祖父

王憲,字顯則,北海郡劇縣人。官至并州刺史,封北海公。

祖父

王嶷,字道長,王憲之子,王崇之弟,官至內都大官,封華山公。

父親

王雲,字羅漢,官至南兗州刺史,卒贈豫州刺史,諡號文昭。

母親

崔氏,出身清河崔氏。崔氏生了九個兒子,都風流蘊藉,世人稱為“王氏九龍”。

兄弟

王昕,字元景,官至銀青光祿大夫,被北齊文宣帝高洋所殺,後追贈吏部尚書
王暉,字元旭,官至中書舍人,贈兗州刺史。
王昭,字仲亮,官至考功郎中
王皓,字季高,官至修國史通直散騎常侍,贈郢州刺史。
王曄,字季炎,官至滄州司馬。

人物評價

李延壽《北史》:①幼而孝謹,淹雅有器度。好學不倦。美容儀,有風則。②元景昆季(即王昕兄弟諸人)履道,標映人倫,美哉!③性閒淡寡慾,雖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
邢子良:賢弟彌郎(王晞),意識深遠,曠達不羈。簡於造次,言必詣理。吟詠情性,麗絕當時。恐足下方難為兄,不暇慮其不進也。
高演:今既當劇職,不得尋常舒慢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