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定義
國外大學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生成,如美國的
波士頓,英國的牛津、劍橋等大學城,它們都經過百年以上的歷史自然形成;另一種是主動構建,如美國的夏洛茨威爾、
州學院、
麥迪遜、日本的筑波大學城等,它們是二戰後隨著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由國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構建的。
大學城中一般有至少一所大型的綜合性大學,或者是集中了一些比較小的但是數量較多的小型院校,比如文理學院和社區學院等。大學城的當地居民一般為學校的雇員和教師,而外來的學生人數一般都會超過當地的本地居民人數。歐洲的大學城一般都以擁有古老大學為榮,那些大學城不僅是教育和文化中心,有時也會因為其巨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而成為政治中心。
而美國的大學城則是發展最迅速的。美國的一流名校大多數都處在傳統大學城(如安阿伯、蘭辛、州學院、卡城、普林斯頓、帕羅奧托等)或大城市中的大學城區(如波士頓、費城、洛杉磯、匹茲堡、芝加哥的大學城區)。
發展歷程
大學很久以來就有,大學城在國外出現也已有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而在中國,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調整,有關高等院校實行“聚合”的結果是獨立大學規模的擴大、多校區大學的進一步發展、大學及其校園在空間上的進一步集中以及高等院校的
城市化、區域化趨勢日益明顯等等。而隨著加速發展的以技術和通信革命為特徵的知識經濟革命、中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口的繼續增長、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實踐等等,有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接受高等教育。面臨著一個龐大的有著不同背景和不同經歷的學習人口,中國的高等教育逐漸地由
精英教育向大眾化和普及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持續加快、城市的教育和科研功能空前強化,學習型城市和學習型社會的口號日益響亮,再加上中國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轉換、企業與高校的聯姻等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大學城開始在中國蓬勃發展。
規劃建造的大學城必然要有一個發展目標,這一目標必然有其內在的功能要求,而要滿足其內在的功能,就需要有其相應的區位選擇、對入住院校的選擇以及內部的結構安排等等。大學城的
功能定位是指在大學城周圍巨觀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區域“空間坐標系”中,綜合確定某個具體大學城的“坐標”和未來發展軌跡的過程。
就已規劃建設的幾個主要大學城而言,已做出初步的功能定位。據分析,影響大學城功能的因素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現狀基礎;二是潛在優勢;三是巨觀環境的要求。綜合考慮以上三個因素,依據中國大多已經完成、正在建設以及將要建設的大學城所在區域的現狀基礎、巨觀社會環境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分析大學城發展的潛在優勢,大學城功能主要採用兩種定位模式。
發展類型
教學主導型
該模式立足於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環境和條件,為了滿足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所要求的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的需求,其目的和任務主要是通過原有高校的內部挖潛和加大外部投入,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和提高其效率,以推進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以
南京的
江寧大學城,浙江杭州下沙、濱江、小和山、寧波和溫州茶山五大高教園區,上海松江大學園區、浦東大學集聚點,河北廓坊
東方大學城、江蘇連雲港市高校教育園區、北京房山區
良鄉高教園區、昌平區
沙河高教園區、大港生態高教園區等最為典型。
以浙江的三個高教園區、廊坊東方大學城和大港高教園區為例作一詳細分析。據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和區域發展研究所所作的杭州新一輪總體規劃和高教產業規劃,將杭州下沙大學城原來的“以通過與下沙經濟開發區形成密切的產學研結合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為主要功能”的定位調整為“以理工科院校為主,以構建
區域創新系統為目標,理順產、學、研關係,使高教園區與開發區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高校不僅為開發區提供技術上的支持,還要成為企業的人力資源培養和培訓基地,開發區企業則為高校發展提供資金上的支持,並成為高校學生的實習基地。”濱江大學城調整為“以理工科院校和科研院校為主,以少量其它高職院校和中小型科研機構為輔的綜合性高教區塊。”小和山高教園區則定位於“以文科和文理兼容的中小型大學、學院、高職院校為主,與小和山風景區相匹配的、相互協調的、集教育科研、度假和休閒為一體的開放型、園林式的高教園區。”
為貫徹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精神,滿足各高校擴大招生的需求,也為了適應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後勤社會化的需要,使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使高等教育能本著融通、融解、融洽、融合的要義,對各種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最佳化配置,將不同門類的學科、不同風格的學校集於一體,探索培養高素質、複合型的高級專門人才的新模式。1999年夏,北京市對外服務公司審時度勢,看到了中國入世後社會對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急切需求,認識到高教發展在未來中國教育產業興起中的地位,從而抓住解決“高校擴招、校舍不足”的瓶頸問題,順應教育資源重組整合的大趨勢,在京津線中段的河北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興建了東方(華北)大學城。隨著廊坊市
人均國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和農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按照“形象建設也是生產力”的理念,在“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的城市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大學城將成為一個擁有各類綜合教學樓、科研實驗樓、計算機中心、校園網際網路系統、圖書資料信息中心、各種體育運動中心、文化宮、大禮堂、文化廣場以及學生公寓、教師公寓、書店、健身、商業、餐飲、醫院、交通、保全、清潔衛生等各項配套服務設施為一體的大型科技教育園區。
天津市計畫通過對大港新區社會、經濟、環境條件的綜合分析和合理預測,以跨世紀城市規劃和面向21世紀、面向現代化的戰略思想為指導,逐步把
大港區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設計先進、經濟發達、基礎設施齊全、交通生活便捷、科技文化昌盛、環境優美和富有特色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生態型城區,促進綠色旅遊、度假、休療養等,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一個廣闊森林情趣的活動場所。在大港市總體規劃所確定的這樣一個城市基礎上,結合大港高教區的發展條件和建設環境,大港生態高教園區的功能主要定位在:①區域性,立足於天津市發展的廣大腹地,是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教育科研產業基地。②戰略性,高教區建設應成為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量,在整個大港區乃至天津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過程中具有戰略性的意義。③生態性,高教區的建設既是
城市生態系統的完善,更體現出了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④景觀標誌性,高教區建設應集中體現大港城區發展的現代化風貌,逐步建設成為具有標誌性的城市生活理念和空間特色。
研究主導型
該模式立足於大學城所在區域現有的高新技術開發條件,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對擴大和持續高新技術研究的需求,將高等教育與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相結合,從而促進高等教育的社會功能的發揮。以南京
仙林大學城,
深圳大學城,廣東珠海、東莞、廣州大學科技城,上海楊浦東方大學城等為代表並作具體分析。
1996年底,由清華出資2000萬,深圳市府出資6000萬,共同組建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拉開了深圳大學城的序幕。為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深圳市提出通過發展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來實現“區域經濟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園林花園式國際性城市”的目標。2000年初,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大學城規劃建設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大學城建設,大學城選址西麗塘朗地區,市政府從缺少一流的開發人者和擁有智慧財產權的高科技項目的實際出發,不追求大學生規模,確定該大學城的主要功能是培養高層次科技開發人者;學歷在碩士以上,從事高新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參與深圳重大工程項目,並提供諮詢和評估;並為深圳二次創業儲備人才和項目的後續力量。為實施“科教興市”戰略,
珠海市重新調整高等教育發展思路,“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創造條件吸引大學到珠海辦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紛紛進入珠海辦學,
清華科技園、
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已落戶珠海。珠海大學園區規劃20平方公里土地,計畫用5-10年建成,初步規劃全日制在校生5.5萬人,以本科教育為主,逐步發展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並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發展高科技產業,預期使珠海大學園區成為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功能區。同一時期,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基本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城鄉一體化後脫胎成為一座經濟規模較大的新興產業城市的
東莞市也提出“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選擇科教與產業相結合作為突破口,建立大學科技城,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規劃中的東莞大學科技城占地50平方公里,有
高新技術產業區、研發機構區、科技展覽區、行政辦公文化商貿區、生態保護區五大功能區,已有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等26所高校進駐科技城,大學科技城初步定位在集
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和製造、成果交易和轉化、技術培訓和服務於一體的科教與產業結合的創新基地。面對周邊城市發展高等教育的強勁勢頭,廣州市在2000年8月提出了創辦大學城的構想,經過隨後的多方論證,確定大學城將建在
番禺小谷圍島及其南岸地區,規劃範圍約43.3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為35萬-40萬人(包括村鎮人口),三年內建成,廣州大學城規劃強調大學城既具有作為一個承擔特定功能的新城區“城”的特徵,又有作為一個大學集中地的特徵,因此大學城的發展定位於以高科技製造業為基礎,推動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套用,以形成科學研究綜合體為目標,培育創新環境,促進廣州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從而發展成為一座具有高質量生態環境、完善的
城市基礎設施、高效益的投資管理軟環境、以產、學、研為主、輔以少量高級住宅的多功能現代新型城區,使其成為廣州21世紀新的經濟成長點,並最終發展成為國家一流的大學園區、21世紀華南地區的高級人才培養中心、科學研究和交流中心、知識創新中心、研製開發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
由於地域條件限制,上海市大多數高校的校園規模偏小,少數高校占地面積不足百畝,阻礙了上海高等教育的發展。2000年5月,
楊浦區經過多方調研,做出依託復旦、同濟等大學規劃建設東方大學城的戰略決策,旨在以實現“科教興區”為目的,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通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用地調整、環境整治、機制創新、政策扶持和創業投資等途徑,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科教人才資源庫、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和產業基地、創業投資或風險投資基金關注的熱土、創新機制的試驗田,最終把它建設成為一流的大學科教區、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區和優美的生活區,即在楊浦形成一個以大學為紐帶,輻射周邊地區,集教育功能、產業功能和生活服務功能為一體,文化氛圍濃厚、科技產業發達、服務體系完善、優秀人才匯聚、生態環境良好的局部最佳化區域,並最終成為一流的大學科教區、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區、優美的生活區和商貿區。
隨著世界經濟
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國際競爭日趨白熱化。這種競爭的實質,是科學技術水平的競爭。眾所周知,只有使科學技術與經濟有機結合,並最終獲得在市場上的領先能力,才能把科技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踐證明,科技工業園是促進
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地區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正如江澤民主席在1996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講話中所說:“本世紀在科技產業化最重要的創舉是興辦科技工業園區,這種產業發展與科技活動的結合,解決了科技與經濟脫離的難題,使人類的發現能夠暢通地轉移到產業領域,實現其經濟和社會效益”,科技工業園區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推動社會發展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隨著以高新技術開發和研究為主導功能的大學城的建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高新技術園區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大學不僅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培養人才的搖籃,而且也是新知識、新技術的誕生地。高新技術園區與高等院校密集的大學城的結合,有利於智力與資金的結合、科研與生產的結合。
長期以來,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探求知識、取得科研成果、與此同時培養可以進行高強度研究開發活動的人才。由於大學和科研機構的這種工作目標和工作興趣,使其在一定意義“超凡脫俗”,對於政界和經濟界不夠了解並且有輕視的傾向。大學和科研機構按照從學生到教授、從科研成果到著書立說這一模式運行了近20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種情況略有變化,不但一些人文科學教授從政,一些自然科學家也進入了政府機構,開始了科技界與政界的結合。這種結合使得科技界的地位在“二戰”以後得到了顯著提高,大學和科研機構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但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學和科研機構卻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由於科研規模擴大和教學經費的提高,而政府的支持有限,雖然一再向政府施壓,仍得不到很好解決,造成科技界和政府的矛盾;二是學校培養的學生逐步不適應企業在技術開發和經營管理兩方面能力的要求,因此供大於求,名牌大學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於是,大學和科技界不得不轉向社會,面向經濟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大學和科研機構參與高科技園區,可使其擴大對社會開放,密切產學研結合,教學科研從生產實際中獲取大量、及時、準確和全方位的信息,促進教學科研機構有效的發展。同時,還可推動大學的改革,調動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積極性,最佳化學校科研資源的配置;重要的是,還將有利於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消解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衝突。最後,大學高新技術成果需要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實現生產規模的擴張和產業化。以高新技術開發和研究為主的大學城,充分體現了大學與科技結合的需求,然而這種模式容易忽視中國現階段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忽視本科教育教學,忽視大學學科專業的平衡,而極力傾向高層次人才和理工科人才培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
建設模式
企業開發模式
企業開發模式。企業出資辦學,實行“校企共建,學校為主,各校合作”的運行機制。大學城建立管委會,由投資方、校方、經營方組成,履行管理、協調、監督、服務的功能。大學城從資金投入、基本建設到經營管理、後勤服務都採用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如廊坊東方大學城、上海松江大學城的建設就屬於此類。這種模式的特點是:
1. 產業化運作,由企業投資興建,企業擁有城區設施的產權並對其實施產業化運作和管理,企業提供一切教學和生活設施,做好後勤服務,學校則把消費市場全部交給企業,按市場原則運行。
2. 入住大學城的高等院校有償使用城區資源,並在城區管理部門、教育部門的指導和協調下自主辦學。學校是辦學的主體,其教學活動不受企業的影響。
3. 城區的城市功能齊全,整個城區按城市社區模式規劃建設,形成以若干所大學為核心的具有特定整體功能和環境特徵的城市社區。城區的建設和管理注重資源的利用率和資源的共享,社會化程度較高。
校區建設模式
許多高等院校、特別是位於大城市的高等院校,其校區位於城市的鬧市區,校區內用地極度緊張,一些大學通過將地處城市中心區域地價較高的舊校區置換,在城市近郊購買價格較低的土地,再通過校內挖潛和銀行貸款等方式自籌資金建設
新校區。一所學校建設成功後,其他學校也紛紛效仿,並在其附近征地建設。隨著建設規模的擴大,地方政府也逐步介入其中,出面牽頭成立園區管理委員會,以協調各方面的關係,強化園區的整體功能,促成大學城的形成。例如浙江省5個高教園區(杭州3個,寧波、溫州各1個)的建設就採用了這種方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
1. 建設資金以高校自籌為主。高校籌資的主要方式是資產置換,即將原有黃金地段的小規模校園出讓,用所得收入歸還新校區建設的貸款。
2. 大學城內一般都聚集了多所高校,使得高等教育的資源可以實現合理配置和共享,並為開展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提供了操作空間。
3. 大學城的建設與城市功能的重新組合緊密結合,大學城成為推動當地高等教育大眾化、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
異地分校模式
地方政府通過實施或無償劃撥土地,大幅度降低土地費用、減免城市基礎建設配套費等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吸引高等學校前來建設新校區,這樣不僅改善了高等院校的辦學條件,而且高校科技產業化和後勤社會化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珠海市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引進了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一批全國著名高校在珠海建立分校的,從而加速了珠海市城市文化科學品味和經濟建設的快速提升。這類大學城建設的特點是:
1. 這種模式以政府行為為主。大學城多由政府出面策劃,並由政府促成高等院校進入辦學。由此可見,地方政府投資與優惠政策的引導是大學城形成的關鍵。
2. 入駐大學城的高等院校是建設大學校區的主體。學校通過市場運作來籌集建校資金,並通過收取學費來抵償辦學費用。這些大學出於學校的發展、辦學聲譽、經費壓力等原因,也願意集中較多的人力、物力創辦新的分校校區。
3. 由於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而且入城的學校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這類大學城建設的社會信任度較高,在市場運作中也容易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
文化特性
歷史性
從高校文化層面來看,大學城文化具有歷史積澱性,側重於文化
濡化,即通過教學、科研、社團活動等途徑傳承現有文化,使年輕人逐步完成社會化過程。高校是文化濡化的重要機構之一,更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後一個相對具有系統性和組織性的濡化機構,對青年人的社會化過程起著關鍵作用。而大學城以高校為核心,同時配有社區和商業區等相關設施,相對於以往的傳統大學更具有社會性,其文化的歷史積澱和傳承功能就顯得更為鮮明。
整合性
從各高校之間的文化關係來看,大學城文化具有相對整合性,通過教學資源的共享逐步達到文化的共享與整合。相對於傳統的高校,大學城文化更具開放性的特徵,高校之間雖然相對獨立,但又同屬一個大學城。首先在建築規劃和區域文化等方面就具有相通性;隨著辦學的不斷深入,高校之間無論在教學設備、課程和師資等教學資源方面,還是在非正式的學生社團方面,都會逐步達成共享,最後整合成一種高校各具特色又相對和諧的大學城文化。
創新性
從高校與企業之間的文化轉換來看,大學城文化具有創新性,並能進一步將創造的新文化轉換成其他形式,甚至產生直接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由於文化的創新需要文化的長久積澱,更需要高級人才和硬體配套的支撐,高校歷來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在大學城的大環境下,由於高校與社會的聯繫更加自然和緊密,文化的轉換渠道更暢通,高校內的文化創新因素可以更便捷、更直接地進行轉換,從而產生社會和經濟效應。
傳播性
從高校文化和
社區文化的關係來看,大學城文化具有傳播性。通過和周邊社區的長時間接觸,高校文化向周邊社區傳播,同時吸納社區的文化特色,甚至有可能通過文化涵化形成相互融合的文化整體。 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目前的大學城普遍存在文化缺失現象,其文化內涵並未呈現出上述四大特性。下文對中國大學城文化缺失現象的闡述及原因分析,主要以高校文化這一大學城文化的核心組成要素為中心而展開。
高校的文化底蘊——積澱與傳承尚需時日
大學文化是具有個性的,這種個性與一所大學的文化底蘊緊密相關,並主要通過文化濡化等方式,被一代代學生傳承和發揚,最終受到社會的公認而成為其特有的品格與特色。英國牛津、劍橋的博雅之風,德國柏林、海德堡的研究之氣,美國哈佛、耶魯的開放之習,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高師精神,不但能薰陶本校師生,還能感染整個社區乃至社會。文化底蘊的形成需要歷史的積澱,更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西方諸多大學城(猶其是自然發展型大學城)歷經幾個世紀的發展演化,才逐漸形成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高校文化特色。
而中國目前的大學城基本屬於規劃建設型,不少大學城的高校屬於某一市區大學的分校,從建成至今最多不過十年時間,不說積澱特有的文化底蘊,即便是傳承老校區的文化傳統也非易事。清華大學前校長
梅貽琦有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與
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首任校長吉爾曼:“大學的榮譽應該取決於教師和學者總的品質,而不應取決於人數,更不取決於供他們使用的建築物”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兩地辦學或郊區辦學引起的種種困難,大學城多數教師都住在遠離校舍的市區,再加上文化的不可複製性,一棟棟“大樓”是建起來了,“大師”及其精神的發揚卻遠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
高校之間——文化共享與整合任重道遠
文化作為一個系統,是由各要素組成的,文化整合即各種文化要素或類型相互適應、協調,最終成為一個有機文化整體的過程。大學城各高校之間通過教學資源的共享,做到優勢互補,並逐漸達到文化的共享與整合,本是大學城文化的應有之義。各所高校由於具有明確的教育目的、相對統一的價值取向和教學組織管理模式,本應具有較強的文化整合性。但事實上相互之間的文化共享與整合度卻不高,再加上教育資源的共享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合與協調,在文化整合的過程中還可能產生各種文化衝突。高校之間文化衝突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教育資源的閒置,這種教育資源的閒置既包括活動場所、活動設施等硬體資源的閒置,也包括教師、學生以及校園文化傳統等軟體資源的閒置。高校之間文化共享與整合方面存在的另一問題是:圖書館、機房、食堂等部分硬體資源的共享較易達成,師資、課程等軟體資源的共享相對滯後,與之相關的教育理念、價值規範及風俗習慣等文化的共享和整合則更需時日。當然,大學城高校之間的文化共享和整合永遠建立在各高校的相對獨立性和獨特性之上,不可能也沒必要達到百分之百的整合,而在大學城建設的初期出現教育資源的閒置和文化衝突現象,可能也是中國大學城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高校企業間—文化創新與轉換渠道堵塞大學城的文化創新與轉換功能集中體現在部分特殊的規劃建設型大學城,即科技園區上。目前,全球約有1000個左右的科技園區分布在世界近50個國家和地區,由於各地政治制度、管理體制、技術創新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各科技園區的文化創造與技術轉換模式互不相同,但這些模式各異的成熟科技園區之間又擁有諸多相通之處:一是以智力資源為依託,如矽谷擁有以
史丹福大學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學和專業科研機構,擁有30多萬名高科技人才,筑波地區聚集了48個研究機構、教育院所和115萬多名研究人員;二是大學和研究機構、企業、政府以及中介機構四個文化創新和科技轉換主體高效運作。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中國目前的科技園區已不下50個,但在文化創新和科技轉換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大學和科研機構作為文化創新主體,由於文化底蘊的匱乏,相互之間少有文化共享,未形成一個整合性較強的文化體系,在科技創新方面尚缺乏後勁;二是企業作為科技轉換的最後一環,由於發展環境不完善、內部運作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還不能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政府和中介機構作為科技轉換的中間環節,在引導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協同工作方面不是很到位。上述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各科技園區內文化資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文化不能順利實現其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也正是中國大學城文化缺失的重要表現。
高校社區間——文化傳播與涵化舉步維艱
一般而言,文化傳播的結果有以下幾種:一是兩個文化體系相互吸納了對方的部分文化因素,但仍舊保持各自獨立性;二是一方被另一方同化,從而融入對方文化體系之中;三是相互吸納對方部分文化因素,形成一個新的文化體系;四是相互(或一方對另一方)拒斥而保持各自獨立性。西方多數自然發展型的大學城,其高校與社區之間文化傳播的結果,基本上屬於上述第三種,即經過長時期的磨合和適應,高校文化與社區文化相互吸納對方部分文化因素,並最終整合成一個既不同於高校文化、又區別於原先社區文化的大學城文化體系。
另一方面,文化傳播和涵化的範圍、程度與兩種文化體系之間的相似度、接觸時間基本成正比,在長期的磨合過程中,遭遇拒斥甚至文化衝突是自然現象。比如
劍橋大學,由於宗教習俗各異,加上年輕的大學生們調皮鬧騰,據說在其剛剛興起的12世紀,就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還曾發生多起學生和居民之間的群毆事件。中國目前的大學城大都設在某一城市的邊緣或郊區,高校周邊社區或是原先的鄉鎮,或是新建的生活區和商業區,社區居民與高校師生在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再加上相互接觸時間不長,直接影響了兩者之間文化傳播和涵化的範圍和程度。更有甚者,考慮到大學城周邊社區建設不完善、人員雜亂等情況,部分大學城的高校管理者限制大學生隨意出入教學區或宿舍區,在一定程度上切斷了和社區之間的文化傳播途徑。可見,目前中國大學城高校和社區之間的文化傳播和涵化現狀較為尷尬,基本上還處於只吸納對方的部分文化因素、但仍保持各自獨立性的階段,甚至存在相互拒斥的文化衝突現象,離最終形成高校文化和社區文化相互融合的開放式大學城
文化體系,還有一段較遠的距離。
中國大學城
地區 | 大學城名單 |
---|
華北地區 | |
|
|
|
華東地區 | |
|
山東青島大學城 |
山東黃島大學城 |
|
|
|
|
|
|
|
|
|
|
南昌昌北(下羅)大學城 |
|
|
華中地區 | |
|
|
東北地區 | 長春高新大學城 |
|
|
|
華南地區 | |
|
|
|
西北地區 | |
|
西安未央大學城 |
蘭州榆中大學城 |
西南地區 | |
|
|
|
|
|
|
世界大學城
南非
波茨斯楚姆(南非西北大學波茨斯楚姆分校)
德國
布萊斯弗賴堡(弗賴堡天主教套用科學大學、弗賴堡新教套用科學大學、弗賴堡音樂學院、國際合作教育大學、
弗萊堡大學)
哥根廷(哥根廷大學)
英國
愛爾蘭
卡斯托特里(李莫里克大學)
瑞士
佛里堡(佛里堡大學、西瑞士套用科學大學、佛里堡藝術學校)
義大利
葡萄牙
艾佛拉(艾佛拉大學)
瑞典
巴西
聖塔馬利亞(聖塔馬利亞聯邦大學、弗蘭西斯科大學、巴西路德教大學)
聖諾昂德利(聖諾昂德利聯邦大學)
加拿大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