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瀏盆地
長沙位於湘江和瀏陽河交匯的河谷階地,周圍為地勢較高的山丘,可謂“環城皆山也”,其地形屬於盆地,習稱之湘瀏盆地,亦稱長沙盆地、長瀏盆地或長平盆地。經過數十萬年來的地質變化和大自然的侵蝕,湘瀏盆地形成了3個較為明顯的地貌特徵。 第一,南高北低。在地質史上,中國大陸由於受菲律賓板塊向西北的擠壓,在華中和華南部分地區曾產生活動性斷裂,湖南的地層也曾發生過間歇性掀斜式的升降運動,南部地層抬升量較大,向北逐漸減少,至洞庭湖區地層反而下降,因此形成長沙南高北低的地勢,城南的金盆嶺、豹子嶺一帶,海拔均高於100米,而城北的湘、瀏二水交匯處,海拔不超過30米,與北面的洞庭湖平原銜接。湘瀏盆地南高北低,成為湘中丘陵與洞庭湖平原的過渡地帶。
第二,丘澗交錯。湘瀏盆地為湘中丘陵與洞庭湖平原的過渡地帶,為我國東南丘陵中的一個斷陷盆地,其中自然保存著丘陵地貌的部分特徵。盆地南起昭山,根據山嶺作西南——東北走向,偏西從河西靳江流域,經湘江東岸現長沙市區向北至撈刀河,轉而偏東沿瀏陽河至瀏陽、平江縣境,成長條狀分布。在此範圍內,沿湘江和瀏陽河西側經長期風雨侵蝕和流水沖刷,發育成較寬闊面平坦的沖積階地,地質工作者根據標高和岩石風化程度等,將此範圍內的階地分為七級,第一級為湘、瀏水交匯的河灘,階面比高為71—81米。在各級階地上仍有崗丘起伏,溪澗縱橫,現城區範圍內在古代就有不少通湘江的溪、澗,如城南的南湖港曾經過沙河街南門口一帶直能到城東,城內現凡有帶橋名的地方,如西湖橋、文星橋、培元橋等過去均有河水貫通,在今五一中路的省二輕廳院內,50年代曾經挖出過唐代木船,二輕廳正北面的蝴蝶大廈在基建現場清理出10多米深均是淤泥,可見這一帶在唐代尚是河澗。此盆地內,雖然千萬年以來,施自然之造化,盡人辦之所為,但丘澗縱橫的原始地貌遺痕至今依然比比可見。
第三,紅岩白沙。湘瀏盆地的地質結構,可考察者均為第四紀沉積物,年代約在300萬年到1萬年之間。這裡的山丘、河谷經過地層的斷裂、掀斜升降等運動,以及自然的風化、流水的沖刷等外力的作用,多處出現 岩壁立,斷岸垣橫,河灘溪畔沙石裸陳,揭示了其原始的地質結構。地質工作者選擇部分較為典型的裸露地層,做了地層的取樣分析,有屬於一級階地的水陸洲組,屬於二級階地的馬王堆組,屬於三級階地的白沙井組,屬於四級階地的新開鋪組及屬於五級階地的洞井鋪組等,取得了大量的地質資料。可知長沙的地質結構主要由砂礫岩、粉砂岩、砂岩、礫岩及板岩等岩層組成,最上層則多為網紋紅土。由於這些岩石均由鐵質、鈣質和泥質膠結,顏色多呈紅色或紫紅色,因此該盆地習稱為紅岩盆地或簡稱紅盆。而地層的砂岩和砂礫岩中組成成分則以石英為主,顆粒較大,顏色灰白。長沙的上述地質結構的特點,早就為人們所注意,南朝宋庾仲雍所蓍《湘中記》中就稱讚長沙“白沙如霜雪,赤壁似朝霞。”
由於湘瀏盆地地貌具有以上特點,特別是其處於從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地帶,使得這一範圍內地貌變化,多姿多彩。
西側為低山區。盆地西側止於河西嶽麓山,山勢中部高,南北低,碧虛嶺海拔296米,為嶽麓山最高峰。山前有天馬山、鳳凰山大小崗丘羅列。山後有桃花嶺、金牛嶺等叢巒疊翠,群山混然一體,形成長沙的屏障,人們譽為“碧幛屏開,秀如琢玉。”據唐《元和郡縣誌》,嶽麓山“蓋衡山之足也,故以麓名。”因此,歷來認其為南嶽七十二峰之最後一峰,名流雅士多有吟詠,如清羅源漢《游嶽麓》詩云:“千里望衡先望麓,相將七二數雲寰。”由於嶽麓山山體為砂岩、砂礫岩、板岩等較堅硬的岩層組成,抗風化力強,故能保持低山地貌,四周斷裂處經長期的侵蝕,逐漸形成溝壑、溪谷,使山體更顯巍峨聳立,從白鶴泉至愛晚亭一線為一橫向斷裂帶,發育成谷地,地下水沿斷層匯向低谷,而有白鶴、青楓諸名泉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營造出了名譽宇內的嶽麓山自然景觀。
西北側分布著元古代震旦紀後期的淺變質岩和板岩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在100米左右。由於有的地層岩質堅硬,自然力剝蝕作用緩慢,形成了數座孤峰矗立,點綴於低緩丘陵之中。濱臨湘江西岸的谷山,海拔361米,谷山之西有尖山,因其山呈圓錐形,又名圭峰,海拔247米。《明一統志》謂其“巍然一峰,秀出天表。”清人陳士松詠尖山詩云:“突兀卓平蕪,高標寒翠孤。雨收百里淨,日落一峰扶。”再西北有烏山,海拔278米,據《圖書集成·職方典》:“四時有烏哺其上,故名。”其山怪石嶙峋,舊有烏山八景及寺院廟宇。清代寧鄉籍學者王文清《烏山》詩有“日落寒煙歸寺院,天空宿霧戀山河”句,以形容其巍峨深遠。
東北側為花崗岩低山丘陵地帶。此處山體多以雲母花崗岩構成,地表發育的土壤多為沙土和黃砂土,山勢均較陡峭,山脊多不相連,高者海拔達500餘米。湘江東岸的鵝羊山,高僅海拔140米,但因其莊落平野,使人感覺突兀矗立。據《明一統志》載:“山多奇石,或踞或立,狀若鵝羊,故名。”相傳其為道家福地,舊有鵝羊八景及寺觀。鵝羊山東北有黑麋峰,距長沙約30公里,海拔591米,在唐代名洞陽山,山上有洞陽寺,樹木蔥鬱,景色宜人,歷代為旅遊勝地。再東北有影珠山、天華山、飄風山、明月大山等均為風景秀麗、有歷代名勝見於典籍的名山。尤其明月大山海拔659米,為長沙附近第一高山。清人張拱辰有《登明月山》詩云:“俯視群峰小,蒼蒼映夕暉。”
東側和東南側為紅岩丘崗。主要以紅砂岩和砂礫岩構成的小山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100米左右。這些小山丘岩質較鬆散,易於風化成紅岩崗地。但亦有個別因岩基堅硬,雖久經剝蝕,仍聳立於紅岩丘崗之中,如鶴立雞群。有名的如羅洋山,位於烈士公園北端,其東面受瀏陽河切削,懸崖壁立,為城東一景。據《清一統志》載:“羅洋山一名大富山,峰巒秀拔,水流環帶,為一縣之勝境。”唐代韓愈《羅洋山》詩云:
“繞廓青山一座佳,登高滿袖貯煙霞。星沙景物湛凝眺,遍地桑林遍囿花。”
現烈士公園民谷村建侗族古樓於其山,其景致更勝當年。由於東和東南側的山崗地勢較高,且距市較近,因此在古代多利用作城市和防禦據點。
盆地中心為沿江的沖積階地,是長沙城市主要建設地帶,其地層主要是第四紀更新世的沖積性網紋紅土和砂礫。北起湘、瀏二水交匯的新河三角洲第一級台地,海拔約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約10米。至今五一廣場黃興路一帶為第二級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約30米,長沙古城主要分布在這一級台地。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現在第六級、第七級階地逐步建設成為新城區了。
湘瀏盆地地貌的形成,是古代地質運動的結果,早在地質時代的元古代震旦紀時,此地還在一個廣闊的古海槽之中,沉積著最古老的岩層——淺海碎屑岩,這些沉積物曾在銀盆嶺至榮灣鎮一帶的斷層暴露出來。後來經過雪峰運動和加里東運動,江南古陸地隆起。到中生代三迭紀的印支運動,湖南各地受到扭曲、斷裂、褶皺等作用,使海水全部退出,東北——西南走向排列的山地、拗陷槽谷出現雛形。中生代侏羅紀的燕山運動後,本地區地層斷裂拗陷逐漸演變為山間盆地,奠定了湘瀏盆地的基礎骨架。盆地內堆積的白堊——第三紀砂礫岩層,在當時乾燥炎熱的條件下,成為紅色岩層。後來在第三紀末到第四紀的新構造運動中,湖南發生了間歇性掀斜式抬升運動,湖南抬升量大,造成了湘瀏盆地南高北低,並使盆地內河谷階地形成梯級展布,地表起伏幅度也隨之增大,出現低山、丘崗、平原的多種地貌。至第四紀初,地球氣候變冷,出現冰期,丘崗崩塌,岩石碎屑堆積於河床之中,因而形成白沙井礫石層。後來經過間冰期的濕熱氣候及長期的風化、淋瀝作用,在礫石層上,覆蓋著白斑網紋紅土。因此,三、四紀之交的新構造運動和第四紀氣候的變化,是本地區地貌發育的基本原因,地質時代的地殼運動和自然界的外力相互作用,形成了本地區千姿百態的地貌。
遠古的地質構造運動,為人類誕生以後的社會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客觀條件。湘瀏盆地內沉積物中,儲存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長沙地區蘊藏的礦產種類繁多,特別是非金屬礦獨具特色。現已探明可供開採利用的礦產有40多種。瀏陽永和磷礦聞名國;瀏陽菊花石舉世罕見;瀏陽海泡石儲量全國第一;寧鄉煤炭壩的煙煤,以熱量大而著稱。望城丁字灣的花崗石和坪塘的石灰石都是十分重要的建築材料;銅官的陶泥在唐代就創製出為中國陶瓷史樹立了里程碑的釉下彩瓷器。
湘瀏盆地崗巒起伏,淫谷縱橫,緩坡階地,土肥水美,為發展農業提供了理想的條件,長沙產的水魚,早在西周時就作為貢品到了中原。柑桔、茶葉、油茶、油桐等經濟作物亦久有盛名,南朝鮑照有《詠桔》詩云:
“桔生湘水側,菲陋人莫傳,逢君金華華宴,得在玉幾前。”
長沙的糧食作物,7000年以前的南 遺址中已有稻殼遺物;據《史紀·越王勾踐世家》載:“讎、龐、長沙,楚之粟也。”說明長沙在春秋戰國時已成為楚國的糧倉。
由於盆地內階是由崩塌的砂岩與粘土構成,地層中也孔隙多,有較好的含水層,地下水源豐富,古代長沙居民均飲用泉水,清澈甘冽,四時不竭,城中水井比比皆是,著名的有白鶴泉、白沙井、鴛鴦井、長懷井等,其中長懷井為西漢賈誼所鑿,至今已2000多年歷史。在五一廣場一帶,考古工作者還曾經挖出數十眼戰國時代的水井。由於其地表為粘土砂礫層,且岩基結構堅硬,承壓力較強,一般每平方米可承壓2.5至3萬公斤。最大的每平方米可承壓5萬公斤,適宜於建設高層。
大自然造化了湘瀏盆地,湘瀏盆地又孕育了古城長沙,地形地貌作為城市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的自然條件,在今後的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還將發揮無限的潛力。
第二,丘澗交錯。湘瀏盆地為湘中丘陵與洞庭湖平原的過渡地帶,為我國東南丘陵中的一個斷陷盆地,其中自然保存著丘陵地貌的部分特徵。盆地南起昭山,根據山嶺作西南——東北走向,偏西從河西靳江流域,經湘江東岸現長沙市區向北至撈刀河,轉而偏東沿瀏陽河至瀏陽、平江縣境,成長條狀分布。在此範圍內,沿湘江和瀏陽河西側經長期風雨侵蝕和流水沖刷,發育成較寬闊面平坦的沖積階地,地質工作者根據標高和岩石風化程度等,將此範圍內的階地分為七級,第一級為湘、瀏水交匯的河灘,階面比高為71—81米。在各級階地上仍有崗丘起伏,溪澗縱橫,現城區範圍內在古代就有不少通湘江的溪、澗,如城南的南湖港曾經過沙河街南門口一帶直能到城東,城內現凡有帶橋名的地方,如西湖橋、文星橋、培元橋等過去均有河水貫通,在今五一中路的省二輕廳院內,50年代曾經挖出過唐代木船,二輕廳正北面的蝴蝶大廈在基建現場清理出10多米深均是淤泥,可見這一帶在唐代尚是河澗。此盆地內,雖然千萬年以來,施自然之造化,盡人辦之所為,但丘澗縱橫的原始地貌遺痕至今依然比比可見。
第三,紅岩白沙。湘瀏盆地的地質結構,可考察者均為第四紀沉積物,年代約在300萬年到1萬年之間。這裡的山丘、河谷經過地層的斷裂、掀斜升降等運動,以及自然的風化、流水的沖刷等外力的作用,多處出現 岩壁立,斷岸垣橫,河灘溪畔沙石裸陳,揭示了其原始的地質結構。地質工作者選擇部分較為典型的裸露地層,做了地層的取樣分析,有屬於一級階地的水陸洲組,屬於二級階地的馬王堆組,屬於三級階地的白沙井組,屬於四級階地的新開鋪組及屬於五級階地的洞井鋪組等,取得了大量的地質資料。可知長沙的地質結構主要由砂礫岩、粉砂岩、砂岩、礫岩及板岩等岩層組成,最上層則多為網紋紅土。由於這些岩石均由鐵質、鈣質和泥質膠結,顏色多呈紅色或紫紅色,因此該盆地習稱為紅岩盆地或簡稱紅盆。而地層的砂岩和砂礫岩中組成成分則以石英為主,顆粒較大,顏色灰白。長沙的上述地質結構的特點,早就為人們所注意,南朝宋庾仲雍所蓍《湘中記》中就稱讚長沙“白沙如霜雪,赤壁似朝霞。”
由於湘瀏盆地地貌具有以上特點,特別是其處於從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地帶,使得這一範圍內地貌變化,多姿多彩。
西側為低山區。盆地西側止於河西嶽麓山,山勢中部高,南北低,碧虛嶺海拔296米,為嶽麓山最高峰。山前有天馬山、鳳凰山大小崗丘羅列。山後有桃花嶺、金牛嶺等叢巒疊翠,群山混然一體,形成長沙的屏障,人們譽為“碧幛屏開,秀如琢玉。”據唐《元和郡縣誌》,嶽麓山“蓋衡山之足也,故以麓名。”因此,歷來認其為南嶽七十二峰之最後一峰,名流雅士多有吟詠,如清羅源漢《游嶽麓》詩云:“千里望衡先望麓,相將七二數雲寰。”由於嶽麓山山體為砂岩、砂礫岩、板岩等較堅硬的岩層組成,抗風化力強,故能保持低山地貌,四周斷裂處經長期的侵蝕,逐漸形成溝壑、溪谷,使山體更顯巍峨聳立,從白鶴泉至愛晚亭一線為一橫向斷裂帶,發育成谷地,地下水沿斷層匯向低谷,而有白鶴、青楓諸名泉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營造出了名譽宇內的嶽麓山自然景觀。
西北側分布著元古代震旦紀後期的淺變質岩和板岩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在100米左右。由於有的地層岩質堅硬,自然力剝蝕作用緩慢,形成了數座孤峰矗立,點綴於低緩丘陵之中。濱臨湘江西岸的谷山,海拔361米,谷山之西有尖山,因其山呈圓錐形,又名圭峰,海拔247米。《明一統志》謂其“巍然一峰,秀出天表。”清人陳士松詠尖山詩云:“突兀卓平蕪,高標寒翠孤。雨收百里淨,日落一峰扶。”再西北有烏山,海拔278米,據《圖書集成·職方典》:“四時有烏哺其上,故名。”其山怪石嶙峋,舊有烏山八景及寺院廟宇。清代寧鄉籍學者王文清《烏山》詩有“日落寒煙歸寺院,天空宿霧戀山河”句,以形容其巍峨深遠。
東北側為花崗岩低山丘陵地帶。此處山體多以雲母花崗岩構成,地表發育的土壤多為沙土和黃砂土,山勢均較陡峭,山脊多不相連,高者海拔達500餘米。湘江東岸的鵝羊山,高僅海拔140米,但因其莊落平野,使人感覺突兀矗立。據《明一統志》載:“山多奇石,或踞或立,狀若鵝羊,故名。”相傳其為道家福地,舊有鵝羊八景及寺觀。鵝羊山東北有黑麋峰,距長沙約30公里,海拔591米,在唐代名洞陽山,山上有洞陽寺,樹木蔥鬱,景色宜人,歷代為旅遊勝地。再東北有影珠山、天華山、飄風山、明月大山等均為風景秀麗、有歷代名勝見於典籍的名山。尤其明月大山海拔659米,為長沙附近第一高山。清人張拱辰有《登明月山》詩云:“俯視群峰小,蒼蒼映夕暉。”
東側和東南側為紅岩丘崗。主要以紅砂岩和砂礫岩構成的小山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100米左右。這些小山丘岩質較鬆散,易於風化成紅岩崗地。但亦有個別因岩基堅硬,雖久經剝蝕,仍聳立於紅岩丘崗之中,如鶴立雞群。有名的如羅洋山,位於烈士公園北端,其東面受瀏陽河切削,懸崖壁立,為城東一景。據《清一統志》載:“羅洋山一名大富山,峰巒秀拔,水流環帶,為一縣之勝境。”唐代韓愈《羅洋山》詩云:
“繞廓青山一座佳,登高滿袖貯煙霞。星沙景物湛凝眺,遍地桑林遍囿花。”
現烈士公園民谷村建侗族古樓於其山,其景致更勝當年。由於東和東南側的山崗地勢較高,且距市較近,因此在古代多利用作城市和防禦據點。
盆地中心為沿江的沖積階地,是長沙城市主要建設地帶,其地層主要是第四紀更新世的沖積性網紋紅土和砂礫。北起湘、瀏二水交匯的新河三角洲第一級台地,海拔約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約10米。至今五一廣場黃興路一帶為第二級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約30米,長沙古城主要分布在這一級台地。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現在第六級、第七級階地逐步建設成為新城區了。
湘瀏盆地地貌的形成,是古代地質運動的結果,早在地質時代的元古代震旦紀時,此地還在一個廣闊的古海槽之中,沉積著最古老的岩層——淺海碎屑岩,這些沉積物曾在銀盆嶺至榮灣鎮一帶的斷層暴露出來。後來經過雪峰運動和加里東運動,江南古陸地隆起。到中生代三迭紀的印支運動,湖南各地受到扭曲、斷裂、褶皺等作用,使海水全部退出,東北——西南走向排列的山地、拗陷槽谷出現雛形。中生代侏羅紀的燕山運動後,本地區地層斷裂拗陷逐漸演變為山間盆地,奠定了湘瀏盆地的基礎骨架。盆地內堆積的白堊——第三紀砂礫岩層,在當時乾燥炎熱的條件下,成為紅色岩層。後來在第三紀末到第四紀的新構造運動中,湖南發生了間歇性掀斜式抬升運動,湖南抬升量大,造成了湘瀏盆地南高北低,並使盆地內河谷階地形成梯級展布,地表起伏幅度也隨之增大,出現低山、丘崗、平原的多種地貌。至第四紀初,地球氣候變冷,出現冰期,丘崗崩塌,岩石碎屑堆積於河床之中,因而形成白沙井礫石層。後來經過間冰期的濕熱氣候及長期的風化、淋瀝作用,在礫石層上,覆蓋著白斑網紋紅土。因此,三、四紀之交的新構造運動和第四紀氣候的變化,是本地區地貌發育的基本原因,地質時代的地殼運動和自然界的外力相互作用,形成了本地區千姿百態的地貌。
遠古的地質構造運動,為人類誕生以後的社會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客觀條件。湘瀏盆地內沉積物中,儲存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長沙地區蘊藏的礦產種類繁多,特別是非金屬礦獨具特色。現已探明可供開採利用的礦產有40多種。瀏陽永和磷礦聞名國;瀏陽菊花石舉世罕見;瀏陽海泡石儲量全國第一;寧鄉煤炭壩的煙煤,以熱量大而著稱。望城丁字灣的花崗石和坪塘的石灰石都是十分重要的建築材料;銅官的陶泥在唐代就創製出為中國陶瓷史樹立了里程碑的釉下彩瓷器。
湘瀏盆地崗巒起伏,淫谷縱橫,緩坡階地,土肥水美,為發展農業提供了理想的條件,長沙產的水魚,早在西周時就作為貢品到了中原。柑桔、茶葉、油茶、油桐等經濟作物亦久有盛名,南朝鮑照有《詠桔》詩云:
“桔生湘水側,菲陋人莫傳,逢君金華華宴,得在玉幾前。”
長沙的糧食作物,7000年以前的南 遺址中已有稻殼遺物;據《史紀·越王勾踐世家》載:“讎、龐、長沙,楚之粟也。”說明長沙在春秋戰國時已成為楚國的糧倉。
由於盆地內階是由崩塌的砂岩與粘土構成,地層中也孔隙多,有較好的含水層,地下水源豐富,古代長沙居民均飲用泉水,清澈甘冽,四時不竭,城中水井比比皆是,著名的有白鶴泉、白沙井、鴛鴦井、長懷井等,其中長懷井為西漢賈誼所鑿,至今已2000多年歷史。在五一廣場一帶,考古工作者還曾經挖出數十眼戰國時代的水井。由於其地表為粘土砂礫層,且岩基結構堅硬,承壓力較強,一般每平方米可承壓2.5至3萬公斤。最大的每平方米可承壓5萬公斤,適宜於建設高層。
大自然造化了湘瀏盆地,湘瀏盆地又孕育了古城長沙,地形地貌作為城市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的自然條件,在今後的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還將發揮無限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