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里沙祠
- 地址:山東掖縣
簡介,相關記載,文學作品欣賞,
簡介
相關記載
《史記·河渠書》載:“自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天了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於是天子已用事萬里沙,則還有臨決河,沈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填決河。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楗。”
《資治通鑑》第二十一卷載:春,正月,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雲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日,無所見,見大人跡雲。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以千數。時歲旱,天子既出無名,乃禱萬里沙。〔應劭曰:萬里沙神祠也,在東萊曲城。孟康曰:沙徑三百餘里。杜佑通典:萬里沙在萊州掖縣界。〕夏,四月,還,過祠泰山。
文學作品欣賞
卻說齊人公孫卿本是一個方士,因聞武帝新得寶鼎,也想乘時乾進,胡亂湊成一書,叫做《札》書,懷挾入都,鑽通了一條門路,把書獻入。書中語多荒誕,內有黃帝得寶鼎,是辛巳朔旦冬至,今歲漢得寶鼎,適當己酉朔旦冬至,古今相符,足稱盛瑞云云。武帝覽書,很覺合意,遂召公孫卿入見,問此書為何人所作。卿隨意捏造,說是受諸申公,且言申公已死,只有此書遺下。武帝信以為真,且問申公有無他語。卿又答道:“申公嘗謂大漢肇興,正與黃帝時代,運數相合。大約高皇帝後,或孫或曾孫,聖聖相承,必有寶鼎出現,寶鼎一出,上與神通,應該封禪,重行黃帝故事。今寶鼎適符聖瑞,可見申公所言,真實不虛了。”武帝復問黃帝如何封禪?公孫卿亂說了一大篇,無非把岳宗泰岱,禪主雲亭的套話,信口鋪張。
又把當時甘泉宮,指為黃帝時代的明庭,謂黃帝曾在明庭接見百神,後來采銅首山,鑄鼎荊山,鼎成後龍垂鬍鬚,下迎黃帝,黃帝乘龍登天,帶去後宮及大臣七十餘人;還有許多小臣,要想攀髯上去,髯被扯斷,統皆墜下,連黃帝所帶的弓衣,亦被震落,小臣無從再攀,只得抱弓悲號,因以鼎湖名地,烏號名弓。全是牽強附會。這番言詞,武帝已聽過許多方士,說及大略,不過公孫卿所談,更覺得娓娓動聽,遂不禁長嘆道:“朕如能學得黃帝,棄妻子也如敝屣哩!”當下拜卿為郎,使至太室候神,太室即嵩岳之一峰。既而卿入都面陳,謂緱氏城上有仙人跡,請武帝自往巡幸。上回所述駕幸緱氏,便是為了公孫卿一言。惟武帝也恐為所欺,曾向卿說道:“汝莫非效文成五利否?”卿答稱人求神仙,神仙不須求人,應該寬假歲月,精誠感應,方得上迓仙人。……
是秋有孛星出現天空,術士王朔,反指為德星,群臣依聲附和,說是封禪瑞應。武帝大喜,乃至雍地,親祀五畤,復回甘泉祀泰一神。自從方士稱泰一最貴,特在甘泉設祠,號為泰畤。且定例三歲一郊,各畤中隨時致祭,不在此例。元封二年,公孫卿又復上言,東萊有神人,欲見天子,武帝乃再出東巡,至緱氏縣,拜卿為中大夫,使為前導,直赴東萊。偏是海山縹緲,雲霧迷濛,有甚么天神天仙?卿無從解說,又把那野獸腳跡,混充過去。武帝也不便窮詰,但託言天時屢旱,特為人民祈雨,來禱萬里沙神祠。萬里沙在東萊海濱,藉此為名,掩飾天下耳目。還過泰山,又復望祀,再順路至瓠子口。瓠子河決,已二十多年,武帝嘗使汲黯、鄭當時前往堵塞,屢堙屢決。更命汲黯弟仁,與郭昌等往修河防,積久無成。此次武帝親臨決口,先沈白馬玉璧,致祭河神,隨令從官一齊負薪,填塞決河。河旁本有數萬人夫,隨吏供役,至是見文武百官,尚且這般辛苦,怎得不格外效勞?薪柴不足,濟以竹石,好在天晴已久,河水低淺,竟得憑藉眾力,堵住決河。又上築一宮,名曰宣防。此舉總算為民除患,但梁楚一帶,受害已二十多年了。抑揚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