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盆地
- 外文名:Changsha Basin
長沙位於湘江和瀏陽河交匯的河谷階地,周圍為地勢較高的山丘,可謂“環城皆山也”,其地形屬於盆地,習稱之湘瀏盆地,亦稱長沙盆地,是廣義湘中盆地的北方頂部。經過數十萬年來的地質變化和大自然的侵蝕,湘瀏盆地形成了3個較為明顯的地貌特徵。
第一,南高北低。在地質史上,中國大陸由於受菲律賓板塊向西北的擠壓,在華中和華南部分地區曾產生活動性斷裂,湖南的地層也曾發生過間歇性掀斜式的升降運動,南部地層抬升量較大,向北逐漸減少,至洞庭湖區地層反而下降,因此形成長沙南高北低的地勢,城南的金盆嶺、豹子嶺一帶,海拔均高於100米,而城北的湘、瀏二水交匯處,海拔不超過30米,與北面的洞庭湖平原銜接。湘瀏盆地南高北低,成為湘中丘陵與洞庭湖平原的過渡地帶。
第二,丘澗交錯。湘瀏盆地為湘中丘陵與洞庭湖平原的過渡地帶,為我國東南丘陵中的一個斷陷盆地,其中自然保存著丘陵地貌的部分特徵。盆地南起昭山,根據山嶺作西南——東北走向,偏西從河西靳江流域,經湘江東岸現長沙市區向北至撈刀河,轉而偏東沿瀏陽河至瀏陽、平江縣境,成長條狀分布。在此範圍內,沿湘江和瀏陽河西側經長期風雨侵蝕和流水沖刷,發育成較寬闊面平坦的沖積階地,地質工作者根據標高和岩石風化程度等,將此範圍內的階地分為七級,第一級為湘、瀏水交匯的河灘,階面比高為71—81米。在各級階地上仍有崗丘起伏,溪澗縱橫,現城區範圍內在古代就有不少通湘江的溪、澗,如城南的南湖港曾經過沙河街南門口一帶直能到城東,城內現凡有帶橋名的地方,如西湖橋、文星橋、培元橋等過去均有河水貫通,在今五一中路的省二輕廳院內,50年代曾經挖出過唐代木船,二輕廳正北面的蝴蝶大廈在基建現場清理出10多米深均是淤泥,可見這一帶在唐代尚是河澗。此盆地內,雖然千萬年以來,施自然之造化,盡人力之所為,但丘澗縱橫的原始地貌遺痕至今依然比比可見。
第三,紅岩白沙。湘瀏盆地的地質結構,可考察者均為第四紀沉積物,年代約在300萬年到1萬年之間。這裡的山丘、河谷經過地層的斷裂、掀斜升降等運動,以及自然的風化、流水的沖刷等外力的作用,多處出現陡岩壁立,斷岸垣橫,河灘溪畔沙石裸陳,揭示了其原始的地質結構。前人選擇部分較為典型的裸露地層,做了地層的取樣分析,有屬於一級階地的水陸洲組,屬於二級階地的馬王堆組,屬於三級階地的白沙井組,屬於四級階地的新開鋪組及屬於五級階地的洞井鋪組等,取得了大量的地質資料。可知長沙的地質結構主要由砂礫岩、粉砂岩、砂岩、礫岩及板岩等岩層組成,最上層則多為網紋紅土。由於這些岩石均由鐵質、鈣質和泥質膠結,顏色多呈紅色或紫紅色,因此該盆地習稱為紅岩盆地或簡稱紅盆。而地層的砂岩和砂礫岩中組成成分則以石英為主,顆粒較大,顏色灰白。
由於湘瀏盆地地貌具有以上特點,特別是其處於從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地帶,使得這一範圍內地貌變化,多姿多彩。
西側為低山區。盆地西側止於河西嶽麓山,山勢中部高,南北低,碧虛嶺海拔296米,為嶽麓山最高峰。山前有天馬山、鳳凰山大小崗丘羅列。山後有桃花嶺、金牛嶺等叢巒疊翠,群山混然一體,形成長沙的屏障。由於嶽麓山山體為砂岩、砂礫岩、板岩等較堅硬的岩層組成,抗風化力強,故能保持低山地貌,四周斷裂處經長期的侵蝕,逐漸形成溝壑、溪谷,使山體更顯巍峨聳立,從白鶴泉至愛晚亭一線為一橫向斷裂帶,發育成谷地,地下水沿斷層匯向低谷,而有白鶴、青楓諸名泉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營造出了名譽宇內的嶽麓山自然景觀。
西北側分布著元古代震旦紀後期的淺變質岩和板岩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在100米左右。由於有的地層岩質堅硬,自然力剝蝕作用緩慢,形成了數座孤峰矗立,點綴於低緩丘陵之中。濱臨湘江西岸的谷山,海拔361米,谷山之西有尖山,因其山呈圓錐形,又名圭峰,海拔247米。
東北側為花崗岩低山丘陵地帶。此處山體多以雲母花崗岩構成,地表發育的土壤多為沙土和黃砂土,山勢均較陡峭,山脊多不相連,高者海拔達500餘米。湘江東岸的鵝羊山,高僅海拔140米,但因其莊落平野,使人感覺突兀矗立。
東側和東南側為紅岩丘崗。主要以紅砂岩和砂礫岩構成的小山組成的丘陵,海拔一般100米左右。這些小山丘岩質較鬆散,易於風化成紅岩崗地。但亦有個別因岩基堅硬,雖久經剝蝕,仍聳立於紅岩丘崗之中。
盆地中心為沿江的沖積階地,是長沙城市主要建設地帶,其地層主要是第四紀更新世的沖積性網紋紅土和砂礫。北起湘、瀏二水交匯的新河三角洲第一級台地,海拔約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約10米。至今五一廣場黃興路一帶為第二級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約30米,長沙古城主要分布在這一級台地。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第六級、第七級階地逐步建設成為新城區了。
湘瀏盆地地貌的形成,是古代地質運動的結果,早在地質時代的元古代震旦紀時,此地還在一個廣闊的古海槽之中,沉積著最古老的岩層——淺海碎屑岩,這些沉積物曾在銀盆嶺至榮灣鎮一帶的斷層暴露出來。後來經過雪峰運動和加里東運動,江南古陸地隆起。到中生代三迭紀的印支運動,湖南各地受到扭曲、斷裂、褶皺等作用,使海水全部退出,東北——西南走向排列的山地、拗陷槽谷出現雛形。中生代侏羅紀的燕山運動後,本地區地層斷裂拗陷逐漸演變為山間盆地,奠定了湘瀏盆地的基礎骨架。盆地內堆積的白堊——第三紀砂礫岩層,在當時乾燥炎熱的條件下,成為紅色岩層。後來在第三紀末到第四紀的新構造運動中,湖南發生了間歇性掀斜式抬升運動,湖南抬升量大,造成了湘瀏盆地南高北低,並使盆地內河谷階地形成梯級展布,地表起伏幅度也隨之增大,出現低山、丘崗、平原的多種地貌。至第四紀初,地球氣候變冷,出現冰期,丘崗崩塌,岩石碎屑堆積於河床之中,因而形成白沙井礫石層。後來經過間冰期的濕熱氣候及長期的風化、淋瀝作用,在礫石層上,覆蓋著白斑網紋紅土。因此,三、四紀之交的新構造運動和第四紀氣候的變化,是本地區地貌發育的基本原因,地質時代的地殼運動和自然界的外力相互作用,形成了本地區千姿百態的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