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麓山寺所在嶽麓山除盛夏氣溫較高以外,其餘三季均適宜旅遊。春天始於2月中旬以後,此時氣候多變,遊人寧可多穿點衣服,以防感冒。到5月下旬時夏天來臨,雖有火爐之稱,但在山間即使三伏天也得蓋被子睡覺。秋季始於8月中旬,氣溫通常在15℃至20℃左右,11月下旬進入冬季,平均氣溫在5℃左右,有時會下雪。
交通信息
從火車站乘立珊線到嶽麓山下。
主要景點
麓山寺坐落在
嶽麓山的古樹叢中,是湖南省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始建於西晉
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寺初名慧
光明寺,唐初改名為麓山寺。該寺左臨清風峽,右飲白鶴泉,前瞰赫曦丹楓、
長島湘流,後倚
禹碑風雲、深壑林海。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譽,現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該寺創建1700多年來,曾六度毀於戰火。1944年毀於日軍,今僅存山門和
藏經閣。殿堂現已修復,殿內
千手觀音莊嚴慈祥。寺由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
觀音閣、
齋堂等主要建築組成。山門作牌樓式,額書“古麓山寺”,藏經閣又名觀音閣,閣前有古
羅漢松二株,傳為六朝所植,又名
六朝松,成為麓山寺悠久歷史的活見證。
麓山寺碑
麓山寺保存下來的珍貴文物是
麓山寺碑,為唐開元十八年(730)刻於古麓山寺,明代砌亭覆蓋,清鹹豐年間移嵌於嶽麓書院樓壁間,現保存在
湖南大學。碑高2.72米,寬1.33米,是唐代大書法家
李邕撰文並書,碑額篆書“麓山寺碑’四個大字,碑文為
行楷書,內容敘述自晉太始年間建麓山寺至唐開元立碑時,寺的興廢修葺和歷屆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還描寫了嶽麓風光,全文共1413宇,因其文采、書法、雕刻都極美,又李邕曾任
北海太守,故稱《北海三絕碑》。李邕(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人,工書善文,名滿天下,善以行、楷書碑,自成一格。此碑對後人影響較大,宋代蘇軾,
米芾稍襲基法,元代書法家越孟“每作大字,一意擬之”。明董其昌譽其“右軍如龍,北海如象”。該碑是我國著名的唐碑,屬省重點保護文物。
歷史沿革
麓山寺創建於西
晉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是第一個到湖南傳播佛教的僧人竺法祟所建,距
佛教傳入中國僅200年左右,它不僅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廟,也是我國早期佛寺之一。因此,麓山寺山門上有一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的對聯,說明了它的歷史地位。繼開山祖師竺法崇之後,晉代住錫麓山寺的高僧還有法導和法愍和尚。南北朝的期,麓山寺得到歷朝統治者的護持,不少官宦留書藏石,別構正殿,“建涅盤像於寺中”,“獻
貝葉經於層閣”,使這座寺廟建築更加完備。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
天台宗創始人智額游化荊、湘二州,住麓山寺開講《
妙法蓮華經》,弘揚天台宗“
一念三千”和“
三諦圓融”教義及“
圓頓止觀”禪法。後人將他講經處命名為講經堂。今講經堂已毀,原址在今
蔡鍔墓處。
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文帝在麓山寺賜建舍利塔一座,供奉印度僧人帶來的舍利。唐代的麓山寺殿堂雄偉,規模宏大,杜甫稱它是“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砂湖”。頭山門在湘江之濱,二山門即今天的麓山門,大雄寶殿在今嶽麓書院處,前有
放生池,兩側為鐘、鼓樓,沿
清風峽迴廊婉蜒而上,經舍利塔、
觀音閣、
藏經樓、講經堂、法華泉,直至山頂之法華台。活動於麓山寺的著名僧侶有曇捷、權武、智謙、摩訶衍那、首楞嚴、惠鏡、惠齊、興哲等人。摩河衍那是唐代高僧,
唐德宗時曾入藏講經,力倡禪宗,一時西藏僧人風靡相從,貴族婦女30餘人從其出家。後
赤松德贊派人從印度請來
寂護的弟子
蓮花生,傳
印度佛教,於是發生了長達三年之久的兩派辯論,史稱“頓漸之爭”或“拉薩法諍”。據西藏史書記載,
摩訶衍那辯論失敗後,返回內地。
摩訶衍那與蓮花生的這場辯論,至今還是國際佛教學者研究的課題。唐朝盛時,許多書法家、文學家和詩人遊覽麓山寺,給我們留下了千古傳誦的佳作。
杜甫、韓愈、
李邕、
沈傳師、唐扶、韋蟾、
劉長卿、宋之間、
曹松、
羅隱、喻鬼、戎縣等都寫詩吟文,讚美麓山寺。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滅佛時,麓山寺殿堂全部被毀,僧侶離散。847年又開始逐步恢復。景岑禪師在舊址上重建麓山寺,改名麓苑。現寺內“虎岑堂”就是為紀念他重修麓山寺而建的。寺院的建築範圍在
清風峽以上,清風峽以下殿堂未能修復。宋代來麓山寺弘揚佛法的高僧有山惲、文襲、從悅、清素、慕哲、悟新、惠洪、智才、智海等。元、明時,麓山寺兩廢兩興。明神宗萬曆年問(1573一1620年),
妙光和尚在清風峽寺舊址處重建大雄寶殿、
觀音閣、萬法堂、
藏經樓等建築,賜名“
萬壽寺”。明末高僧憨山大師德清(1546一1623年)曾住寺講經。
李東陽、張洵、張邦政、蔣希禹、陶汝鼎、馮一第、胡爾愷等詩人留下了佳句。
清朝時,在智檀、文惺等法師主持下,對麓山寺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修建,前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都煥然一新。彌篙、天放、笠雲等詩僧輩出,稱為中興時期。他們能詩擅文,工於書畫,並著述行世。智檀法師有《嶽麓衡書》、《剪曼篇》、《滇游集》、《望雲草》行世,文惺法師著有《妙法蓮華經箋》、《南嶽遊仙記》、《嶽麓雜詠》、《曉雲詩集》。彌篙著有《三會語錄》、《南嶽山居詩》、《嶽麓山居詩》等。天放著有《十笏齋詩集》,並編纂《麓山寺志》3卷,使我們對麓山寺歷史能有較多的了解。二十世紀以來,筏喻、道香等僧人任過麓山寺。他們曾隨簽雲法師出訪日本,受到日本佛教界的歡迎。抗戰時期,麓寺的
彌勒殿、大雄寶殿、禪堂和
齋堂等大部分建築被日本飛機炸毀,僅留山門、觀音閣、虎岑堂等建築,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寺院總面積為8428平方米,四周築起圍牆。
1953年9月,
長沙市人民政府把麓山寺交給佛教團體管理使用,“文化大革命”前仍有7名僧人住寺。“文化大革命”中停止佛教活動,改成公園。1983年,麓山寺被國務院確定為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嶽麓公園將麓山寺移交給長沙市佛教協會管理。1985年1月,僧人進駐寺內,恢復了中斷許久的
佛事活動。這些來,府撥款重修了大雄寶殿、彌勒殿、講堂、神堂,使這座佛教
古剎補具規模。寺內僧眾濟濟,塑像齊備,藏書甚豐,佛教
叢林制度度得到恢復。僧人還興辦了“麓山寺服務部”,向遊人香客供應名菜、素菜和各種副食品,也增加了以寺養寺的能力。
寺內布局
麓山寺門為牌樓式,正中之上鐫“古麓山寺”四字,門樓兩側鐫著名的楹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準確地概括了麓山寺的歷史地位。入麓山寺大門後可見
放生池,前進為
彌勒殿,佛台上供
彌勒佛像。彌勒殿左有
鐘樓,右為鼓樓。中進為大雄寶殿,即正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頂,殿內
佛台供奉
釋迦牟尼佛三身佛像,莊重至極,殿左是五觀堂和客堂,殿右是講經堂。後進為
觀音閣,又叫藏經閣,閣前坪有兩株
羅漢松,稱“
六朝松”。兩樹對立,虬枝交錯,宛若關隘,稱“松關”。閣右下方有一井,名
龍泉。1986年修復了大部分殿堂,殿內佛像莊嚴慈祥,
千手觀音前每天有不少信徒頂禮膜拜。所珍藏的佛經和古籍極為豐富,石刻的
閻立本、
吳道子、
牧溪、
仇英等作的觀音寶像,
貫休的十六應真,湘繡
懷素草書《
自敘貼》等均為珍品。
歷史文化
麓山寺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道場之一。自晉以後,歷經法崇、法導、法 、摩訶衍那、智謙等高僧住持,佛事日弘。法 大師著《顯驗論》,注《大道地經》。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
天台宗創始人智 在此傳經說法,宣講《法華玄文》等天台名著,一時聽眾雲集,對三湘佛教影響深遠。唐時,麓山寺盛極一時,寺院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殿堂華麗,聲名蔚成大觀,文人雅士競相攜游,或賦詩,或作文。詩聖
杜甫有“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之吟詠,劉禹錫亦有“高殿呀然壓蒼嗽,俯瞰長沙疑欲吞”之驚嘆。
麓山寺自晉代創建以來,經過隋唐的發展,宋元的延續,至明代中期已成為全國佛教禪宗派著名的勝地,為彰揚麓山寺的功績,明神宗於萬曆年間,特賜名“
萬壽禪寺”。明末,禪寺毀於兵火,後於清
康熙年間又重新修復,但規模遠小於前。1944年再毀於日軍戰火,僅存山門及觀音閣。1986年由長沙市佛教協會主持恢復原貌,現任麓山寺方丈
聖輝法師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2000年,
聖輝作為中國宗教領袖七人代表團中的一員參加了聯合國“千年和平大會”。
現任住持
麓山寺住持聖輝大和尚,1952年11月23日生,中國湖南
湘潭人,1980年於安徽九華山出家,1987年
中國佛學院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佛學院研究生畢業,1987年至1989年,被選為北京市學生會聯合代表、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1989-1992年,任中國佛學院教師,1994年任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湖南長沙麓山寺方丈,1997年任福建廈門南普陀寺方丈、
福建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2002年任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2003年任福建廈門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北京西山靈光寺方丈,2004年任天津市佛教協會會長、天津大悲院方丈。
聖輝法師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福建
閩南佛教學院院長、
湖南佛學院院長、湖南長沙麓山寺方丈、福建廈門南普陀寺法主、福建廈門
虎溪岩寺方丈。聖輝法師歷任第九屆、第十屆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福建廈門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