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溪寺

桐溪寺

桐溪寺始建於公元791年(貞元7年) 。據《五燈會元》 卷五記載, 屬禪宗青原系下二世。振郎禪師五十來歲進了古長沙城,法眼最終鎖定伏龍山。山後桐林茂密、山前流水潺潺、山青水秀、鳥鳴谷應、環境清幽而雅致,是不可多得的修行寶地。振郎禪師身先士卒,率眾搬基石、伐木材、一磚―瓦磊築起桐溪寺的前身興國寺,堪稱唐代名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桐溪寺
  • 外文名:Tong Xi Temple 
  • 古稱:興國寺
  • 所在地區:長沙市嶽麓區坪塘大道巡撫西路
  • 建成時間:唐代
  • 建設者:振朗禪師
  • 相關記載:《善化縣誌》
  • 住持:釋容禪法師
歷史回眸,唐,宋,清,今,禪門古剎,因緣,故事,因緣,桐溪寺,記載,

歷史回眸

桐溪寺始建於公元791年(貞元7年) 。據《五燈會元》 卷五記載, 屬禪宗青原系下二世。振郎禪師五十來歲進了古長沙城,法眼最終鎖定伏龍山。山後桐林茂密、山前流水潺潺、山青水秀、鳥鳴谷應、環境清幽而雅致,是不可多得的修行寶地。振郎禪師身先士卒,率眾搬基石、伐木材、一磚―瓦磊築起桐溪寺的前身興國寺,堪稱唐代名剎。

因唐武宗會昌法難,寺毀。然而,祖師們對桐溪寺的感情依然牢固不破,恢復桐溪寺重振宗風的願力有增無減。一直到宋代,機緣才得以成熟,寺得以復建,重現當年瑞光,更名為伏龍庵。

明末,寺又毀於戰火。時至清代,天岩應適這位大德禪師,為光大禪門接引之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慈悲濟世,使沉寂的十方信眾又信心大增,募緣頗豐。應適禪師親自領眾收拾廢墟,重建寺院,重塑佛像金身,且正式將寺名更名叫桐溪寺。終於使本寺名副其實與伏龍山神妙的人文地理景觀相輝映。清同治十三年,曾國藩遷葬於寺後,並建大型石墓。文正公的到來,為桐溪寺的文化底蘊帶來了莫大助緣。

文革期間,寺又毀。2005年,現任桐溪寺住持釋容禪法師,偶然間讀到一本長沙市佛教志,記載了桐溪寺的歷史淵源。當容禪法師尋路而去時,發現寺院已經早已不復存在,只留下寺門前的兩棵百年羅漢松和一棵白果樹。容禪法師在羅漢松下發願:今生一定要完成修復桐溪寺的歷史使命。2005年,從租用當地農民民宅開始,在越來越多信眾的幫扶下,桐溪寺的復建工作得以開展起來。恰逢湘江新區大王山旅遊度假區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桐溪寺的復建也迎來了新的春天,寺廟新大殿和其它建築已經在原址上破土動工。

禪門古剎

桐溪寺正在迎來千年歷史上的第三次復建,新建後的桐溪寺延續唐代建築風格,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建築間用遊廊連線。建築結構形式均為木結構體系,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閣、鐘樓、鼓樓、配殿、遊廊、客堂等。
桐溪寺
重建之後的桐溪寺將成為湘軍文化園的一部分。湘軍文化園由湘軍文化廣場、桐溪寺、曾國藩墓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約150畝。廣場以抽象藝術表現手法,展現一代湘軍“大將籌邊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鐵血戰功和收復新疆的風發意氣。桐溪寺,作為與湘軍創建者曾國藩有著深遠淵源的古寺,也將隨著這一段塵封歷史的重啟,而復香火鼎盛。
湘軍文化園湘軍文化園

因緣

2015年清明,桐溪寺住持釋容禪法師和湖南桐溪基金會(籌)攜十方信眾,與雙峰縣政府、曾國藩故居管委會、曾國藩研究會、曾氏宗族代表等,來到桐溪寺後山的曾國藩墓前祭拜。
桐溪寺
在桐溪別院,社會各界學者專家的會談交流中,大家一致認為雙峰荷葉塘是曾國藩戎馬一生的起點,桐溪寺是曾國藩人生的終點,通過起始兩點聯動、共同推進曾國藩文化傳播是一件極大的好事。
桐溪寺

故事

振朗禪師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石頭和尚道:“問取露柱。”振朗禪師道:“振朗不會。” 石頭和尚道:“我更不會。”
振朗禪師沉吟了一會兒,突然省悟。祖師西來傳法的目的,就是要人明白自己的心性,此心性無形無相,不可言說。動念即乖,開口即錯。會與不會,全沒交涉。與不會沒交涉,似乎可以理解,為什麼與會也沒交涉?振朗未見石頭前,正是死於此地;石頭和尚一句“我更不會”卻將他救過來了,亦在此地。
振朗禪師悟道後,即回長沙興建了興國寺(桐溪寺的前身)住山接眾。
石頭希遷禪師 (700~790),唐代禪宗大師。先投禪宗六祖惠能門下,受度為沙彌。後依於六祖門下青原行思。禪宗五家,其中曹洞、雲門和法眼三家,在傳承上都淵源於希遷。曹洞禪後傳入日本,迄今傳習不衰。法眼的再傳也曾繁衍於高麗。對於國內外的禪學界,希遷的禪學思想的影響深遠。
桐溪寺

因緣

曾國藩早年行事手段單一、風格強硬、一往無前。在經歷了回湘守孝“大悔大悟”的兩年之後,他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他終於認識到,行事過於方剛者,表面上似乎是強者,實際上卻是弱者。真正的強者,是表面上看起來柔弱退讓之人,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最終他成為“內聖外王”的一代儒宗。
在這“大悔大悟”的兩年中,曾國藩結識了桐溪寺當時的住持寶月老和尚,經常一同暢談佛法人生,得到了佛法的開釋。正是這份殊勝因緣,曾國藩看中了桐溪寺後山這塊福地,最終葬於寺後。文正公的到來,也為桐溪寺的文化底蘊帶來了莫大助緣。
桐溪寺

桐溪寺

回顧桐溪寺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禪宗祖師們的艱苦創業史,也是一部禪宗祖師們的勵精圖治史,更是一部菩薩修六度萬行的修行史。而今時,桐溪寺也正迎來新一輪的復建和發展,為了記錄這一段重要的歷史,由湖南立方國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起的《桐溪寺》紀錄片拍攝工作正在進行中。項目將歷時三年,記錄桐溪寺的復建過程,以及此時期所在的大王山旅遊度假區的發展和變化。
桐溪寺

記載

據清光緒《善化縣誌》記載:與桐溪寺鄰近的譚家沖,建有護國塔院,“寺田三百六十畝,田山塘壩無間”。民國期間,桐溪專屬“長沙八大叢林”之一,山門上書“興國寺”三字,其門聯云:
興國家風古;伏龍祖道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於土地制度的改革,寺院經濟不存,僧徒星散,寺宇逐漸廢而不存,今僅留下兩株羅漢松和兩株白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