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貫休,浙江
蘭溪人,是唐末
五代著名畫僧。唐亡後於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他以詩著名,同時也是畫家和書法家,有《
禪月集》存世。傳說諾距羅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戰士,後來出家,佛祖讓他靜坐修行,以摒棄當兵時的粗野性格,後雖修成羅漢,但他靜坐時仍有一股威猛之氣。畫中羅漢如《宣和畫譜》記載貫休的畫風:“狀貌古野, 殊不類世間所傳,豐頤蹙額,深目大鼻,或巨顙搞項,黝然若夷獠異類,見者莫不駭矚。”
他的一生,能詩善書,又擅繪畫,尤其是所畫
羅漢,更是狀貌
古野,絕俗超群,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貫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愛憎分明,關心人民疾苦,痛恨貪官污吏。他的《酷吏詞》,憤怒譴責了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權勢的傲骨。他在杭州時曾給
吳越王錢鏐寫詩:《
獻錢尚父》。
錢鏐讀後大喜,但要他把詩中的“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斷然回答:“州既難添,詩亦難改。”不肯依附權貴。
代表作是關於十六
羅漢畫像的藝術風貌和進呈經過,《
益州名畫錄》記載:
畫羅漢十六幀,
龐眉大目者,朵頤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
梵相,曲盡其態。或問之,云:“休(貫休自稱)自夢中所睹爾”。又畫釋迦十弟子,亦如此類,人皆異之。頗為門弟子所寶,當時卿相,皆有歌詩。求其筆,唯可見而不可得也。
太平興國(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訪古畫,日
給事中程公羽牧蜀,將貫休羅漢十六幀為古畫進呈。
十六幀羅漢像是貫休繪畫作品中輝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創作風貌,還是筆墨技巧,歷來都受到很高的評價。赫赫有名的《
宣和書譜》就說:“以至丹青之習,皆怪古不媚,作
十六大阿羅漢,筆法略無蹈襲世俗筆墨畦畛,中寫己狀眉目,亦非人間所有近似者。”
貫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傳《
法華經》、《
大乘起信論》,“皆精奧義,講訓且勤”,為郡太守王慥所欽重。王慥離職後,新任太守蔣瓌開洗懺
戒壇,也請貫休為監壇。
貫休七歲時在家鄉出家,一生苦節厲行,雲遊各地。
乾化二年(912)終於所居,
世壽八十一歲。貫休圓寂後,其老友
齊已禪師作了一首《
荊門寄題禪月大師影堂》的詩,頗能道盡他的生平志事:“澤國聞師泥日後,
蜀王全禮葬余灰。白蓮塔伺青泉鎖,禪月堂臨錦水開。西嶽千篇傳古律,南宗一卷印靈台。不堪只屐還西去,
蔥嶺如今無使回。”
貫休是著名的
詩僧,在文學史上久負成名。他的詩歌繼承了聶夷中一派的傳統,與
賈島、齊已等只歌詠山水與空苦生活的詩風大異其趣,特別是他的諷刺詩備受世人的推崇。
胡鳳丹《重刻禪月集序》云:“貫休一方外耳,而乃以悲憤蒼涼之思,寫清新俊逸之辭,忽而虎嘯,忽而鸞吟,忽而夷猶清曠,神鋒四出,又如千金駿足,飛騰飄瞥……噫!貫休亦奇矣哉,若夫證圓通於水月,參妙諦於煙雲。一字一言,無非棒喝。”
貫休還很善於畫畫,以
畫羅漢最著,且都是奇形怪狀的風格。他的水墨羅漢十分重視羅漢精神面貌的刻畫,線描勾勒技法已然達到了傳神寫照的高度,在這點上貫休繼承了
閻立本。宋人
黃休復的《
益州名畫錄》說:“畫羅漢十六幀,龐眉大目者、朵牙頤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
梵相,曲盡其能。或問之,答云:‘休自夢中所睹爾。’”
除了詩、畫,貫休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益州名畫錄》:“善草書圖畫,時人比諸
懷素,畫師
閻立本。”《
唐詩紀事》:“休工篆隸。”宋人陳思的《
書小史》也說貫休“工
草隸,南土皆比之懷素”。由此可知,貫休善書法,由於俗姓姜,故稱為“姜體”貫休善
狂草,其《
觀懷素草書歌》內容十分豐富,不僅生動地描述了懷素寫字時的癲狂情態,還提示了懷素草書出神入化的根本原因,較全面地分析了懷素草書的
運筆、結構和布局等特點,是一篇藝術化了的《懷素草書論》,從中可以看出貫休對狂草的深厚修養和功力。
劉涇的《書詁》曾將貫休的書法與
懷素、辯光、
高閒、
亞棲等相媲美。《
宣和書譜》說:“休作字尤奇崛,至草書益勝,嶄峻之狀,可以想見其人。喜書《千字文》,世多傳其本,雖不可以跡
智永,要自不凡。”又說:“又善書,時人或比之懷素。”據《宣和書譜》記載,宋御府曾收藏貫休草書七件、行書一件。其代表作有草書《常侍帖》、《千字文》及行書《夢遊仙詩》。
入蜀
成汭向貫休請教書法上的問題,貫休因生日獻詩受辱惹怒了成汭,成汭大火,於是乎貫休又被驅逐出
江陵,解送
公安縣(荊州屬縣)安置。後來,貫休的弟子們勸他入蜀,他便又到了四川。到四川後,貫休向前蜀主王建獻了一詩:“河北江東處處災,唯聞全蜀少塵埃。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秦苑幽棲多勝景,巴歈陳貢愧非才。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來登郭隗台。” 王建為鞏固他在四川的統治,正廣延四方英才。見貫休來蜀,甚為高興。貫休在蜀,先住在
東禪寺,後移住新建的龍華道場。王建對貫休十分敬重,頻加賞賜,並加以“龍樓
待詔”、“明因辨果功德大師”、“翔麟殿引駕、
內供奉”、“經律論道門
選練教授”、“三教玄逸大師”、“守兩川僧 大師”、“
賜紫大沙門”、“禪月大師”等一系列殊榮稱號,並獲“
食邑三千戶”的政治地位。貫休獻王建詩中的佳句“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情景貼切,屬對工整,因此,貫休也常被稱為“得得來和尚”。
詩詞
貫休一生詞作頗多,
內江聖水寺的
智海法師在他的佛教網站上整理收錄了500多首作品(卷八百二十六至卷八百三十八)。
900年前後,貫休三次送友人入閩,在
山心庵(今天心
永樂禪寺)掛單時偶遇
扣冰古佛,二人十分投緣,徹夜煮茶論禪。他以詩《懷
武夷山僧》來記載這一段
茶禪之緣。詩曰:
萬疊仙山里,無緣見有緣。紅心蕉繞屋,白額虎同禪。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終期還此去,世事只如然。
這首詩盛讚了古佛“群物侍伴,雙虎同禪”的法喜禪悅,其中“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之句則是描述了山心庵周邊遍植老樅茶樹的殊勝景象。“乳”即指武夷茶“
石乳”,這在他《懷武夷紅石子》中也有寫到: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語,爐中奼奼嬌。
詩中的“爐中奼奼嬌”是煮茶的場景;“乳香諸洞滴”,明確地交代了當時
武夷山已經普遍種植茶葉。貫休落落大度,不拘小節。曾在通衢大道邊走邊吃果子,旁若無人。
乾寧(894-897年)初,貫休開始雲遊天下。時
鎮海軍節度使、
潤州刺史錢鏐以平定董昌功,升任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加銜“檢校
太尉兼
中書令”。貫休自
靈隱寺持詩往賀。賀詩為:“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勤苦蹈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萊子衣裳
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時
萬戶侯”。錢鏐見貫休賀詩,自然十分得意,但仍感意猶未足。因為這時錢鏐的“胃口”已經很大,已不以統轄14州與得封“萬戶侯”為滿足。他想進一步擴大地盤,力圖成為雄踞一方的霸主。於是乎
錢鏐便傳令貫休,要他將“十四州”改為“四十州”,改後才許相見。貫休對錢鏐傲慢待客的態度極其反感,又不滿於錢鏐日益膨脹的政治野心,便憤然宣言:州難添,詩亦難改。孤雲野鶴,何天不可飛?說罷便拂袖而去。
書畫
貫休博學多才,《
唐才子傳》稱讚他“一條直氣,
海內無雙。意度高疏,學問
叢脞。天賦敏速之才,筆吐
猛銳之氣。樂府古律,當時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後少其比者,前以方
支道林不過矣”。貫休有文集40卷,當時的著名詩人
吳融為之序,稱《西嶽集》。後貫休弟子
曇域重加編輯,稱《寶月集》。貫休以吟詩見長。他的詩雖多為詠物、詠景或與僧俗詩友唱和之作,但也常觸及世事。如他曾作《
酷吏詞》以諷荊州節鎮
高季興:“……吳姬唱一曲,等閒破紅束。
韓娥唱一曲,錦段鮮照屋。寧和一曲兩曲歌,曾使千人萬人哭!不惟哭,亦白其頭,飢其族,所以祥風不來,和風不變。蝗兮蠈兮,東西南北。”貫休在蜀時,也曾作詩諷刺貴幸:“錦衣鮮華手擎鶻(蒼鷹),閒行氣貌多輕忽,稼穡艱難總不知,
五帝三皇是何物?”類似的詩篇在貫休的詩作中還有許多,如他的《
富貴曲》,也著力指斥貴豪“太山肉盡,東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釵折。寧知耘田車
水翁,日日日灸背欲裂”。
貫休之世,天下已亂,但詩人並不因此對國家前途喪失信心,他希望有賢臣良將出來重振朝綱。如他的《
陽春曲》:“為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今。為手須似朱雲輩,折檻英風至今在。男兒結髮事君親,須□前賢多慷慨。歷數
雍熙房與杜,
魏公姚公
宋開府。盡向天上仙宮閒處坐。何不郄辭上帝下下土,忍見蒼生苦苦苦”,就批評了“口不臧否人物”的
阮籍,表揚了不懼權貴、敢於犯顏直諫的
朱雲,希望能有
魏徵、
房玄齡、
杜如晦、
姚崇、
宋璟那樣的名臣拯百姓於水火之中。貫休的這些詩確有猛銳之風,非一般
詩僧所能比。貫休不僅善於吟詩,而且精於書法。
劉涇的《書詁》曾將貫休書法與
懷素、□光、
高閒、
亞棲等的書法相比美。宋人
陳思的《
書小史》也說:貫休“工
草隸,南土皆比之懷素”。宋人的《
宣和書譜》與元人
陶宗儀的《
書史會要》更稱讚貫休“作字尤奇崛,至草書益勝,嶃峻之狀可以想見其人……雖不可以比跡
智永,要自不凡”。據《
宣和書譜》記載:宋御府曾收藏貫休草書7件、行書1件。至於民間,更是“世多傳其本”。
貫休還很善於畫畫。宋人
黃休復的《
益州名畫錄》記述:貫休“詩名高節,宇內鹹知。善草書圖畫,時人比之懷素、
閻立本”。宋人的《
宣和畫譜》和元人
夏文彥的《
圖繪寶鑑》對貫休的畫也都作了介紹,說貫休最善於畫
羅漢像,“其畫像多作
古野之貌,不類世間所傳”。貫休曾宣稱:他所畫的羅漢,得之於夢中。蜀
翰林學士歐陽炯采其說,作了一首《禪月大師應夢羅漢歌》:“
西嶽高僧名貫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捎大絹泥高壁,閉目焚香
坐禪室。或然夢裡見真儀,脫下袈裟點神筆。高握節腕當空擲,窣窣豪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怪石安排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趺。形如瘦鶴精神健,骨似犬犀頭骨粗。……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詩一千首,大小
篆字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
蕭子云兼
吳道子。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於今到蜀無交親。詩名畫手皆奇絕,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里
維摩詰,舍
衛城中
辟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總在人間為第一。” 貫休的畫也流傳於世,宋御府就收藏有貫休畫30幅(維摩像、
須菩提像、高僧像、
天竺高僧像、
羅漢像)。但宋人
郭若虛的《
圖畫見聞志》卻又記載:貫休所畫的羅漢像,“真本在
豫章西山雲堂院供養。於今郡將迎祈雨,無不應驗。”此說顯然不可信,但也反映了時人對貫休羅漢像的印象是何等的深刻。
貫休又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
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後,詩名日隆,仍至於遠近聞名。唐景福(892)間,貫休雲遊杭州,
吳越國君
錢鏐慕名拜見,並索要詩篇。貫休賦詩《
獻錢尚父》一首,裡面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之句,因為當時錢鏐有統治天下的野心,要求他把“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說:“州亦難添,詩亦難改。閒雲野鶴,何天不可飛耶!”拂袖而去,從此雲遊天下。
貫休真跡
時至今日,貫休羅漢圖的真跡就真的一幅都沒能流傳下來嗎?一個清晨,一個電話,帶來了關於貫休羅漢圖的新線索。
2008年的一天清晨,
北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中國著名書畫鑑定專家
楊新接到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說要讓他鑑定兩幅畫,是貫休的畫。來人進家,拿出兩張照片,一張是要楊新看的那幅
羅漢圖,另一張是日本
高台寺的貫休羅漢圖中的其中一張。兩幅照片大小相仿,擺在一起,楊新驚訝了。僅從照片,誰先誰後,誰真誰仿,誰高誰低,幾乎可以立即判斷。那幅羅漢圖,即使不是真跡,也很有可能是珍貴的摹本。
楊新迫不及待地前去觀看畫作。只見羅漢像畫在一塊麻布上,風格粗獷凝重。運筆、造型、材質都與平時所見的古
捲軸畫不同,它的材質非常厚實,就像是揭下來的一幅壁畫。這幅麻布本羅漢圖描繪的是
十六羅漢中的第三羅漢——《囉怙羅尊者》。乍一看,這幅新發現的羅漢圖與日本高台寺本中的《囉怙羅尊者》幾乎一樣!然而,仔細觀察,它們又有著極其細微的差別。
首先,麻布本對骨骼肌肉高低起伏的表現,用筆富於變化,線條粗細不一,一氣呵成。其次,在面部刻畫上,麻布本
羅漢眸子下視,眉毛濃密,表情自然,這些都是
高台寺本所不具備的。特別是高台寺本的眼眸,並未注視於膝上經書。再者,看根雕座椅,麻布本用筆厚重,因而粗壯結實,穩如磐石;而高台寺本則顯得瘦弱單薄……
這幅古畫很有可能是貫休羅漢圖的真跡!明代有一個名叫
李日華的學者,寫了一本名叫《六研齋筆記》的書,上面記錄了他看過貫休
十六羅漢圖的情況。當年,他曾在四川魏城看到“神采煥發如生,令人凜然起敬”的羅漢圖。而且,他所看到的羅漢圖都是裱褙在木板上的。這與厚重的麻布本羅漢圖的情況極為相似!
然而,李日華對貫休羅漢圖的描繪卻是“驗之
絹本,確是
唐本”。也就是說,貫休的
羅漢圖是畫在絹上的!但是這幅新發現的貫休羅漢圖,它的材質很獨特,不像是絹,像是一種麻布一類的東西。
新發現的羅漢圖再一次被質疑。專家們決定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用新科技鑑定羅漢圖的材質。鑑定結論認為:從該畫布的組織結構、表面處理、織造工藝、纖維產地等來看,此件羅漢圖畫作材質確應為唐五代時織物。如果不是在畫的背面用高倍放大鏡觀察,人們是很難發現它具有
麻纖維的成分。因此,畫作的材料很有可能被誤以為是絹。這也解釋了明代
李日華的描述與麻布本並無矛盾。
經過多次反覆地核實和鑑別,專家們最終得出一致的結論:這幅古畫的確是貫休真跡。這一重大的發現,震驚了中外學術界。
歷經千年的尋找之路,上至皇帝王公、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沒有找到貫休畫的真跡。如今,貫休
羅漢圖的真跡不再是傳說。它真真切切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關於貫休的羅漢圖,人們還有很多疑問,但隨著人們更深入的探索和發現,圍繞它的謎團終將被一一解開。
人物評價
人物軼聞
貫休落落大度,不拘小節。曾在通衢大道邊走邊吃果子,旁若無人。乾寧(894-897年)初,貫休離開越州,到荊州。
荊南節度使成汭對貫休還比較客氣,安置他在
龍興寺住。過一段時間後,關係便逐漸疏遠。有一年,成汭生日,獻詩祝壽者百餘人,貫休也在其中。因為獻詩的人多,成汭無法親自過目,便委託慕僚
鄭準品評。鄭準對貫休的詩才非常嫉妒,就給貫休評了個第三,貫休對此很感生氣。貫休除了善於作詩外,又擅長於書法,號為
姜休。有一次,
成汭向貫休請教書法上的問題,貫休因生日獻詩受辱,正悶著一肚子氣,便藉此機會發泄,說“此事須登壇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成汭聽後也很火,成汭身邊一些人也乘機說壞話,於是乎貫休又被驅逐出
江陵,解送
公安縣(荊州屬縣)安置。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並加以“龍樓待詔”、“明因辨果功德大師”、“翔麟殿引駕內供奉”、“經律論道門
選練教授”、“三教玄逸大師”、“守兩川僧大師”、“
賜紫大沙門”、“禪月大師”等一系列殊榮稱號。
唐朝時,佛門僧人貫休,是
婺州蘭溪人。貫休和尚能吟詩,寫一手好字,擅長繪畫。王建在蜀建立
前蜀王朝時,他來到蜀中,居住在
龍華寺專供他修行
參禪的居室里。他用水墨畫法為寺里畫了十六個
羅漢和一幅佛像、二幅菩薩像。畫上,巨大的岩石縈繞著雲霧,虺節的蒼松盤繞著古藤。而佛、菩薩和十六位羅漢的相貌都古岸異常,跟別的畫師畫的不一樣。貫休自己時常說:"我是在夢中見到了這些神佛,醒來後將他們畫出來的,也可以稱他們為'應夢羅漢'吧。"他的弟子
曇域、曇弗等人,將這些畫密秘收藏起來,看成珍貴的藝術品。
蜀王曾經宣召貫休進宮,非常讚賞他的畫。說他用筆狂放飄逸,在宮中供養了一個月後,分配他到
翰林院。
翰林學士歐陽炯也曾觀察過貫休和尚,並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詩稱: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
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捐大絹泥高壁,閉日焚香坐禪室。或然夢裡見真儀,脫雲袈裟點神筆。高抬節腕當空擲,
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怪石安排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跌。形如瘦鶴精神健,頂似伏犀頭骨粗。倚松根,傍岩縫,曲錄腰身長欲動。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不知夏臘幾多年,一手搘頤偏袒肩。口開或若供人語,身定復疑初
坐禪。案有臥象低垂鼻,岸畔戲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輕紅。
苔蘚紋中暈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長。繩開梵夾兩三片,線補納衣千萬行。林間亂葉紛紛墮,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筍織蒲團鎮長坐。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書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
蕭子云兼
吳道子。苦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於今到蜀無交親。詩名畫手皆奇絕,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里
維摩詰,
舍衛城中
辟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