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況,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特徵,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文體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人民生活,社會保障,財政預算管理,傳媒,教育,交通,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市內交通,歷史文化,方言,地方戲,民俗,美食,宗教,文化遺產,城市象徵,地名由來,地方特產,風景名勝,主要景區,歷史古蹟,著名人物,城市榮譽,友好城市,長沙之最,
歷史沿革
長沙歷史發展,可追溯到
遠古時代。據考古判斷,在距今15-20萬年的
舊石器時代,長沙地區即有原始人類活動。
新石器時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
秦設長沙郡,為秦初全國
三十六郡之一,長沙自此列入中原政權的行政區劃,郡治湘縣。
西漢置
長沙國,治臨湘縣,轄
臨湘、羅、連道、益陽、下雋、攸、酃、承陽、湘南、
昭陵、茶陵、容陵、安成13縣。
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
長沙國為填蠻郡,改臨湘縣為撫睦縣。
東漢復置長沙郡,改撫睦縣為臨湘縣,仍為郡治,上隸
荊州。轄臨湘、攸、茶陵、安成、酃、湘南(侯國)、連道、昭陵、益陽、下雋、羅、容陵、醴陵13縣。
三國時期屬東吳。
吳
晉南朝,臨湘縣析出
湘西縣,臨湘縣為長沙郡首邑,
南朝宋開始,湘西縣為衡陽郡(長沙郡析出)首邑,上隸荊州或湘州(
西晉懷帝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分荊、江二州置)。
公元589年,
隋統一中國,廢州郡,行州縣二級制,長沙郡改
潭州,轄長沙、
衡山、
益陽、
邵陽4縣。臨湘縣(省湘西縣)改稱長沙縣,為潭州州治(
大業三年隋一度改潭州為長沙郡)。
唐武德三年入唐版圖;貞觀元年設十道,
潭州(
天寶元年即742年,潭州改為長沙郡,至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即758年1月19日復改為潭州)屬
江南道,轄長沙、
衡山、醴陵(
武德四年分長沙縣立)、湘鄉(
武德四年析衡山縣置)、益陽、新康(
武德四年析益陽設,七年又併入益陽)等6縣。開元二十一年分十五道,潭州屬
江南西道。
後唐天成二年六月十七日(927年7月18日)
馬殷“以潭州為長沙府”,長沙為
楚國都城,
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年),南唐邊鎬陷長沙,湖南政治中心移至朗州(常德)。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二月,入宋版圖,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國為十五路,潭州為
荊湖南路路治。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分長沙縣5鄉及湘潭縣2鄉設
善化縣,與
長沙縣同附廓,潭州轄長沙、善化、瀏陽、寧鄉、湘潭、湘鄉、益陽、安化、湘陰、醴陵、茶陵、攸縣等12縣,直至民初,長沙城為路、州及長善二縣治所。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正月初一(1276年1月18日),長沙入元版圖,設安撫司。十四年設
潭州行省,十八年二月初九(1281年2月28日)遷潭州行省於鄂州,稱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徙湖南道宣慰司治
潭州路。天曆二年三月初九(1329年4月8日),文宗以“潛邸所幸”,改潭州路為
天臨路,轄長沙、善化、衡山、寧鄉、安化5縣,醴陵、瀏陽、攸、湘鄉、湘潭、益陽、湘陰7州,長沙、善化兩縣依郭。
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吳王朱元璋甲辰年九月二十四日)(1364年10月19日)徐達領兵至潭州,改天臨路為潭州府。
洪武五年六月,潭州府更名
長沙府,轄長沙、善化(
洪武十年省入長沙,十三年五月復置)、湘陰、湘潭、瀏陽(
洪武二年降為縣)、
醴陵、寧鄉、益陽、湘鄉、攸、
安化11縣及
茶陵州,府城依舊設於長沙、善化兩縣,上隸
湖廣布政使司。
清順治四年四月初八(1647年5月12日),高士俊領兵入長沙,長沙納入清版圖,沿明制設
長沙府,上隸
湖廣,仍轄12州縣。
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省設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於長沙,偏沅巡撫移駐長沙。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
湖南布政使司。清
雍正二年(1724年)改偏沅巡撫為湖南巡撫(仍隸湖廣)。長沙(府)城自此為湖南省會。長沙府上有鹽法
長寶道。乾隆時長沙府城不僅為巡撫治,亦為布政、提學、提法三司,巡警、勸業、鹽法、長寶四道治所。
民國元年(1912年)4月,並縣歸府,長沙、善化二縣合併為長沙府直轄地。
民國二年(1913年)9月,改定舊長沙府附廓首縣裁府改縣,長沙府直轄地改為長沙縣。
民國三年(1914年)6月2日,湖南劃為四道,長沙縣屬
湘江道(即原
長寶道,1916年裁撤武陵道,其中11縣劃歸
湘江道)。1914年廢都甲設鄉鎮,長沙縣轄7鄉11鎮。
民國九年(1920年),長沙設市政廳,年底設市政公所。省會警察廳設東、南、西、北、外東、外南、外北、商埠8個警察署(區)。當年廢除“道”,縣直屬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27日,
中國工農紅軍攻入長沙,成立長沙市
蘇維埃政府。年底,長沙城分設東、南、西、北、外東特、商埠6個區,下轄158街團,街團下轄甲、牌、聯(結),5家為1聯,2聯為1牌,10牌為1甲。
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裁商埠入西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5月,裁商埠入西區。8月11日,市縣分治,析長沙縣城區設長沙市,國民政府行政院同意長沙設市,是第14個設為行政區劃的市,也是第7個設市的省會,面積48.5平方千米。11月3日,廢除街團制。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29日,劃長沙市為4個區,按東南西北順序命名為一、二、三、四區,每區分4坊,每坊設2至4保,共58保,40~60戶為一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上屬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8月11日,改區坊保甲4級制為鎮(鄉)保甲三級制,原4區為8鎮,市郊為4鄉。“
文夕大火”後縮編為城南、城北兩鎮及兩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8鎮4鄉改為4鎮4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設城東、城南、城西、城北、文藝、金盆、嶽麓、會春8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有83保1843甲。
1949年8月,長沙和平解放,轄8區82保1838甲。長沙為湖南省省會。
1950年3月30日,設郊區辦事處領導外四區。
1953年1月,設水上區。
1955年,內四區建306居委會2909居民組。
1956年5月,撤銷市郊外四區,轄鄉並為7鄉1鎮。同年撤水上區。
1957年,內四區轄26街道275居委會2766居民組;郊區轄7個鄉、鎮。
1958年9月,農村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郊區建立萬年紅、東風、
嶽麓公社。城區轄4區25街道233居委會2731居民組。12月24日,湖南省調整縣市行政區劃,原屬
湘潭專區的
長沙、
望城二縣劃歸長沙市管轄。
1983年2月8日,長沙市增轄
瀏陽、
寧鄉、
湘陰(
1983年7月13日湘陰回歸恢復後的岳陽地區)。當年著手改變政社合一建制。
2017年11月1日,長沙從全球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全球創意城市網路”,成為亞洲首個、中國首座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稱號的城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8月至1958年為不管縣時期,只管市、郊,沒有轄縣。1959年以後為管縣時期,有轄縣。
1949年8月,長沙市轄8區:城東區、城南區、城西區、城北區、文藝區、金盆區、嶽麓區、會春區,下轄82保、1838甲。
1950年8月,廢除保甲制度。
1955年10月,東、南、西、北4區建306個居委會、2909個居民組,區名去掉“城”。
1957年內4區轄26街道(東區6個、南區5個、西區8個、北區7個),275居委會,2766居民組;郊區轄7鄉1鎮,44村。
1958年9月,農村撤消鄉鎮,建立人民公社,郊區建萬年紅、東風、嶽麓3個公社,18個大隊;城區轄4區、25街道、233居委會、2731居民組。12月,長沙縣、望城縣劃歸長沙市管轄。
1959年2月,撤消郊區。3月,長、望兩縣合併稱長沙縣,屬長沙市領導。長沙市轄25街道5鎮26個公社、227居委會、2489居民組。
1962年1月12日,恢復長沙市郊區。
1977年12月,恢復望城縣建置,將長沙縣分為長沙、望城兩縣。
1978年底,長沙市轄5區2縣,16縣轄區,84公社6鎮,29街道,1132大隊,308居委會。
1983年2月,瀏陽、寧鄉、湘陰
劃歸長沙市管轄,湘陰縣隨即劃歸岳陽地區。
1984年2月,長沙市轄4縣1郊的人民公社先後改為同名的鄉(鎮)。
1993年1月,瀏陽撤縣改市。
1995年7月,轄縣(市)撤區並鄉建鎮,長沙市轄5區3縣1市,38街道67鎮53鄉,648居委會3091村。
1996年,轄區區劃調整,撤銷東、南、西、北、郊5區,設立芙蓉、天心、嶽麓、開福、雨花5區。
2002年底,長沙市轄5區3縣1市,54街道79鎮39鄉,568居委會2727村。
2001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覆同意長沙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芙蓉區藩正街遷至嶽麓區嶽麓大道。
2007年,長沙市轄5個區: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4個縣(市):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各區、縣(市)共轄83個鎮,比2006年增加3個,2007年共31個鄉,53個街道。各鎮、鄉和街道共轄村1258個,社區566個,與2006年相同。
2011年7月,望城撤縣改區,成為長沙市城區,長沙市城區由975平方千米增至1938平方千米。
2017年4月12日,經
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
寧鄉市,以原寧鄉縣的行政區域為寧鄉市的行政區域。寧鄉市人民政府仍駐玉潭街道金洲大道5段398號。寧鄉市由湖南省直轄,長沙市代管。
區劃現況
轄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郵政編碼
| 行政代碼 | 政府駐地
|
---|
| 42
| 410011
| 430102 | |
| 141.05
| 410004
| 430103 | |
| 552
| 410013
| 430104 | |
| 187
| 410008
| 430105 | |
| 304.9
| 410011
| 430111 | |
| 969.5
| 410200
| 430112 | |
| 4999
| 410300
| 430181 | |
| 2906 | 410600 | 430182 | |
| 1749.9
| 410100
| 430121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沙位於
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
長沙盆地西緣。介於東經111°53′~114°15′,北緯27°51′~28°41′之間。東鄰
江西省
宜春、
萍鄉兩市,南接
株洲、
湘潭兩市,西連
婁底、
益陽兩市,北抵
岳陽、
益陽兩市。東西長約230千米,南北寬約88千米。幅員面積11819平方千米。
地質特徵
長沙市境內地質特徵是:地層出露齊全,花崗岩體廣布,地質構造複雜,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在長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層大約是10億年以前形成的。約6億年前,長沙是茫茫大海,但海水不深。以後,海水逐步由東而西退出,瀏陽、長沙與望城大部分地區升出海面,成為江南古陸的西北緣。距今約1.4億年,長沙地區海浸結束,上升成為陸地,由於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的影響,形成長條形的山間坳陷盆地——長(沙)平(江)盆地。新生代開始,整個長平盆地上升為陸地。距今約35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第三次冰期,瀏陽保留冰川地貌遺蹟。
地形地貌
長沙市地貌總的特徵是:地勢起伏較大,地貌類型多樣,地表水系發育。長沙市東北是幕阜~羅霄山系的北段,西北是雪峰山余脈的東緣,中部是長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東北、西北兩端山地環繞,地勢相對高峻,中部遞降趨於平緩,略似馬鞍形,湘江由南而北斜貫中部,南部丘崗起伏,北部平坦開闊,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形如一個向北開口的漏斗。城內為多級階地組成的坡度較緩的平崗地帶,湘江中的
橘子洲長5千米。
長沙市東有
連雲山、
大圍山、
九嶺山等呈東北—西南走向作雁行狀排列,峽谷平行相間,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50多座,其中長沙西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13座,全市最高峰
七星嶺海拔1607.9米,嶽麓區洋湖垸海拔 21.6 米,為長沙市最低點,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1586.3米。在平崗區有孤峰高聳,與周圍平地顯現較大的高低差異。
氣候
長沙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氣候溫和,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長沙市區年平均氣溫17.2℃,各縣16.8℃—17.3℃,年積溫為5457℃,市區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各縣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毫米。長沙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夏季約118—127天,冬季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春溫變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溫久,冬季嚴寒少。3月下旬至5月中旬,冷暖空氣相互交綏,形成連綿陰雨低溫寡照天氣。從5月下旬起,氣溫顯著提高,夏季日平均氣溫在30℃以上有85天,氣溫高於35℃的炎熱日,年平均約30天,盛夏酷熱少雨。9月下旬後,白天較暖,入夜轉涼,降水量減少,低雲量日多。從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節屆冬令,長沙氣候平均氣溫低於0℃的嚴寒期很短暫,全年以1月最冷,月平均為4.4℃—5.1℃,越冬作物可以安全越冬,緩慢生長。
土壤
長沙
土壤種類多樣,可劃分9個土類、21個亞類、85個土屬、221個土種,總面積1366.2萬畝,其中,以
紅壤、
水稻土為主,分別占土壤總面積的70%與25%。其餘還有菜園土、
潮土、山地
黃壤、
黃棕壤、山地
草甸土、石灰土、
紫色土等,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水文
長沙市的河流大都屬
湘江水系,除了湘江外,還有匯入湘江的支流有15條,主要有
瀏陽河、
撈刀河、
靳江河和
溈水河。支流河長5千米以上的有302條,其中湘江流域289條。按支流分級:一級支流24條,二級支流128條,三級支流118條,四級支流32條;另有13條屬
資江水系;形成相當完整的水系,河網密布。長沙水文特徵:水系完整,河網密布;水量較多,水能資源豐富;冬不結冰,含沙量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長沙礦產種類繁多,尤以非金屬礦獨具特色。共查明的有
鐵、
錳、
釩、
銅、
鉛、
鋅、
硫、
磷、
海泡石、
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餘種,有全國獨有的
菊花石,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海泡石,生產規模居全省第一的永和磷礦等。其中大型礦床10處,小型礦床16處,礦點300多處。
植物資源
長沙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有自然生長和引進栽培樹102科、977種,其中常綠樹462種,落葉樹515種,喬木457種,灌木414種,竹藤類106種。主要林木有
松、
杉、櫟、
樟、楠、
椿、茶、
油茶、
柑橘、
毛竹等。
水資源
長沙市境內年平均地表徑流量82.65億立方米,徑流深550~850毫米。
湘江流經長沙市的常年徑流量年均692.50億立方米,全年可通航。長沙市水能蘊藏量24.53萬千瓦,地下水總儲量9.35億立方米/年,僅利用16.72%。最大的水庫為
寧鄉縣境內的
黃材水庫和瀏陽市境內的朱樹橋水庫。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839.45萬人,比2018年增長2.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口出生率為12.43‰,死亡率為7.90‰,
自然增長率為4.53‰。城鎮化率為79.56%,比2018年提高0.44個百分點。
民族
經濟
綜述
2005全年長沙市生產總值(GDP)為1519.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4.9%。
2019年,全年實現
地區生產總值11574.22億元,比2018年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59.69億元,增長3.2%;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439.32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775.21億元,增長8.4%。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1、3.5、4.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2%、43.6%、55.2%。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2.74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50.23億元,增長8.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25.98億元,增長9.6%。
第一產業
2019年,長沙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80.17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農業增加值254.19億元,增長3.7%;林業增加值23.48億元,增長6.5%;牧業增加值69.44億元,下降1.6%;漁業增加值12.58億元,增長10.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0.48億元,增長6.5%。
2019年,長沙糧食播種面積32.45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3%,其中稻穀播種面積28.96萬公頃,下降1.2%,優質稻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為77.0%;蔬菜播種面積15.14萬公頃,增長3.5%;油料種植面積5.63萬公頃,增長2.1%;出欄肉豬349.5萬頭,下降20.3%。
2019年,長沙農業機械總動力607.75萬千瓦,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0.9%。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大,全市開工各類水利工程1.79萬處,水利工程投入資金20.73億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13億立方米。
第二產業
截至2013年,長沙形成了以
電子信息、菸草製品、
汽車製造、非金屬製品業、
新材料等五大支柱型產業。
2019年,長沙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
2019年,全市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7.7%,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9.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23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產量比上年增長的有136種,占產品總數量的比重為58.1%。
2019年,長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6.5%,營業成本增長4.7%,利潤總額增長5.9%。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1186.76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全年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獨立核算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46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房屋竣工面積7753.05萬平方米,增長3.6%。
隨著長沙市裝配式建築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成立,裝配式建築產業將像雨後春筍,在長沙乃至全省迎來井噴式發展。根據《湖南省住宅產業化生產基地布點規劃(2015—2020年)》,至2020年,湖南將形成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15個。長沙市裝配式建築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提出了產業鏈發展的總體目標:用三年時間,打造長沙裝配式建築“一基地三中心一聯盟”“裝配式建築產業示範園”“千億級現代裝配式建築產業集群”,形成具有國際知名度的長沙裝配式建築品牌效應。
第三產業
2012年12月,長沙市服務業形成以新型商貿流通、
金融、
旅遊、
現代物流、
服務外包、
電子商務、
會展業、
體育產業八大產業為重點;從服務業就業結構看,傳統批發
零售和住宿餐飲仍是長沙穩定就業的重要渠道;2007年,長沙獲批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2011年,長沙市擁有服務外包企業800多家。長沙市有銀行機構41家(含
村鎮銀行2家,農合金融機構11家),省級保險分支機構44家,法人保險機構1家,上市公司46家,小額貸款公司26家,融資性擔保機構69家,各類私募投資機構近200家,
花旗銀行、
新韓銀行、
東亞銀行、
渣打銀行等一批外資銀行入駐長沙。
2019年,長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剔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7.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540.86億元,增長10.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06.17億元,增長10.0%。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517.31億元,增長10.4%;商品零售4729.72億元,增長10.1%。
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3%(全口徑,下同,可比口徑增速為7.6%),分類別看,糧油、食品類增長27.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8.0%;化妝品類增長13.5%;金銀珠寶類下降16.6%;日用品類增長21.4%;書報雜誌類增長16.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1%;中西藥品類增長21.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1.8%;通訊器材類增長51.9%;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1%;汽車類增長6.6%。
2019年,長沙進出口總額(海關口徑)2002.03億元人民幣(折合289.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4%,其中出口總額1396.43億元,增長69.9%;進口總額605.60億元,增長32.1%。在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689.89億元,占比為49.4%;高新技術產品293.92億元,占比為21.1%。在進口總額中,機電產品338.80億元,占比為55.9%;高新技術產品199.08億元,占比為32.9%。
2019年,長沙全年利用外資項目281個,比上年下降14.6%;契約外資金額98.42億美元,下降7.7%;實際利用外資金額63.74億美元,增長10.3%。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1252.44億元,增長18.0%。
2019年,長沙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16832.6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4%;旅遊總收入2028.97億元,增長12.2%。接待國內旅遊者16699.63萬人次,增長12.5%;國內旅遊收入1983.41億元,增長12.1%。接待入境旅遊者132.98萬人次,增長2.0%;入境旅遊收入65931.95萬美元,增長6.4%。2017年末,長沙利用外資項目197個,契約外資金額78.9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6%;實際利用外資金額52.50億美元,增長9.1%。全市新增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項目500個,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909.41億元,增長15.9%。
2019年末,長沙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本外幣合計,下同) 21048.45億元,比年初增加2412.8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6600.39億元,比年初增加906.53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1248.71億元,比年初增加2854.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4477.58億元,比年初增加810.64億元;中長期貸款15917.02億元,比年初增加1719.14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71.10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財產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65.44億元,增長17.8%;人身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05.66億元,增長12.6%。賠付支出126.05億元,增長12.9%。
社會
文體事業
2019年底,長沙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12個,博物館(紀念館)20個,檔案館14個。全年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95項次(市級、區縣、鄉鎮街道三級),全民健身運動參加人數達681萬人。年末擁有各級健身輔導站710個,公共體育場地2013個。
長沙的
娛樂業主要有長沙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
化龍池和太平街,主要以小型清吧、演藝吧為主。夜總會以
田漢大劇院和歌舞廳為主,內容有雜技、歌舞表演、相聲小品、特技表演等。
科學技術
2019年底,長沙有科學研究開發機構95個。全年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57項,專利申請42087件,比上年增長2.6%;授權專利22504件,增長6.2%。簽訂技術契約5225項,成交金額233.82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7%。
醫療衛生
2019年,長沙有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463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 336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4個,婦幼保健機構 11 個。衛生技術人員8.59萬人,比上年增加 0.55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 3.23萬人,增加0.19萬人;註冊護士4.10萬人,增加0.30萬人。衛生機構床位8.12萬張,增加0.39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7.37萬張,增加0.38萬張。
人民生活
2019年,長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11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30505元,增長10.3%;人均經營淨收入7914元,增長11.6%;人均財產淨收入7096元,增長2.8%;人均轉移淨收入9697元,增長6.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9516元,增長7.5%。在城鎮居民消費分類中,食品菸酒人均消費10188元,增長7.0%;衣著人均消費2564元,增長6.9%;居住人均消費7628元,增長8.4%;生活用品及服務人均消費3049元,增長7.5%;交通通訊人均消費5037元,增長7.0%;教育文化娛樂人均消費7361元,增長7.0%;醫療保健人均消費2820元,增長9.7%;其他用品和服務人均消費869元,增長5.1%。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61.8輛,空調252.8台,計算機94.0台。城鎮居民人均自有現住房建築面積41.3平方米。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9元,比上年增長8.8%。農民人均消費支出23090元,增長10.2%。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1.9輛,計算機39.7台,行動電話機295.5部。農村居民人均自有現住房建築面積58.0平方米。
社會保障
2019年,長沙共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光榮院等208所。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收養人員1.72萬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4531處,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708個。接受社會捐贈22530萬元。發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73億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2.25萬人(包括城鎮和農村)。
年末參加全市勞動保障部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354.84萬人,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 100 %,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人數為9.05萬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數為 251.78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265.8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165.97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6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為157.6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 188.0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為506.16萬人。
財政預算管理
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國庫庫款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公開等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好,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給予獎勵資金不低於2000萬元。
傳媒
長沙的媒體有國內主流媒體“
湖南電視台”,還有長沙戶外傳媒、報紙雜誌傳媒、數字網路傳媒等,其中,
湖南衛視為中國大陸年收入和收視率最高的地方電視台。
湖南經濟電視台為湖南本土受歡迎的電視台之一。長沙市屬的
長沙電視台也是全國城市電視台的一線陣容。另國家廣電總局首批批准建立的九家動畫產業基地中,長沙有兩家。
教育
2019年,長沙普通國小944所;普通國小在校學生66.65萬人,增長7.1%;幼稚園在園幼兒35.46萬人,增長13.9%。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升國中入學率105.6%。
2019年,長沙擁有普通
高等學校51所,全年在學研究生7.32萬人,比上年增長8.3%;普通高校在校學生66.59萬人,增長4.7%。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 | 備註 |
---|
|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 本科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 教育部 | 本科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 教育部 | 本科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 | 本科 |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本科 | 民辦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部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 | 專科 | |
| 湖南省教育廳 | 專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專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專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專科 | 民辦 |
| 湖南省教育廳 | 專科 | 民辦 |
| 湖南省 | | |
| 湖南省 | 成人高等學校 | |
| 湖南省 | 成人高等學校 | |
| 湖南省 | 成人高等學校 | |
交通
鐵路
公路
2014年,長沙市公路運輸承擔了長沙市76.6%的客運量和89.0%的貨運量。全年共完成客運量9765.34萬人次、貨運量2.71億噸次,與2013年比分別增長-0.96%和14.4%;完成旅客周轉量61.1億人千米、貨物周轉量264.27億噸千米,比2014年分別增長4.5%和13.2%。
截至2010年底,長沙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5306.54千米,公路密度達到129.51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286.94千米。另有3條
國道、14條省道和106條縣道密集分布,
等級公路總里程為12346.90千米。連線和貫穿長沙城區的高速公路有京港澳、長永、
長吉、長張、長潭西、
長沙繞城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和
長株高速等。連線長沙的
國道有
106國道、
107國道和
319國道。
航空
大托鋪機場位於長沙南郊三環線以外,以前為軍民兩用機場,今為專用軍事機場,未來將遷往長沙市寧鄉縣東南部地區。
水運
長沙港可通江入海,共與
長江沿岸及南京、上海、
連雲港等港口通航。長沙輪船客運中心站每天有到益陽、
津市、
安鄉、常德、
茅草街、
湘潭、
湘陰、
岳陽等地的班船。此外,截至2010年11月,長沙有湘江千噸級航道和有全國最大的內河主樞紐港—霞凝新港,港口吞吐量達1100多萬噸,其中港口國際貨櫃吞吐量36萬標箱,重件雜貨350萬噸;其中,截至2013年2月,第一、二期工程均以建成,第三期與2012年底動工。
市內交通
長沙軌道交通,是服務於長沙市的軌道交通系統,共運營的線路有
長沙捷運1號線、
長沙捷運2號線、
長沙捷運4號線、
長沙磁浮快線。長沙捷運1號線已於2016年6月28日運營;長沙捷運2號線已於2014年4月29日運營;長沙捷運4號線已於2019年5月26日運營;長沙磁浮快線已於2016年5月6日運營,該線路是中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浮鐵路。
線路 | 起止站 | 全長 | 運行狀態 |
---|
| 磁浮高鐵站——磁浮機場站 | 18.55千米 | 已運營 |
| 開福區政府——尚雙塘 | 23.569千米 | 已運營 |
| 梅溪湖西——光達 | 26.711千米 | 已運營 |
| 山塘——廣生 | 41.4千米 | 2020年7月運營 |
| 罐子嶺——杜家坪 | 33.7千米 | 已運營 |
| 水渡河——毛竹塘 | 22.7千米 | 2020年通車 |
| 謝家橋——黃花機場西 | 48千米 | 2021年通車 |
參考資料: |
普通公交
2015年9月,長沙市內共有3家從事公交運營的公司,此外。郊區
望城區內有2家,
長沙縣內有3家。2014年,長沙市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由33.6%上升至36.9%。全年公共運輸客運量達11.63億人次,比2014年增長11.7%。城區萬人公車保有量達到16.9標台/萬人,比2014年增加1.1標台/萬人。截至2014年底,長沙城區共有公共汽車5517台,比2014年增加1360台;擁有出租汽車7957台,比2014年增加1042台。2014年實施了2輪公交線網最佳化調整,共調整和新開線路60餘條,填補空白點90餘個。
快速公交(BRT)
線路名稱 | 始發站 | 終到站 | 狀態 | 備註 |
萬家麗線 | 湘龍路龍塘樞紐站 | 市廣電中心站 | 即將運營 | 全線約20.1千米 |
1號線 | | | 規劃 | \ |
2號線 | | | 規劃 | \ |
3號線 | | | 規劃 | \ |
4號線 | | 金霞組團 | 規劃 | \ |
5號線 | | 桐梓坡 | 規劃 | \ |
6號線 | | | 規劃 | \ |
歷史文化
方言
長沙方言屬
新湘語長沙話,主要以長沙城區和長沙縣、望城區為代表。長沙也有一些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忌諱,比如以前因為有虎出沒而忌說“虎(fu音)”,把“腐乳”讀作“貓乳”、“府正街”讀作“貓正街”。
地方戲
長沙
湘劇是湖南地方大戲中的一個主要劇種,其腔調最初以江西
弋陽腔與長沙等地的民間宗教音樂結合而形成,舊稱“人戲”、“大戲”。由高腔、低牌子、崑腔、彈腔4種聲腔構成,用長沙方言演唱。其風格或粗獷、奔放,或委婉。當今湘劇缺乏青少年民眾為主的市場,逐漸走向沒落。
長沙花鼓戲是長沙地區流傳最廣的一個劇種,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民眾所喜愛。
民俗
長沙過
漢族的所有節日,其中一些節日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些日子有很多特有的民俗,
陶公廟廟會為趕集的一大特色。農曆
三月三時,長沙人都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
立夏時有吃立夏粳之習。
驚蟄時農家於暗處點燈,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濕暗角。小孩點燃一個個爆竹,丟向屋角牆下,邊丟邊喊:“涼蟄驚蟄,炸得蟲蟻筆直”。
美食
長沙境內主要以
湘菜為主,
湘菜源遠流長,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在其著名詩篇《
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西漢時期,湖南的菜餚品種就達109個,烹調方法也有九大類。六朝以後,湖南的飲食文化豐富與活躍。明、清兩代,是湘菜發展的黃金時期,湘菜的獨特風格基本定局。清朝末葉,在長沙先後出現了軒幫和堂幫兩種湘菜館。民國初年,出現了著名的戴(楊明)派、盛(善齋)派、肖(麓松)派和祖庵派等多種流派,奠定了湘菜的歷史地位。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得到更好發展。
宗教
文化遺產
2014年12月,長沙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有325名會員;紅星木雕城計畫騰出3000平方米的空地,打造“非遺博物館”,長年舉行展示和演出;寧鄉大成橋鎮81歲農民謝國恩自費建立長沙首家非遺民俗館,蒐集散落在民間的“
滄海遺珠”。長沙共有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7項市級非遺項目,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分別為7人、11人、32人,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基地14個、非遺專題博物館7個。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項目編號
| 公布時間
| 批次
| 項目保護單位
| 屬地保護
|
1
| | 傳統美術
| Ⅶ-19
| 2006年
| 第一批
| 長沙市民眾藝術館
| 開福區
|
2
| | 傳統技藝
| Ⅷ-86
| 2006年
| 第一批
| 瀏陽市煙花爆竹總會
| 瀏陽市
|
3
| | 傳統戲劇
| Ⅳ-127
| 2008年
| 第二批
| 長沙市湘劇保護傳承中心
| 天心區
|
4
| | 傳統戲劇
| Ⅴ-51
| 2008年
| 第二批
| 長沙市民眾藝術館
| 嶽麓區
|
5
| | 民俗
| Ⅹ-84
| 2008年
| 第二批
| 長沙飲食集團長沙火宮殿有限公司
| 天心區
|
6
| | 傳統美術
| Ⅶ-56
| 2008年
| 第二批
| 瀏陽市菊花石行業協會
| 瀏陽市
|
7
| | 傳統技藝
| Ⅶ-56
| 2010年
| 第三批
| 長沙市望城區銅官陶瓷行業協會
| 望城區
|
8
| | 傳統音樂
| Ⅱ-168
| 2014年
| 第四批
| - |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公布時間
| 批次
| 項目保護單位
| 屬地保護
|
1
| 麻山鑼鼓
| 傳統音樂
| 2006年
| 第一批
| 寧鄉縣文化館(寧鄉縣藝術劇團)
| 寧鄉縣
|
2
| 火宮殿八大傳統小吃製作技藝
| 傳統技藝
| 2006年
| 第二批
| 長沙飲食集團長沙火宮殿有限公司
| 天心區
|
3
| 民間剪紙
| 傳統美術
| 2008年
| 第二批
| 長沙市望城區文化館
| 望城區
|
4
| 龍舞(洞井龍舞)
| 傳統舞蹈
| 2008年
| 第二批
| 長沙市洞井經濟發展實業公司
| 雨花區
|
5
| 棕編(長沙棕葉編)
| 傳統技藝
| 2008年
| 第三批
| 長沙市天心區文化館
| 天心區
|
6
| 長沙玉和醋傳統釀醋技藝
| 傳統技藝
| 2008年
| 第三批
| 長沙玉和釀造有限公司
| 天心區
|
7
| 長沙陶公廟會
| 民俗
| 2010年
| 第三批
| 長沙縣榔梨商會
| 長沙縣
|
8
|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 傳統戲劇
| 2010年
| 第三批
| 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
| 開福區
|
城市象徵
香樟樹為一種常綠喬木;原產於中國東南沿海,隋唐時即傳入長沙地區。據園林、文化部門普查,長沙市200多株古樹名木中,古樟占了三分之一,有86株,高居首位。圓通寺(今琅梨鎮長沙縣農機廠)的古樟,樹齡近千年,胸徑達2.28米。1985年11月30日,確定香樟樹為長沙市
市樹,
杜鵑花與報春花、龍膽花合稱中國三大名花,而且位列其首,長沙地區的氣候和土壤十分適合杜鵑花的生長,長沙人稱杜鵑花為“映山紅”。1985年11月30日,確定杜鵑花為長沙市
市花。
地名由來
“長沙”之名最早見於3000多年以前的
西周。此後歷朝歷代,長沙均為湖湘首邑和南方重鎮,新中國成立後,長沙作為
湖南省省會,成為國務院首批頒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長沙一名是怎么得來的,歷來眾說紛紜,史籍記載各異,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說:
一、得名於長沙星
《
史記·天官書》云:“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
二十八宿中
軫宿有一附星名為“長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論,將長沙之地以應
長沙星,認為長沙地名源於星名,故長沙又有“
星沙”之稱。
二、得名於萬里沙祠
萬里沙祠一說最早見於晉
闞馬因所著《
十三州志》:漢“有萬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東萊萬里,故曰長沙。”此後,唐代
李吉甫的《
元和郡縣誌》援引《東方朔記》云:“南郡有萬里沙祠,自湘州至東萊可萬里,故曰長沙。”唐
杜佑《
通典》中潭洲“秦為長沙郡”的自注亦云:“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於是以後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說作長沙得名之源,並加以闡發考釋,認為長沙在古代有祭禮沙土之神的活動。
三、得名於“沙土之地”
長沙的地質結構為以石英砂岩、
砂礫岩、
粉砂岩及
頁岩等為基礎,經過長年的外力作用,地層崩塌的岩石,經風化和水流的沖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積於地表,特別是現長沙市區所在的
湘江河谷地帶,分布著大片的沙灘,沙洲等,每當枯水時節,這些洲、灘露出,向人們展現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長大,“白沙如霜雪”,這種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稱長沙為沙鄉或沙土之地。如唐大曆間長沙太守
張謂著《長沙土風碑銘》引《遁甲記》云:“沙土之地,雲陽之墟。”又《
路史》曰:“沙,為長沙;雲陽,為茶陵。”又《
元和郡縣誌》云:“《禹貢》荊州之域,春秋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並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鄉為長沙郡,以統湘川。”
四、得名於長形的沙洲
長沙湘江中的
水陸洲,長約5000米,寬約100米,是一較有特色的地理景觀。
五、得名於“蠻越”語“祭禮女神的地方”
在楚國“南平蠻越”之前,長沙居民屬“蠻越”族。在蠻越語中,“長”是“
祭壇”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長沙”在蠻越中的含義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壯、侗諸民族聚居區還有女神崇拜的風俗,他們的成語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長沙”之語。
結論
後經過各時代文人學者的研討,第一、二種說法逐漸被否定。而第三說和第四說的依據基本相同,都是突出長沙的地物特徵,相對較為可信。長沙地名,應是先民們根據長沙古代的自然環境特徵而逐步確認,最後約定俗成,流傳後世;理應“始於洪荒之世”,至西周時被確認。至於第五說,雖無定論,但亦可作為一家之言。
地方特產
湘繡的起源和發展都在長沙縣(今開福區沙坪一帶),為
四大名繡之一。長沙也建有湘繡博物館以供研究、參觀和銷售。
菊花石雕,其中重要的菊花石產於瀏陽大溪河底岩石層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圖案,其雕品為長沙的一大特色。
中國紅瓷器最早出現於1100年前的晚唐
長沙窯,但包括之後出現的瓷器在內,都沒有純正的紅色。1998年底,尹彥征在長沙才研製出純正的紅瓷器,並在長沙隆平高科技園建立了中國紅陶瓷工藝園。
風景名勝
主要景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長沙湘江水利風景區(
湘江風光帶)、長沙市千龍湖生態度假村。
景點
|
長沙最重要的景點
| | | | |
| | | |
古蹟
| | | | |
| | | |
| | | |
風景區
| | | | |
| |
| |
紀念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皇室金磚國家領導人》陳清泉 | | |
| | | 風帆廣場
|
長沙歷史文化村鎮 | | | | |
| | | - |
古寺廟 | 古開福寺 | | | |
| 谷山寺 | 杲山禪寺 | |
| | 基督教城北堂 | |
| 青陽山道院 | | |
長沙十景
歷史古蹟
名稱 | 所在位置 | 批次 |
---|
| 長沙市區
| 第三批
|
| 分別位於長沙市區和長沙縣
| 第三批
|
| 寧鄉
| 第三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三批
|
| 瀏陽
| 第一批
|
| 瀏陽
| 第四批,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六批
|
| 長沙市區
| 第六批
|
| 長沙市區
| 第六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寧鄉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瀏陽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寧鄉
| 第七批
|
| 寧鄉
| 第七批
|
| 長沙縣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瀏陽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長沙市區
| 第七批
|
| 瀏陽
| 第七批
|
以上參考: |
著名人物
界別 | 名單 |
國家領導人 | | | 彭德懷 | | | | |
| | | | | | |
| 陳賡 | | | 譚政 | | |
| | | | | | 唐亮 |
| 楊勇 | | | | | |
晚清重臣,民國政要 | | | | | | 譚廷闓 | |
程潛 | | - | - | - | - | - |
文藝、科學、經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其鳳 | - | - | - | - | - | - |
體育文娛 | | 李小鵬 | | | | | |
| | | | | | |
陸俐 | | 徐勵 | | | | - |
經濟科技界長沙人 | | | | | 丁亮 | | |
鄒其雄 | | | 王維延 | | 羅成 | |
以上統計包括在長沙工作學習成長的人士 |
城市榮譽
最具中國特質的國際文化名城 | 中國十大節慶城市 |
中國十大會展品牌城市 | |
國家級節能減排的示範城市 | |
全國文明城市 | |
| |
全國十大幸福省會城市 | 全國暢通工程模範管理城市 |
國家首批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 全國綠化模範示範城市 |
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 |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
全球城市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座城市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 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 |
|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並獲“長安杯”
|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
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第11 |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 |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東亞文化之都 | 世界“媒體藝術之都” |
潛在的國家重要交通、教育、醫療、文化、貿易中心 |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第10 |
城市產業競爭力指數第13 | |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前20 |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14 | 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 |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
中國百強城市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第68 |
全球可持續競爭力第165 |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第8 |
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 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第10 | 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友好城市
自1982年長沙市與剛果(布)
布拉柴維爾市結成湖南省第一對友好城市以來,截至2014年12月,長沙市已與23個國家的38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友好經貿合作城市。
剛果共和國 | | 1982.8.9 | 義大利 | | 1997.9.26 |
日本 | | 1982.10.30 | 韓國 | | 1998.10.19 |
美國 | | 1988.5.9 | | | 1999.3.22 |
瑞士 | | 1994.6.10 | | | 1998.5.14 |
| | 2000.2.24 | 澳大利亞 | | 2006.3.7 |
美國 | | 1995.11.29 | 芬蘭 | | 2004.11.3 |
德國 | | 2004.5.20 | 南非 | | 2008.9.25 |
俄羅斯 | | 2006.1.19 | - | - | - |
長沙之最
世界最早的鑄鐵件——春秋晚期鐵凹形鋤和鐵鼎,鑄造於春秋晚期(約前6、7世紀)。
世界最輕的絲織品——素紗襌衣,長沙馬王堆出土。重僅49克(一說48克),由於絲纖度非常細,現代工藝無法仿製。
世界最早的印花織物——印花綢被面,戰國楚墓出土。參見中國古代印染。
世界最早的毛筆——長沙左家公山出土,製作於戰國時期。
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實物——西漢《五星占》和《天文氣象雜占》,長沙馬王堆出土。
世界最早的釉下彩瓷器——長沙窯出土,長沙窯也因此被認為是釉下彩發源地。
世界最多的簡牘出土——長沙走馬樓一次出土三國吳簡14萬餘枚,超過歷年出土的簡牘數量之和。
中國最早的鋼製品——春秋晚期鋼劍,長沙楊家山出土;
中國最早的性醫學著作——馬王堆漢墓房中書,有《十問》、《天下至道談》、《合陰陽》等共六種。
中國最大的商代銅鐃——商代象紋大銅鐃,寧鄉出土,重220.76公斤。
中國最大的商代方尊——四羊方尊,寧鄉出土,高58.3厘米,重約34.5公斤。中國最大的商代銅瓿——寧鄉出土。通高62.5厘米,口徑58厘米,腹徑89厘米,重55公斤。
中國最早的金屬稱量貨幣——1959年寧鄉出土的商代銅鐃中藏有224隻小青銅斧,具有貨幣功能。
中國第一條標準的汽車公路——長潭(長沙至湘潭)公路,於1913年修建。
中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漢代諸侯國王陵——漢長沙國王陵區。
世界第一跨——長沙洪山大橋主橋結構形式為無背索斜塔斜拉橋,主跨206米,跨下沒有一個橋墩,比“第二跨”西班牙阿拉米羅橋長出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