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地質土壤,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衛生,體育,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安全生產,郵電通信,環境保護,水利,交通,民俗風情,旅遊資源,六步溪,九龍池,茶馬古道,陶澍故居,安化特產,安化黑茶,安化擂茶,安化石頭,安化名人,地方榮譽,
歷史沿革
古代地理著作《
尚書·禹貢》,按自然區域把天下劃為九州,以“荊及
衡陽惟荊州”,今安化自在荊州之域。
春秋時期,湘境之群蠻與鄂境之荊楚常相爭戰。至春秋中期,楚國勢力擴張至今湘北,戰國吳起相楚悼王,始並蠻、越,取得洞庭、蒼梧之地,此時湘境大部分併入楚國疆域,今安化當屬之。
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並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安化屬長沙郡。
西漢初,置益陽縣(一說秦置),屬長沙郡。高祖五年(前202),改長沙郡為國,東漢光武時期改為郡。今安化屬荊州長沙郡益陽縣。
東漢建安年間,劉備借荊州,長沙郡一度為劉所據,今安化地當屬之。三國時期,今安化屬吳長沙郡益陽縣。太平二年(257),吳分長沙郡為湘東、衡陽二郡,今安化屬吳衡陽郡益陽縣。
西晉因舊制,今安化屬荊州衡陽郡益陽縣。西晉懷帝永嘉元年(307),析荊、廣二州地置湘州,今安化屬湘州衡陽郡益陽縣。
南北朝仍沿用晉制,安化隸屬關係無變。
隋初,廢郡為州,長沙郡改為潭州,隸屬荊州,今安化隸荊州潭州益陽縣。大業三年(607),復改州為郡,今安化屬長沙郡益陽縣,仍隸荊州。
唐代,州郡並稱,一地二名,長沙郡即潭州,史稱潭州長沙郡。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10道,潭州長沙郡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今安化屬江南西道潭州長沙郡益陽縣。
晚唐時,藩鎮割據,梅山土著民族起而攻州縣,反統治。光啟(885—888)年間,梅山“為蠻所據”,不聽朝命,不服州統、不為縣轄,“不與中國通”。今安化縣境史稱“梅山蠻地”,經五代至北宋中期無變。
北宋熙寧五年(1072),朝廷遣章惇開梅山置縣,六年敕名安化(取歸安德化之義),隸荊湖南路潭州長沙郡。縣治初設伊溪東啟安坪(今東華啟安坪),南宋建炎四年(1130),毀於戰火,縣治遷伊溪西,即今梅城鎮。
元世祖分華夏為1箇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大德(1297—1307)初年,又分全國為22道,道下置若干路。今安化屬湖廣行省湖南道潭州路。文宗天曆二年(1329),改潭州路為天臨路。今安化隨之改屬湖南道天臨路。
明初,改天臨路為潭州府。洪武五年(1372),改為長沙府。九年,改湖廣行省為湖廣布政使司(即湖南省),省下分設四道,今安化縣隸湖南省長寶道長沙府。
民國初年,廢府保留道,改長寶道為湘江道,今安化屬湖南省湘江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撤銷道,保留省、縣兩級,今安化直隸湖南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劃分9個
行政督察區2個市,今安化隸第六區(督察區駐地
邵陽,見
湖南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劃10個行政督察區,安化改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督察區駐地
益陽)。
1949年6月28日,中共安化縣工委率人民武裝進入縣城,宣布安化解放,8月,湖南成立益陽專區,安化屬益陽專區。
1951年8月,安化劃出部分區、鄉歸新建的藍田縣(今
漣源市),並隨縣域變動,將縣治遷至東坪。
1952年12月,撤銷益陽專區,安化改隸常德專區。
1962年底,重建益陽專區(後改稱地區),安化復隸益陽專(地)區。
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益陽地區,建立地級
益陽市,安化屬之。
1995年,安化縣撤銷雲台、煙溪、中砥、江南、小淹、冷市、仙溪、大福、清塘、梅城10個區公所。保留平口鎮和高明鄉、栗林鄉、龍塘鄉、木子鄉、蒼場鄉、連里鄉,行政區劃不變。其餘51個鄉鎮撤併調整為22個鄉鎮。具體為:撤銷東坪鎮、黃沙坪鎮、城埠坪鄉,合併設立東坪鎮,同時將中砥鄉的蓮台等14個村和楊林鄉的上煙等15個村劃歸東坪鎮管轄;撤銷清塘鋪鎮和魚水鄉、太平鄉、廖家坪鄉,合併設立清塘鋪鎮,同時將芙蓉林場及其所屬的蔡家村劃歸其管轄;撤銷梅城鎮和田心鄉、東華鄉,合併設立梅城鎮;撤銷仙溪鎮和九龍鄉、山口鄉,合併設立仙溪鎮,同時將芙蓉林場所屬的芙蓉村劃歸其管轄;撤銷大福鎮和木孔鄉,合併設立大福鎮,同時將大榮鄉的焦許等15個村劃歸其管轄;撤銷小淹鎮和敷溪鄉,合併設立小淹鎮;撤銷柘溪鎮和唐溪鄉,合併設立柘溪鎮,同時將青山園鄉的回龍等6個村和中砥鄉的梨坪、柏木溪2個村劃歸其管轄;撤銷江南鎮和陳王鄉,合併設立江南鎮;撤銷馬路鎮、岳溪鄉、湖南坡鄉,合併設立馬路鎮;撤銷煙溪鎮和雙龍鄉,合併設立煙溪鎮;撤銷長塘鄉和通溪鄉,合併設立長塘鄉,同時將大榮鄉的花橋等9個村劃歸其管轄;撤銷羊角塘鄉和金雞鄉,合併設立羊角塘鄉;撤銷三洲鄉和大橋鄉,合併設立冷市鄉;撤銷奎溪鄉和木榴鄉,合併設立奎溪鄉;撤銷樂安、浮青和思游鄉,合併設立樂安鄉;撤銷長樂鄉和上馬鄉,合併設立滔溪鄉;撤銷東山鄉和新橋鄉,合併設立東山鄉;撤銷南金鄉和將軍鄉,合併設立南金鄉;撤銷田莊鄉和文溪鄉,合併設立田莊鄉;將國營洞市林場併入洞市鄉;將國營柘溪林場併入古樓鄉;撤銷大榮、青山園、中砥3個鄉建制。(註:國營洞市、柘溪林場的行政區劃變更雖已行文,但未實施)
1996年1月22日,安化縣政府根據湖南省民政廳和益陽市政府《關於安化縣奎溪等5鄉撤鄉建鎮的批覆》,正式行文:撤銷奎溪鄉,設立奎溪鎮,轄2個居委、32個村。撤銷羊角塘鄉,設立羊角塘鎮,轄1個居委、49個村。撤銷冷市鄉,設立冷市鎮,轄2個居委、43個村。撤銷長塘鄉,設立長塘鎮,轄1個居委、44個村。撤銷連里鄉,設立渠江鎮,轄1個居委,16個村,鎮人民政府駐渠江。上述5鎮的行政區域不變。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安化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政社分開,改公社為鄉,安化下轄10個區、1個區級鎮,51個鄉、8個鄉級鎮。
1995年,安化縣撤銷雲台、煙溪、中砥、江南、小淹、冷市、仙溪、大福、清塘、梅城10個區公所。保留平口鎮和高明鄉、栗林鄉、龍塘鄉、木子鄉、蒼場鄉、連里鄉,行政區劃不變。其餘51個鄉鎮撤併調整為22個鄉鎮。具體為:撤銷東坪鎮、黃沙坪鎮、城埠坪鄉,合併設立東坪鎮,同時將中砥鄉的蓮台等14個村和楊林鄉的上煙等15個村劃歸東坪鎮管轄;撤銷清塘鋪鎮和魚水鄉、太平鄉、廖家坪鄉,合併設立清塘鋪鎮,同時將芙蓉林場及其所屬的蔡家村劃歸其管轄;撤銷梅城鎮和田心鄉、東華鄉,合併設立梅城鎮;撤銷仙溪鎮和九龍鄉、山口鄉,合併設立仙溪鎮,同時將芙蓉林場所屬的芙蓉村劃歸其管轄;撤銷大福鎮和木孔鄉,合併設立大福鎮,同時將大榮鄉的焦許等15個村劃歸其管轄;撤銷小淹鎮和敷溪鄉,合併設立小淹鎮;撤銷柘溪鎮和唐溪鄉,合併設立柘溪鎮,同時將青山園鄉的回龍等6個村和中砥鄉的梨坪、柏木溪2個村劃歸其管轄;撤銷江南鎮和陳王鄉,合併設立江南鎮;撤銷馬路鎮、岳溪鄉、湖南坡鄉,合併設立馬路鎮;撤銷煙溪鎮和雙龍鄉,合併設立煙溪鎮;撤銷長塘鄉和通溪鄉,合併設立長塘鄉,同時將大榮鄉的花橋等9個村劃歸其管轄;撤銷羊角塘鄉和金雞鄉,合併設立羊角塘鄉;撤銷三洲鄉和大橋鄉,合併設立冷市鄉;撤銷奎溪鄉和木榴鄉,合併設立奎溪鄉;撤銷樂安、浮青和思游鄉,合併設立樂安鄉;撤銷長樂鄉和上馬鄉,合併設立滔溪鄉;撤銷東山鄉和新橋鄉,合併設立東山鄉;撤銷南金鄉和將軍鄉,合併設立南金鄉;撤銷田莊鄉和文溪鄉,合併設立田莊鄉;將國營洞市林場併入洞市鄉;將國營柘溪林場併入古樓鄉;撤銷大榮、青山園、中砥3個鄉建制。
1996年1月22日,安化縣政府根據湖南省民政廳和益陽市政府《關於安化縣奎溪等5鄉撤鄉建鎮的批覆》,正式行文:撤銷奎溪鄉,設立奎溪鎮,轄2個居委、32個村。撤銷羊角塘鄉,設立羊角塘鎮,轄1個居委、49個村。撤銷冷市鄉,設立冷市鎮,轄2個居委、43個村。撤銷長塘鄉,設立長塘鎮,轄1個居委、44個村。撤銷連里鄉,設立渠江鎮,轄1個居委,16個村,鎮人民政府駐渠江。上述5鎮的行政區域不變。
1997年,安化縣面積4948平方公里,人口93.5萬。轄16個鎮、13個鄉:東坪鎮、清塘鋪鎮、梅城鎮、仙溪鎮、長塘鎮、大福鎮、羊角塘鎮、冷市鎮、小淹鎮、江南鎮、柘溪鎮、馬路鎮、奎溪鎮、煙溪鎮、渠江鎮、平口鎮、高明鄉、樂安鄉、栗林鄉、東山鄉、滔溪鄉、洞市鄉、田莊鄉、龍塘鄉、楊林鄉、木子鄉、蒼場鄉、南金鄉、古樓鄉。縣政府駐東坪鎮。
2005年,安化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將栗林鄉和梅城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梅城鎮,鎮人民政府駐梅城(原梅城鎮人民政府駐地);將東山鄉和大福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大福鎮,鎮人民政府駐大福坪(原大福鎮人民政府駐地);將蒼場鄉和馬路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馬路鎮,鎮人民政府駐馬路口(原馬路鎮人民政府駐地);將木子鄉、楊林鄉和東坪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東坪鎮,鎮人民政府駐解放街(原東坪鎮人民政府駐地);將洞市鄉和江南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江南鎮,鎮人民政府駐江南(原江南鎮人民政府駐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化縣轄17個鎮、6個鄉。
2006年2月,安化縣正式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併栗林鄉和梅城鎮,設立新的梅城鎮;撤併東山鄉、新橋建鎮試驗區和大福鎮,設立新的大福鎮;撤併蒼場鄉和馬路鎮,設立新的馬路鎮;撤併木子鄉、楊林鄉和東坪鎮,設立新的東坪鎮;撤併洞市鄉和江南鎮,設立新的江南鎮;高明鄉、清塘鋪鎮、樂安鎮、仙溪鎮、長塘鎮、羊角塘鎮、小淹鎮、柘溪鎮、奎溪鎮、煙溪鎮、渠江鎮、平口鎮、冷市鎮、滔溪鎮、田莊鄉、龍塘鄉、古樓鄉、南金鄉維持行政區劃現狀不變。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化位於
資水中游,湘中偏北,
雪峰山北段主幹帶,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
漣源,
新化毗鄰,西與
漵浦、
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第三大的縣。
地形地貌
安化在
雪峰山北段主幹帶,地形地貌多樣,地勢從西向東傾斜,西部高峰
九龍池,海拔1622米,東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對高差1565米。境內群山起伏,嶺谷相間,有較大的山脈29支,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57座,屬典型的山區縣。全縣共有山地面積4052.5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81.9%;山崗地面積有546.9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11.1%;崗地面積134.0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2.5%,平地面積139.7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2.8%,其餘為水面。
地質土壤
安化縣大地構造處於雪峰山孤形構造北端向東偏移部位,鄰近祁陽弧北段,北為揚子陸塊的雪峰弧形隆起帶,南為華夏陸塊的湘中凹陷區,呈“一橫二縱”構架,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山地、丘陵、崗地犬牙交錯。成土母質以板頁岩風化物為主,其次為砂礫岩、石灰岩,花崗岩風化物亦有少量分布。土壤類型比較齊全,土質粘沙適度,多主弱酸性,養分含量較豐富。
氣候
安化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總的特點是氣候溫暖、四季分明,水熱同季、暖濕多雨,嚴寒期短、暑熱期長,熱量充足、雨水集中。區域內年平均日照時數1376.1小時,太陽輻射總量97.16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氣溫16.2℃,歷年最高氣溫為42℃,最低氣溫為-11℃。區域內年降雨量在986毫米-244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622mm,在年內及年際間分布都很不均勻,降雨主要集中在3~7月,占全年的52.5%,其中以5月份最多,占全年的16%,最大年降雨量為最小年降雨量兩倍以上。
水文
安化縣境內水系十分發達,溪河縱橫交錯,分屬資水、湘江、沅水三大水系,以資水水係為主,其流域面積為4850.6平方km,占全縣總面積的97.99%;屬湘江流域的90.35平方km;屬沅江流域的9.3平方km。縣內集雨面積大於10平方km或幹流長度大於5km的河流有163條(其中一級支流45條,二級支流83條,三級支流35條),有洢溪、洋溪、善溪、沂溪、麻溪、渠江等9條資江一級支流的流域面積均超過200平方km。資江由平口鎮入境,流經馬路、東坪、小淹等16個鄉鎮,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幹流長度在縣境內長120km,資江幹流上因柘溪水電站建設形成大型水庫一座,庫容量30.2億m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安化縣蘊藏豐富的銻、鎢、釩、錳、黃金、鉛鋅、熒石、重晶石、石英石、花崗石等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藏有39種。
水資源
2012年,安化縣水資源總量為2088512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2085592萬立方米(包括境內多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為478554萬立方米;入境水、外縣匯入境內的客水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607038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指境內孔隙水、裂隙水與岩溶水)30478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估算為44230萬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可利用量總計21235萬立方米(包括中型水庫可利用水量12086萬立方米、小型水庫5873萬立方米、山塘為3276萬立方米); 引水工程可利用量為10445萬立方米;全縣電力提水站、內燃機、水輪泵的年提水利用水量為3600萬立方米;自來水工程及自備工程可利用量為5700萬立方米;肩挑手提等非水利工程可利用量為3250萬立方米。
森林資源
截至2011年,安化林業用地面積589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79%,其中有林地面積512萬畝,比1999年增加95.6萬畝,居全省第二位;森林蓄積量1216萬立方米,比1999年增加500多萬立方米,居全省第三位;森林覆蓋率73.05%,比1999年增加5.7個百分點。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全縣公安戶籍人口數102.02萬人,常住人口86.2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28萬人,城鎮化率為35.05%。人口出生率為12.82‰,死亡率為5.91‰,人口自然增長率6.91‰。
民族
2017年,安化縣有漢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
經濟發展
綜述
2017年,安化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1.26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35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77.1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98.05億元,增長12.8%。三次產業比為20.5:34.8:44.7,一產業比重下降2.3個百分點,二產業比重下降2個百分點,三產業比重上升4.3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依次為9.7%、22.5%和67.8%,分別拉動GDP增長0.8、1.9、5.7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GDP為25650元。
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100.9%,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5% ,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04.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110% ,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105.7%,建築安裝工程價格指數107.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115.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117.2%,通信服務價格指數99.2%。
表1: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表(單位:萬元)
指 標 | 數 量 | 比上年±% |
地區生產總值 | 2212558 | 8.4 |
第一產業 | 453479 | 3.7 |
第二產業 | 769116 | 5.7 |
工業 | 731844 | 5.6 |
建築業 | 37272 | 6.1 |
第三產業 | 989963 | 12.8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03615 | 7.1 |
批發和零售業 | 115131 | 5.7 |
住宿和餐飲業 | 46427 | 7.7 |
金融業 | 84241 | 15.4 |
房地產業 | 53600 | 4.7 |
其他服務業 | 586949 | 16.6 |
全年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共有353個,其中投資5000萬以上的項目90個,億元項目42個。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9.21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73.09億元,增長21.8%,工業技改投資49.8億元,增長8.3%;房地產開發投資13.29億元,增長11.8%。重點項目全面推進,98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1億元。
第一產業
2017年,安化縣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4.90億元,同比增長3.9%。完成糧食播種面積72.6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24萬噸,比去年提高0.7%。畜牧水產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共出欄生豬89.12萬頭、牛10.87萬頭、羊37.7萬隻,分別同比增長2.6%、0.6%、2.0%,出籠家禽574萬羽,增長2.1%;水產品總產量2.15萬噸,下降12.0%。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興起,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5萬畝,新發展專業合作社312個、家庭農場147個。新建和改造茶園基地面積2萬畝,全縣茶園總面積達到33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6.6萬噸、綜合產值152億元,稅收2.8億元。連續七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前四強,黑茶產量連續十一年全國第一,獲評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表2:201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表
指 標 | 單位 | 數 量 | 比上年±% |
糧食 | 萬噸 | 24.0 | 0.7 |
其中:稻穀 | 萬噸 | 18.0 | 0.6 |
玉米 | 萬噸 | 4.51 | -0.2 |
油料 | 萬噸 | 4.4 | 1.55 |
茶葉 | 萬噸 | 6.6 | 9.80 |
水果 | 萬噸 | 5.3 | 3.83 |
蔬菜 | 萬噸 | 51.23 | 4.63 |
水產品產量 | 萬噸 | 2.15 | -11.97 |
肉類總產量 | 萬噸 | 8.7 | 2.4 |
出欄生豬 | 萬頭 | 89.12 | 2.64 |
出欄牛 | 萬頭 | 10.87 | 0.55 |
出欄羊 | 萬隻 | 37.7 | 1.97 |
出籠家禽 | 萬羽 | 574.0 | 2.07 |
第二產業
2017年,安化縣全年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74.9億元,增長7.1%。實現工業增加值73.4億元,增長5.6%。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家,總數達到126家,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5.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0%。茶產業提質成長,華萊萬隆黑茶產業化基地和華萊冷市三期工程、中茶安化第一茶廠改擴建等項目加快建設。全縣以茶葉加工為主的規模企業共有60家,實現加工產值62.54億元。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加快培育。金源新材料、金鑫新材料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力天高新、金源新材料、金鑫新材料等擴改項目穩步推進,安化首個風電項目—芙蓉山風電首台機組即將併網發電,安化(龍塘)生物科技園華晟生物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中醫藥健康產業有力發展,新增種植基地1.2萬畝,上海醫藥集團“湘中生態藥谷”項目全面實施,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啟動征地拆遷。
2017年,園區集聚能力顯著增強,通過新一輪調區擴區,規劃面積拓展至5平方公里,新增園區企業20家,新申報規模工業企業7家。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0.3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10.2萬平米,標準化廠房利用率達100%,實現園區規模工業產值59.6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12.6億元、工業稅收3億元。積極開展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農業示範科技園區工作。
2017年,全縣完成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15.2 億元,同比增長29.9 %。其中建築工程產值13.8 億元,增長32.7 %,其它產值1.4 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 156.8萬平方米,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 90.3萬平方米。從業人數 4351人,全員勞動生產率 34.8萬元/人。建築業增加值3.73億元,增長6.1%。
第三產業
2017年,安化縣全年契約引資162.95億元,引進境內省外資金38.06億元,引進市域外資金形成固定資產投資54.22億元。全年新簽約項目34個,新開工項目25個,新投產項目24個。“三新”項目中園區項目52個,園區化率62.65%,工業項目63個,工業化率75.91%。全年實際引進外資3393萬美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量2818萬美元,增長211.9%,增速全市第一。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101場次,現場銷售247萬元,簽訂購銷契約16個2900萬元。
2017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92億元,同比增長10.4%。分地域看,城鎮實現零售總額98.09億元,增長10.3%,鄉村實現零售額12.83億元,增長11.6%。全縣限額以上法人單位實現零售額11.48億元,增長 1.5%,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37%。
2017年,全年接待各類遊客425萬人次,同比增長44.8%,實現旅遊業總收入35億元,增長46.1%,賓館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達73.6%。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科學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組建全域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成功對外推出安化與你四季有約活動,在益陽日報開闢專欄宣傳安化旅遊和美食。深入推進大湘西地區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精品線路,爭取到2017年大湘西地區旅遊項目資金640萬元,抓好梅山文化生態園、茶香花海生態體驗園、茶馬古道、雲台山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全縣擁有4A級旅遊區1個,3A級旅遊區4個,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5處,星級鄉村旅遊點14處。
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3.75億元,同比增長12.3%。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89億元,增長2.1%。分稅種看,增值稅6.96億元,營業稅0.06億元,企業所得稅2.17億元,個人所得稅1.28億元。全縣財政總支出56.43億元,增長8.9%。
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29.16億元,同比增長15.5%。各項貸款餘額110.23億元,增長24.7%。全縣保險機構總數達到21家,其中壽險11家,財險10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59093萬元,增長4.0%。其中財產保險收入22064萬元,增長11.0%;人壽保險收入37029萬元,增長0.3%。
社會事業
科技
2017年,安化縣全縣共完成專利申請492件,其中發明專利97件,分別增長12.6%和38.6%,完成專利授權172件,有效發明專利總數達80件。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總數達14家。科技創新再上新台階,首次獲批三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眾創安化”已獲省級眾創空間認定,已推薦為國家眾創空間,組織白沙溪茶廠申報了2017年度湖南省專利獎,榮獲省三等獎。
衛生
2017年,安化縣全縣醫療機構累計向上級醫院轉送病人3054人次,向下轉診病人1024人次。深入推進城鄉居民健康建檔工作,全縣共建檔84.4萬份,其中年內新建4.9萬份,占全縣常住人口的97.8%。
體育
2017年,安化縣成功承辦了省青少年羽毛球冬令營和首屆“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賽,縣羽毛球運動學校獲批湖南省羽毛球訓練基地,被國家體育總局複評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17-2020)”。我縣羽毛球運動員周萌獲得世界青年混合團體羽毛球錦標賽冠軍,安化籍運動員諶利軍獲得第十三屆全運會舉重比賽男子62公斤級決賽冠軍。民眾體育發展加快,圓滿完成了市太極拳比賽承辦任務,舉行了縣級全民健身12項大型活動,體育協會組織發展迅速,入會會員大幅度增加。
文化
從安化的蚩尤橋、蚩尤溪、蚩尤洞、蚩尤山、蚩尤村等方面考證表明,蚩尤故里在思游。這裡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有著優美神奇的傳說和獨特濃郁的民俗風情。
2017年,安化縣全年先後舉(承)辦各種形式的民眾文藝活動300多場次,完成送戲下鄉138場,“歡樂瀟湘·神韻安化”系列民眾文藝活動已連續舉辦五年,《傳奇千兩茶》奪得全省民眾文藝匯演一等獎。完成農村電影放映場次6192場,廣場電影放映300場次。成立梅山文化研究會,“萬里茶道”申遺工作進展順利,唐家觀等6處文物點成功入選,一批國保省保文物得到修復。江南鎮獲評第一批省級經典文化村鎮。安化人民廣播電台在中斷播出20年後正式復播。
教育
安化一中是省內規模宏大、頗具特色的高級中學。1953年,學校定名為“湖南省安化縣第一中學”,2004年掛牌為湖南省普通示範性高級中學。
安化二中創辦於1923年,先後榮獲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學校”等稱號。2001年10月被評為益陽市示範性高級中學。
安化縣職業中專於1984年由原安化縣四中改制而成,199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00年6月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
安化縣第二職業中專地處縣城東坪鎮,始創於1956年,是益陽市歷史悠久、人才輩出、頗具影響力的職業學校之一,現系湖南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東坪完小創辦於1929年,學校堅持走“體教結合、藝體強校”之路,緊密與縣羽毛球學校配合,培養了大批羽壇優秀人才,奧運冠軍龔智超和世錦冠軍龔睿那、黃穗等都是從該校走向世界的。
2017年,安化縣共有教育機構358所,其中職高1所,普通高中6所,國中42所,國小204所(國小教學點135個),特殊學校1所,幼稚園103所。年末在校學生126994人,其中:職業高中5216人,普通高中10606人,國中27055人,國小61083人,特殊學校78人,幼稚園22956人。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普職高高考二本以上錄取人數1144人,比上年淨增96人,錄取率居全市第二;二本以上上線率為38.2%,居全市第二,高出市平均0.8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2017年,安化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2元,同比增長9.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30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8元,增長9.6%。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9188元,增長21.18 %。其中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1523元,占家庭消費支出的 16.6%。
社會保障
2017年,安化縣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21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55人,新增創業主體5510戶,創業帶動就業6798人。全縣五險參保總人次達到241.8萬人。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57.8萬人,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均參保89萬人,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4.2萬人、1.8萬人,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6.26%、96%、96%。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6332套,農村危房改造4331戶,發放補助資金8183萬元;投資4.5億元的縣人民醫院綜合大樓正式投入使用,縣二人民醫院門診綜合樓已完成主體建設,縣人民醫院縣城東部新區分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控綜合大樓建設項目等重點民生工程有序推進。
安全生產
2017年,安化縣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生產事故10起,死亡11人,重傷1人,輕傷3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重傷人數等指標同比均有所下降,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億元GDP生產經營性傷亡事故數0.045 次,比上年減少0.011次;億元GDP生產經營性傷亡事故死亡人數0.050人,比上年減少0.006人。全年共辦理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案件84起,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發生。
郵電通信
2017年,安化縣全年完成信息網路基礎設施投資15860萬元,移動基站累計1207個。光網行政村總數達383個,光網覆蓋率97.95%,4G網路覆蓋行政村總數達386個,4G網路覆蓋率98.72%,新增光網連線埠4.89萬個,累計25.71萬個。電信行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同比增長9.8%。年末寬頻網際網路用戶數10.74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88萬戶,下降7.1%;行動電話用戶61.76萬戶,增長19.3%,其中手機網際網路用戶49.52萬戶。
環境保護
2017年,安化縣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優良水平。大氣質量明顯提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29天,優良率為90.1%,同比增長7.7%;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4個地表水水質省控監測斷面的全年水質達標率達100%,其中柘溪庫區斷面水質逐漸由Ⅲ類提升為Ⅱ類,4個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的全年水質達標率達100%;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全年共削減化學需氧量142.3噸,二氧化硫391.72噸,氮氧化物319.7噸。2017年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獲全國考核獎勵,獲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11498萬元。
水利
2017年,安化縣全年共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76億元,建設各類水利工程1315處。完成勞動工日121萬個,新增供水能力73.9萬方,新增、恢復灌溉面積0.06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56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36萬畝。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爭取國家投資1140萬元,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57800人。電網建設加快推進。全年完成投資1.32億元,其中主網4907萬元,農配網8260萬元。全年完成售電量9672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7%;完成銷售收入6.55億元,增長11.0%。
交通
2017年,安化縣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7.18億元,馬安高速加快推進,連線線路基拉通,提前完成年度任務,累計完成投資57.4億元;縱貫庫區的官新高速落地,即將開工建設。8條幹線公路開工建設,2條已竣工通車,3條即將建成,3條正紮實推進,其中,S324東梅公路完成投資2.03億元,占總投資的25.31%。安化大橋已建成通車,4座橋樑啟動前期工作。煙溪客運站完成三通一平。完成農村公路改造241公里,完成投資9158萬元,完成危橋改造39座,完成投資8097萬元,完成渡改橋3座,完成投資3356萬元。全縣公路總里程達10188.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73公里、國道226公里、省道525公里、農村公路9349公里,外通內暢的交通路網初步形成。
民俗風情
語言
安化縣大部分鄉鎮通用
新湘語益陽方言。安化縣西部的部分鄉鎮使用的方言更偏向婁底的老湘語。安化的方言古老而獨特,受外來的國語和西南官話之影響非常小。
梅山文化
安化是
梅山文化的發祥地,據《宋史·梅山峒蠻傳》記載:“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區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而梅山居其中。”梅山處湘中的腹地,崇山峻岭,曠里荒蠻,交通閉塞,苗瑤雜居其間,分為梅山十峒。梅山峒民在那種獨特的環境下,形成和發展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默默地流傳千年,直到宋熙寧五年歸皇后才匯入中國文化的江河。梅山文化集中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習俗;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勞動生活,表達思想的文化形式,或稱文化載體。獨特的民俗風情,是梅山文化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在生產和分配方面,他們過的是一種共同努力,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大家一起打獵,平均分配獵物,只要狩獵或分配獵物在場,哪怕路過巧遇,見人一份,對有功者另有獎賞。
旅遊資源
安化縣自然景觀眾多,有紅岩自然保護區,柘溪省級森林公園,還有奇石如林、奇洞遍布的思游景區,洞中有洞,洞內分層、層層有景的馬路溶洞群等。古蹟亦多,有安化一中校園保護完好的文廟、武廟;有石人石馬、陵墓享堂、御書御撰扁牌一應俱全的陶儔陵園等等。截至2012年,已建成國家等級旅遊區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濕地公園1處、省級森林公園2處。
六步溪
“六步溪國家級原始次森林保護區”位於安化縣馬路鎮(原
蒼場鄉)西北部,總面積12000多畝,有湖南的“西雙版納”之稱。區內生態保持良好,自然景觀瑰麗多姿,人文景觀獨具民族特色。保護區保存著大量面積較好的原始闊葉林,有伯樂、香果、銀杏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30餘種,還有大量野生珍貴保護動物在這裡“安居樂業”,其中以雲豹為代表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多達16種。保護區常年氣候宜人,山石突兀,瀑布奇險,叢林茂密,奇花異草,美不勝收。這裡居住著土家族村民,較為封閉的生活環境使山民保留了土家人的生活習俗,吊腳樓、小背簍隨處可見。
九龍池
九龍池位於雪峰山北麓,南與新化縣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為湘中第一高峰,峰頂有一池,相傳黃帝登熊山時,將九座峰巒點化成九條龍,九龍池因此得名。九龍池融人文景觀、鄉土風情、優美傳說於其中,山、水、林渾然天成。九龍池山體整體為冰磧岩結構,被國內外地質學家認定為世界最大冰磧岩擁有地,完好保存了6億年前的岩石紀錄和冰期之後“熱室”氣候事件的岩石紀錄,岩層厚度、規模和岩石質量均堪稱“世界之最”。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景區為國家4A級景區,主要包括川岩江、關山峽谷、洞市老街、永錫橋、黃沙坪古茶市、唐家觀、陶澍故里等景點。
唐家觀是整個資江流域713公里中最有寶貴文物價值的古代民俗文化村,是資江流域益陽境內唯一保存下來的古街和古商業碼頭,被譽為“中國商業發展的活化石”。
永錫橋為清光緒年間修建的安化縣規模最大,且保存最為完好的木構風雨廊橋,橋長83米,高13米,寬4.2米,橋墩為純一色石塊壘砌而成,巨大鵲木橫臥其上,鵲木上便是由34扇木屋互連而成的主體廊橋。
洞市老街是一條長達三華里的青石板街,這裡曾是“前鄉”到“後鄉”,安化到新化的必經要道。
陶澍陵園為清代兩江總督陶澍的長眠之地,建於1840年,總占地面積7560平方米。
陶澍故居
陶澍墓位於小淹鎮沙灣村,由朝廷拔銀興建。陵園占地50畝,環築圍牆,右門入側處有
御碑亭,亭內兩隻巨大的石鰲背負一塊道光皇帝御賜的、著名書法家
何紹基書寫的碑文,進門左側為陶澍墓,墓前有墓表、石俑、石馬、
石虎、石兔,顯得莊嚴肅穆。1996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尚書宅地位於資江北岸,陶澍陵園下游約3公里,內有總督府、太保第、鄉賢祠、賜書樓、石雕龍鳳門、雙玉飄香、引水石渠等。
文塔攬月位於資江石門潭北岸,1836年由陶澍回鄉捐資所建。塔高21米,八方七層,四至
七層塔角銅鈴32個,風吹鈴響,似仙女奏樂。第一層
漢白玉石匾額上刻著首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率二層嵌“文瀾塔”青石匾額。
古塔點綴在高山峽谷中,青山綠水之間,氣勢雄偉。
在陶澍故里人文風景還遍布著仙龍吐珠、風雨迎賓、仙蛙對峙、紗帽傳奇、七星閃光、龜蛇戲斗、
石龍過江、三公搶印等奇異的自然景觀。
安化特產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最早記載見於唐朝,興盛於宋明清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08年,安化千兩茶和茯磚茶製作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安化安化縣茶園面積20萬畝,茶葉加工企業91家,茶葉加工量3.8萬噸,綜合產值50億元。安化縣擁有“安化黑茶、白沙溪、怡清源”等3箇中國馳名商標,“華萊健、國津、久揚、阿香”等5個湖南省著名商標。
安化擂茶
安化擂茶起於漢、盛於明清的地方擂茶至今在湖南中部以北的安化一帶傳襲。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沖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安化石頭
安化冰磧石其岩層深度、規模和岩層質量均為“世界之最”。產於安化縣城資江下游約4公里長河段的水花石。水花石底色呈黃色或灰色,花紋顏色有黃、灰、黑、白等幾種,主要有3種紋路:平面圖紋、陽雕圖紋、陰雕圖紋;產於安化縣城至江南鎮一帶的安化資江彩蠟石,石質堅硬,細膩光滑,玉化度極高;顏色艷麗。安化還有凍石、隕石、田黃石、鵝管鐘乳石、水草花石、貝殼化石、珊瑚化石等稀有石種。
安化名人
地方榮譽
安化獲得的榮譽有:“全國林木種苗行政執法與質量監督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範縣”、“全省資源林政管理先進單位”、“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厚朴之鄉”、“湖南省林業十強縣”。
2019年0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湘鄂西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