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掘
貝葉經是用鐵筆在
貝多羅(
梵文Pattra)樹葉上所刻寫的佛教經文。
西雙版納發現的貝葉經,有
巴利文本和
傣文本。內容除小乘佛教經典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詩歌和歷史記載等。在東南亞各國,還有用緬甸文、
泰文等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
西藏自治區政府介紹貝葉經保護和研究工作成果:歷經6年確定6萬葉梵文貝葉經寫本,這批貝葉經的文物價值堪稱打開第二個敦煌經洞。素有“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源於古代印度,在造紙技術還沒有傳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貝樹葉子書寫東西,佛教徒們也用貝葉書寫佛教經典和畫佛像,貝葉經的名字由此而來。
世界現存貝葉經總量不過千部,而西藏存量占到六至八成左右。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貝葉經古寫本,其中有不少屬孤本、善本、珍本類品。
西藏貝葉經研究所探秘“佛教熊貓”
中國首家貝葉經研究所在西藏拉薩成立,專門從事對貝葉經的挖掘、搶救、整理和翻譯,從而逐步解密上千年來僧人用梵文書寫在貝樹葉上有著“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
貝葉經研究,對於研究佛學、藏學、佛教歷史、佛教繪畫、古印度文化和中印文化交流史都有著巨大價值。
為了加強貝葉經的保護與研究,從2006年起,中國啟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西藏梵文貝葉經普查,初步確定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貝葉經寫本(包括部分紙質梵文、藏文轉寫本)共1000多個函(種),近6萬葉,形成了《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總目錄》《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影印大全》《西藏自治區珍藏貝葉經影印大全簡目》《關於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方案與實施辦法》《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貝葉經保護紀實》等重大階段性成果。
貝葉經主要成書於公元8世紀至14世紀之間,由於西藏氣候乾燥,加上獨特的保護方法和強烈的保護意識,在西藏發現的貝葉經都保存得非常好。但貝葉經主要用梵文書寫,而全球精通梵文的人屈指可數。對貝葉經的研究,無法藉助現代化工具,翻譯全靠人工完成,是一項異常艱巨的工程。
傳承保護
傳承廣泛:貝葉經囊括了傣泰民族傳統文化整體內容。它並不是一種史前遺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種考古性質的“文物”。世俗性、普遍性和全民性是它的最基本特點。它是全民族範圍內由家庭、社會和寺廟各個階層而綜合傳習和傳承,幾乎是歷史形態的“國民教育”。它覆蓋面實際上超過
西雙版納、德宏以及雲南所有的傣壯民族地區,而推及到整個東南亞及南亞次大陸地區,幾乎有上億的人還在傳承和使用這種變化。
貝多羅樹,形狀很像
棕櫚樹,西雙版納傣語稱其為“戈蘭”。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蘭葉”(即
貝葉)是運載傣族歷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來,傣族社會所有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貝葉作記錄世代相傳,傣族人民把貝葉經視為全民族的寶貴財富加以保護。歷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個藏經閣,傣語稱“林坦”,所有的貝葉經都要統一保管在這裡,由
佛爺、和尚嚴格看管。未經寺主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這裡帶走經書。對貝葉經的管理也很嚴格,除綿紙抄寫的唱本、生產生活常識、醫藥、曆法、
倫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經典和其他內容的貝葉經是不允許個人帶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現貝葉經在佛寺里流失的現象。
兩種形式
形式:葉質形一類是真正的貝葉經,傣語稱“坦蘭”。它是用民間製作的鐵簪子刻寫在經過特製的貝葉片上,其規格有每頁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種,
傣語分別稱“蘭戲”、“蘭哈”、“蘭賀”、“蘭別”。以前三種規格的貝葉經本最為普遍。
紙質形一類是指
綿紙經書,傣語稱為“薄嘎臘沙”。它是用野蕨桿削成的蕨筆蘸墨寫在綿紙本上而成。其規格有寬面頁式和連摺疊式兩種,其中以寬面頁式最為普遍。
以上兩種形式的經書,貝葉經的數量最為浩大,其次才是紙質形的經書。以上兩類經書,由於數量眾多,內容、涵義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譽為“別悶戲版康”(八萬四千部),並在傣族史冊上流芳千古。
製作方法
取葉
從貝葉樹上砍下頁片,用鋒利的刀將貝葉一片一片修割整齊,三至五片捲成一卷捆好,放入鍋中煮。煮時要加酸角或檸檬,使貝葉表面上的皮脫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貝葉變成淡綠白色,才從鍋里取出來,拿到河邊用細
沙子搓洗乾淨,然後將貝葉壓平曬乾,收起來讓它通一段時間的風后,再訂成匣。
制匣
製作貝葉經匣有專用的兩片木匣為標準。
木匣長約一市尺半,寬約四寸,距木匣兩端約半市尺處各鑽一個小孔,把一片片曬乾壓平經過透風處理的貝葉緊緊夾在兩片木匣中間,兩頭用繩子綁緊,然後用專門的釘子沿木匣兩邊的小孔將貝葉鑽通,再穿上搓好的線繩,按五百至六百片貝葉訂為一匣。訂好後用刀輕輕把貝葉匣修光滑,並用專制的墨線弓,按照刻寫格式,把墨線輕輕打在貝葉上,留待以後刻寫。
刻寫
最初是用小尖刀沿著打好的墨線把傣文刻寫在貝葉上。後來覺得用刀刻寫又慢又費力,才改用鐵簪子刻寫。刻寫好以後,用植物果油摻鍋底的黑煙,塗於刻好字的貝葉上,再用濕布擦拭一道,貝葉上的字跡就清晰顯現。刻寫好的經書裝訂成冊後,在四周邊沿塗上一層金工精細,規格統一,由於經本四邊都塗上一層彩漆,抹上
金粉,因而給人一種精湛、古樸、大方、美觀之感。因它是用鐵簪將文字刻寫在貝葉上,並塗以顏料,不但字跡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於貝葉經過水煮等工藝特殊處理,可以防蟲、防水、防變形,經久耐用。這也是貝葉經可以保存幾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貝葉文化
傳說來源
中國傣族地區的佛寺收存貝葉文獻早已成為傳統,其來源一是由佛爺自己刻寫,二是接受世俗眾生"賧坦"獻經或"賧簿"獻書。由於民間"賧佛"獻經獻書活動的蔚然成風,"貝葉經"中既有來自印度教的故事,又包含有與佛教唱對台戲的、涉及傣族民間原始信仰的傳說,因此,貝葉經成了傣族社會各種文化知識和思想觀念的薈萃之苑,這也影響到了貝葉文學的內容構成。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貝葉經而外,傣族世俗民間也流藏有各類貝葉文獻,所以貝葉文化從佛寺到民間,成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徵。
貝葉文化是傣族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性提法。之所以稱為“貝葉文化”,是因為它保存於用貝葉製作而成的貝葉經本里而得名。貝葉文化包括貝葉經、用棉紙書定的經書和存活於民間的傣族傳統文化事象三個方面。
特色載體
貝葉經是“貝葉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貝葉文化”的主要載體,可以說是傣族文化的根 。一千多年來,傣族前輩文人們不圖名不圖利 ,孜孜不倦用鐵筆將文字刻寫在貝葉這上,默默奉獻著智慧與才華,一代接一代,在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在自己刻寫的經本里留下名字,然而卻給後代留下了無窮的智慧和精神財富 ,匯集成為浩瀚的貝葉典籍, 創造了博大精深的“貝葉文化”。從而使豐富的貝葉典籍變成傣族社會的百科全書,形成極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
內容豐富
貝葉經典有八萬四千部,而保留在西雙版納的貝葉文化經籍,從書目看多達5000多部,2000多種。按內容和形式 ,大體可分為19大類 。即:哲學歷史類;政治經濟類;生產生活類;民情民俗類;語言文字類;文學藝術類;宗教信仰類;佛教經典類;天文曆法類;法律類;醫理醫學類;體育武術類;書畫藝術類;製品工藝類;建築設計類等。範圍和內容十分廣泛而豐富,涉及傣族社會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它是傣族傳統文化的集大成,傣族智慧的萬有文庫。
文化多元
貝葉經是“多元文化”因素並含的特殊現象。除此而外,傣族本身還吸取和融匯了漢族文化(中原文化)的營養釀造貝葉文化氛圍。也正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特點,貝葉經才在世界人類歷史文化中獨樹一幟,顯示出其影響和價值。
存世稀少
“唐僧”當年取回的就是《貝葉經》
《貝葉經》發源於印度。古印度人採集貝多羅樹的葉子,用來書寫佛教經文。唐代高僧
玄奘西去取經,取回來的也是《貝葉經》。貝葉耐磨輕便,千百年後字跡仍可清晰辨認。
在印度,早期的《貝葉經》寫本幾乎已失傳。在中國同樣已相當稀少。玄奘從印度帶回來657卷《貝葉經》,在長安翻譯佛經。這些《貝葉經》至今被珍藏在
大雁塔中。
西藏是當今世界保存貝葉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貝葉經古寫本,其中有不少屬孤本、善本、珍本。
南海現身
貝葉經現身
西樵山寶峰寺,《貝葉經》是西樵山寶峰寺的珍貴的一件禮物,可謂價值連城,也是寶峰寺的鎮寺之寶。2008年3月,現任香港漢榮書局有限公司董事長
石漢基先生與母親
劉紫英女士手捧《貝葉經》,親自送到寶峰寺,讓寶峰寺從此擁有了珍貴的佛教文化遺產。
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素有“佛教熊貓”之稱的《貝葉經》於2010年10月16日至26日正式走出密室,現身西樵山首屆南海民俗文化節,並在千年古剎
寶峰寺展出,遊客可以近距離地一睹其厚重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該《貝葉經》為
國家一級文物,寶峰寺《貝葉經》為
石景宜先生的夫人劉紫英女士與他們的大兒子
石漢基先生所贈。
接收《貝葉經》後,西樵山寶峰寺立即將這國寶珍藏起來,以免受潮和遺失,想了很多辦法,最後將《貝葉經》保管在一個密室里。從此,貝葉經在密室里“一住就是2年多”,雖然很多遊客知道西樵山寶峰寺藏有珍寶《貝葉經》,但誰也沒有親眼目睹過,就連寶峰寺人員也是在捐贈的那天匆匆看了一眼。
該《貝葉經》用紅綢布包得嚴嚴實實,輕輕打開紅綢布,裡面的經書漸漸露了出來。經書長約40厘米,寬10多厘米,厚也10多厘米。
寶峰寺完善了藏經閣,專門為《貝葉經》建了新的密室,計畫將《貝葉經》接回寶峰寺。遊客可以一睹《貝葉經》的神秘面容,感受它身上厚重的佛教文化與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