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湖盆地

兩湖盆地

兩湖盆地:指兩湖(湖北省和湖南省)相連的一個大型外流盆地,論主體即湖北盆地四川盆地南陽盆地雲貴高原等概念也是論主體所在),面積有13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大盆地之一。

名稱來源:地質學界繪畫的中國盆地主要分布圖有幾種,都有兩湖盆地的圖示。中國地質大學專家文章,認為兩湖盆地包括兩個板塊即江漢盆地(包括江漢平原等)和洞庭湖盆地(包括洞庭湖平原等)。值得注意:無論江漢盆地還是洞庭湖盆地都不能單獨構成盆地,只是子板塊。

它到底是不是盆地?有一個或幾個缺口的盆子還是盆子,不是平板。比較:它比松遼盆地南華北盆地等的盆地形態更突出。

主體在湖北省、延伸到湖南省北部中部之間的長沙市望城縣區域的隆起帶,北方和東方是廣義大別山脈桐柏山大別山),正北是大洪山,西北是大巴山脈武當山大巴山等)及其相連丘陵,西為巫山山脈,西南為武陵山脈,南部為雪峰山脈東北部,正南為雪峰山脈和幕阜山脈的低落地帶(也是隆起帶),東南和東方下部為幕阜山脈,東方通過長江谷地帶與安徽安慶市相連,北方通過隨州走廊與西北方的南陽盆地相連,南部通過長沙走廊與湘中盆地(群)相通。

包括兩湖平原、大量丘陵和河谷地帶,地理中部在湖北省潛江市南部。

基本介紹

名稱來源,四周山脈,行政區劃,盆地地位,地理構成,四周丘陵,中為平原,幾大嶺谷,地質情況,中部開採石油,異於四川盆地,影響,

名稱來源

盆子可以缺口,未必封邊,有一個或幾個缺口的盆子還是盆子,不是平板,所以盆地異於平原。
兩湖盆地
幾種地質學界繪畫的中國盆地主要分布圖,都有兩湖盆地的圖示。
兩湖盆地
另外,中國地質大學專家文章,認為兩湖盆地包括兩個板塊即江漢盆地(包括江漢平原等)和洞庭湖盆地(包括洞庭湖平原等)。值得注意:無論江漢盆地還是洞庭湖盆地都只是兩湖盆地一部分,各自不能單獨構成盆地,因為彼此相連而沒有隆起帶區分。兩湖盆地論主體名稱就是湖北盆地四川盆地是主體在四川而延伸到重慶市和雲南貴州,雲貴高原延伸到湖南省和重慶市)。

四周山脈

北方和東方是廣義大別山脈桐柏山大別山),正北是大洪山,西北是大巴山脈武當山大巴山等)及其相連丘陵,西為巫山山脈,西南為武陵山脈,南部為雪峰山脈東北部,正南為雪峰山脈和幕阜山脈的低落地帶(中心在長沙市望城縣區域的隆起帶),東南和東方下部為幕阜山脈,東方通過長江谷地帶與安徽安慶市相連,北方通過隨州走廊與西北方的南陽盆地相連,南部通過長沙走廊與湘中盆地(群)相通。
中國盆地主要分布中國盆地主要分布
南部邊界:在長沙市西部和東北部的兩排高地帶即丘陵帶(是雪峰山的東部低伏帶和幕阜山的西南部低伏帶)。
盆地中部在潛江市南部。
鄂西、鄂東分布大量中高山及丘陵。
比較:盆地的封閉度遠高於東方只有一片小山的南陽盆地,也高於南方有通道的太原盆地

行政區劃

盆地主體在湖北省、延伸到湖南省北部中部之間的長沙市望城縣區域的隆起帶(地質學上有洞庭湖盆地概念,包括洞庭湖平原及其周圍丘陵)。
兩湖盆地
湖北省的:鹹寧市北部、黃石市西部、黃岡市西部、武漢市、孝感市、荊州市、荊門市南部、宜昌市東部。
湖南省的:常德市北部、益陽市北部、岳陽市西部、長沙市北部。

盆地地位

面積13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大型外流盆地(參考中國十大盆地),
兩湖盆地
略大於12萬多平方公里的銀額盆地

地理構成

盆子可以缺口,未必封邊型。比較:它比松遼盆地南華北盆地等的盆地形態更突出。

四周丘陵

丘陵面積也巨大。是山脈向平原的過渡地帶。大別山南麓、幕阜山脈北麓等等,有大量的丘陵地帶。
多分層次的湖北地圖,盆地感突出多分層次的湖北地圖,盆地感突出
盆地一般都是四周丘陵加中部平原,松遼盆地就是。

中為平原

兩湖平原即和洞庭湖—洪湖平原,其西北是江漢平原。是古雲夢澤周圍的長江水系沖積形成的兩大沖積扇。
為什麼面積大於成都平原?因為長江水系在四川段、荊楚段、江蘇段的水勢和泥沙淤積量不同,越到下游水勢越平暖、淤積量越多。為什麼南昌盆地里的鄱陽湖平原沒有這么大?因為鄱陽湖平原是靠贛江水系沖積的,長江幹流在山谷之間通往安徽省,對它影響不大,而湖北盆地由長江幹流貫穿中部地帶,且有漢江水系和三湘四水來沖積,規模大了數倍。
兩湖盆地
江漢平原裡面的凹陷地帶(如潛江凹陷、江陵凹陷)就是江漢盆地

幾大嶺谷

主要在幾大水道,東西長江幹流嶺谷、西北的漢江嶺谷、南部洞庭湖三湘四水四大水道嶺谷、還有一些小河的嶺谷。

地質情況

《洞庭盆地及江漢盆地地質概況》介紹:洞庭、江漢兩盆地以下簡稱二湖盆地,二湖盆地位於長江中游武漢一宜昌之間的狹長地段,其大地構造位置屬於揚子斷塊區(張文佑,1986),並橫跨江南塊褶帶和揚子斷塊兩個三級構造單元。北部江漢盆地在揚子斷塊的鄂西塊隆之上,其基底由中、古生代地層組成;南部的洞庭盆地則位於江南塊褶帶的武陵塊隆之上,基底以中、古生代及元古界地層為主組成。
東部有小型山—大體封閉長江東部有小型山—大體封閉長江
二湖盆地形成於晚白堊紀燕山運動的晚期。在經歷長期隆起剝蝕之後,白堊紀晚期,二湖盆地下沉,開始了盆地發展的歷史,潘國恩(1982)認為,在白堊-第三紀期間,二湖盆地四周均為犬的山系包圍,構成一個與海隔絕的氣候乾旱的內陸盆地,膏、鹽岩等蒸發岩系發育;但在白堊紀晚期及早第三系初,江漢盆地與洞庭盆地之間除在西部和東部相聯外,中間為華容隆起所隔斷。隨後喜山運動使華容隆起繼續抬升,致使二湖盆地完全隔開,這時南部洞庭盆地在老第三紀除沅江和常德二凹陷接受沉積外,大部分地區都遭受剝蝕,因而洞庭盆地在晚白堊世和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沉移了夾有碳酸柏岩的砂泥岩層,並含有少量岩鹽和石膏的半鹹水湖相沉積。其厚度在2000—4000m。曹淑韻(1984)在研究洞庭盆地下第三紀沅江組碳酸沉積環境時,根據地層中的生物化石和沉積礦物認為;洞庭盆地在白堊一第三紀時期是一個在東北部開口並與東部海盆相連通的半封閉盆地;只是在古新世至早新世新溝咀組沉積之後才形成一個獨立的盆地。而江漢盆地則一直接受著沉積,但由於盆地內部斷塊構造活動的不均一性,而導致了盆地中次一級隆起和凹陷形成,白堊一第三系的沉積蓋層直接受構造運動及其形態的控制。江漢盆地僅在始新世潛江組就堆積了1000餘米的鹽岩、膏岩、軟泥岩、含膏含鹽的砂泥岩層。巨厚的蒸發岩及其分布特徵反映了當時湖水面的升降及區域地質構造活動和古氣候的變化情況。
兩湖盆地
兩湖盆地
二湖盆地的構造是十分複雜的,它們都發育著北東~北東東和北西一北西西兩組斷裂構造,中、古生代基底為斷裂切割成斷塊,形成凹凸相間的構造格架。其中江漢盆地有江陵凹陷、萬城凸起、丫角一新溝凸起、潛江凹陷、通海凸起、沔陽凹陷、習家凸起、沉湖凸起、小扳凹陷、天門一龍賽湖凸起,應城凹陷等。其中以潛江凹陷研究較為詳細(胡炳煊、劉義正,1981),它為一地塹式凹陷,裂陷最深達10000m,凹陷中心在廣華寺一帶。白堊一第三系地層發育最全,其沉積地層的岩性特徵反映了盆地的發育歷史。在第三紀從潛江組四層下到荊河鎮組就發生過6次湖面升降,如將其合併為二個周期則在沉積地層的岩性組合方面將得到很好的反映,沉積物隨著湖面的上升,岩性由細變粗,鹽岩、芒硝鹽岩和膏岩層則由厚層、多層到薄層、少層,二個周期形成明顯的規律性(胡炳煊,劉義正,1981)。這種湖面的升降和由其控制的岩性組合的變化是由區域地殼活動所決定的。巨厚的鹽岩層在壓力和溫度的相互作用下,使鹽岩發生塑性流動,並常由凹陷流向隆起斜坡或斷裂處而形成鹽構造(謝泰俊祁直明等,1983)。潛江凹陷有許多鹽構造,其中以王場構造研究較為詳細(應維華等,1984)o洞庭盆地中有桃源凹陷、安鄉一常德凹陷,沅江凹陷和汨羅凹陷,其間為太陽山凸起、目平湖凸起和新河口凸起所分割,凹陷和凸起以斷裂為界,皆為老第三紀和晚白堊世的斷陷地,多呈北東和北北東方向延伸。盆地的基底亦較古老;因此在構造和沉積環境等方面與爿部江漢盆地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
少分層次的湖北地圖,擴大了平原帶少分層次的湖北地圖,擴大了平原帶

中部開採石油

潛江市南部和江陵市,是湖北盆地中心區,有潛江凹陷、江陵凹陷。
幾個盆地的燈火環境比較幾個盆地的燈火環境比較
江陵凹陷是江漢盆地最大的沉積凹陷。據介紹,國家第三次資源評價預測該地區石油資源量9356萬噸。中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在湖北江陵凹陷南部斜坡油氣勘探取得重要成果,8口井相繼獲得工業油流,預計新增儲量758萬噸,這使得江漢盆地(就是江漢平原裡面的凹陷地帶如潛江凹陷、江陵凹陷)成為千萬噸級規模的增儲新區帶。

異於四川盆地

地形結構差別很大,兩湖盆地中部是巨大的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而四川盆地中部是廣大的丘陵區域,盆地北部的成都平原規模較小。

影響

跨越兩湖的這種地理,是某種整體性,影響古代行政區或統治區域。古代楚國主要在兩湖,
北宋的荊湖路分為荊湖北路荊湖南路(公元1111),是湖北省、湖南省區分的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