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又稱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國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為食祿,故稱為食邑。盛行於周...
春秋稱費邑,戰國改費國,西漢初年始為費縣,是唐代傑出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魯大夫費庈(qín)父之食邑,讀如(rú)字,...
《為徐相公讓加食邑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為徐相公讓加食邑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為徐相公讓加食邑表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
(西漢時期劉邦封食邑千戶)編輯 鎖定 陳恢是南陽郡郡守齮(yǐ,倚)非常聰穎的一個門客。在劉邦調兵攻打宛城時,獻計劉邦,拯救了宛城全體軍民。...
《授沁州刺史張漢瑜等特進封開國男食邑制》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沁州刺史張漢瑜等特進封開國男食邑制》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出土秦律漢律所見封君食邑制度研究》是2007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平均。...
食邑萬戶以上,號稱“萬戶侯”(漢代侯爵最高的一層,其中衛青與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後來泛指高官貴爵。具體解釋:萬戶 : 1.一萬戶。 2.萬家;萬室。萬,極言其多。...
亦稱“食邑制”。中國古代君主封賜給宗室,外戚和功臣封邑的制度,盛行於周朝。受封者稱封君,在封邑內按規定戶數徵收租稅,享受這種特權者謂之“食封”。分封以宗...
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萬戶,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戶,從一品;三曰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四曰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五曰開國縣公,食邑...
遼的封爵很多繼承唐制,也有王和五等爵,以及食邑、食實封等制度。金朝封爵分九等:王、郡王、國公、郡公、郡侯、郡伯、縣伯、縣子、縣男。官品為:正從一品...
采邑,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cài yì,指的是古代國君封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也叫“采地”、“封邑”、“食邑”。中國盛行於周朝,西歐於中世紀實行。...
功臣、親屬、貴族皆有封地食邑。爵稱是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十戶長等,並可世襲。各級“戶長”在封地內有徵發徭役、徵收賦稅的權利。蒙古族統治者入主中原...
釋義:古代的封號,意為食邑千戶的侯爵,有向一千戶以上的人家徵稅的權利。見《史記·貨殖列傳》:“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足彘。”...
爵名隨食邑戶數而定:二千戶以上封公,一千戶以上封侯,七百戶以上封伯,五百戶以上封子,三百戶以上封男。邑過其爵,則進爵號,但止於開國郡公。每次增食邑戶數...
建和元年(147年),加封梁冀食邑一萬三千戶,增加大將軍府推薦優異者和保薦茂才的名額,大將軍府的掾屬人數比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的人數要多一倍。又封梁不疑為...
晉朝繼承魏末制度,列侯分縣侯、鄉侯、亭侯三等,食邑高低不等,都不立國,自置家丞、庶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居第一品、第二品,縣侯為第三品,鄉侯為第四品...
秦與漢初,從第七級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為高爵,漢高祖規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後,第九級五大夫以上始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過免役,公乘以下仍須服役...
受爵後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當數量的財富。封爵制度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中有相當大的發展變化。中文名 中國古代封爵制度 外文名 The ancient China knighthoods ...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定爵制九等:一等為王,食邑萬戶,正一品;二等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戶,從一品;三等為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四等為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
至德二載(757)十二月,河東、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分均已收復,郭子儀因功加封司徒、代國公,余官如故,加食邑一千戶。郭子儀入朝,肅宗命人在灞上迎接,並慰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