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縣(安鄉)

安鄉縣

安鄉一般指本詞條

安鄉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洞庭湖西北部,是湖南的北大門,處於湘鄂兩省、四市(常德、益陽、岳陽、荊州)、八縣(鼎城、漢壽、澧縣、津市、南縣、公安、石首、華容)的交界處;屬於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圈層,是長江“三口”(太平口、藕池口、松滋口)泄洪與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經之地;截至2018年,安鄉縣轄12個鄉鎮,區域面積108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4.09萬。

安鄉縣,於東漢建武16年(40年)建縣,稱為作唐,南北朝改稱安鄉,沿襲至今。湯家崗、劃城崗和庹家崗等一批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古文化遺址。由於安鄉境內的居民主要從江西、湖北及長沙、益陽等地移民而來,形成了安鄉獨特的湖鄉文化、堤垸文化和典型的移民文化、厚重的碼頭文化。

2018年,安鄉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3億元,同比增長8%;公共財政總收入完成5.93億元,同比增長9.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鄉縣
  • 外文名稱:Anxiang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下轄地區:8個鎮、4個鄉
  • 政府駐地:深柳鎮
  • 電話區號:0736
  • 郵政區碼:415600
  • 地理位置:洞庭湖西北部
  • 面積:1087平方千米
  • 人口:54.09萬(2018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觀音寺、珊珀湖、湯家崗遺址
  • 車牌代碼:湘J
  • 行政區劃代碼:43072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事業,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音樂,舞蹈,曲藝,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境內發現的湯家崗新石器遺址已有7000多年歷史,屬全國罕見,比城頭山的歷史早1000多年。
春秋戰國時期,安鄉屬楚國。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為秦黔中郡屬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縣,屬黔中郡慈姑縣地。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為武陵郡孱陵縣地。元封五年(前106年),武陵郡縣隸於荊州刺史部
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郡改名建平,縣改名孱陸。
東漢建武六年(30年),復名武陵郡,孱陵縣。東漢建武十六年(40年)析孱陵縣作唐縣,境內始設縣治,仍隸於荊州武陵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平吳,分南郡江南4縣置南平郡,隸於荊州,始以作唐為郡治,後遷江安(由公安改名),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復以作唐為南平郡治。
陳天嘉二年(561年),析作唐西南部置安鄉縣,因“左挹洞庭,右接蘭澧”,“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而名“安鄉”,時為南義陽郡治,與作唐同隸於南荊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郡,改作唐為孱陵,與安鄉俱隸於澧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孱陵、安鄉俱屬於澧陽郡
宋乾德元年(963年)平湖南,安鄉屬澧州澧陽郡。至道年間(995年—997年)隸於荊湖北路
元代,安鄉屬江南北道澧州路總管府。
明代,安鄉屬上荊南道岳州府澧州。
清代,安鄉屬岳常澧道直隸澧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安鄉直屬於湖南省。1949年7月安鄉和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安鄉屬於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1988年5月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安鄉隨屬之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末,安鄉縣下轄8個鎮、4個鄉:深柳鎮大鯨港鎮安障鄉安全鄉安豐鄉安康鄉下漁口鎮陳家嘴鎮三岔河鎮黃山頭鎮大湖口鎮官壋鎮。安鄉縣人民政府駐深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鄉縣位於洞庭湖西北部,是湖南的北大門,處於湘鄂兩省、四市(常德、益陽、岳陽、荊州)、八縣(鼎城、漢壽、澧縣、津市、南縣、公安、石首、華容)的交界處,地處東經110°59'—112°18',北緯29°08'—29°46'之間;縣境南北長71千米,東西寬30千米,總面積為1087.03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5.6783萬畝,總水面20.45萬畝。
安鄉縣

地形地貌

安鄉縣凹陷於洞庭盆地北部,北接華容隆起的黃山至虎山台地,南達沖天湖鞍部,西抵太陽山隆起,東至目平湖突起。縣境在四周隆起起帶控制的斷裂帶之中。地殼厚度推斷為33.8千米,重力布格異黨值-10—30毫伽,是全省地殼最薄、重力高值區。地質構造複雜,推斷地層有缺失,尚待勘探。
安鄉縣境內地形比較複雜。丘陵、平原、水域都有。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北境黃山,崗丘起伏,東西約5.5千米,南北寬約1.5千米。東麓、虎渡河上設荊江分洪南閘,西麓,松滋東支大湖口河穿越馬波湖亞口。安鄉管轄黃山大頂、二頂、虎山在內的崗地2.75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0.25%。平原占全縣總面積72.61%。水域占全縣總面積的27.14%。

水文

安鄉縣境內主、支河道有8條,以荊江泄洪河流為主,澧水次之,自北向南過境,注入洞庭湖。總長280.3千米,其中0.2%取以灌溉。徑流深度,南部陳家嘴635毫米左右,北部官當583毫米左右。全境多年平均徑流深度616.2毫米。1989年徑流深度688毫米。主要河流有:
安鄉縣安鄉縣
澧水:發源於桑植杉木界,沿安保大垸西側南流,至蔡家洲灘出境,注入平湖,經本縣流程49千米。
五里河:北起張九台,南止匯口,為連線松滋中支自治局河與澧水洪道的汊河。長3.2千米。因松、澧水位高低、流量大小在不同時的相對轉化,流向順逆不定。
松滋河從松滋縣陳二口(陳家尾附近)進洪後,流至胡家崗分為東西兩支。西支經本縣境青龍窖流入澧縣,再經彭家港、濠口至七里湖,匯入澧水洪道。東支稱大湖口河,經王守寺、潭子口、大湖口至小望角,與中支匯合,境內流程42千米。原有自北至南的汊道米湖長河、自西至東串連大湖口河的焦圻河,先後於1938年、1952年堵塞。

氣候

安鄉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陽光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氣候地域著異小,適宜工農業生產。但也有寒潮、大風、暴雨、乾旱、冰雹、冰凍等災害性天氣,給工農業生和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安鄉縣的地表水極為豐富,其源為:降水量大,1990—2009年,年均降水量1267.9毫米;過境客水量大,8條穿境河流年均徑流量994.69億立方米;垸內湖泊、啞河蓄水量大,2009年,垸內有大、中型湖泊、啞河13個(條),總面積4.86萬畝,蓄水量0.46億立方米。全新統地層上層潛水總儲量約1.8億立方米,更新統地層下層承壓水單井日湧水量136.5—234立方米。上層潛水有害物質含量較大,不宜飲用;下層承壓水為中性重碳酸鈣型淡水,可飲用。

森林資源

安鄉縣為兩湖平原栽培植被區,森林資源由次生和營造林兩大部分構成,有樹種125種,隸屬52科、92屬。營造林中,有楊樹、水杉、池杉、杉木、馬尾松、香椿、喜樹、泡桐、苦楝、旱柳、楓楊、檫樹、竹類、木蘭等樹種,還有柑橘、桃、梨、李、桑等經濟林木和香樟、銀杏、雪松、桂花、廣玉蘭、景裂白蘭、杜芙等城鎮綠化林木。2009年,林業用地多達30萬畝,由黃山頭林場和垸外河洲與垸內公路、溝渠、墹堤、荒坪隙地及農戶的四旁地、城鎮的綠化地構成。森林覆蓋率10.48%,林木綠化率18.5%,活立木蓄積量83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安鄉縣生物資源有維管束植物88科、228屬、319種,其中蕨類植物6科、7屬、7種,種子植物82科、221屬、312種,野菱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芡實、香蒲為省級保護植物。有野生脊椎動物231種,其中水生脊椎動物53種、陸生脊椎動物178種。有東方白鸛、白鶴、中華秋沙鴨、大鴇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虎紋蛙、普通鵟、草鴞、紅隼、水獺等24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安鄉縣戶籍總人口為54.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79萬人,農業人口41.29萬人;男性27.85萬人,女性26.23萬人。0—17歲人口7.84萬人,18—34歲人口10.59萬人,35—59歲人口23.06萬人,60歲以上人口12.59萬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2.5%。全縣年內共出生人口4769人,其中男性2461人,女性2308人,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106.63;年內死亡3423人,死亡率6.38‰。

經濟

綜述

2018年,安鄉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3.0億元,同比增長8.0%。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31.9億元、61.1億元、1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8.3%、11.7%。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17.5:31.7:50.8調整為16.6:31.6:51.8。
2018年,安鄉縣一般公共預算財政總收入完成5.9279億元,比上年增加5229萬元,同比增長9.7%。按徵收部門分,國稅完成28554元,為調整預算的101.4%;地稅完成2.4131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0.9%;財政完成659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89.2%。
2018年,安鄉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68元,同比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65元,同比增長8.3%。城鄉居民家庭消費總支出15432元,其中,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2336元,占總消費支出的15.1%。

第一產業

2018年,安鄉縣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8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增加值34.1億元,同比增長3.8%。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複種)182.5萬畝,比上年增加4.1萬畝。糧食播種面積82.3萬畝,比上年增加0.8萬畝。其中,早稻、中稻、晚稻播種面積分別為18.6萬畝、35.9萬畝、21.3萬畝。棉花播種面積18.0萬畝,比上年增加1.13萬畝。油料播種面積59.5萬畝,比上年增加3.01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9.0萬畝,比上年基本持平。
2018年,安鄉縣全年糧食產量35.6萬噸,比上年增加1.63萬噸。其中,早稻、中稻及一季晚稻產量分別為6.4萬噸、18.7萬噸,同比分別減少5.0%、增加13.4%。全年棉花產量1.26萬噸,比上年增加0.41萬噸,同比增加47.4%。全年油料產量7.54萬噸,比上年增加0.72萬噸,同比增加10.5%。
2018年,安鄉縣全年生豬出欄36.0萬頭,同比減少0.9%;家禽出籠298萬羽,同比增加4.3%;禽蛋產量2.09萬噸,同比增加4.5%;水產品產量13.5萬噸,同比增長23.3%。

第二產業

2018年,安鄉縣工業完成增加值49.7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7億元,同比增長8.2%;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9.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7.2億元,同比增長7.5%。全縣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2家,其中,一級企業2家。全縣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1.65億元,同比增長6.3%。

第三產業

2018年,安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8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限額以上貿易業企業及限額以上個體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5億元,同比減少13.5%;限額以下貿易業企業及限額以下個體戶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6.3億元,同比增長16.5%。
2018年,安鄉縣實際引進內資總額32.46億元,同比增長9.2%;外資5650萬美元,同比下降18.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安鄉縣有各級各類學校54所。其中,國小教學點17所、國小9所、國中20所、普通高中4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37038人,比上年減少105人。其中,國小19416人,減少332人;國中9617人,增加481人;普通高中5197人,減少182人;中等職業學校2675人,減少85人;特校學生133人,增加3人。全縣有各類幼稚園76所,其中公辦20所,民辦56所。在園幼兒9193人,減少657人。全縣教育系統在職幹部和公辦教職工3530人,其中,國小(含特校)教師1242人,中學(含職中)教師2095人,幼稚園教師114人。全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年鞏固率均達100%,國中鞏固率99.88%,國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97.9%,普職分流比例為40.3%。

科技事業

截至2018年,安鄉縣共有55家擁有高新技術或高新產品企業,其中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企業8家,擁有高新產品的企業47家。55家企業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值166.8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高新增加值32.93億元,同比增長8.68%。2018年專利申請量272件,專利授權111件。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安鄉縣有縣屬藝術表演團體1個,全年演出場次76場,觀眾5.8萬人次。縣級劇院1個,有座位數996個,全年演出106場,觀眾10.6萬人次。全館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048場。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全年組織各類文藝活動94場,參加人員8.5萬人次。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總藏量13萬冊(件)。文物管理機構1個,藏品1674件/套,其中一級品12件、二級品21件、三級品63件。全縣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3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5個。縣級檔案館1個,案卷12.5萬卷。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安鄉縣有縣級運動場1個,建築面積3.26萬平方米;體育館1座,建築面積2.27萬平方米,座位3080個;游泳池3個;各種訓練房3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4個。全縣有桌球教練員13人,羽毛球教練員1人,舞蹈教練員1人。

醫療事業

截至2018年,安鄉縣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384個。其中,醫院4個(人民醫院、中醫醫院、興盛醫院、張波口腔醫院)、衛生院20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血防所、站)4個、門診部4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5個、村衛生室274個。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237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88人,註冊護士1094人。全年總診療人次數166.6萬人次,其中門診人次155.3萬人次,急診4.27萬人次。住院治療12.5萬人次。年內中醫治未病服務1260人次。

交通運輸

截至2018年,安鄉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8億元,同比增長4.4%。2018年,全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2億元,同比增長7.1%。全年傳送旅客969萬人次,其中公路運輸傳送964萬人次,水運運輸傳送5萬人次。水路貨物運輸62萬噸,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100%。
截至2018年,安鄉縣公路總里程達到212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3千米、國道48千米、省道165千米、縣道330千米、鄉道718千米、村道844千米。有水泥硬化路及油路1709千米。

歷史文化

音樂

安鄉縣器樂有打擊樂、管弦樂、合奏樂3類。
打擊樂:雅稱“國樂”,俗稱“點子”,有西鄉點子和南鄉點子之分。
聲樂:安鄉民歌曲調多樣。勞動號子、打硪號子多為徵調式和商調式。亦有羽調式、宮調式,還有角調式。

舞蹈

獅舞:俗稱玩獅子。用帶毛皮、雄雞毛等綴成獅皮,二人披舞,另一人扮武士,持彩球引逗。
採蓮船:也稱“跑旱船”。船身用竹、木紮成,外蒙彩布,套系在舞女的腰間,如坐船狀,國一人持要槳,二人邊歌邊舞,以表現勞動與愛情生活為主。
地花鼓:一旦一醜分執手帕、摺扇表演,內容豐富。
龍舞:俗稱“玩龍燈”。舞時,由一人持彩球戲龍作舞。
竹馬:俗稱“跑竹馬”。用篾紮成馬架,外糊紙或布,系在舞者腰間,如騎馬狀,生、旦、醜持鞭表演。
蚌舞:俗稱“玩蚌殼精”。一般為旦、醜、搖旦3人表演,以表現蚌戲漁翁、漁婆和漁翁捕蚌未獲的生活情趣。
蝦燈舞:二人執竹製蝦燈(內燃蠟燭)表演,以表演蝦子在水中自由戲耍的神態,動作幅度大,速度快,頗有情趣,民間吹打樂伴奏。

曲藝

評書俗稱說書、講書。藝人借茶館一角設壇,以驚堂木或抓扇作道具,多演說公案、傳奇等書目,只說不唱,逐日連台。
安鄉大鼓:活動場所與評書不同,由一藝人擊鼓敲(雲)板,邊說邊唱,唱曲多為徵調式,間有宮調式、羽調式,曲目多為公案、傳說,有長、中、短之分。
安鄉漁鼓:又稱“道情”,或在固定的茶館演唱,或沿門流動演唱。由一藝人抱漁鼓、執筒板、敲小鈸,自奏自唱。唱詞一韻到底,曲調一曲到底,一般只唱不說。
說鼓:俗稱“說鼓子”,一人擊鼓說唱,一人用嗩吶伴奏,或在固定場所演唱,或沿門演唱。
三棒鼓:一人擊鼓主唱,一人敲鑼助唱,一曲到底。曲調為徵調式。多沿門演唱。
圍鼓:由數人分擔生、旦、淨、醜圍桌坐唱,並分別使用鼓、鈸、板、嗩吶、胡琴等樂器,曲目多為漢戲和荊河戲的傳統劇目段子。
跳三鼓:由三人表演,分立唱、坐唱兩種。立唱由一人擊鼓伴奏、二人擊鈸對唱;從地唱由三人擊鼓自唱。以唱為主,間有插白。
蓮花鬧:由一人沿門擊竹板演唱,內容多即興之詞。

風景名勝

黃山頭
黃山頭距安鄉縣城33千米,與湖北省公安縣黃山頭鎮接壤,西毗松滋河,東鄰虎渡河,北枕長江,南撫洞庭。境內有大小山峰32個,主峰海拔268.8米。黃山頭有“千里平川,一山獨秀”之美稱。北有賴氏湖,南有東湖坳,西有明塘湖,東有黃天湖,自古素有“銀湖翠野一金山”的美稱。
珊珀湖
珊珀湖落座在安鄉縣西部,離縣城僅10千米。據《水經注圖》有安鄉縣誌記載,該湖原名山背湖,當地人遂取諧音珊珀湖。縣水利志述珊珀湖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統屬八百里洞庭範圍,自明清以來逐步圍墾所致。珊珀湖位於亞熱帶季風濕潤區,雨量充沛,水位穩定,且有調節閘與電排控制自如。湖泊寬闊、港汊少,西北深東南淺,湖底呈鍋底形。
珊珀湖珊珀湖

著名人物

安鄉縣先後有劉炎劉瀟、劉簾慈、劉紹航、吳剛、李海斌、任平、高超、張明先聶日新周文愧等名人出生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