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大學園區

珠海毗鄰港澳,依託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珠海的社會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建成了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四通八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率先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海大學園區
  • 特點: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
  • 觀念:摒棄了自辦大學的傳統觀念
  • 優勢:開放的辦學思想和優惠的政策
珠海大學園區簡介,珠海大學園區設施,珠海大學園區發展,

珠海大學園區簡介

1999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抓住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決定高校擴招的歷史性機遇,摒棄了自辦大學的傳統觀念,決定充分發揮珠海的優勢,以開放的辦學思想和優惠的政策吸引國內一流高校到珠海興辦校區或產學研基地,以實現高校在知識經濟中的帶動優勢和珠海基礎設施優勢、生態環境優勢、區位地緣優勢的結合,為珠海聚集科技創新能力和推動珠海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早在1998年8月28日,暨南大學率先與珠海市政府首次簽訂了辦學協定,以此開創了珠海經濟特區歷史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先河,成為進入珠海辦學的首個國內著名高校。1999年9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政府簽訂合作創辦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協定,成為繼暨南大學之後的進入珠海辦學的第二個國內著名高校。
展示圖展示圖

珠海大學園區設施

2000年秋廣東省、省政府珠海現場辦公會議對珠海提出了建設“三基地一中心”的目標,要求珠海要建設成為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附加值的出口創匯基地和有較強吸引力的產學研基地,珠海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堅定了興辦大學園區的決心。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符合珠海發展實際的路子。經過幾年的努力,到目前為止,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珠海校區和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等8所高校已投入使用。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遵義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北大教育科學園、清華科技園和哈工大新經濟資源開發港等5個產學研基地已投入使用。大學園區高校共有7家實驗室成為珠海市科技創新公共實驗室:珠海市海洋生物技術公共實驗室、珠海市電力電子及控制技術公共實驗室、珠海市包裝材料與技術公共實驗室、珠海市工業設計及模具製造技術公共實驗室、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珠海分實驗室、珠海市汽車整容工藝及裝備技術公共實驗室以及珠海市圖形圖像公共實驗室,這些在大學園區高校建立的公共實驗室已成為我市重要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體系和產學研合作平台。
珠海大學園區對珠海的發展起到五大支撐作用:一是構築起產業支撐平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良性發展;二是構築起人才支撐平台,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三是構築起科技支撐平台,培育創新源泉,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四是構築起招商引資支撐平台,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形成珠海新的比較優勢;五是構築起城市化和國際化支撐平台,提升珠海的城市品位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城市的社會管理水平,推動“三基地一中心”的建設步伐。

珠海大學園區發展

珠海大學園區是高等教育創新的成功探索,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改革提供了一個綜合性、複合型、開放式的創新模式。珠海大學園區已納入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規劃。按照規劃要求,珠海大學園區要成為廣東省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產學研基地,成為全國引進大學創辦大學園區的範例和我國高等教育對外合作與交流的視窗。珠海大學園區已經初步顯示實力,進入穩步發展時期,2007年10月已達到在校生7.5萬人的規模,2010年將達到10萬人。珠海大學園區的發展思路是“規模適中,注重質量,結構合理,重在鞏固提高,重在產學研結合”,把大學園區的發展與珠海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大學園區的建設提升珠海的城市核心競爭力,為把珠海建設成為珠三角西岸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中心做出積極貢獻。珠海大學園區各高校落戶珠海、立足廣東,志在輻射整個華南乃至東南亞,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科研力量的全面啟動,辦學的綜合效益將更加突出。
珠海大學園區的發展得到國家和省領導,以及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曾慶紅同志指出,珠海創辦大學園區和產學研基地方向正確,將對提升珠海綜合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李長春同志指出,中山大學與珠海精誠合作,是一項有遠見的正確決策,它發揮了名牌大學和經濟特區的兩個品牌效應,對我省高等教育的發展辦了一件大事;李鵬同志稱讚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可以與國際一流大學媲美”;李嵐清同志指出,中山大學與珠海合作辦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是雙贏之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2004年4月到珠海調研時指出:“珠海用改革的創新思維發展高等教育,這種思路是正確的,在全國都是創舉,對這種改革探索應該給予充分肯定,教育是百年大計,發展教育一定要有長遠眼光”,要求珠海“能像抓經濟發展、抓城市建設一樣,用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把珠海建成全省乃至全國的教育大市和教育強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