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生態城市,也稱
生態城 (英文:
Eco-City ),是一種趨向儘可能降低對於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儘可能降低廢熱、二氧化碳、甲烷與廢水的排放的城市。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畫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經出現,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關於生態城市概念眾說紛紜,現仍沒有公認的確切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很多科學家、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有識之士,陸續提出了人類文明的低碳生態發展方向。使得城市發展的模式面臨著轉型的抉擇。毫無疑問,轉型的方向就是發展生態城市。”2012年11月1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總經濟師、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秉仁在論壇期間表示,中國城市轉型已頗為緊迫。
“生態城最重要的標誌就是100%的建築都應該達到綠色建築的標準,中國計畫要要建50個生態城市,遠期上百個,它們作為綠色建築的搖籃和基地將會發揮巨大的地區性示範作用,從質和量上保證綠色建築整體實現飛躍性發展。”在2011年11月8日召開的“中國大型公共建築綠色節能減排高峰論壇”上,住建部副部長如此表示。
內涵 “生態城市”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畫”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社會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生態良性循環四者保持高度和諧,城市環境及人居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安全,失業率低、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高新技術占主導地位,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有利於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穩定、協調、持續發展的人工複合生態系統。
所謂人工複合生態系統,簡單地說就是社會——經濟——自然人工複合生態系統,蘊涵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和整體生態化的人工複合生態系統。具體地說,社會生態化表現為,人們擁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價值觀,人口素質、生活質量、健康水平與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有一個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權和免受暴力的社會環境。經濟的生態化表現為,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消費、交通和住居發展模式,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推廣生態產業和生態工程技術。對於經濟成長,不僅重視數量的增長,更追求質量的提高,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節約能源、提高熱能利用率,降低礦物燃料使用率,研究開發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環境的生態化表現為:發展以保護自然為基礎,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相協調。自然環境及其演進過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護,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和保護生命支持系統,開發建設活動始終保持在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標準 生態城市的創建標準,要從社會生態,自然生態,經濟生態三個方面來確定。社會生態的原則是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創造自由、平等、公正、穩定的社會環境;經濟生態原則保護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的再生和利用,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採用可持續生產、消費、交通、居住區發展模式;自然生態原則,給自然生態以優先考慮最大限度的予以保護,使開發建設活動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環境所允許的承載能力內,另一方面,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極影響,增強其健康性。
生態城市應滿足以下八項標準:
(1)廣泛套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結構合理、功能協調;
(2)保護並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產業結構合理,實現清潔生產;
(3)採用可持續的消費發展模式,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
(5)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環境質量高;
(6)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尊重居民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
(8)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與決策系統。
【生態城市的特點】
生態城市具有和諧性、高效性、持續性、整體性、區域性和結構合理、關係協調七個特點。
◆和諧性 生態城市的和諧性,不僅僅所映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人回歸自然,貼近自然,自然融於城市,更重要的在人與人關係上。人類活動促進了經濟成長,卻沒能實現人類自身的同步發展。生態城市是營造滿足人類自身進化需求的環境,充滿人情味,文化氣息濃郁,擁有強有力的互幫互助的群體,富有生機與活力。生態城市不是一個用自然綠色點綴而僵死的人居環境,而是關心人、陶冶人的“愛的器官”。文化是生態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個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態城市的靈魂。這種和諧乃是生態城市的核心內容。
◆高效性 生態城市一改現代工業城市“高能耗”、“非循環”的運行機制,提高一切資源的利用率,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最佳化配置,物質、能量得到多層次分級利用,物流暢通有序、住處快流便捷,廢棄物循環再生,各行業各部門之間通過共生關係
◆持續性 生態城市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兼顧不同時期、空間、合理配置資源,公平地滿足現代人及後代人在發展和環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奪”的方式促進城市暫時“繁榮”,保證城市社會經濟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整體性 生態城市不是單單追求環境優美,或自身繁榮,而是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的效益,不僅僅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更重視對人類質量的提高,是在整體協調的新秩序下尋求發展。
◆區域性 生態城市作為城鄉的統一體,其本身即為一個區域概念,是建立在區域平衡上的,而且城市之間是互相聯繫、相互制約的,只有平衡協調的區域,才有平衡協調的生態城市。生態城市是人——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的,就廣義而言,要實現這目標,全球必須加強合作,共享技術與資源,形成互惠的網路系統,建立全球生態平衡。廣義的要領就是全球概念。
◆結構合理 一個符合生態規律的生態城市應該是結構合理。合理的土地利用,好的生態環境,充足的綠地系統,完整的基礎設施,有效的自然保護。
◆關係協調 關係協調是指人和自然協調,城鄉協調,資源,環境脅迫和環境承載能力協調。
提出 前蘇聯生態學家)首次正式提出生態城市概念,認為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城模式,其中技術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
從生態學的觀點,城市是以人為主體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社會、經濟和自然三個子系統構成的複合生態系統。一個符合生態規律的生態城市應該是結構合理、功能高效、關係協調的城市生態系統。這裡所謂結構合理是指適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環境質量,充足的綠地系統,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效的自然保護;功能高效是指資源的最佳化配置、物力的經濟投入、人力的充分發揮、物流的暢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關係協調是指人和自然協調、社會關係協調、城鄉協調、資源利用和資源更新協調、環境脅迫和環境承載力協調。概言之生態城市應該是環境清潔優美,生活健康舒適,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
“生態城市”作為對傳統的以工業文明為核心的城市化運動的反思、揚棄,體現了工業化、城市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與協調,是人類自覺克服“城市病”、從灰色文明走向綠色文明的偉大創新。它在本質上適應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標誌著城市由傳統的唯經濟成長模式向經濟、社會、生態有機融合的複合發展模式的轉變。它體現了城市發展理念中傳統的人本主義向理性的人本主義的轉變,反映出城市發展在認識與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發展不僅僅追求物質形態的發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進步,即更加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繫。
“生態城市”與普通意義上的現代城市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生態城市中的“生態”,已不再是單純生物學的含義,而是綜合的、整體的概念,蘊涵社會、經濟、自然的複合內容,已經遠遠超出了過去所講的純自然生態,而已成為自然、經濟、文化、政治的載體。
生態城市中“生態”兩個字實際上就包含了生態產業、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三個方面的內容。生態城市建設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生態城市建設內容涵蓋了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建設、生態產業的發展(包括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化等方面,涉及各部門各行業;這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因此在本質上,生態城市建設是在區域水平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平台和切入點。生態城市建設是全面提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全民參運動,通過生態城市建設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為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發展目標 生態城市的發展目標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包括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系統的和諧三方面的內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統和諧、人與自然和諧是基礎和條件,實現人與人和諧是生態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態城市不僅能“供養”自然,而且能滿足人類自身進化、發展的需求,達到“人和”。
2006年7月27日《
國務院關於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 (國函〔2006〕62號)》中明確指出:天津市是我國直轄市之一,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天津市的發展建設,要按照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濱海新區的發展為重點,不斷增強城市功能,充分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將天津市逐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2012年9月2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規劃師唐凱在天津說,現階段我國各地推進生態城市建設的積極性很高,有兩百多個城市或者區都先後提出了低碳城市、綠色城市等口號中國城市低碳經濟網但總體而言,緊湊、低碳、經濟、和諧,應該是我國今後生態城市發展的基本目標。
發展 進入21世紀,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行,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方興未艾。自1996年以來,中國推行了一系列建設生態城市的建設方案,帶動了我國生態城市的發展進程。截至2011年底,我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態城市”建設目標的有230多個,所占比重在80%以上;提出“低碳城市”建設目標的有130多個,所占比重接近50%。綜觀中國的生態城市建設,大致可概括為六類示範性生態城市,即景觀休閒型城市、綠色產業型城市、資源節約型城市、環境友好型城市、循環經濟型城市和綠色消費型城市。在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大背景下,生態城市建設成為實現該目標的重要手段。
然而,與國際上的生態城市相比,我國的生態城市的建設遠達不到國際標準,建設成效有限。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的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的編制和管理有待完善,生態城市規劃未充分意識到地區差異顯著的現狀,生態規劃的制定與實施脫節。另外,我國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的選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評價指標體系缺乏動態性;當前指標體系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環境、經濟和社會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繫;地方政府將生態城市建設作為政績工程,生態城市流於形式;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中,更加缺乏公眾參與的機制。諸多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了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進程。
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世界城市化的進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全世界到2012年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預計2025年將會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態環境將成為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是社會生產力和商品 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會物質財富、人類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時也集中了當代人類的各種矛盾,產生了所謂的城市病。諸如城市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礎設施落後、水資源短缺、能源緊張;城市的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宅短缺、土地緊張,以及城市的風景旅遊資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壞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城市所具有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今後10年是我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階段,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環境問題是否處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環境問題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實現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統一,就成為國內外城市建設共同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在世界範圍的傳播,可持續發展理論也開始由概念走向行動,人們的環境意識正不斷得到提高。當今世界一些已開發國家,伴隨著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使現代人對生態需求與消費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重要。有關專家認為,21世紀是生態世紀,即人類社會將從工業化社會逐步邁向生態化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下一輪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生態環境的競爭。從一個城市來說,哪個城市生態環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資金和物資,處於競爭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設生態城市已成為下一輪 城市競爭的焦點,許多城市把建設“生態城市”、“花園城市”、“山水城市”、“綠色城市”作為奮鬥目標和發展模式,這是明智之舉,更是現實選擇。
大力提倡建設生態型城市,這既是順應城市演變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城市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一是搶占科技制高點和發展綠色生產力的需要;發展建設生態型城市,有利於高起點涉入世界綠色科技先進領域,提升城市的整體素質、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和形象。二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黨中央把“可持續發展”與“科教興國”並列為兩大戰略,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當然要貫徹實施好這一重大戰略。三是解決城市發展難題的需要;城市作為區域經濟活動的中心,同時也是各種矛盾的焦點。城市的發展往往引發人口擁擠、住房緊張、交通阻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反映,建立一個人與自然關係協調與和諧的生態型城市,可以有效解決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隨著經濟的日益增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對生活的追求將從數量型轉為質量型、從物質型轉為精神型、從戶內型轉為戶外型,生態休閒正在成為市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建設內容 1 城市生命
支持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的生存與發展取決於其生命支持系統的活力,包括區域生態基礎設施(光、熱、水、氣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載力、生態服務功能的強弱、物質代謝鏈的閉合與滯竭程度,以及景觀生態的時、空、量等的整合性。 重點在於:
1.1 水資源利用
市區:開發各種節水技術節約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設儲蓄雨水的設施,路面採用不含鋅的材料,下水道口採取隔油措施等。並通過濕地等進行自然淨化。
郊區:保護農田灌溉水;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禽畜牧場污染,在飲用水源地退耕還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設、利用水處理設施。
1.2 能源
節約能源,建築物充分利用陽光,開發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節能電器等;開發永續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制氣。能源利用的最終方式是電和氫,氣使污染達到最小。
1.3 交通
發展電車和氫氣車,使用電力或清潔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區限制燃油汽車通行;保留特種車輛的緊急通道。通過集中城市化、提高貨運費用、發展耐用物品來減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發展船運和鐵路運輸等。
1.4 綠地系統
打破城郊界限,擴大城市生態系統的範圍,努力增加綠化量,提高城市綠地率、覆蓋率和人均綠地面積,調控好公共綠地均勻度,充分考慮綠地系統規劃對城市生態環境和綠地遊憩的影響;通過合理布局綠地以減少汽車尾氣、煙塵等環境污染;考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為生物棲境和遷移通道預留空間。
2 人居環境
城市的表現形式是社區的格局、形態,人作為複合生態系統的主體,其日常活動對城市生態系統的好壞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生態城市規劃中強調社區建設,創造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
2.1 生態建築
開發各種節水、節能生態建築技術,建築設計中開發利用太陽能,採用自然通風,使用無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環境的健康性和舒適性;減少建築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廣泛利用屋頂、牆面、廣場等立體植被,增加城市氧氣產生量;區內廣場、道路採用生態化的“綠色道路”,如用帶孔隙的地磚鋪地,孔隙內種植綠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徑流。
2.2 生態景觀
強調歷史文化的延續,突出多樣性的人文景觀。充分發掘利用當地的自然、文化潛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設健康和多樣化的人類生活環境。
3 生態產業
生態產業是按生態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於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網路型、進化型產業。它通過2個或2 個以上的生產體系之間的系統耦合,使物質、能量能多級利用、高效產出,資源、環境能系統開發、持續利用。
生態產業注重改變生產工藝,合理選擇生產模式。循環生產模式能使生產過程中向環境排放的物質減少到最低程度,實現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
生態產業規劃通過生態產業將區域國土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生態環境規劃和社會經濟規劃融為一體,促進城鄉結合、工農結合、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結合;為企業提供具體產品和工藝的生態評價、生態設計、生態工程與生態管理的方法。
4 環境教育
城市活動的最終主體是人,強調人人參與,普及對各層次、各行業市民的環境教育是創建生態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態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典型做法是:
(1) 為市場運作創造條件,通過與經濟利益相結合,將環保事業推向市場;
(2) 創造合作的機會,如學校、機關和社區等,擴大社會影響;
(3) 深入宣傳生態思想,轉化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切實行動;
(4) 通過政策、法令強制執行。
建設狀況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態環境建設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獲得國家批准建設生態省,2001年吉林和黑龍江又獲得批准建設生態省,陝西、福建、山東、四川也先後提出建設生態省。約有20多座城市如天津、廣州、上海、寧波、昆明、成都、貴陽、長沙、揚州、威海、深圳、廈門、銅川、十堰等都先後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的奮鬥目標。
相關提問 著名城市生態專家、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如松院士:生態城市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範圍內去調整生產和消費方式、決策和管理方法,使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充分發揮,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態系統得到充分保護。進入2010年來,生態城市已成為國內外生態建設的一個熱門領域。國際上在規劃建設與管理上都開展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則和建議。
強調健全的生態服務功能。要求城市非工程開闊地表100%可滲水透綠,屋頂和立面綠化,綠地兼有濕地功能,濕地兼有生態給排水功能,社區內生態服務面積不低於建築用地面積的3倍。
強調健康的代謝環境。要求安全適宜的衣、食、住、行環境、低的熱島效應和灰霾日數,社區分散式污水處理、生活垃圾堆肥、生態用水保障和生態衛生設施齊備。
強調合理布局。要求新區和產業園沿輕軌或大容量快速公交的“主動脈”,呈“糖葫蘆串”型布局,小區之間由生態服務用地隔開,生態交通網路覆蓋人口超過城市人口的80%;要求生產、居住、商政和生態服務用地混合布局,1/3以上市民能就近上班。
強調低能耗、低廢棄、高效率。有條件的城市建築空調和供熱的能源80%靠地熱、太陽能、生物質能、工業餘熱等可再生能源;80%以上生活垃圾能在家庭和社區尺度減量化和資源化。居民高峰期出行90%以上是公交、腳踏車或步行。此外,城市要有鮮明的自然和人文生態標識、社區和睦,治安良好等。
專家觀點 何祚庥:建設生態城市要循序漸進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在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上表示,中國作為開發中國家,在生態城市建設方面的探索仍處於起步階段,必須重視相關經驗的吸收和積累。“生態城市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路程。”在何祚庥看來,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城市所產生的垃圾必須全部經過無害化處理,同時一切有害氣體的排放源也應該被清除;城市的能源需求應該主要由核能、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提供;而生態城市的公共運輸工具,也應該儘量使用電能進行驅動。何祚庥認為,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也應是一個環保的過程,對於生產過程高污染、高能耗的水泥等建築材料應該減少使用,生態城市建築儘量選用環保建材。
王忠平:效益與生態一個不能少 全國市長研修學院王忠平教授表示,當前中國綠色經濟的發展仍處於探索和實驗階段,很多方面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21世紀以來),全國很多地區都在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其中探索城市建設與自然循環之間的關係是共同點。每座城市都根據自身的地理位置、產業基礎、資源分布等因素側重發展不同的生態產業,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生態城市還沒有出現重複建設的現象。他說,當前各地在綠色產業領域仍處於探索和實驗階段,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比如發展太陽能產業,如果從這個產業中得到的產能和效益,比發展該產業所消耗的能源和資源更多,那么這樣的產業化就得不償失。因此王忠平表示,中國應該以科學和冷靜的態度看待綠色經濟的發展,不能發揮盲目的熱情,否則經濟賬和生態賬就無法平衡,甚至產生更大損失。
Arthur Molella和Simon Joss:新城與老城都得要兼顧 美國史密森學會Lemelson研究中心主任Arthur Molella表示,新的生態城市的建設具有典範作用,但對於傳統城市的生態化改造也應該得到各國政府重視。傳統城市消耗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能源,只有對其進行生態化改造,才能解決2000年以來全球性的能源與環境問題。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Simon Joss表示,對生態城市的討論不應局限於新建城市。經過對全球79座生態城市調查後發現,絕大多數的生態城市都是在老城區基礎上擴建和修復後形成的。傳統城市隨著經濟發展,環境壓力與人口壓力的迅速增加是這些城市向生態城市轉型的共同因素。
唐丁丁:好經濟政策就是好環境政策
“一個好的經濟政策就是一個好的環境政策。”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唐丁丁說,中國推動可持續消費的主要手段與措施主要包括, 一要大力推行中國環境標誌制度,引導消費者購買低污染、低資源消耗和環境友好型的產品,把消費者手中的鈔票變為環境選票。 第二項重要的政策措施是實施政府綠色採購制度。 三是發展綠色信貸和綠色金融。 最後,中國還要實施綠色貿易政策,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或減少資源類產品和能源性產品的出口,以促進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楊保軍:評價指標不搞一刀切 城市規劃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說,生態城市的指標,學界一直在研究,公認的21世紀以來)還沒有。我認為至少有幾個指標,對我們衡量城市是否生態是離不開的。首先是碳排放,生態的城市應該是有利於減排的,在能源的利用上,要盡最大可能地去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學能源。其次是當地就業率,要讓老百姓儘可能方便地就業和生活,當你考慮他有居住環境,配套設施的時候,還要考慮就業崗位的提供。生態城市,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儘可能短距循環,運用技術手段,排斥大規模,崇尚小,排斥自上而下,崇尚自下而上的理念和行動。當然綠地的指標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公共運輸、慢行系統、循環利用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指標。可是,到2013年常用的指標中恰恰沒有容積率的指標,沒有人說容積率達到多少,就一定是生態的,或者是小於多少就一定是不生態的。恰恰從生態的本原來看,要求的是適度的密度,如果密度太低,是不生態的,是對資源的浪費。借鑑生物學的觀念來看,如一個森林裡,如果只有一頭羊,這個物種很快就會滅絕的,但是同樣一塊草地上,過多的羊也會滅絕,因為它吃完以後不能再循環。那么,對於城市來說,這個恰當的密度又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說交通組織方式、管理水平等,甚至包括這個地方讓人是不是感覺到舒適、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