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見聞志

圖畫見聞志

郭若虛(生卒年不詳),太原(今屬山西)人,宋真宗郭皇后侄孫,相王趙允弼婿,初任供備庫使,又任遼國賀正旦使,熙寧八年(1075年)以文思副使使遼。其祖、父均富於書畫收藏,精於識鑒,本人喜好繪事,深於畫理。

《圖畫見聞志》是一部畫史著作,全書共有六卷。《圖畫見聞志》為繼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而作。卷一《敘論》十六篇,仿張氏前三卷之作,其中《論製作楷模》、《論衣冠異制》、《論氣韻非師》、《論用筆三病》、《論曹吳體法》、《論三家山水》、《論黃徐體異》、《論古今優劣》等,均為專題論文,多有獨到之處。第二卷至第四卷為《紀藝》,載唐會昌元年(841年)至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間畫家小傳,並有評論。第五卷為《故事拾遺》,記唐、朱梁、王蜀畫家故事。第六卷《近事》記宋、孟蜀、遼、高麗等畫壇軼事。此書廣作徵引,資料翔實,常有獨到見解,是一部由史論、傳記、繪事遺聞三部分構成的繪畫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圖畫見聞志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畫史
  • 作者:郭若虛
書籍簡介,版本,

書籍簡介

郭若虛以“指鑒賢愚,發明治亂”言繪畫功能,故云“嘗考前賢畫論,首稱像人”,將人物畫置於首位。對人物畫的創作,他提出了“必分貴賤氣貌,朝代衣冠”的創作準則,繼而就不同身份的人物,論其“製作楷模”,頗為詳盡。較之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提到的“尊卑貴賤之形”有很大發展,但由於注重共性,忽略個性,易將創作導向類型化、模式化道路。
謝赫六法”出後,一直為畫界所遵奉,郭若虛更謂“六法精論,萬古不移”,但他專立《論氣韻非師》一篇,表其獨特見解。他認為“骨法用筆以下五法可學,如其氣韻,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復不可以歲月到,默契神會,不知然而然也。”這一說法,遂將謝赫主於客體的論畫,移至主於主體的論畫家,將“氣韻”看作“生知”,未免人於唯心。他又認為,古畫勝跡是“軒冕才賢,岩穴上士”寄情之作,“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肯定人品修養對繪畫的主導作用固然不錯,但全然不講技藝修養,必難以做到氣韻生動。顯然,這是張彥遠以“衣冠貴胄,逸士高人”為善畫者觀點的發展,明顯流露出對畫工的輕視,後來的文人畫家貶低畫工畫、畫院畫,多從郭之所論繼作生髮。他所說的“畫而非畫”有強調畫外功夫的合理性,但“得白天機,出於靈府”,“本自心源,想成形跡”,都忽略長期實踐的必要性。後來一些文人畫作一味托物寄情,忽略形似,不以造化為師,終難成大家。
郭若虛以“氣韻非師”,重視“心源”但又以五法可學,因而他的創作論亦不乏極建樹。如論用筆三病,就是對“骨法用筆”的很好發展。他認為“腕弱筆痴,全虧取與”的“版”造成“物狀平扁,不能圖混”之病,“運筆中疑,心手相戾”的“刻”造成“勾生圭角”之病,“欲行不行,當散不”的“結”造成“似物凝礙,不能流暢”之病。這對以毛筆為工具,以線條為基礎的中國畫,無疑是洞察就裡、極為中肯的批評。此外,在《論製作楷模》中,分言畫衣、林木、山石、畜獸、龍、水等,都能指導創作,深得其理,並不以畫為“心畫”。
郭若虛對繪畫史的認識也不乏卓見。他在《論古今優劣》中正視題材之變、各代長,認為“若論佛道人物,士女牛馬,則近不及古;若論山水林石,花竹禽魚,則古不及近”。所言正是唐宋之別,一語中的。論人物畫的“曹吳體法”,為何“當風”、“出水”;論李成、關仝、范寬“三家山水”的特點;論花鳥畫的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及前者“耳目所習”,後者“志節高邁”等,均是深知畫理、畫道和知人論世之言。

版本

現存善本有汲古閣《逮津秘書》本(毛晉跋),另有《學津討原》、《四部叢刊續編》、《叢書集成初編》等本。新刊本有《中國美術論著叢刊》本,黃苗子點校,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又有俞劍華注釋本,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