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禪(中國茶和禪的文化)

茶禪(中國茶和禪的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茶文化,禪文化,融成茶禪文化,是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於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湯)助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禪
  • 別名:茶道禪或茶事禪
  • 定義:佛教禪師把茶事活動作為參禪悟道
  • 擴展:茶是佛的化身
詞義,茶禪文化,茶禪興佛寺,禪師觀茶,禪師悟茶,茶是佛的化身,茶是菩薩的心腸,茶是羅漢的自在,茶是僧人的隱忍,茶是凡人的平常心,茶禪現狀,

詞義

茶禪,也叫茶道禪或茶事禪,是指佛教禪師把茶事活動(或叫茶道)作為參禪悟道的一種修行法門。

茶禪文化

一茶一禪,兩種文化,有同有別,非一非異。一物一心,兩種法數,有相無相,不即不離。茶文化與禪文化同興於唐,其使茶由飲而藝而道,融茶禪一味者,則始自唐代禪僧撫養、禪寺成長之茶聖陸羽。其所著《茶經》,開演一代茶藝新風。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得天獨厚,雲裡霧裡,極宜茶樹生長。農禪並重為佛教優良傳統。禪僧務農,大都植樹造林,種地栽茶。制茶飲茶,相沿成習。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如佛茶、鐵觀音,即禪僧所命名。其於茶之種植、採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創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而成為中國的茶禪文化。茶不僅為助修之資、養生之術,而且成為悟禪之機,顯道表法之具。蓋水為天下至清之物,茶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與禪家之淡泊自然、遠離執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飲,甘露潤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禪文化之潛移默化,其增益於世道人心者多矣。
茶禪
中國茶禪文化傳入日本,於是而有日本之“茶道”;傳入英國,於是而有倫敦“午後茶”;傳至歐美,竟有所謂“基督禪”者。茶禪文化影響世界文明,實深廣遠。茶禪是文化之縮影,“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可見各國不同文化之內涵與時代精神。茶禪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規範儀禮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藝術家以茶書畫詩文;評鑑家以茶審美鑑賞。茶使人類精湛思想與完美藝術得以萌發創造。茶禪文化可以興、觀、群、怨,小至怡情養性、應對進退,大至國際往來、文化交流,誠目前改革開放、淨化人心、啟迪智慧之所必需,亦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之所當務。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大德,生前素心淡泊,好茶樂道,觀世界文明發展之趣勢,感祖國茶禪文化之漸替,念我祖本師之慈懷,闡茶禪一味之真諦,爰倡茶禪學會,以期聯絡同道,致力於新中華的精神文明建設,弘揚茶禪文化於新時期,啟迪理想,護持道德,開發文化,綱維紀律,蓋亦為經濟建設中心添磚增瓦、搭橋鋪路之一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趙朴老希望廣大“茶人”與有志“茶文化”之士,能將已瀕湮沒的中國茶道,發掘整理,恢復繼承,發揚光大。中國茶禪學會遵循趙朴老的遺願,也正為此而努力。
茶禪文化是一個容量很大、範圍很廣、內容非常豐富的大文化圈。它並不局限於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確實是中國佛教的茶道。它由禪而興起,繼由禪而成熟,終因禪而成就。它雖然也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但它的脈絡卻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貫之。

茶禪興佛寺

茶興則禪興。我國茶道的興盛時期是唐朝,唐朝也是中國佛教禪宗發展的鼎盛期,由於禪師坐禪中閉目靜思,極易睡著,所以坐禪中“唯許飲茶”。因此在我國古代凡是禪宗叢林,寺必有茶,禪必有茶;特別是在南方禪宗寺廟,幾乎出現了廟廟種茶,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佛教禪師認為:茶有三德,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交友時以茶為媒廣結善緣”,這就是佛教禪師提倡茶道的原因之一。
佛教禪宗寺院不僅對茶葉的栽培、焙制有獨特技術,而且十分講究飲茶之道。寺院內設有“茶堂”,是專供禪僧辯論佛理、招待施主、品嘗香茶的地方;法堂內的“茶鼓”是召集眾僧飲茶所擊的鼓。另外寺院還專設“茶頭”,專管燒水煮茶,獻茶待客;並在寺門前派“施茶僧”數名,施惠茶水。寺院中的茶葉,稱作“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據《蠻甌志》載,覺林院的僧人待客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佛以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規矩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堂前、靈前供奉茶湯,稱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後飲茶,稱作“戒臘茶”;化緣乞食得來的茶,稱作“化茶”等等。學佛的人是時刻都注意學習的,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與學佛、信佛掛鈎,以求對佛的尊敬和學佛的長進,這一方式其實是較為有效的,而飲茶也當然地列入了這一範疇。我國的不少佛門聖地、名山寺廟都種有茶樹,僧人自采自製,飲茶念佛,修身養性,高齡僧人無數,究其長壽原因,與長期飲茶有關係。

禪師觀茶

在禪師心中,茶是參禪悟佛之機、顯道表法之具,禪是以茶淨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二者互為表里,互為因緣,互為體用,互為能所。可以茶喻禪,以茶行禪,以茶悟禪,以茶參禪;也可以禪釋茶,以禪施茶,以禪品茶,以禪悟茶。
茶禪(中國茶和禪的文化)

禪師悟茶

茶是佛的化身

大乘佛法普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了度化眾生,佛化身千百億。因此,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視為佛的化身。茶自然也是佛的千百億化身之一,它為眾生解毒、解渴、淨心、養性,卻對眾生無所求報;反思,它的生存價值(為人療身疾、緩解心理壓力),也正是通過“無私讓人飲用”這個“犧牲自我”的“機緣”來體現出來的。因此,飲茶最終可以讓眾生覺悟“利他即是利己”,究竟成佛。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樹葉能承載起無窮的自然之道,禪師通過喝茶,獲悉宇宙的真理法則,最終可悟得佛性。從茶道中感悟人生,一泡好茶要經過諸多任務序的磨難,經開水沖泡,才釀成茶湯,歷練出清香。禪師學佛證道也是如此,需經歷千般磨難方可成長,歷經萬劫修行終可成佛。

茶是菩薩的心腸

“菩薩”的全稱是“菩提薩多”。“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多”指有情眾生;“菩薩”就是覺悟有情眾生,也即普度眾生。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慈悲心度化一切眾生,引導眾生實踐六度,終得解脫。片片茶葉如同菩薩六度波羅蜜的片片舟楫帶領眾生脫離苦海,同登彼岸。
六波羅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茶遇水捨身,而成茶飲,供養世人,就是布施波羅蜜;茶香四溢,猶如戒定真香,就是持戒波羅蜜;忍受採摘揉捻、高溫炒焙、開水沖泡,就是忍辱波羅蜜;助禪去睡,提神益思,就是精進波羅蜜;和敬清寂,茶味一如,就是禪定波羅蜜;行方便法,淨心導和,就是智慧波羅蜜。

茶是羅漢的自在

《法華經》云:“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茶葉經熱水之沖泡,蕩滌塵囂,洗淨鉛華,無染清淨,了斷煩惱。茶漏濾出塵渣,流下自然汁液純正茶水,象徵羅漢諸漏已盡,證無漏智慧,得法喜禪悅。茶味由濃而淡,直至無味,誠如萬有一空,諸有皆盡。施茶之道,無有分別,平等對待,提起放下,心無“他在”,而得自在。

茶是僧人的隱忍

茶是忍耐的象徵,從採摘、做青、揉捻、焙火、沖泡,直至最後被喝掉,身經萬般折騰,卻能始終隱忍。佛陀涅盤後教化弟子以戒為師,茶可“滌隨眠於九結,破昏滯於十纏”,因此出家人多喝茶,便能增加忍耐性。以茶助戒,益於修行。每當五蘊之火上來的時候,喝一口茶,往往能把火氣降滅於未燃。

茶是凡人的平常心

無論是大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大雅的“琴棋書畫菸酒茶”,中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茶。以茶喻人,古來有之,精闢莫過蘇軾的“從來佳茗似佳人”之喻。佳人往往紅顏薄命,佳茗又何嘗不是?女為悅己者容,茶為知己者死。自古才子愛佳人,從來雅士尚品茶。好茶期待好水,期待會泡茶的人,更期待好人喝。以人喻茶,也不少見,如《晚甘侯傳》《葉嘉傳》,洋洋灑灑,蔚為大觀。人生得失盡在杯中,苦澀甘甜漸次展現。舉起杯也舉起了歡樂憂愁,喝下茶也飲盡了悲歡離合,放下杯也放下了恩怨情仇。苦盡甘來,起起落落,箇中滋味,唯有自知。《紅樓夢》以“千紅一窟”為最好之茶,喻示人間縱然萬紫千紅,終歸難逃一哭,參透茶味人生,概括無差。
總之,禪師從一片茶葉之中悟出許多佛法,也就是宇宙人生的哲理,因此古代有“無僧不愛茶,有寺必有茶”的說法。

茶禪現狀

少林禪院禪修堂少林禪院禪修堂
茶禪,作為佛教禪師參禪悟道的一個重要修行法門,是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禪,將禪修融於茶道之中,形成“茶禪一味”的理念,發展成為獨具中國特色的“茶道”文化生活習慣,從起源於佛教禪宗寺院到融入社會民間,為中國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共同鐘愛,流傳千載,長興不衰,可謂中國優良傳統文化之一應為國人重視保護。但是,在建國以後,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曾經遍及所有漢傳寺院的“茶禪”作為中國佛教禪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所幸的是,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茶禪作為傳統的“禪修法門”,日漸趨向復興之勢,中嶽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45世、永化堂上第31代嗣法沙門德政禪師所駐錫開創的廣東省清遠市御金街少林禪院首開禪茶堂,恢復了消失在歷史中的僧侶“茶禪”生活,使“茶禪”重新成為寺院僧侶選用的“禪修法門”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