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況,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特徵,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醫療,體育,交通運輸,風土人情,著名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漢為益陽縣地。
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新康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併入益陽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析益陽縣置新康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以“鄉土安寧”之意置寧鄉縣。
宋太平興國二年(977)析益陽、長沙、湘鄉部分地始置寧鄉縣,隸潭州長沙郡。縣治設今
橫市鎮,後改設今
玉潭街道。
民國時,寧鄉隸湖南省第5行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寧鄉歸屬
益陽專區,1952年屬
湘潭專區,1962年復歸益陽專區,1983年劃歸長沙市轄。
2017年4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以原寧鄉縣的行政區域為寧鄉市的行政區域。
2017年12月3日,寧鄉市正式掛牌。12月3日上午9時,湖南寧鄉市成立大會舉行,寧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將相繼揭牌。立足新的時代條件,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千年古邑寧鄉正式邁入新紀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3年,寧鄉縣轄12區,3鎮、74公社,909大隊、7委,12873生產隊,38居民組。1990年,四縣共39區,201鄉和20鎮,2894村和67居委會,37713村民組和404居民組。
1995年撤區並鄉,寧鄉縣調整為35鄉鎮(17鎮18鄉)。
2007年,湖南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07]10號)批覆同意:將寧鄉縣全民鄉更名為金洲鄉。湖南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07]15號)批覆同意:將寧鄉縣雙江口鎮的茶亭寺、石頭坑2個建制村成建制劃歸城郊鄉管轄。同年,撤銷大成橋鄉設立大成橋鎮,撤銷青山橋鄉設立青山橋鎮。
2009年,金洲鄉撤鄉設鎮。
2013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3]14號)批覆同意:撤銷大屯營鄉,設立大屯營鎮。同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3]18號)批覆同意:撤銷玉潭鎮、城郊鄉、白馬橋鄉、歷經鋪鄉,分別設立玉潭、城郊、白馬橋、歷經鋪4個街道。具體調整如下:將原城郊鄉的茆田、塘灣、合安3個社區和金星建制村的區域範圍,與原玉潭鎮的行政區域合併,設立玉潭街道;以原城郊鄉的東溈、鎖匙、怡寧、溈豐、羅宦、木佳、蔸子潭7個社區和關心、石泉、石頭坑、茶亭寺4個建制村的區域範圍,設立城郊街道;以原白馬橋鄉的行政區域設立白馬橋街道;以原歷經鋪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歷經鋪街道。
2014年,撤銷資福鄉,設立資福鎮。
2015年11月19日,楓木橋鄉、偕樂橋鎮和灰湯鎮成建制合併設立灰湯鎮;將壩塘鎮和南田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壩塘鎮;將雙江口鎮和朱良橋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雙江口鎮。
區劃現況
鄉鎮街道 | 下轄社區 | 下轄村 |
---|
| 文中、學庵、花明、楚溈、通益、南苑、八一、香山、新城、茆田、塘灣、合安 | 金星 |
| 正農、鳳形山、白馬 | 仁福、白龍 |
歷經鋪街道 | 金南 | 新寶塔、南太湖、歷經鋪、大灣嶺、群星、淨土庵、紫雲 |
| 東溈、羅宦、蔸子潭、木佳、鎖匙、怡寧、溈豐 | 關心、石泉、茶亭寺、石頭坑 |
| 道林 | 金華、靳水、善山嶺、鑫星、華鑫市、河東新村、龍泉湖、石金 |
| 劉家 | 炭子沖、花明樓、朱石橋、靳江、靳源、聯新橋、常山、楊林橋 |
| 東湖塘 | 太平橋、泉山、麻山、陶家灣、燕山、西沖山、泉塘灣 |
| 夏鐸鋪、高新、鳳橋 | 天馬新村、六度庵、興旺、長龍新村、龍福新村、香山新村 |
| 雙江口、白玉、雙福、新香 | 檀樹灣、長興、五一、山園、雙青、高田寺、左家山、朱良橋、槎梓橋、蓮花山、羅巷新村、雲濟、興桂 |
| 煤炭壩 | 雙龍、賀石橋、東山、賀家灣、磚塘、富家 |
| 壩塘 | 沿江、樂安、金洲、溈烏、保全、金河、油麻田、繁榮、南田坪、南芬塘、洋西塘、橫田灣、停鐘新村 |
| 湯泉、偕樂 | 寧南、雙建、灰湯、金農、將軍、竹田、雙盆、八石、杏村、洞庭、新風、永興、牛角灣、古南橋、花果山、楓木橋 |
| 雙鳧鋪 | 泉井、回龍山、麥田、余新、合軒、粟江、雙明 |
| 老糧、唐市 | 長田、回春堂、江花、金洪、雙藕、毛公橋、星石、望江 |
| 流沙河、荷林 | 草沖、扶沖、合興、瓦子坪、大田方、碼聯、花林、罘罳峰、紅石、鴻富、赤塅 |
| 巷子口 | 聯花、官山、雙河、獅沖、直田、黃鶴、仙龍潭、扶峰、金楓園 |
| 龍田 | 月塘、白花、橫嶺、石屋、七里山 |
| 橫市 | 望北峰、雲山、向陽、泉柳、合金、利民、鐵沖、界頭、金豐、關聖、仁橋 |
| 侯旨亭 | 回龍鋪、金玉、豐收、白金、金旺、沿河 |
| 青羊 | 黃材、月山、龍泉、沙坪、寧峰、井沖、涓水、松溪、新橋、石山、石龍洞、崔坪、炭河裡、溈濱、石獅庵、塅溪 |
| 青泉 | 永盛、鵲山、二泉、玉新、梅鳴、大成橋、成功塘 |
| 青山橋 | 芙蓉、竹峰、田坪、上流、心田、石獅橋、花園、田心 |
| 全民、關山 | 顏塘、箭樓、龍橋、同興 |
| 石家灣 | 靳興、大屯營、三仙坳、梅湖、韶光、白洋 |
| 窯里 | 華寶、合星、清泉河、七星、檀木橋、紅旗、珊瑚 |
| / | 桃林橋、傅家塘、菁華鋪、洪侖山、陳家橋、嶂山 |
| / | 喻家坳、南嶺、湧泉山、太平山、湖溪塘、神武、高田、泉龍 |
| / | 石筍、寶雲、沙田、長沖、五里、石梅 |
| 溈山 | 同慶、祖塔、溈峰、溈水源 |
資料來源:2016寧鄉市統計用城鄉區劃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鄉地處湘東偏北的洞庭湖南緣地區,地理上界於東經111°53′-112°46′,北緯27°55′-28°29′,東鄰望城,南接湘潭、湘鄉,西與漣源、安化交界,北與益陽、桃江毗連。東西最大跨度88公里,南北縱長69公里。
地形地貌
寧鄉境內多為丘陵地帶,西部的
溈山區域是
雪峰山龐大東部地帶的南側主幹區,往東則是
雪峰山余脈向東北
濱湖平原過渡地帶,境內地貌有山地、丘崗、平原。地表輪廓大體是北、西、南緣山地環繞,
東南丘陵起伏,北部崗地平緩,東北低平開闊,整個地勢由西向東呈階梯狀逐級傾斜。
水文特徵
寧鄉境內有溈水、
烏江、楚江、靳江四條主要河流,其中
溈水、靳江為
湘江一級支流,楚江、烏江是溈水一級支流,
黃材水庫為全國三大土壩水利工程之一。
溈水河,又名“溈水”,古名“玉潭江”,發源於湖南省寧鄉市的溈山,自西向東流入長沙市區境內,於長沙市望城區的
新康鄉與高塘嶺街道交界處流入湘江 ,全長144公里,流域面積2750平方公里,被譽為寧鄉市的母親河。
氣候特徵
寧鄉市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寒冷期短,炎熱期長。全縣年日平均氣溫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年平均無霜期274天,年平均
日照1737.6小時,境內雨水充足,年均降水量1358.3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1%。
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已探明的礦產有40多種,已開發利用的有煤、鐵、錳、鈾、金鋼石、海泡石、花崗岩等20多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寧鄉全市總戶數45.85萬戶,戶籍總人口142.25萬人,人口性別比為103.5:100。年末常住總人口126.56萬人,比上年增長2.4%。人口出生率13.45‰,死亡率5.98‰,自然增長率為7.47‰。城鎮化率56%,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2017年年末全市總戶數45.51萬戶,戶籍總人口142.0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704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9人,比上年末減少1人。戶籍人口中,人口性別比為103:100,人口出生率14.12‰,死亡率18.34‰,自然增長率為-4.22‰。年末常住總人口128.22萬人,比上年增加1.66萬人,增長1.3%。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76.32萬人,城鎮化率59.5%,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寧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GDP)835.05億元,比2012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0.73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78.02億元,增長16.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66.3億元,增長10.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69797元。2013年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移5位,位居全國百強第56位,中部第3位。
2015年,寧鄉第三次產業結構由2013年的11.6:68.5:19.9調整為10.9:69.2:19.9。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2.7%,比2014年提高1個百分點。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3.3%、82.1%、14.6%,分別拉動GDP增長0.5、11.6、2.0個百分點。
2015年,寧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02.17億元,比2014年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9.72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75.55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6.90億元,增長13.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81680元。
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24.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3.82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06.66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3.97億元,增長12.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96118元。第十七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前移4位,躍居全國百強第31位,中部第3位。
財政收入:2017年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93.22億元,增長16.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長沙市考核口徑)71.42億元,增長12.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08億元,增長3.6%;上劃收入27.34億元,增長28.9%;土地出讓金收入21.80億元,增長31.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7.39億元,增長8.4%。
第一產業
2013年,寧鄉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9.76億元,比2012年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72.77億元,增長5%;林業產值4.31億元,增長6%;牧業產值55.69億元,增長3.1%;漁業產值4.94億元,增長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05億元,增長9.2%。糧食種植面積197.98萬畝,比2012年增長2.2%,其中稻穀播種面積183.24萬畝,增長2%,優質稻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為78.9%;蔬菜種植面積65.94萬畝,增長11.5%;菸葉種植面積9.99萬畝,增長4.1%。
2013年,寧鄉市糧食總產量85.16萬噸,比2012年下降0.1%;菸葉1.46萬噸,增長4.3%;蔬菜153.4萬噸,增長12.1%;出欄肉豬240.2萬頭,出籠家禽4114.96萬羽,分別下降0.6%、0.2%。
2015年,寧鄉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8.40億元,比2014年增長5.0%。其中農業產值94.29億元,增長9.9%;林業產值5.32億元,增長5.5%;牧業產值60.37億元,下降2.5%;漁業產值5.80億元,增長5.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62億元,增長9.9%。
2015年,寧鄉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99.12萬畝,比2014年增長0.3%,其中稻穀播種面積182.97萬畝,增長0.5%,優質稻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為80.1%;蔬菜種植面積69.90萬畝,增長1.0%;菸葉種植面積6.49萬畝,下降25.0%。
第二產業
2013年,寧鄉市實現工業總產值1601.52億元,比2012年增長20.6%,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1466.75億元,增長21.7%。實現工業增加值523.47億元,增長17.6%,高於全市4.4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78.4%;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358.06億元,增長19.4%,高於全市5.4個百分點。
2013年,寧鄉市重工業實現增加值212.2億元,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59.3%。港澳台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增速較快,分別增長26.8%和25.7%。
2013年,寧鄉市工業實現產值930.92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的63.5%,比2012年增長23.2%;實現增加值221.15億元,增長20.6%。先進裝備製造、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共實現產值1011.42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比重68.9%,同比增長23.1%,對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72.6%。寧鄉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0.88億元,比2012年增長19.5%;利潤總額125.53億元,增長34.7%;利稅總額196.04億元,增長33.2%。
2015年,寧鄉市工業產值值613.11億元,比2014年增長13.4%,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72.7%;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490.52億元,增長15.0%,高於全市5.8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達到2015.38億元,增長15.1%。
2015年,寧鄉市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421.60億元,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85.9%。港澳台投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增速較快,分別增長29.3%和16.8%。
第三產業
2013年,寧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5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0.69億元,增長12.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82億元,增長28.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150.61億元,增長13.7%;住宿餐飲收入21.89億元,增長11.3%。
2013年,實現企業商品零售額,化妝品類增長131.5%,金銀珠寶類增長63.5%,汽車類增長62.7%,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3%,中西藥品類增長43.2%,日用品類增長26.7%。
2013年,寧鄉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24.1億元,比年初增加45.68億元,增長16.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15.66億元,比年初增加29.04億元,增長15.6%;企業存款餘額108.44億元,比年初增加16.61億元,增長18.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37.65億元,比年初增加53.3億元,增長28.9%;金融機構利潤總額7.14億元,增長22.6%。
2015年,寧鄉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45億元,比2014年增長16.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75.33億元,增長17.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1.12億元,增長14.0%。按消費形態統計,批發業實現31.34億元,增長26.2%;零售業實現175.70億元,增長14.5%;住宿業實現2.27億元,增長16.7%;餐飲業實現27.14億元,增長16.6%。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80.56億元,增長14.2%;限額以下單位商品零售額155.89億元,增長17.3%。
社會事業
科技
2013年,寧鄉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和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81家,2013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30.47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實現增加值104.25億元,增長25.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2013年申請專利1040件,增長44.2%;其中發明專利235件,增長46%;授權專利608件,其中發明專利93件。成功申報國家、省、市各級科技項目218項,轉化科技成果200項,被評為全省智慧財產權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目前寧鄉市已有國家高級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
教育
唐代相國裴休、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張栻等,曾到寧鄉設壇講學、傳播文明。從宋代起,先後創立了靈峰、南軒、玉潭、雲山等四大著名書院。近代有“湖南學堂,寧鄉為首”的美譽。朱劍凡創辦寧鄉一中以來,歷年都是全省高考榜首。2005年上重點本科線達807人,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百強中學”。
2013年寧鄉市共有普通中國小318所,中職學校6所,特教學校1所。在校中小學生153239人,其中高中學生31918人(含中職學生6802人),國中學生43032人,國小學生78289人,特教學生111人。寧鄉市中國小教職工9702人,其中專任教師9020人。寧鄉市共有幼稚園219所,在園幼兒40551人,教職工3209人,其中專任教師86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100%,國小升學率100%。高考一本上線1180人,上線率15.3%;二本上線3539人,上線率45.9%,連續三年上線人數、上線率、錄取人數、錄取率居全省農村縣市第一。中考合格率91.1%,比去年提高1.5個百分點,優秀率61.7%,比去年提高8.8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居長沙市第一。
文化
唐代靈祐禪師來溈山創建密印寺,開創中國佛教著名流派溈仰宗。
1938年始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紋鼎、象紋大銅鐃、提梁卣等文物;1998年發掘於老糧倉師古寨的編鐃更是館藏年代最早、最為完整,2014年仍能演奏的樂器。2001年,黃材鎮出土的青銅罍,為國內最大、最重的商周罍王;寧鄉市庫存文物達萬餘件。不可移動文物十分豐富,涵蓋了湖湘文化、革命文化、佛教文化、青銅文化、歷史文化等範疇。寧鄉市有國家、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其中國家級2處、省級8處、市級8處、縣級42處,遍布於寧鄉市35個鄉鎮。其中,有黨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國家主席劉少奇故居、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謝覺哉故居;楚國靳尚大夫堂、佛教禪宗溈仰祖庭密印寺、祖師塔院;國寶
四羊方尊出土地炭河裡遺址、湖湘理學創始人張南軒父子墓、孫中山侍衛長何梓林墓、湖南風雨第一橋惠同廊橋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劉少奇故居、何叔衡故居、密印寺等文物景點共接待遊客150餘萬人次。另有歷史文化名鎮4處。
根據2003年寧鄉市文物普查,已登記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411處,其中有古墓葬、古遺址、古建築、古寺廟、古水井、古民居、古作坊、古橋樑等,數量多、分布廣、品種全,均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2013年寧鄉市擁有廣播電台1座,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公共圖書館1座,藏書量20萬冊。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到98%,有線電視用戶13.2萬戶。寧鄉市共有120支民眾文藝團隊,2013年組織公益演出57場,公益電影放映5045場,捐贈圖書5000餘冊。
醫療
截至2016年,寧鄉全市擁有醫院、衛生院53個,縣直醫衛單位8個,鄉鎮衛生院29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4個,民營醫院12個。全市醫療機構床位總數6730張,其中縣直醫療單位2913張,鄉鎮衛生院2145張。在編在崗衛生工作人員3760人,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3001人(含臨聘人員),註冊護士2545人(含臨聘人員)。全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死亡率5.63/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9‰。
體育
2013年寧鄉承辦了長沙“賀龍杯”中國業餘籃球公開賽和全省老年門球賽等大型活動,參與人數超過40萬人。在長沙市第八屆運動會中,寧鄉市共獲得金牌109.5枚,名列長沙市第一。
2016年,寧鄉市承辦了“歡樂瀟湘”、全國男子籃球聯賽(NBL)、中美籃球對抗賽、全國第十一屆武林大會和中泰拳皇爭霸賽等文體活動和比賽。
截至2016年,全市共有體育場館9座,400米田徑場16個,鄉鎮門球場 20個,擁有19個體育協會。
交通運輸
寧鄉城距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60公里,
石長鐵路、長張高速、長湘高速、長韶婁高速、
319國道橫貫東西,
洛湛鐵路連通南北,S206、S208、S209和S311四條省道貫穿縣境,金洲大道、岳寧大道直通省會長沙市。
截至2016年,寧鄉市內公路建設里程6161.73公里,管養里程4346.6公里,其中國道161.59公里,省道339.79公里;境內鐵路里程68公里;境內通車高速公路里程72.19公里。
風土人情
圍鼓子戲
以老藝人歐藹堂、歐萼生、張芳之、歐貴謙、歐體財、歐谷宜等人組成。以200多劇目的劇情人物腔調,配以相應的樂器,由司鼓者,以鼓點指揮,其他人員按生旦淨醜分工的人物腔調,配以樂器清唱全劇,故曰“圍鼓子戲”。1956年寧鄉組織民間文藝匯演,大成橋“圍鼓子戲”以威武、戲路廣(200多個湘戲,劇目隨點隨唱)獲兩個一等獎。
觀音殿額戲
每年一度的七天觀音戲,固定為八本。為了照顧街房白天營業,中齋的早晚加演一本(即其中一日商店不殺豬羊,全體廟會人員和虔誠信士,吃一天素菜為中齋日)也有地方紳士和娛樂愛好者倡導春秋兩季不定期加演。看戲者也有嚴規,台下另有一進廠房,專供婦女觀看,男人不得入內,違者罰錢唱戲。
故事會
按規章,主管觀音會的四名首士,必須擔任第二年故事會的主持人。故事會緊跟觀音額戲的中齋前後三天為故事會,每天陣隊相同,但四抬故事上的戲曲人物,一天一換,以示精彩。
花鼓戲
寧鄉花鼓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民間小戲劇種。它形成於清代,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是一個藝術風格獨特、民眾基礎深厚、
地方色彩鮮明、生活氣息濃郁的地方小戲劇種。它隨著花鼓戲藝人的創作實踐逐漸形成許多路流派,其中以瀏陽、寧鄉、益陽、西湖、
醴陵等五路為主要流派。這五路花鼓戲因都以寧鄉話為統一的舞台語言,所以通稱為寧鄉花鼓戲。
著名特產
寧鄉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後勤基地,寧鄉花豬是中國四大名豬種之一。寧鄉是全省首批特色縣域經濟農副產品加工重點縣,擁有溈山毛尖、溈山素食、黃材臘製品、灰湯貢鴨等土特產。
寧鄉花豬原產寧鄉市,作為全國四大生豬地方名種之一,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頒布GB273-81《寧鄉花豬》, 正式確定寧鄉花豬為全國四大優良地方品種之一,2003年再次頒布實施了新標準,2006年農業部講寧鄉花豬列入《國際級家畜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007年取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證書。寧鄉花豬必須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環境下生長,遠離任何人工生長素,因此它們的
武岡銅鵝一起被譽為湖南"三寶"。
溈山毛尖,產於湖南省寧鄉市水溈山的溈山鄉。溈山產茶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就已著稱於世,清同治年間(1862~1874)《寧鄉市志》載:“溈山茶,雨前採摘,香嫩清醇,不讓
武夷、
龍井。商品銷甘肅、新疆等省,久獲厚利,密印寺院內數株味尤佳”“文革”中發現密印寺大佛像體記憶體有茶葉三十餘斤。
風景名勝
劉少奇故居
湖南劉少奇故居位於中國湖南省寧鄉市花明樓鎮炭子沖。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於此,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在一座蓋有茅草的柵欄門內的
四合院中。為土木結構。
文化大革命期間,故居被毀壞。1980年對故居按原樣進行了修復。當年的臥室、書房、開調查會的橫堂屋內展出了實物、照片數百件,重新對外開放,供人瞻仰參觀。
寧鄉花明樓
花明樓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湖南省寧鄉市東南部的一個美麗小鎮,東距省會長沙20公里,西距毛澤東故里韶山30公里,是革命偉人、已故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的故居。花明樓景區共占地690多畝,包括少奇同志故居、紀念館、銅像廣場、文物館、花明樓和修養亭幾個組成部分,是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現已經成為湖南省最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和旅遊觀光區之一。
溈山
溈山,亦名
大溈山,溈水的發源地,雄跨湖南
寧鄉西北,北鄰
桃江,西接
安化,最高處為雪峰頂,海拔927米。盆地西北側的毗盧峰下,有千年古剎
密印寺,是中國佛教禪宗五派之一的溈仰宗祖庭。溈山風景名勝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涵蓋了古文化遺址、古建築、古橋樑、古墓葬。
千佛洞
千佛洞位於寧鄉市
崔坪鄉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複雜,並有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
千佛洞是長沙地區景觀最集中的
石灰岩溶洞。
灰湯溫泉
灰湯溫泉位於湖南省寧鄉市南部灰湯鎮,總面積48平方公里,泉水水溫高達89.5℃,年平均氣溫16.2—17.6℃,雨量適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炭河裡遺址
炭河裡遺址位於湖南長沙寧鄉的
黃材鎮,中國南方最早的青銅器出土地。商代到西周時期。炭河裡遺址位於寧鄉市黃材鎮寨子村塅溪與溈水交匯的台地上,面積約20000平方米。
芙蓉山
芙蓉山在湖南寧鄉市西,接安化縣界,舊名青羊山,《名勝志》芙蓉山與大溈山自接,其中有芙蓉洞,廣東曲江縣西五里,舊產芙蓉,漢末康容煉丹於此。
著名人物
劉少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歐陽欽——歷任中共旅大市委書記兼市長,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兼省長,東北協作區主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二書記,第五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陶峙岳——先後任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員,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全國政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勝利功勳榮譽章。
謝覺哉——歷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秘書長、內務部長、法務部長等職。謝覺哉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法學界的先導、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甘泗淇——任西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周光召——1985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黃雅莉——歌手,2005年超級女聲第6名,其歌曲《
蝴蝶泉邊》被廣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