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區(嶽麓)

嶽麓區

嶽麓一般指本詞條

嶽麓區,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位於湘江西濱,以湘江主航道為界,劃江而治,是長沙市內五區之一。嶽麓區現轄16個街道、2個鎮,2個景區、2個科技產業園,總面積552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總人口83.79萬,戶籍總人口686312人。嶽麓區因國家風景名勝區嶽麓山而得名,是長沙的“西大門”,集山、水、洲、城於一體,擁有湘江、橘子洲嶽麓山等生態資源,是長沙首個全國生態示範區。

嶽麓區位於“一帶一路”核心區域,匯集國家級湖南湘江新區、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三大戰略平台,是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的“西引擎”“西高地”,為我國著名的“智慧型密集區”。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21909萬元,同比增長9.8%。

2017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8年,入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嶽麓區
  • 外文名稱:Yuelu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省長沙市
  • 下轄地區:15個街道、2個鎮
  • 政府駐地望岳街道金星北路段517號
  • 電話區號:0731
  • 郵政區碼:410006
  • 地理位置:長沙湘江西濱
  • 面積:552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83.79萬(2016年) 
  • 方言湘語-長沙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嶽麓山,橘子洲等
  • 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 火車站:長沙站、長沙南站
  • 車牌代碼:湘A
  • 主要高校湖南大學湖南師大中南大學
  • 行政代碼:430104
  • 黨政領導:書記:周志凱;區長:劉匯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特徵,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公共資源,交通概況,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特產飲食,特產,飲食,風景名勝,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長沙市縣分治,設立長沙市,長沙城內設4個區,城西區為第三區,成立於6月15日,設福慶街福慶祠,轄15保,339甲,17869戶,122795人,19.13平方公里。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長沙市政區坊保甲4級制改為鎮(鄉)保甲三級制。原第三區分為太平鎮、黃興鎮。11月文夕大火後,長沙市政府被裁撤,原範圍歸屬長沙縣管轄,城區縮編為城南、城北兩鎮。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初,恢復長沙市政府後,城區恢復城西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月,鎮、鄉改區,設立區公所。
1949年8月5日,長沙和平解放,市人民政府撤銷舊區公所,成立城西區人民區公所,城西區駐坡子街,轄11保,374甲,60375人。
1951年9月,建立城西區人民政府。
1955年5月,區名去掉“城”字,城西區人民政府改稱西區人民委員會。
1958年,西區轄西園、福星街、如意街、坡子街、西長街、半湘街、學院街、水陸洲8街道。
1960年,全市實行人民公社化,西區改先鋒人民公社,轄如意街、西長街、西園、八角亭、學院街、半湘街、水陸洲分社。3月31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從長沙縣劃出嶽麓公社,設立嶽麓區,以嶽麓公社的行政區域為嶽麓區的行政區域。
1961年,恢復區建制,復名西區。
1962年1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67號檔案決定,恢復長沙市郊區。除轄原郊區地域外,並將嶽麓區的天頂、望岳2個人民公社劃歸郊區。
1968年,改區人民委員會為區革命委員會,各街道相應改為革命領導小組。
1974年1月6日,省革委會湘革辦函(1974)2號文批准,撤銷嶽麓區,其行政區域併入西區。
1975年3月22日,嶽麓區正式併入西區。
1980年11月,恢復區人民政府,轄學院街街道、坡子街街道、如意街街道、西長街街道、通泰街街道、麓山南路街道、橘子洲街道、望月湖街道、銀盆嶺街道。直至1996年市區行政區劃變化,成為嶽麓區的主體。
1996年4月22日,經國務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嶽麓區,行政體制上繼承原西區,轄原西區的麓山路、銀盤嶺、桔子洲、望月村4個街道,原郊區的嶽麓山、望岳2個鄉和望城縣的天頂鄉,區人民政府駐銀盤路89號。同年6月19日,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的通知》:嶽麓區轄原西區麓山南路、銀盆嶺、桔子洲、望月村4個街道,原郊區嶽麓山、望岳2個鄉、西湖漁場、嶽麓漁場、養鹿場、東方紅農場和望城縣天頂鄉。區人民政府駐銀盆南路89號。
1998年,區劃微調,從天頂鄉析出澗塘、望新2個村設立望城坡街道,從望岳鄉析出望城坡居委會、望岳村設立鹹嘉湖街道,麓山南路街道、嶽麓山鄉改建為嶽麓街道和觀沙嶺街道,西湖漁場改建為西湖街道,望月村街道更名為望月湖街道。
2000年,國營東方紅農場改為東方紅鎮,嶽麓區轄望月湖街道、嶽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銀盆嶺街道、觀沙嶺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鹹嘉湖街道、東方紅鎮、望岳鄉、天頂鄉、嶽麓漁場共8個街道、1個鎮、2個鄉、1個漁場。
2001年,嶽麓漁場併入桔子洲街道,望岳鄉改建為望岳街道。
2004年,東方紅鎮由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嶽麓區轄望月湖街道、嶽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銀盆嶺街道、觀沙嶺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鹹嘉湖街道、望岳街道、東方紅鎮、天頂鄉共9個街道、1個鎮、1個鄉。
2005年12月31日,嶽麓區轄9個街道、1個鎮、1個鄉:望月湖街道、嶽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銀盆嶺街道、觀沙嶺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鹹嘉湖街道、望岳街道、東方紅鎮、天頂鄉。
2006年,望城縣雷鋒鎮的荷葉壩村和黃金鄉的金南村、華龍村併入東方紅鎮。
2007年,從嶽麓區天頂鄉析出聯絡、學湖、中塘、天頂、騎龍5個建制村及陽明山莊社區,設立梅溪湖街道辦事處。梅溪湖街道辦事處轄1個社區、5個建制村,辦事處機關駐虎形山。行政區劃調整後,天頂鄉轄1個社區、7個建制村,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8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08]3號)批覆同意將望城縣含浦、坪塘、蓮花3個鎮成建制劃歸嶽麓區管轄,3個鎮的行政建制、人口、面積、所轄村(居)委會個數、政府駐地均不變。同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08]9號)批覆同意將望城縣雨敞坪鎮成建制劃歸長沙市嶽麓區管轄。
2010年3月,從東方紅鎮析出東塘、延農、長豐、長慶、麓景5個社區,設立麓谷街道。
2012年,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撤銷坪塘鎮設立坪塘街道,撤銷含浦鎮設立含浦街道(湘民行發[2012]20號);撤銷天頂鄉設立天頂街道(湘民行發[2012]22號)。
2012年,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撤銷坪塘鎮設立坪塘街道,撤銷含浦鎮設立含浦街道(湘民行發[2012]20號);撤銷天頂鄉設立天頂街道(湘民行發[2012]22號)。坪塘街道轄5個社區、15個建制村,總面積112平方公里,總人口6.17萬人,辦事處駐白廟子(原坪塘鎮政府駐地)。含浦街道轄2個社區、10個建制村,總面積91.8平方公里,總人口6.31萬人,辦事處駐含浦(原含浦鎮政府駐地)。天頂街道轄1個社區、7個建制村,總面積20.86平方公里,總人口5.68萬人,辦事處駐楓林三路(原天頂鄉政府駐地)。此後,將坪塘街道析置為洋湖、坪塘2個街道,將含浦街道析置為學士、含浦2個街道。2013年1月18日,坪塘、洋湖、含浦、學士4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至此,全區轄16個街道、3個鎮:望月湖街道、嶽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銀盆嶺街道、觀沙嶺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鹹嘉湖街道、望岳街道、梅溪湖街道、麓谷街道、坪塘街道、含浦街道、天頂街道、洋湖街道、學士街道、東方紅鎮、蓮花鎮、雨敞坪鎮。區政府駐望岳街道金星北路一段517號。
2015年11月19日,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5]42號)批覆同意:東方紅鎮和麓谷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麓谷街道。調整後,全區轄16個街道、2個鎮:望月湖街道、嶽麓街道、桔子洲街道、銀盆嶺街道、觀沙嶺街道、望城坡街道、西湖街道、鹹嘉湖街道、望岳街道、梅溪湖街道、麓谷街道、坪塘街道、含浦街道、天頂街道、洋湖街道、學士街道、蓮花鎮、雨敞坪鎮。總面積552平方千米,總人口80萬人。
2013年1月18日,,將坪塘街道析置為洋湖、坪塘2個街道,將含浦街道析置為學士、含浦2個街道。
2015年11月19日,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5]42號)批覆同意:東方紅鎮和麓谷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麓谷街道。
2017年9月9日,根據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析置嶽麓區麓谷街道的通知》(長政函〔2017〕132號)精神,嶽麓區將麓谷街道析置為麓谷街道和東方紅街道。

行政區劃

2016年嶽麓區行政區劃
行政代碼
名稱
下轄社區(村)
社區
430104001
湖東、湖中、溁灣鎮、溁龍、岳龍、湘陵、中南、榮華
/
430104002
枇杷塘、科學村、雲麓園、靳橋、麓山南路、麓楓和苑、陽光壹佰
左家壠、桃花嶺、靳江、黃鶴、五星
430104003
石門樓、新民路、八字牆、岳南村、學堂坡、湖大、師大、天鳳
天馬、後湖新村
430104004
銀星、銀建、銀太、火炬城、中聯、英才園、銀鴻、桐梓坡、銀橋、林海、銅盆湖
傅家洲、銀盆嶺
430104005
土城、三汊磯、石嶺塘、施家港、桔洲新苑、岳北、銀紡、長望、鈺龍
石嶺塘、茶子山、觀沙嶺、岳華
430104006
老虎嶺、商貿城、澗塘、箭弓山、湘儀、竹馬塘、望新、望麓、長華、南家塘
/
430104007
鹹嘉湖、先鋒、石佳沖、省委黨校、譚家沖、黃泥嶺、金星、龍王港
茶場、二三管區
430104008
鹹嘉新村、西大門、荷葉塘、白鶴咀、銀谷國際、潤澤園
/
430104009
七里營、府後路、八方小區、恆華
窯塘、金星、谷峰、谷山、藕塘
430104010
陽明山莊、潤龍
騎龍、天頂、中塘、學湖、聯絡
430104011
長慶、東塘、長豐、延農、麓景、麓源、麓泉、和馨園
/
430104012
觀音港、桐溪港
獅峰山、紅橋、長塘、太平、新合、花扎街、興豐、新塘、白泉、雙湖、鵝洲
430104013
含浦
官埠口、芝字港、新田、大坡、九江、乾子
430104014
航天
尖山、永安、燕子山、清水、燕聯、川塘、青山
430104015
白廟子、湘坪、新生
洋湖、藍天、山塘、連山
430104016
白鶴、斑馬塘
聯豐、學士、東山灣、玉江
430104017
東方紅街道
尖山湖
荷葉壩、華龍、金南
430104102
蓮花
新橋、 中長、金華、大華、立馬、桐木、華寶、金鳳、軍營、龍台、龍洞、雲蓋、東塘、五豐、雲友、集賢
430104105
雨敞坪
福勝、嵇家山、潘家山、泉宏、西湖、新卯、泉水湖、紅葉、麻田、瓦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嶽麓區位於古城長沙湘江西濱,與長沙市中心區隔江相望。嶽麓區東面以湘江主河道中心線為界;南面以坪塘、含浦兩街道鄉界與湘潭市雨湖區為界;西面以蓮花、雨敞坪兩鎮鄉界與寧鄉縣為界;北面以望城區與城區界為界。嶽麓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2度93分、北緯28度23分。
嶽麓區

地形地貌

嶽麓區全境丘、岡、平原地貌均有,大部分地區海撥高度為60-80米,最低海撥約29米,最高點谷山海撥362米,次高點嶽麓山海撥295米,地勢起伏比長沙市區其它四區都大,相對高度為333米。

水文特徵

湘江流經長沙市區,有湘江水系支流289條,其中,流經嶽麓區內的龍王港、靳江河是湘江2條一級支流。桔子洲位於湘江江心,乃中國最長的江心洲島之一,更有西湖、後湖、桃子湖、尖山湖、鷺西湖等水體鑲嵌城區,更增添了城市的靈秀。

氣候特徵

嶽麓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9-17.5℃,極端最高氣溫為40.6℃,極端最低氣溫為-12℃。年平均降水量為1360-1400毫米,4-7月為雨季。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嶽麓區擁有森林面積479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8.4%。全境屬暖帶綠闊葉林紅壤地帶,並保存原生性常綠地次生林 21 處,其間還有狸、黃鼬、小靈貓、豹貓等哺乳動物,在中國城郊型地域中極為少見。

水資源

全年水資源總量約1647萬立方米。

公共資源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32平方米,全年大氣質量優良率達70%以上,水質質量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全區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22.92平方米,高於國家生態示範區一級標準。

交通概況

湖南最大的鐵路貨運站京廣鐵路長沙站及石長鐵路緊鄰轄區;湘江千噸級航道通江達海;319國道、“長常高速”貫通東西;城市幹道四通八達,道路網狀格局“四縱六橫”,飛跨湘江的五座大橋將嶽麓區與長沙市東部四城區緊緊聯結,使嶽麓區處在湖南優先發展的“一點(長沙)一線(京廣線)”和湘江生態經濟帶的戰略高地。
截至2015年底,嶽麓區農村公路里程1008.9千米,已硬化里程855.4千米。其中省道8.3千米,已硬化8.3千米;縣道160.8千米,已硬化153.8千米;鄉道137.7千米,已硬化120.2千米;村道702.1千米,已硬化573.1千米。共有農村公路橋樑174座,橋樑長度2424.9延米,其中大中橋35座,長度為1076.3延米;小橋139座,長度1348.6延米。全區擁有客運站4個,其中一級客運站1個,簡易客運站3個。共有渡口3個,其中民渡1個,義渡2個。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656822人,比上年增加11988人。按性別分,男性326356人,女性330466人;按年齡結構分18歲以下126061人,18-35歲175069人,36-60歲241868人,60歲以上11382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5.6‰,死亡率為3.4‰,自然增長率為12.2‰。
嶽麓區總人口統計表
年份
數字(人)
2005年
38.63萬
2006年
39.54萬
2007年
59.7215萬
2008年
62.2731萬
2009年
63.7萬
2010年
67.38萬
2011年
常住人口80萬
2012年
常住人口80.2萬
2013年
85.4萬
2014年
87.8萬
2015年
88萬

民族

長沙市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其時多為楚人居住。隨著民族的不斷遷徙,城市逐步為漢人所占領。直到宋代以後,元之蒙古人,清之滿人,才有極少數留居長沙,但也都逐步與漢族融合。到了元末明初,又有一部分回族同胞先後從北京、南京等地陸續遷來長沙居住,但為數極少。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的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在長沙工作、學習、經商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
嶽麓區嶽麓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嶽麓區有45個少數民族居住和生活。2010年嶽麓區少數民族人數為1.99萬人,占到長沙市少數民族人口的25.8%,其中主要是嶽麓街道、桔子洲街道及麓谷街道人數居多。
2010年嶽麓區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幾個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和回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嶽麓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187351萬元,同比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0488萬元,同比下降5.0%;第二產業增加值4132531萬元,同比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3864332萬元,同比增長13.5%。三次產業的結構比由上年度的2.42:53.97:43.61調整為2.33:50.47:47.20。在GDP累計增幅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0.11、4.19、5.6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1.1%、43.2%、57.9%。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95670萬元,同比增長1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5790萬元,同比增長8.6%,其中國稅收入18205萬元,地稅收入175948萬元,財政部門收入111637萬元。財政支出合計470754萬元,同比增長16.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67517萬元,同比增長16.4%。

第一產業

2015年,嶽麓區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3965萬元,同比下降5.9%。其中農業產值155938萬元,同比下降8.0%;林業產值7225萬元,同比增長2.1%;畜牧業產值69152萬元,同比下降4.3%;漁業產值14789萬元,同比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861萬元,同比增長1.5%。全年糧食總產量89186噸,出欄肉豬40.0萬頭,肉禽出籠68.5萬羽,水產品產量11200噸。

第二產業

2015年,嶽麓區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3438263萬元,同比增長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867248萬元,同比增長6.0%。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按輕重工業分組,輕工業實現增加值253131萬元,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614117萬元。按經濟類型分組,國有經濟實現增加值11205萬元,股份合作經濟實現增加值631萬元,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2535793萬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158249萬元,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實現增加值161370萬元。在總計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增加值1437132萬元,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272310萬元。全區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獨立核算企業共63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173460萬元,同比增長12.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9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房屋竣工面積56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2%。

第三產業

2015年,嶽麓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44311萬元,同比增長11.3%。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13047萬元,同比增長10.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248829萬元,同比增長11.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37659萬元,同比增長19.7%;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44776萬元,同比增長13.3%。總計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325184萬元,同比增長5.7%。
2015年,全年共實施內聯引資項目47個,其中新投產項目26個,新審批外資項目8個,協助辦理外資項目7個。全年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892226萬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區屬530990萬元,同比增長23.4%;引進市外境內資金形成固定資產2415732萬元,同比增長21.4%,其中區屬1798132萬元,同比增長23.3%;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資金66759萬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區屬29294萬美元,同比增長18.8%。
全年共接待國內旅遊者1406.8萬人次,同比增長16.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62.5億元,同比增長22.8%。接待入境旅遊者35.3萬人次,同比增長24.9%,實現國內國際旅遊收入173.6億元,同比增長32.0%。

社會事業

科技

湖南大學湖南師大中南大學、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嶽麓山大學城齊聚於此,截至2010年,有26位“兩院”院士和10多萬科技人員。
2015年,嶽麓區本級科技發展專項經費投入6219萬元,達到同級財政預算支出的1.8%,人均科普經費達到1.5元。全年專利申請總量達到7315件,同比增長35.7%,授權專利數達4416件,同比增長28.1%,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796件,同比增長56.5%。
全年高新技術企業完成總產值12994588萬元,同比增長6.2%,完成增加值3841199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9%,較上年下降3.7個百分點。

教育

嶽麓區是湖南省的科教大區,享有湖南“矽谷”之盛譽。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南大學等16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園與嶽麓山大學城齊聚於此。各類科技人員約占全市科技人員總數的1/2,有20多位“兩院”院士和大批科技工作者在電子信息、自動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領域卓有建樹。嶽麓區已成為推進湖南“三化”進程的“動力引擎”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希望之城”。
2015年末嶽麓區全區共有區屬中學16所,在校學生16762人;國小76所,在校學生41347人;幼稚園132所,其中公辦園31所,局屬公辦園23所。全區國小、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均達100%,國小輟學率為0%,國中輟學率為0%,城鄉義務教育秋季“一費制”全免率達100%,政策範圍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免除率達100%,全年共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6169名,占全區中小學生人數的27.3%。全年新建和啟動新建學校15所(其中樓盤配套學校11所),擴建學校1所、農村學校附屬幼稚園3所,並對61餘所中國小進行了運動場提質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維修改造。

文化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嶽麓區因擁有“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而得名。自古人文薈萃,更以一代偉人毛澤東桔子洲頭的千古名篇《沁園春·長沙》而天下聞名。
2010年嶽麓區組織掛燈籠迎新春、2010潮湧新嶽麓春節團拜會、舞龍獅、放焰火、逛公園等五大主題活動46場;結合全市“三下鄉”、“四進”活動送戲、送電影90餘場。截至2015年,全區擁有民眾業餘文藝團體246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2個(含11個社區、村圖書分館),街道、鎮文體站17家。原四鎮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100%,有線電視用戶達33452戶。共有晨晚練點380餘處,全年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00餘次,全民健身運動參加人數30餘萬人。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完善,已建成87個農家書屋、78所社區未成年人綠色網咖、66個示範性社區文體活動中心。

衛生

截至2015年,嶽麓區全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55個,新增57個,其中一級及以上醫院48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衛生技術人員 8816人,床位8620張,新增1899張。全年合法生育率達95.4%,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為103.1:100,計畫生育免費技術服務到位率達100%。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28.7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28.7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達27.81萬人,基本醫療覆蓋率達98.7%。

社會保障

截至2015年,嶽麓區共有敬老院5家,有床位550張,入住老人282人。擁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420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15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85個。全年發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102萬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52336人次,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3230人次,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9106人次。城市和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發放保障金分別達363.1元和202.7元。

特產飲食

特產

長沙最重要的特產是“長沙三絕”,即湘繡、中國紅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繡的起源和發展都在長沙,為四大名繡之一。長沙也建有湘繡博物館以供研究、參觀和銷售。中國紅瓷器最早出現於1100年前的晚唐長沙窯,但包括之後出現的瓷器在內,都沒有純正的紅色。1998年底,尹彥征在長沙才研製出純正的紅瓷器,並在長沙隆平高科技園建立了中國紅陶瓷工藝園。
湘繡湘繡

飲食

長沙臭豆腐: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具有白豆腐的新鮮爽口,油炸豆腐的芳香鬆脆。
黃鴨叫:黃鴨叫又名黃鴨咕,因被抓住時會發出咕咕叫聲而得名。黃鴨叫其實是一種魚,並非鴨。有黃色、黑褐色兩種,長鰭的地方卻長的是刺,在淺水裡,看上去是黃金色,漁民叫黃骨魚。全身呈黃色又得到了黃鴨叫其名。後用它製作成著名餚菜,從長沙市橘子洲頭開始流行。後來成為橘子洲夜市中最為流行的特色菜。
八大名包”為:玫瑰白糖包、冬菇鮮肉包、白糖鹽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鉤鮮肉包、瑤柱鮮肉包、叉燒包。
麻辣子雞:是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的正宗湘菜名餚之一,麻辣子雞色澤金黃,皮焦肉嫩,油潤鮮香。

風景名勝

截至2013年底,區域內有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擁有千年古剎麓山寺、四大名亭之一愛晚亭、西漢王陵、三國北津城等眾多人文景觀資源,集名山、名水、名洲、名院、名人於一域。
國家AAAAA(5A)級旅遊景區嶽麓山橘子洲旅遊區(包含嶽麓山、橘子洲、嶽麓書院新民學會舊址四個景區)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包括嶽麓山、嶽麓書院和橘子洲)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晚亭,嶽麓書院,漢代長沙王陵墓群,馬王堆漢墓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4日,嶽麓區獲評2017年工業百強縣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18年10月,榮獲《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8》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